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825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以后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小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引领学生学好加减法至关重要,为了突破重难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加减法的动机和兴趣,同时借助具体情境较直观地理解

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记忆、理解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计算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会正确地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反过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探索并发现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试题。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建议:

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这种差异,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面对这些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倡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断丰富其直观经验,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要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

课时安排:

1.加法:

4课时。

2.减法:

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5课时。

4.整理与复习:

2课时。

加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2。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在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不进位加法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二年级4个班的学生和老师要参观博物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安排的吧。

课件出示第11页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说数学信息。

二年级4个班来参观博物馆,每个班有2名老师带队。

(1)班有35人。

(2)班有32人。

二(3)班有37人。

二(4)班有34人。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二

(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2)二

(1)班和二

(2)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

1.教学例1。

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数学问题。

(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揭示课题。

35+2=

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新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不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2)怎样算?

同桌讨论,口算得数。

35+2=37(学生口述老师板演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先算5+2=7,再算30+7=37。

(3)怎么列竖式?

怎么计算?

(摆小棒,探究笔算算理。

自主摆小棒计算:

35+2=?

(个别指导)。

小组交流摆小棒计算35+2=的方法和过程,体验成就感。

课件演示摆小棒计算35+2=的方法和过程(学生有35人,

先摆3捆零5根小棒;带队老师有2人,接着摆2根小棒。

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是7根,一共是3捆零7根小棒,也就是35加2等于37。

2.教学例2。

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二

(1)班学生和他们带队老师一共有37人,那么二

(1)班和二

(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

(课件出示例2。

报名学生说算式,师板书:

35+32=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利用学具摆小棒交流探究算理和算法。

互相说一说怎么列竖式计算?

怎么对位?

计算时从哪一位加起?

教师板演小结。

摆小棒演示,从小棒的单根和单根相加、整捆和整捆相加的直观情境中理解列竖式时要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课件演示35+32,让学生明确竖式计算时先从个位加起,即先算5+2=7,然后再算十位数上的。

3535

+32→+32

767

交流讨论:

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汇报总结。

(列竖式时应注意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计算时要注意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练习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交流怎么写竖式,谁和谁对齐,让学生明确笔算加法算理。

2.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然后列出算式口算结果,最后让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竖式并计算。

注意订正要点,如问第2幅图中的“4”和哪一位的数对齐。

3.第13页做一做

第1题:

看图写竖式,先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有几捆零几根就是多少,3捆零3根就是33,4捆零3根就是43,所以列竖式就是

33

+43

76

第2题:

根据横式写竖式,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计算时应该从哪位加起?

明确数位对齐和计算顺序的正确性。

四、巩固深化,趣味练习

练习二:

1.第1题,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先让学生观察竖式中数据的特点(一位数、两位数、整十数)及对位,进一步体会竖式对位、计算顺序。

2.第2题:

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可以让学生灵活自主地选择口算或笔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同时锻炼学生数学知识的灵活性。

3.第3题:

统计表呈现了多种信息,可以让学生交流信息,力求看懂图表然后独立解答,从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五、总结评价

今天你的课堂表现怎么样?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棒、圆片等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2.经历100以内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当个位相加满十时知道如何向十位进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口算:

8+9=7+6=5+7=6+8=

2.看横式写竖式:

53+22=38+40=

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情境图信息“二

(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分组讨论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汇报交流。

生1:

我是用口算进行计算的,先算30+30=60,再算5+7=12,最后算60+12=72,所以35+37=72。

生2:

我也是用口算进行计算的,先算35+30=65,再算65+7=72,所以35+37=72。

生3:

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先摆3捆5根,再摆3捆7根,3捆与3捆合起来是6捆,5根和7根合起来是12根也就是1捆2根,与6捆合起来是7捆2根,也就是72。

同学们真厉害,想出来那么多的方法,那么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新方法应该怎么计算呢?

2.竖式计算。

35

+37

72

师追问:

从哪一位加起呢?

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么写?

教授进1时“1”的写法:

在横线上的十位的右下角写一个小小的1,这个1就表示个位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1

师继续追问:

那么十位怎么加呢?

提醒学生不要忘了进位1,所以3加3再加1(板演计算过程)

三、趣味练习,巩固深化。

1.教材11页做一做,指名生板演,集体订正。

 

2.计算诊所。

3945

+37+36

7681

3.勇闯智慧岛。

34+47=26+47=14+58=

四、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你能说一说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应该怎么办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进一步理解10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算理。

2.通过操练学生能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竖式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课

课件出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指名汇报。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练习二第4、7题,师巡视、指导。

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

这些计算对吗?

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3.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6题。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4.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8题。

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然后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5.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9题。

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6.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11题。

仔细读题,看懂题意,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例1,练习三1、2、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说数学信息,汇报: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会解答吗?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表。

怎么解决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2.板书算式:

36-23=

(1)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并尝试计算。

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师小结: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

汇报结果及算法。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四、总结评价,知识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