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设计计算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3383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热站设计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换热站设计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换热站设计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换热站设计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换热站设计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换热站设计计算书.docx

《换热站设计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站设计计算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换热站设计计算书.docx

换热站设计计算书

摘要

本设计为长春市上城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换热站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

换热站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教学的一个实践环节,是使学生得到供热设计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围绕以某一典型单元设备(如板式塔、循环泵、补水泵、除污器、软水器等)的设计为中心,训练学生非定型设备的设计和定型设备的选型能力。

其基本内容为:

  

(1)设计方案简介:

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含计算机辅助计算):

换热器的选择,循环泵的选择,补给水泵、定压方式、换热站管道系统的水利计算、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3)辅助设备的选型:

典型辅助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设备的规格、型号的选定。

  (4)工艺流程图:

以单线图的形式绘制,标出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的定位方向,尺寸。

  

(5)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

图面应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技术特性表和接管表。

  (6)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

设计任务书,目录,设计方案简介,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设计结果汇总,设计评述,参考文献。

整个设计由论述,计算和图表三个部分组成,论述应该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计算要求方法正确,误差小于设计要求,计算公式和所有数据必需注明出处;图表应能简要表达计算的结果。

在供热、石油、化工、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且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

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以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

完善的换热器在设计或选型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

  

(2)结构安全可靠;

  (3)便于制造、安装、操作和维修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

在换热器设计中,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用的类型,然后计算换热所需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尺寸。

 

摘要.................................................................................................................Ⅰ换热站设计任务书.........................................................................................................................1

一、设计题目.........................................................................................................................1

二、原始资料...........................................................................................................................1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1

四、建议时间安排...................................................................................................................2

五、参考文献...........................................................................................................................2

换热站课程设计指导书.................................................................................................................3

一、设计目的...........................................................................................................................3

二、设计步骤及内容...............................................................................................................3

三、设计成果..........................................................................................................................4

四、建议时间安排...................................................................................................................4

五、参考文献............................................................................................................................5

第1章换热站设计计算................................................................................................................6

第一节换热器简介................................................................................................................6

一换热器概述................................................................................................................6

二换热器的分类............................................................................................................6

第二节换热器的选择............................................................................................................7

一换热器的计算............................................................................................................7

二换热器的规格型号....................................................................................................7

第2章水泵的选择........................................................................................................................7

第一节循环水泵的选择........................................................................................................7

一循环水泵的计算........................................................................................................7

二循环水泵的规格型号................................................................................................8

第二节补给水泵的选择........................................................................................................8

一补给水泵的计算........................................................................................................8

二补给水泵的规格型号................................................................................................8

第三节定压方式....................................................................................................................8

第四节全自动软水装置的选择............................................................................................8

第五节补给水箱的计算........................................................................................................8

第3章换热管道系统的水利计算................................................................................................9

一次管网管道编号及阻力计算..............................................................................................9

二次管网管道编号及阻力计算..............................................................................................9

水箱出口到循环泵入口管道编号及阻力计算......................................................................9

市政外网到水箱入口管道编号及阻力计算..........................................................................9

第4章结语....................................................................................................................................10

第5章致谢....................................................................................................................................11

换热站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上城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

二、原始资料

1、建筑物修建地区:

长春

2、气象资料:

查阅《规范》及相关手册

3、小区采暖热负荷:

Q=4000+学号×100(kw)

4、一次管网:

一班130~80℃;二班120~80℃。

5、二次管网:

一班95~70℃;二班80~60℃。

6、二次管网资用压力0.25Mpa。

7、二次管网静水压力0.3Mpa。

8、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35Mpa。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方案

方案力求:

适用、安全、可靠、经济。

2、图纸要求

(1)换热站设计说明

(2)换热站设备平面布置图1:

50;换热站平面图1:

50

(3)A-A剖面图1:

50;B-B剖面图1:

50;C-C剖面图1:

50

(4)换热站流程图(选画)

(5)换热站系统图1:

50(系统图和剖面图任选其一)

图纸尺寸为标准二号图。

图纸标注:

相应的管道尺寸、标高、坡度、定位尺寸、引用的图集号、设备编号等。

设计说明:

如流量、水压、管材、阀门、防腐、图例、施工要求等。

3、设计计算书

用统一的16开专用纸书写。

包括:

设计题目、摘要、目录、设计原始资料、方案确定、设备选择、水力

1

计算、绘制草图、参考文献、致谢等。

四、建议时间安排

1.方案设计:

1天。

2.换热站设计计算:

1天。

3.施工图绘制:

4天。

4.撰写说明书:

1.5天。

五、参考文献:

1.李善化,康慧.实用集中供热手册(第二版),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编写组》.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4.贺平,孙刚。

供热工程(第三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付祥钊等.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暖通空调,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8.中华人民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2

换热站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换热站设计是《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燃料与燃烧设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设计,掌握采暖热源的换热站设计程序、方法、步骤有关的基本知识,训练绘图技能。

做到能够分析和解决集中供热中的一些工程技术问题。

二、设计步骤及内容

1、确定热源(换热站)的位置需考虑的因素

(1)尽量靠近主要负荷及负荷密度较大处。

(2)应考虑整个管网的水力平衡性。

2、绘制换热站建筑平面图

1外墙370mm;内墙120mm;

2根据功能设换热间、配电间、值班室、卫生间和修理间等;

3门、窗、开间和进深以“3”为模数;

4室内外高差300mm(150mmm);

5标注两道尺寸线。

3、方案设计:

设计换热站工艺流程,绘制流程图。

2、换热站的设计计算

(1)选定换热器类型、规格、型号、数量。

宜选2~3台。

(2)循环水泵的选择计算

①根据流量,阻力损失初步选择循环水泵。

②应考虑水泵的台数及备用情况。

(一台备用)

③应考虑水泵联合运行的情况。

④在水压图中表示出循环水泵的扬程。

(3)定压系统的选择与计算

定压方式有:

变频水泵定压、补给水泵定压、气压罐定压。

选择一种合理的型式并进

3

行选择计算。

(4)选择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方式有:

钠离子水处理器,贝膜水处理器、静电水处理器。

选择一种合理的型式并进行选择计算。

(5)设计选择其它附属设备:

补给水箱、过滤器、阀门等。

(6)换热站设备与管道布置。

(7)对换热站管道系统进行水力计算,并重新选择循环水泵。

三、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分两部分:

计算说明书与施工图绘制

1、计算说明书

设计计算书应包括:

(1)设计原始资料:

所设计城市的相关气象资料、建筑条件等

(2)方案分析与确定:

换热站位置、换热站内设备的工艺流程、定压及各种主要设备的选择方案。

(3)主要设计内容(为上述“二、设计步骤与内容”的全部内容)要求应有换热站水力计算草图。

(4)设计成果总结

(5)参考文献

2、施工图绘制

(1)换热站设备与管道平面布置图

(2)换热站剖面图

(3)设计说明:

主要内容:

总热负荷,供热半径;热网敷设形式;管材、保温、阀门;系统的运行调节方式;工作压力及试压;所引用的标准图集;主要设备材料表,主要有:

换热器、循环水泵、定压设备、水处理设备、补给水箱、过滤器、补偿器、调节阀等。

四、建议时间安排

1.方案设计:

1天。

2.换热站设计计算:

1天。

3.施工图绘制:

4天。

4.撰写说明书:

1.5天。

4

五、参考文献:

1.李善化,康慧.实用集中供热手册(第二版),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编写组》.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4.贺平,孙刚。

供热工程(第三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付祥钊等.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暖通空调,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8.唐山市热力总公司.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9.中华人民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1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90)

 

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

 

5

第1章换热站的设计计算

第一节换热器简介

一、换热器概述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以实现不同温度流体间的热能传递,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在换热器中,至少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的流体参加换热,但它的基本原理与前一种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二、换热器的分类

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耗能用量大的领域。

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

1、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可分为:

1)间壁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

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

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

2)蓄热式换热器

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热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

蓄热式换热器有旋转式、阀门切换式等。

3)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

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是把两个表面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热载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热载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温流体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接受热量,在低温流体换热器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

这类换热器主要用于回收和利用高温废气的热量。

以回收冷量为目的的同类设备称蓄冷器,多用于空气分离装置中。

如炼焦炉下方预热空气的蓄热室。

4)混合式换热器

混合式换热器是通过冷、热流体的直接接触、混合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又称接触式换热器。

由于两流体混合换热后必须及时分离,这类换热器适合于气、液两流体之间的换热。

例如,冷水塔、气体冷凝器等。

2、换热器按用途分为:

1)冷却器

冷却器是把流体冷却到必要的温度,但冷却流体没有发生相的变化。

2)加热器

加热器是把流体加热到必要的温度,但加热流体没有发生相的变化。

3)预热器

预热器预先加热流体,为工序操作提供标准的工艺参数。

4)过热器

过热器用于把流体(工艺气或蒸汽)加热到过热状态。

6

5)蒸发器

蒸发器用于加热流体,达到沸点以上温度,使其流体蒸发,一般有相的变化。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板式换热器。

1.板式换热器产品应用范围:

板式换热器以传热效率高(比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高2~4倍)、节能、经济、结构紧凑、拆卸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电力、冶金、食品、石油、机电、纺织、造纸等工业部门,同时在集中供热中供热及热能回收工程式中也被大量采用。

2.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传热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随机应变、有利于低温热源的利用、占地小,易维护、阻力损失少、热损失小、冷却水量小、投资运行费用较低。

 

第二节换热器的选择

一、换热器的计算

Q=4000+5×100=4500KW

K=4000w/

二、换热器的规格型号

选择BR08板式换热器单片换热面积0.8

,单片尺寸1700×670×0.65mm

板片间距3.8mm,板式换热器的片数n=28/0.8=35

板式换热器的长a=35×0.8+34×3.8=157.2mmp=1.5m

 

第2章水泵的选择

第一节循环水泵的选择

一、循环水泵的计算

7

℃;

H=0.25Mpa+5.5

=31m

二、循环水泵的规格型号

选择的水泵为KQL200/345-45/4(Z)G=100

;H=45m

;P=15KW三台

第二节补给水泵的选择

一、补给水泵的计算

H=0.3Mpa+3m

=34m

二、补给水泵的规格型号

选择的变频补给水泵:

50FL18-15×4;G=18

;H=60m

;P=2.21KW

第三节定压方式

一、定压方式

采用变频水泵定压

第四节全自动软水装置的选择

一、全自动软水器

;所以

选择SYS-25RQ(Q);处理量12-20

第五节补给水箱的计算

一、补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