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史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3649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8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史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史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史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史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史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史复习.docx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史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史复习.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史复习.docx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古代史复习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考试大纲]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刺史、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探究思考:

1、假设你是一位政治家,西周时期的诸侯王、秦汉时期的丞相、唐宋时期的宰相、元朝时期的丞相、明清时期的内阁大臣,你愿意做哪一个?

为什么?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其发展趋势如何?

 

3、试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比较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措施的。

 

知识梳理: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

(1)概念: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以拱卫王室的制度。

(2)概况:

①前提与目的:

以井田制和宗法制为基础,以巩固周朝统治,拓展疆域为目的。

②对象与内容:

对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土地和人口及物资、武装。

③权利与义务:

诸侯国可以拥有武装,征派赋役,在自己封疆内对下属再分封,但须承认周王权威,为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④作用:

加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西周贵族集团等级秩序。

(3)特点:

受封对象多样;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层层封授。

(4)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逐步崩溃、周王室势力的衰微、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进行,导致分封制瓦解。

2.西周的宗法制

(1)概念:

是周人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概况:

①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大小宗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族权与政权、财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来维护政治关系。

(4)影响:

既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与特权,又凝聚了宗族,防止了内部纷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与团结。

(5)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成为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巩固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宗法制为核心。

(2)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一体。

(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含义:

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指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个人专制独裁,帝位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中央统帅地方,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

2.形成原因:

(1)经济上: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他们的生产和土地所有制。

(2)政治上:

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上:

法家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

(4)实践上:

商鞅变法在地方建立县制,强化国君对国家的控制,为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5)秦的统一和强盛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

3.内容:

(1)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中央各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并互相配合,相互牵制,保证皇权中心。

(3)地方制度:

郡县制。

地方长官由皇帝任免,绝对服从中央。

4.特点:

(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3)以严格的选官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为保障。

⑷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5.影响:

(1)使秦朝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3)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4)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

(5)极易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使秦短命而亡。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代

(1)中央:

①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武帝时“中朝”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②东汉光武帝设立尚书台,取代三公权力。

(2)地方:

①汉初郡县、封国并行。

②武帝置刺史制度,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③武帝颁布“推恩令”并“酎金夺爵”,解除了封国军政大权。

2.隋唐

(1)中央:

实行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既合作又牵制,保证了君权独尊,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地方:

形成州、县两级,唐中后期广置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

3.宋代

(1)中央:

二府三司制。

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掌行政权;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掌军政权;设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政权。

相权一分为三。

(2)地方:

削夺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

州郡直属中央,地方财赋也由中央掌握;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行使监督权;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

4.元朝

(1)中央:

废三省,实行一省制。

只设中书省,并统领六部。

(2)地方: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5.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加强,以皇权为核心的政体日益完备。

(2)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牢牢控制了地方官吏的任免与监督权。

(4)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

(1)丞相制度的废除:

①原因:

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胡惟庸案成为直接借口;根本上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②措施:

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

③影响:

专制皇权最终战胜相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2)内阁制度的形成:

①过程: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明成祖时正式确立内阁制;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②地位及作用:

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清朝:

设立军机处

(1)原因:

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

(2)职能:

雍正帝时设立,官员职级较低,受皇帝随时召见,只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3)影响:

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3.影响

(1)积极: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明清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消极:

封建制度日益腐朽,腐败现象严重;加强思想专制,束缚了近代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

【重难核心突破】

1.西周政治体制与中央集权的区别

西周政治体制的特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有机结合。

周王既是宗法上的天下大宗,政治上也是天下诸侯的共主和国王。

国家依据宗法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等级的尊卑高下。

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通过宗法制得以实现,没有形成官僚系统。

秦代的中央集权体制完全抛弃了宗法关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

各管理层不再由世袭贵族垄断,而是由皇帝任命的大小官吏掌握。

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邑,官吏之间是上下级服从关系,职业官吏构成各级政府的实体,促进了官僚制度的确立。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其发展趋势如何?

两大基本矛盾:

即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发展趋势: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结果是中央集权与皇权占了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3.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措施的比较

相同点:

在中央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在地方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不同点:

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决策机构来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则是通过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宰相权力。

在地方,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和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是将地方的精兵、财权、行政权都收归中央。

4.宋朝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从掌握兵权入手。

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纷争,无不源于节度使手握重兵,因此,集中兵权是宋初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

分化事权。

在中央设置二府(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分割相权,以往“事无不统”的相权一分为三。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宋初进一步吸取唐末以来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派不懂军事的文臣出任州郡长官,避免了武将拥兵作乱。

(2)作用:

积极方面:

消除了自中唐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家政治局面得以稳定。

消极方面:

造成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从而加剧了边患危及,进而影响了统治的稳定,北宋最终在少数民族的打击下灭亡。

同时,由于分化事权而产生的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不仅使行政效率低下,也大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造成“三冗”现象,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5.历代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割据,加强地方管理的主要方式

(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如:

北宋削夺节度使的实权,派文臣做知州,又设立通判监督知州。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相互牵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

如:

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实行监察制度。

如:

两汉时设刺史;北宋设通判,监督知州。

(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

如:

秦朝郡守、县令直接由皇帝任免;北宋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5)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酎金夺爵”。

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因此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全力高度集中。

鼓吹君权神授,以神权服务于君权。

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君主全面垄断全国的一切大权。

(3)人治高于法治。

(4)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5)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儒家经典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

[考试大纲]:

考点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考点2 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手工业生产方式、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考点3商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探究思考

1、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有何变化?

 

2、简述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

 

3、列表比较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

 

4、试析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分析其缓慢的原因以影响?

【考点梳理】

一、农耕经济的发展

1.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汉代犁壁的使用使牛耕技术推广;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犁耕趋于完善。

(2)从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耦耕)进行农业生产;春秋末期自耕农产生。

它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自耕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3)精耕细作

①借用牛力耕田。

②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

汉代发明犁壁,还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代出现曲辕犁;明清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

③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

使人们不断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

④自耕农经济。

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井田制

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末,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度。

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王,由国王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后期出现公田与私田之分:

公田为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归贵族;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封建社会——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

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土地兼并是其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③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不占主要地位,但人数众多。

(3)均田制——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

出现于北魏,隋唐沿用,唐后期瓦解。

其前提是国家掌握一定数量的土地。

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而不触及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而地主无此负担。

(4)封建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租佃制开始于战国;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明朝中后期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

在租佃制之下,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二、领先于世界的手工业

1.基本形态

(1)官营手工业:

西周到明前期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并处于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代表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明中期以后,逐渐衰退。

特征:

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使用的生活用品,一般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不入市场,对工人进行超经济剥削。

(2)私营手工业:

兴起于春秋战国,明代中期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特征:

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经营范围和作坊规模较官营手工业小,产品主要在市场上销售;明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雇佣关系。

(3)家庭手工业:

与小农经济相伴而生,是农户的一种副业。

特征:

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少数拿到市场上销售;对稳定小农经济起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展。

2.代表部门及成就

(1)冶金业:

青铜铸造: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冶铁业:

春秋时期发明了冶铁和钢的技术;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南北朝发明了灌钢法,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北宋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清普遍用焦炭冶铁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纺织业

丝织业:

相传上古时代就发明了养蚕缫丝;汉代中国丝绸运销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号;缂丝技术在唐代出现并在宋代流行;明清时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棉纺织:

宋末之初,棉纺织业开始兴起;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工具,推动了棉纺织发展,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明代棉布取代丝、麻、毛成为主要衣料。

3.陶瓷业

(1)陶器烧制: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如彩陶,黑陶,白陶等。

(2)制瓷业:

瓷是中华民族的独创。

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南北朝烧制出白瓷;唐朝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同时开始瓷器大量出口,逐步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宋代制瓷业兴盛,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烧成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明朝创造出斗彩和五彩瓷;清朝出现了闻名于世的粉彩和珐琅彩。

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1.古代商人地位的起伏

商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商代出现职业商人;周朝实行“工商食官”,将商人集中设官管理;春秋战国时私商成为商人主体;从战国起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地位受到限制,屡遭打击;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人地位得以提高;名清时,区域化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如“晋商”“徽商”“闽商”“浙商”。

2.古代货币的发展

商朝时最早的货币产生(贝壳);春秋战国时黄金白银开始用作货币;秦朝圆形方孔钱成为统一的货币,奠定中国铜钱的基本形制;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代纸币流通空前兴盛,成为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政权;明清时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形成银钱并行的局面。

3.城市经济的繁荣

(1)自周秦至唐:

以政治职能和军事职能为主的城市兴起,县治以上设交易场所“市”,但

(2)商业活动受到官府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市坊分明。

(3)宋代:

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破界,如晓市、夜市、街市、草市等。

(4)明清:

江南地区兴起了一批以经济职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人口密集、商业繁荣。

4.对外贸易的发展

(1)汉代以陆路为主的丝绸之路:

丝绸大量出口到欧洲,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沿途兴起了一座座繁盛的城镇。

(2)唐宋以海路为主的陶瓷之路:

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刺激了沿海商埠城市的兴起。

四、重要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

(1)含义: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的发展。

(2)表现:

战国时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改革,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汉代,贬低商人地位,盐铁官营,算缗、告缗。

明清,反复强调农业的根本地位,设置关卡征税,实行“矿禁”,“劝借”。

(3)作用:

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巩固新生地主政权;但严重阻碍了工商业发展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2.“海禁”与闭关锁国

(1)发展:

明初由于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下令“海禁”;倭寇消除后开放海禁;清初为防外患和消灭抗清斗争,厉行禁海、迁界;统一台湾后一度开放海禁;康乾年间,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影响: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阻塞了中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方式:

一是由手工业者分化而来,如“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二是商人打入生产领域,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

(2)特征:

为购买劳动力的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和自由雇佣关系的出现。

(3)特点:

①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行业。

②主要表现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手工工场的出现。

③只在个别地区的个别部门稀疏出现,且发展缓慢而微弱。

【重难核心突破】

1.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特征

(1)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原始农业产生后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作物种植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以种植业为主成为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

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精耕细作,大规模简单协作向个体农耕的转变。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向奴隶社会土地国有的转变,再由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最终形成以土地私有为主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

(3)以生产技术、人口、农作物种植和自然条件为划分依据的多个经济区的出现和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4)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冶炼、纺织和制瓷业;同时还形成了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的经营方式,私营手工业逐渐取代官营手工业在明清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5)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中心伴随政治中心的变动而转移;重农抑商长期推行;形成以国内商业为主,对外贸易为辅的商业格局。

(6)明清时期的经济呈现传统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和先进生产方式(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交织的特点。

2.如何全面认识自耕农经济

自耕农成长的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因素: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追求单位面积高产。

③封建政府的扶植:

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特点:

①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积极作用:

①自耕农自己生产自己消费,除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生活稳定。

②自耕农是小私有者,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消极作用: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自给自足限制了消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承受风险能力差,战乱、兼并、苛捐杂税都会使农民破产,很难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③随人口增长和土地兼并严重,人均占有耕地减少,导致对草原山地的过度开发,使生存环境恶化。

④小农经济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特点

(1)从城市功能看:

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商业活动看:

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宋代打破坊市制,且晓市、夜市出现。

(3)从数量和规模看:

到明清不仅规模巨大的都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中小工商业市镇,其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

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于江南。

(5)从城市的地位看:

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4.如何看待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实质上是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成熟的表现。

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并进一步巩固了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从而加固了自然经济,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与工业文明相比实质上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态。

也是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5.明清时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有利条件:

①发达的农业。

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

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③发达的商业。

全国30多座大中商业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

④充足的货币条件。

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⑤传统科技的发展。

(2)不利条件:

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②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

③封建制度的束缚。

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

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使生产力发生质变。

专题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考试大纲]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考点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点3宋明理学——朱熹的理学思想;考点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考点5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考点6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法、中国画;考点7文学成就——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及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考点8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的产生

【考点梳理】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含义:

“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墨、道、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指诸子百家针对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见解。

2.诸子百家

(1)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

①创始人——老子: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

②庄子:

提出“齐物”的观点和“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应顺从自然;在文学、美学方面建树颇多。

(3)墨家: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用”等,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

(4)法家:

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