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4144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docx

《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docx

八上期中专题复习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题复习卷

专题一 语音与汉字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阻遏()绥靖()溃退()提防()寒噤()仄歪()

飒飒()疟子()地窖()瓦砾()匍匐()鞠躬()

颤巍()烧灼()珐琅()箱箧()瞥见()恍惚()

荒谬()掳走()蜿蜒()憧憬()孤孀()震悚()

疮疤()霹雳()憎恶()惧惮()粗拙()诘问()

踌躇()狼藉()簌簌()蹒跚()奔丧()凹凼()

颓唐()栅栏()尴尬()琐屑()黏性()门槛()

惶恐()取缔()攥住()滞笨()伛偻()眼翳()

愧怍()骷髅()噩耗()克扣()呵斥()颠沛()

伎俩()吊唁()跋涉()文绉绉()嫉妒()猝然()

锐不可当()转弯抹角()

二、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臭名昭著  烦燥

B.名副其实  眼花潦乱  响彻云宵  惊赅

C.锐不可挡   月明风清   不可明状  拔涉

D.铸剑为犁    丰功伟绩   转弯抹角  狼藉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锐不可当:

2.张皇失措:

3.名副其实:

4.精疲力竭:

5.荡然无存:

6.不可名状:

7.触目伤怀:

8.穷愁潦倒:

9.大庭广众:

10.长途跋涉:

二、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身体因恐惧或兴奋而颤动。

()2.乱七八糟的样子。

()

3.凄惨暗淡,不景气。

(   )4.(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   )

5.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6.衰颓败落。

()

7.细小而繁多的事。

(      )8.微小而不值得一提。

()

9.神色态度不自然。

(   )10.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    )

专题三 修辞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3.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

4.谁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

5.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7.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

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

()

8.最后还是红领巾给车上的老奶奶让了座。

()

9.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专题四  修改病句

一、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小区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

B.这次大地震,使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C.西南特大旱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大家积极参加献爱心。

D.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二、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

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

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

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序号:

改正:

序号:

改正:

专题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芦花荡》是作家     的“白洋淀纪事之二”,“白洋淀纪事之一”是《        》

2.雨果是      (国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         》《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背影》的作者是,字,是著名的散文家、、。

4.《阿长与<山海经》》选白鲁迅的《          》。

请再列举出这部散文集的其他两部作品:

《         》《         》。

5.一篇新闻可分为、、、、五个部分,其中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是新闻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B.“记”是古代的一种叙事文体。

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舟记》。

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

D.《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

二、走进名著。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上面句子出自鲁迅的(书名)中(文章名)。

这本书是鲁迅的唯一的集,我们在初中还学过其中的两篇文章、。

全书共篇文章,是鲁迅回忆、和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所选文章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的感受,体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和摧残。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祥子来自农村,他、

、、如同骆驼一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但是次买车又次失去;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狡猾、、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

专题六 综合性学习

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1.小明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一幅图画(如图),但不能明白它的意思,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

2.古今中外有关战争的诗歌数不胜数,请写出有关战争的诗歌、名言、成语各两句。

诗歌:

名言:

成语:

二、让世界充满爱

班级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感受到了爱心的可贵吧?

是的,只要人人献出自己一份爱,这个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那就请试着完成下列任务吧!

(1)2013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为了继续支持灾区的建设,八年级

(1)班要开捐款赈灾主题班会,为明确主题烘托气氛,请你在黑板上写上字数相同的两句话作为活动标语:

(2)有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天堂与地狱区别究竟在哪里。

在地狱中,鬼魂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进自己的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

可是在天堂之中,天使也围着桌子吃饭,他们手中的筷子同样也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送时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

你从这个寓言中懂得了:

(3)爱心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自古以来,人们就歌颂爱心和具有爱心的人,请你也写一句话表达你对爱心的赞美。

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绝望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

三、莲文化的魅力

学习了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后,你一定对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莲有所了解,那就请你把自己的成果作一个展示吧。

(1)莲文化源远流长,也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写出有关莲的诗句。

(2)莲花,别名荷花,被誉为花中仙子,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从你读过的有关莲的古今诗文中,可以看出莲通常被赋予哪些含义?

具有哪些美好品质?

专题七古诗文默写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杜甫《望岳》)

(2)国破山河在,。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3),。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石壕吏》)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汉乐府《长歌行》)

(5)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王绩《野望》)

(6),。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早寒江上有怀》)

(7)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崔颢《黄鹤楼》)

二、理解性默写。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

,。

(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6)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

(7)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

(8)《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

(9)《春望》中,写出了望中之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从,

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10)《石壕吏》中,,两句渲染出了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专题八  文言文基础训练

桃花源记

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具答之通假字:

解释:

2.便要还家通假字:

解释:

二、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渔人甚异之活用词:

解释:

2.复前行,欲穷其林活用词:

解释:

3.初极狭,才通人活用词:

解释:

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活用词:

解释:

三、解释下列文言词的古今意思

1.芳草鲜美古:

今:

2.阡陌交通古:

今: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

今:

4.无论魏晋古:

今:

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

今:

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舍:

A.便舍船,从口入B.屋舍俨然

2.寻:

A.寻向所志B.寻病终

3.为:

A.武陵人捕鱼为业B.不足为外人道也

4.遂:

A.遂与外人间隔B.遂迷,不复得路

5其:

A.复前行,欲穷其林B.既出,得其船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6之:

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C.具答之D.处处志之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6.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7.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8.闻之,欣然规往

9.未果,寻病终10.后遂无问津者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文: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七、问答题

1.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这个理想在当时能否实现?

2.课文归纳出来的成语:

A.B.C.D.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无案牍之劳形4.无丝竹之乱耳

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1.可可爱者甚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自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3.鲜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之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

则: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

素琴:

金经:

3.无案牍之劳形案牍:

形:

4.可爱者甚蕃可:

蕃:

5.世人盛爱牡丹盛:

6.濯清涟而不妖濯:

妖:

7.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

植: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

亵玩:

焉:

9.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闻: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

乎: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

五、问答题。

1.作者为什么要为陋室做铭?

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2.作者在文章中提到菊、牡丹、莲,分别象征着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八年级语文期中专题复习卷参考答案

专题一 语音与汉字

一、(略)二、D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一、1.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4.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劳。

5.指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

6.不能够用语言说明。

7.看到(眼前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8.穷困愁苦,失意消沉。

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9.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10.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

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二、(略)三、1.震悚2.狼藉 3.惨淡4.典质 5.蹒跚 6.颓唐 7.琐屑 8.尴尬9.微不足道 10.噩耗

专题三 修辞与说明方法

1.排比2.拟人3.夸张4.设问5.比喻6.对偶7.反问8.借代9.反复

专题四  修改病句

1.B2.③改正去掉“不”④改正“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

专题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1.孙犁荷花淀2.法国巴黎圣母院3.朱自清佩弦诗人学者4.朝花夕拾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五猖会5.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主体6.B二、1.《朝花夕拾》《五猖会》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10童年少年青年急切而兴奋扫兴而痛苦2.骆驼祥子老实健壮坚忍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三三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专题六 综合性学习

(一)1.画面中一男子手挥一铁锤将一柄剑铸成犁状。

剑代表战争,犁则代表和平,铸剑为犁,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厌弃战争,渴望和平的心声。

2.示例:

诗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名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成语:

草木皆兵声东击西四面楚歌

(二)1.示例:

情系四川灾区,奉献一片爱心。

2.示例:

人与人之间要互助互爱,这样世界才更美好。

3.示例:

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独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三)1.示例: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红。

2.莲是高洁的象征,以荷花激励自己洁身自好。

同时荷花也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

一、(略)二、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专题八  文言文基础训练

桃花源记

一、1.“具”通“俱”全都2.“要”通“邀”邀请二、1.异意动,以(之)为异,对(此)感到惊异2.前名作状,向前;穷形作动,走到头3.通使动,使(让)……通过4.志名作动,做记号三、1.古:

鲜艳美丽今:

指食物味道好2.古:

交错相通今: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3.古:

妻子和儿女今:

丈夫的配偶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今:

没有出路的境地4.古:

不要说,(更)不必说今: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5.古:

不值得今:

不够四、1.舍:

A.shě动词,舍弃,离开B.shè名词,房屋2.寻:

A.动词,寻找B.副词,随即,不久3.为:

A.动词,作为B.介词,向,对4.遂:

A.副词,于是,就B.副词,终于5其:

A.代词,那,指“桃花林”B.代词,他的,指“渔人的”C.代词,他,指“渔人”6.之:

A.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代词此这指代“所看到的景象”C.代词他们指代“村中人”或“桃花源的人”D.助词凑足音节的作用无意义五、1.类2.田间小路互相3.借代,指小孩安适愉快的样子4.兼词,“于之”的合音隔绝5.已经,……以后以前6.到,到了到,到……去7.派,打发8.词尾,……的样子计划9.实现不久10.渡口六、1.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2.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3.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4.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5.(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七、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作者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安宁生活的愿望。

2.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鸡犬相闻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一、1.名作动,出名、闻名2.形作动,显灵3.形作使动,使……劳累4.形作使动,使……乱、扰乱5.名作动,生蔓;名作动,长枝6.形作动,远播二、1.值得可以,能够2.从,自从自己3.xiǎn少xiān鲜嫩4.的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1.在于就,便2.弹奏不加装饰的琴佛经3.官府公文形体,身体4.值得多5.广泛6.洗妖媚7.更,更加立,树立8.却玩弄语助词,啊9.听说10.应该,应当词尾,无意义,不译四、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3.没有奏乐的音乐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4.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5.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五、1.通过为陋室作铭来表达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菊象征隐士,牡丹象征着追求功名富贵之人,莲象征洁身自好、品行高洁的君子。

通过赞美莲的形象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