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3768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精选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7—2018—1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

第I卷阅读题

1、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绿色+”把蓝天留住

前天晚间的一场“及时风”吹散了笼罩北京106个小时的雾霾,重见蓝天的北京市民纷纷在网络上留言,希望把这份蓝留下来。

环保当然不能靠风吹,蓝天也不能单靠365天多少天达标来衡量。

要彻底遏制由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趋势,我们需要一场“绿色+”革命。

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民众,“绿色+”首先是一场观念革命。

未来应当将这一理念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绿色发展作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

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可以同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外交相结合,渗透到企业发展观、居民消费观和人民健康观中去,改变我们的生产、消费和生存的方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绿色+”定位到生产全过程中,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促进全程化绿色,形成一条真正的绿色生产线。

不少地方的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比较迷茫,转型缺门路,也不知道哪些产能该保留。

实际上产能是必要的,问题是怎么把落后产能转化为绿色产能,淘汰高耗能、高污

染、高资源消耗的部分。

“绿色+”理念可以给企业启示:

以“绿色+”指导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就符合国家需要、未来需要、市场需要。

以“绿色+”理念生产出的产品,比低质、粗糙的传统产品更加对得上中国中产阶层的眼光和需求,也更能令国外市场的消费者满意。

以手机行业为例,2014年中国生产的手机产品出口1154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出口量,中国手机品牌却始终无法代替苹果的龙头老大位置。

我认为中国的手机厂商应该提出“绿色+”手机的概念,在手机信号、电池辐射、健康使用和废弃手机处理等方面加强创新,以绿色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需要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起作用。

目前在钢铁行业,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亏损的“僵尸企业”不肯熄火,是京津冀等地区常遭遇雾霾的祸首。

想靠市场撵走这些“僵尸企业”,碳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已经被别国证明过的有效手段。

所谓碳排放权交易,就是温室气体将配额排放,这个配额本身会成为一种商品。

一家企业排放量超过了配额,就需要购买新的配额,反之,如果其排放量没有

达到配额,可以出售其配额。

2017年,中国将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我建议明年碳排放权交易一定要重点在二三线城市展开,在重污染企业展开。

放开思路,可以与“绿色+”结合的领域是广阔的。

从产业领域来说,可以有绿色+能源、绿色+冶金、绿色+农业。

从生产和销售领域来说,可以有绿色+制造、绿色+管理、绿色+技术、绿色+物流。

现在物流快递小车在城市中到处穿梭,快递纸箱遍地丢弃,能不能在物流业实现“绿色+”?

从政策领域来说,每一项社会政策的出台,都应当将“绿色+”的理念考虑进去,比如绿色+二孩、绿色+养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绿色的服务。

为什么老百姓对“阅兵蓝”那么留恋?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走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之路,现在的中国是个什么样?

历史不能假设,雾霾也只是提醒了我们环境污染一个方面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些我们平时还未多加留意的问题,更是全人类的共同威胁。

目前,由于欧债危机、恐怖主义的影响,欧美国家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难民潮、罢工潮和恐怖主义上,对产业绿色改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国的“绿色+”有政府支持、有充足的资金,老百姓又深受环境污染之害。

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大力践行“绿色+”理念,使之成为改变人类命运的重大举措。

(选自《环球时报》2015年12月11日,有改动)

1.下列关于“绿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绿色+”是一场观念革命,应当将这一理念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

绿色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

B.“绿色+”可以定位到生产全过程中,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它的特点,

如果深入发展还会形成一条真正的绿色生产线。

C.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需要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起作用,只要

市场发挥调节功能,雾霾就会风吹云散。

D.放开思路,与“绿色+”结合的领域是广阔的,它可以同政治、经济、文化、

生态和外交等结合,改变人们的理念和生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需要一场“绿色+”革命来彻底遏制由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

趋势,以此促进环保的健康绿色发展。

B.以“绿色+”指导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就符合市场需

要、国家需要、未来

需要,传统产品不符合“绿色+”的要求。

C.2017年,中国将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购买排放配额的能力

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届时可以撵走很多“僵尸企业”。

D.从政策角度看,未来社会政策的出台,如果不把“绿色+”的理念考虑进去,

老百姓就很难享受到更优质、绿色的服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企业转换产能的方式是必要的,关键是怎么把落后产能转化为绿色产能,淘汰

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部分。

B.中国手机厂商提出的“绿色+”手机的概念,在手机信号、电池辐射、健康使

用等方面加强创新,实现了弯道超车。

C.目前,京津冀等地区常遭遇雾霾的祸首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亏损的钢铁

行业中的“僵尸企业”不肯熄火。

D.老百姓对“阅兵蓝”那么留恋,是因为深受环境污染之害。

应大力践行“绿色

+”理念,来改变人类的命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4~6题。

囚绿记

陆蠡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

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窗是朝东的。

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

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绿色是多宝

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

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

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

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

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拨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以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

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

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

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

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

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囚绿记》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概括

地描绘了常春藤在自由环境中活泼可爱的情貌和被囚禁后的反抗精神,从而显

现其令人敬仰的品格。

B.《囚绿记》除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以外,还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

“绿色是

多宝贵的啊!

……也视同至宝。

”直接倾诉对绿的热爱和渴盼,表现出作者对

当时北方都市沉闷环境的厌倦和不满,既指自然环境,也指当时的社会环境。

C.“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因为它损害了

我的自尊心。

”责怪常春藤,表达对绿的自省的心理活动,对绿的认识逐渐起

了变化,但仍然不肯彻底改变自己的决定,反映了作者对绿爱得“执着”。

D.《囚绿记》塑造了两个艺术形象:

绿的标志物“常春藤”和作者自述性的代言

人“我”。

这两个形象中,“我”是主角,“常春藤”是配角。

E.《

囚绿记》正是作者心灵的忏悔录。

文章不但真实地记录了他爱绿、赞绿的心,

记录了他囚绿的行,更记录了囚绿时他日渐遭受的心灵折磨以及内心的不安宁和伴随而来的自责和忏悔。

5.在作者眼里,这刻意描写的绿色的常春藤有着怎样的特点?

请简析。

(4分)

 

6.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表达作者自己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也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表达“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2、古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9分)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

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

“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

“壮士。

”赐之卮酒彘。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

“能复饮乎?

”哙曰:

“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

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

“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

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B.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C.项羽既飨军士/中酒/

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D.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8.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舞阳侯樊哙者”中的侯,爵位中的一种。

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B.从体例上来看,《左传》《国语》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史记》是纪传体。

C.陛,是宫殿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D.列传记载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记载贵族王侯的历史。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

哙等人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垂名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异,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3分)

(2)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4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与非常也。

(3分)(《鸿门宴》)

(2)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爇(ruò):

焚烧。

②雁默先烹:

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

‘杀不能鸣者。

’”

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

之时”为“穷阴”。

B.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写出诗人的感受,为全诗

奠定了感情基调。

 

C.“雁默先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

被淘汰。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

杂的情感。

E.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居易诗一贯的风格。

 

1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

,。

(2)在《陋室铭》中从反面虚写陋室主人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受世俗羁绊,摆脱烦琐公务束缚的句子是:

,。

(3)在《诗经·氓》中,直接表现女子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

第Ⅱ卷表达题(62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12分,每小题3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书法艺术学习存在“技、艺、道”三个层面,多数人穷尽一生也只能停留在“技”的层面,唯有少数人能登堂入室,成为一代大家。

②中国与俄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呈现出全面拓展的状态,随着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两国结为秦晋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③在人行道上卖菜的小贩们,远远地看见城管执法人员走来,立刻七手八脚地收

拾摊子准备撤退。

④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

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也变得伤痕累累。

⑤真正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见微知著或是管窥蠡测,他们能够正确预测

事情的发展状况,或是发现某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

⑥发令枪响,各班参赛健儿如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看台上的同学也在

为健儿们加油助威,比赛的气氛随即被推向高潮。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⑥

1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B.浙江出台的2017年高考招生录取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扩大考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

C.《战狼Ⅱ》的热映启示我们,世界正在奖励认真的人,拍好主旋律电影不是打上“主旋律”的旗号就万事大吉,而是用心制作。

D.“一带一路”不仅为陆路和海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启了机遇之窗,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而且推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16.下列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惠存着。

B.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C.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

“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

敬不如从命了。

”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D.“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

”孙大款慷慨

地说。

 

17.填入

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读书 ① 靠几分钟热度就能完成的, ② 应该是一种长期坚持的行为。

参与读书活动便于结交更多爱好读书的朋友, ③ 出现读书娱乐化、狂欢化的倾向,就值得警惕了。

 ④ 真正的读书人不会太在意读书的形式, ⑤遇到一本好书, ⑥ 何时何地,都会品读,在他们看来,每天都是“读书日”。

A

不仅

因为

/

不管

B

不必

/

即使

如果

不论

C

不是

/

只要

无论

D

并非

/

因此

只有

尽管

四、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正如朗读者第一季第一期的主题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

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

恒;人遇见了人,就有了生命。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每天都在经历着遇见,正是我们遇见了这些人抑或这些事,才让我们拥有了坚强、勇敢、从容、执着……而这一次次的遇见,充实了生活、温暖了生命、装点了岁月、绚烂了时光……

请以“遇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最好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②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3、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选C(3分)(选项武断绝对。

C项,“只要市场发挥调节功能,雾霾就会风吹云散”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第5段只是说“‘绿色+’也需要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起作用”,并不是“只要……就……”的条件关系。

2.选B(3分) (B项,“传统产品不符合‘绿色+’的要求”于文无据,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属于无中生有。

现实中,很多传统产品都是符合“绿色+”的要求的。

3.选B(3分)(B项,“中国手机厂商提出的‘绿色+’手机的概念”“实现了弯道超车”变未然为已然。

原文第4段说的是“我认为中国的手机厂商应该提出‘绿色+’手机的概念”,这只是作

者的主观想法,中国手机厂商还未实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4.BC

5.(写出2点即可得满分)①具有美的特点。

“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的嫩叶”,

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②是青春与生命、爱与幸福的象征。

就像作者所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③柔弱。

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④倔强与坚贞。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⑤追求光明与自由。

“永远向着阳光生长”,被作者囚禁,离开阳光它就“好像病了的孩子”。

6.(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

我认为本文的主题是表达作者自己“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情怀。

被“囚”之前的绿自由地“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的嫩叶”,在雨中有“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被“囚”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作者刻意描写绿“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赋予绿以“性格”和“精神”,通过对绿的赞美,托物言志

,表达作者自己不屈服黑暗与禁锢、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人生志趣。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文的主题应该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怀。

示例二:

我认为本文的主题是表达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作者写作本文时,中华民族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沦为殖民地,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

然而,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在折磨与痛苦中顽强抗争,就像文中描写的常春藤一样“永不屈服于黑暗远向着阳光生长”。

文中的常青藤无疑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及其气节的象征。

作者期待“有一天”能重见常春藤,祈祝沦陷的祖国早日获得解放,表达忠于祖国、渴望民族解放的爱国主义情怀。

4、古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9分)

7.A【解析】这段话与《鸿门宴》里内容有所不同,先说项羽,再说亚父欲杀沛公,后写项庄,最后说项伯。

根据文意即可断开。

8.B【解析】(B《国语》是国别体。

9.D【解析】“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垂名汉廷”不正确,因为原文中“岂自知附骥之尾”的意思“依附他人而成名”。

10.

(1)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

事业几乎就完了。

(2)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惶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

(3)我派遣将领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参考译文】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

当初跟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