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3614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盱眙洪泽淮州淮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涂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卡交回。

1、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2)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熟悉和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在南沙群岛有关岛礁滩沙的活动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情,。

A.品味  逐渐   无可非议      B.品位  逐渐  无可非议

C.品位  逐步   无可厚非      D.品味  逐步  无可厚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是以记录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为主,展现了与食物相关的中国文化。

B.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人们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

C.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远去的家园。

D.今年的《网购商品监测报告》显示,在92件抽样商品中,38件商品存在着假冒伪劣、无质量认证和非授权正规渠道销售,被认定为“非正品”。

3.选出对顾城的《一代人》与《远和近》分析不当的一项(3分)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的意思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和毅力。

B.在《远和近》中,你和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和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受有悖于常理。

C.《远和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亲近。

D.这里的两首诗初读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满着成年人的孤寂和忧伤。

4.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

(1)(3)(5)      B.

(1)(4)(6)

C.

(2)(4)(5)      D.

(2)(3)(6)

5.下列每组两句中全有通假字的是(3分)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清楚

C.士大夫之族       类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流传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快速,引申为“洪亮”)

 ②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边,“天际”即天边)

B.①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细丝)

②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奇特)

C.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竟,简直)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要)

D.①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沿着)

②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拨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尝跂而望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同一词类活用现象的一组是(3分)

A.骊山北构而西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0.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共20分)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

广少孤贫,亲执家苦。

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

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

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曰:

“窃见诏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

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

恃神任筮,既不必当贤;就值其人,犹非德选。

宜参良家,简求有德,德同以年,年钧以貌,稽之典经,断之圣虑。

政令犹汗,往而不反。

诏文一下,形之四方。

臣职在拾遗,忧深责重,是以焦心,冒昧陈闻。

”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

时陈留郡缺职,尚书史敞等荐广。

曰:

“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

窃见尚书仆射胡广,体真履规,谦虚温雅,博物洽闻,探赜穷理。

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

不矜其能,不伐其劳,翼翼周慎,行靡玷漏。

密勿夙夜,十有余年,心不外顾,志不苟进。

臣等窃以为广在尚书,劬劳日久,后母年老,既蒙简照,宜试职千里,匡宁方国。

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

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

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复为汝南太守,入拜大司农。

汉安元年,迁司徒。

质帝崩,代李固为太尉。

以定策立桓帝,封育阳安乐乡侯。

又拜司空,告老致仕。

寻以特进征拜太常,迁太尉。

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

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

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

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

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

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辄复升进。

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

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

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时人荣之。

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三十四》,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      假:

借助

B.宜参良家,简求有德        简:

选拔

C.寻以特进征拜太常         寻:

不久

D.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      再:

再次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B.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3.把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

(1)不矜其能,不伐其劳,翼翼周慎。

(4分)

(2)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

(3分)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4分)

14.请简要概括尚书史敞等人推荐胡广担任陈留太守的理由。

(3分)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共10分)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这首诗前两句是如何表现“兰陵酒”之“美”的,请简要分析。

(5分)

(2)“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两句,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6)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7),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8),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9)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10)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20分)

江南无雪

刘长春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

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

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

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

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

路上无人,田野无人。

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

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清晨推门,眼前一亮:

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

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

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

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

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

”(梭罗《冬日漫步》)

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

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

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

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

“爸爸,什么时候下雪?

”我说:

“快了,这天准下雪!

”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

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

四季不再分明了?

──我回答不上。

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

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17.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

请分条写出。

(3分)

18.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

(6分)

19.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具体分析。

(5分)

20.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回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6分)

六、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人说,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

所以高一要军训规范习惯,高二要严格规范答题,高三要约束行为来保持良好心态。

也有人说,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

请以“规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

1.B

2.C(A句式杂糅,B项,“不仅”放在“灰霾天气”之后。

D项,成分残缺,在“销售”后面加“等问题”。

3.B(“有悖于常理”误)

4.B(保持主语、结构上一致性)

5.C(A中仅有“受”;B中仅有“生”;D中没有。

;C中有“尊”“僇”两个)

6.D(传:

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7.D(A中“际”应理解为动词“交汇”;B中“异”属意动用法,应解释为“觉得奇特”;C中“不必”是“不一定”的意思)

8.D(D语气词。

A表修饰/转折;B主谓之间,取独/代词,这;C表推测语气词/代词)

9.C(C前“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后“下”,动词“攻下”:

A名词作状语;B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词:

D名词用作动词)

10.C(C为宾语前置句,其它三句皆有定语后置的情况)

二、文言文阅读

11.D(再:

两次)

12.B(B.均表转折;A.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修饰;C.虽然,表转折的连词/即使,表假设的连词;D.定语后置的标志/停顿,与后面“也”并用表判断。

13.

(1)(胡广)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夸自己的功劳【或:

(胡广)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功劳】,小心翼翼周到谨慎。

(“矜”、“伐”、“翼翼周慎”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他朝夕探望,身边不带拐杖,谈话时不自称年老。

(“瞻省”1分,“傍无几杖”1分,语句通顺1分。

(3)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飘荡,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

(“纵”1分,“如”1分,“凌”1分,语句通顺1分。

14.①为人谦虚温雅②忠贞忧公③为政勤勉周慎④才略深茂,能理繁务⑤母亲年老,便于照料⑥见闻广博,能穷究事理(可用原文,可用自己语言表述。

答对1点得1分,满分3分。

参考译文: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

少年丧父,家中贫穷,亲自掌管家中的清苦生活。

到京城后,用章奏的形式考察他,安帝认为胡广天下第一。

顺帝想立皇后,受宠的贵人有四个,不知道立谁为后,朝廷商议要用抽签的形式决定,由神来决定。

胡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劝谏说:

“我见到诏书上说因为立皇后事关重大,皇上您谦虚而不想自己决定,想借助抽签由神灵解决疑难。

典籍所记载的祖宗先前的典故都从未有过。

听从神灵听任占卜,就不一定是贤人;即使选中合适的人选,仍不是凭借德行选上的。

应该从良家女子中选求有德行的,德行相同则按照年龄,年龄相同就按照相貌,依据经典来考察,按照皇上的考虑来决断。

政令的发出,如同出汗,出来便不能返回。

诏文一下,天下人都会见到。

我任拾遗之职,忧虑深责任重,因此心中焦虑,冒昧陈述给陛下听。

”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因为梁贵人是良家女子,于是定立为皇后。

当时,陈留郡守的职位空着,尚书史敞等人推荐胡广。

他们说:

“我们听说恩德是用来表彰圣贤,爵位是用来奖励功绩的。

我们私下见到尚书仆射胡广,行为真诚举止规矩,谦虚温雅,广见博闻,探究深奥穷尽道理。

性情柔和而不触犯礼义,文雅有礼,性情忠贞,忧虑国家大事犹如家事。

胡广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夸自己的功劳,小心翼翼周到谨慎,行为没有过失疏漏。

日夜勤勉,十多年来,不倾心向外,不苟且为官。

我们认为胡广在尚书任上,勤劳日久,后来母亲年老,已经蒙受了朝廷的选拔照顾,应该在千里之内的地方任职,让他去管理地方郡县。

陈留是较近的郡,如今缺失太守。

胡广才智谋略深厚,完全能够处理好繁杂的政务,希望能加以选拔。

胡广掌管政务十年,出任济阴太守,又任汝南太守,入朝任大司农。

汉安元年,升为司徒,质帝死后,代理李固担任太尉。

因制定策议立桓帝,被封为育阳安乐乡侯。

又拜为司空,告老退休。

不久,以特进征召,拜为太常,升为太尉。

灵帝继位,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

胡广当时已经八十岁了,但静力仍然旺盛,继母在家,他朝夕探望,身边不带拐杖,谈话时不自称年老。

等到他继母去世,他办理丧事竭尽哀伤,遵守礼仪没有过失。

性情温柔,谨慎朴素,常常言语谦逊,神色恭敬。

虽然没有忠直的风尚,却常起到弥补缺漏的作用。

胡广在公台任职三十多年,共侍奉六位皇帝,皇帝对他的礼遇任用都很优厚。

每次告病离职免职退居故里,未满一年,就又升官晋职。

总共担任一次司空,两次司徒,三次太尉,又担任太傅。

他所征召任命的人,都是天下名士。

他与老臣陈蕃、李咸同掌三司,当时的人都称赞他。

八十二岁时,在熹平元年去世。

三、诗歌鉴赏

15.

(1)嗅觉和视觉相结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兰陵酒”郁金香般醇浓的香味和琥珀般的光泽(3分);侧面烘托,用质地细腻温润的玉碗盛装美酒,将酒的光艳和醇厚烘托出来(2分)。

(2)出人意料:

由题目《客中行》暗示诗人身在客中,理应抒写客愁,但诗人却忘却离别之悲、思乡之愁,流连忘返,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故出人意料。

(3分)情理之中:

诗人正值羁旅愁重,适逢酒美、主人情盛,尽兴而醉,醉而忘悲,乐而忘愁,故在情理之中。

(2分。

四、名句默写16.(略)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17.(3分)答:

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

(本题3分,答出1点1分)

18.(6分)答:

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

(“特色”:

“修辞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2分。

“特征”2分)              

19.(5分)答:

内容上:

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

(2分)形式上:

①照应题目;(1分)②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

(2分)

20.(6分)答:

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

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

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

(答出一点2分)

六、作文(参考江苏省高考作文批阅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