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181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docx

《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docx

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课件

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侧重于心理学倾向的定义:

美国奥尔波特兄弟: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所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倾向的定义:

艾尔乌德: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强调群体行为,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一般认为: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生活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中的人对各种社会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温勒社会行为的公式:

B=f(P,E)B:

行为P:

个体f:

函数E:

环境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社会刺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还与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

(一)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

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行为。

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

1、社会认知—这个人是热情的还是冷漠的。

包括对自己、他人、群体的看法,及对问题的归因。

2、社会动机—中国人对知恩图报、忘恩负义是十分熟悉的(利他主义)。

3、社会态度和态度改变——偏见与歧视。

男人女人,这个世界永恒的话题,可同样为人,生在社会却受到不同的待遇。

(二)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

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际交往,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我们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我们或喜欢他人,或厌恶他人,会因此而建立一种联结。

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利他行为。

(三)群体心理:

群体凝聚力、从众、服从现象,民族心理。

群体行为——也许你是球迷、歌迷,也许曾置身于球场或演唱会现场,体验众多人聚集带给你的激动与兴奋。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

一、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对象、范围:

普通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形成的一般形式、过程及一般规律;而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

角度与侧重:

普通心理学注重研究一般形成过程、条件、机制;而社会心理学注重社会环境中的地位、角色和影响。

研究方法:

普通心理学强调实验室法;社会心理学则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多种研究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对象、范围:

社会学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全部事实及其本质、结构及各现象之间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一些社会知觉、态度、情绪变化,仅是社会生活中的部分事实。

角度与侧重:

社会学侧重宏观分析,探讨一个问题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侧重微观分析,注重一个问题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例:

在亲密关系的研究中,社会学家会关注婚姻关系、离婚以及同居比例;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一个个体如何被另一个个体吸引或排斥。

研究方法:

社会学侧重社会调查,而社会心理学有多种研究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独到之处

其他学科也同样关注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社会心理学有独到之处。

首先,关心的主要不是客观的社会环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解读或构建的影响,换句话说,对于了解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们本身,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了解人们如何知觉、理解和解释社会环境,比了解客观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问题2、查阅参考文献3、研究设计

4、资料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讨论5、作出研究结论6、写论文报告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2、实验者偏差3、被试偏差

4、伦理问题

欺瞒: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有技巧

•使用原因:

社会心理学家相信,如果被试知道研究的目的,他们的行为将会受到这种知识的影响而改变,从而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消极影响:

对被试的伤害;对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

•解决方法:

知情同意;详细的事后解释。

•使用界限:

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尽可能保护参与者的权利、安全感和良好感觉

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生物理论二、学习理论三、认知理论四、角色理论

第二章社会知觉和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定义及分类

(一)社会知觉

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

(二)分类(根据社会知觉的对象)

(1)自我知觉

(2)对他人印象形成(3)对群体的刻板印象(4)归因

二、自我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概念和自尊两个基本成分。

(一)自我概念

1、定义又叫自我图式,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认识的集合,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

2、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1)他人的反馈

(2)反射性评价(3)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4)社会比较(伍德)(社会比较的动机不同社会比较的策略、方式也不同)社会比较的动机:

准确的自我评价,自我美化、自我保护、自我提高。

社会比较的方式:

向上比较,相似比较,向下比较

3、自我概念的作用及测量

(1)作用:

影响个人的想法、情绪与行为

自我表达:

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自我表现:

为了权力、赞许等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

自我监控:

指个体对社会情境的需要及据此采取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性。

(二)自尊的建构及其作用

1、定义自尊:

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情感)

2、影响自尊高低的因素:

生活中的成败经验,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自己的内部标准:

3、自尊的作用和测量:

作用:

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力,是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

测量: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泰克塞斯社交行为调查量表

4、如何确立自尊:

学会向下比较(自我提升),选择性遗忘(对消极事件比对积极事

件遗忘的更快),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第二节对他人的知觉——印象的形成

一、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外表,非语言线索,行为

二、印象的组织结构:

(一)维度观评价维度(好坏维度)、力量维度(强弱)活动水平维度(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

(二)类型观外向、成熟、忧郁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一)安德森的平均模型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

这种模型是加权的平均模型,也即对所有特质平均前,对人们认为非常重要的特质赋予较大的权重。

(二)布鲁尔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

把个体当成是某一类别群体的成员,根据对此群体具有的看法形成对个体的印象。

以个体的特征为基础的加工,综合个体的各种信息来建构印象。

四、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规律

(一)“中心特质”效应不同的特征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

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

近因效应:

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印象的形成起较强的作用

(三)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的认识

(四)人们比较重视负性的信息,但对他人却倾向于做正性的评价

五、印象的作用

保守性偏差:

印象一旦形成之后,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的,也很难改变。

印象管理:

让自己看起来很棒的艺术:

自我美化,他人美化

第三节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

(一)个人的经验

(二)社会学习

二、引起刻板印象唤起和使用的因素:

1、个人的类别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

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易浮现在脑海中。

2、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易

使用刻板印象知觉他们,忽略个人特征3、当时间紧迫,需快速对他人作出判断时。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

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时。

三、刻板印象的利与弊:

利在于:

迅速了解一个陌生人或群体的特征。

弊在于:

夸大了群体内部成员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盖全的偏差。

四、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一)抵制刻板印象变化的策略:

1、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2、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3、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

(二)改变刻板印象方法:

1、要使不一致的信息不断重复,从而被解释为是个体内在品质的反映。

2、要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地交往。

3、要与该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4、要有意识地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

第四节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三、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对应偏差)——对性格原因的高估。

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内在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

第三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其关注的是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成分。

三、人际关系的维度和类型

(一)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1、情感上的亲疏(对等与对立)2、地位上的尊卑(互补与对等)

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人际吸引

1、人们为什么会互相吸引:

亲和动机(亲和需求、亲密需求,为了克服寂寞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外表吸引力

(2)相似性(3)互补性(4)熟悉性和接近性

(5)互惠式的好感

二、关系的发展

关系的进展取决于交往动机和交往行为。

交往动机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到底想获得什么。

交往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性的交流,前者如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后者如自我表露、内心交流、情感支持、相互陪伴等。

1、社会交换2、自我表露3、关系的发展

三、密切关系

1、密切关系的特征

(1)相互依赖

(2)共同活动(3)打破心理界限,对方成为自己个人

心理自我的一部分(4)交往动机由注重交易转为追求共享(5)心理上的亲密感(6)承诺

2、爱情爱情是指心理成熟达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强烈的人际吸引。

在男女之间产生的。

生理心理达到相对成熟时产生。

爱情不是低级的情感。

包括性的需要,不等于纯粹的精神之爱。

爱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三、人际冲突和合作

2、冲突产生的原因:

(1)需要、利益的不同

(2)对问题的看法、认识不同(3)价值观、宗教信仰不同(4)行为方式和做事风格的不同

3、冲突的作用:

(1)可以促进对方紧密团结

(2)强迫冲突双方坐下来谈判并直面他们的问题,给问题解决提供了契机(3)冲突能导致必要的社会变迁

(二)人际合作:

1、定义由于有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的个人或群体来说,很难或不可能达到,于是人们或群体就联合起来一致行动。

2、合作的类型1)自发合作,互相援助2)传统合作3)指导合作:

双方在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的管理和协调下进行合作4)契约合作:

个人或群体之间正式同意以某种方式进行合作,并对彼此的职责进行清楚的界定。

3、如何提高合作性:

1)建立持久的关系2)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3)要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4)要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作,对对方的行为要奖罚分明

四、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一)利他行为

1、特征:

1)目的是有利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2)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作出的3)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4)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它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个人并不会计较

3、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动机因素2)个人因素3)情境因素

(二)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的原因1)对侵犯行为的反击工具性侵犯行为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别人。

3)本能性侵犯行为4)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5)模仿引起的侵犯行为

2、对侵犯行为的应对:

自持行为:

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力。

3、侵犯行为的控制和消除:

1)宣泄2)习得的抑制3)惩罚4)置换5)寻找替罪羊

第四章社会动机理论

第一节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概念

1、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何谓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衍生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心理性动机。

二、动机的性质

1、动机是一个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

2、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是人类的终级目的、欲望或需要的表现。

3、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用来满足基本动机和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

4、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个体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错综复杂的。

5、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个体不可能对自己的动机状态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6、动机是动态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

人除了极少数的时间外,很少达到完全满足。

三、动机的功能

(1)激发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2)维持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强化作用(3)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其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四、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

(二)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第三节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成就动机

(1)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A、强调个人的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是由他人或所属的团体来决定B、选择做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是由重要他人或团体来决定C、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往由他人或团体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他人或团体制定的

D、从总体上说,个人对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弱,相应地,成就的社会工具性比较强,即追求成就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让他人或团体高兴

(2)个体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个人自己来决定。

•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由个人自己来作主

•成就行为效果如何往往由个人自己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个人自己来制定的

•从总体上来说,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内化程度比较高,相应地成就的功能自主性教强,即追求成就本身是一种目的

(3)高成就动机的人的特点有较强的责任感:

对自己的决定高度负责。

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想知道自己的活动结果。

愿意接受有挑战的任务,但倾向于选择适度的风险:

自信且事实求是。

选择有能力的人共事:

人际关系上精明

二、亲和动机

1、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一集团的需要。

关禁闭是最严厉惩罚。

亲和需要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

2、亲和动机的负面效果:

懈怠,屈从,团体集一思维

3、高亲和动机的人的特点?

喜欢交往,并享受交往所带来的愉快 。

渴望友谊,喜欢合作。

对人际冲突的回避。

对失去亲密关系的恐惧

三、权力动机

1、权力的类型(来源)

(1)强迫性的权力

(2)合法性的权力(3)奖励性的权力

(4)关系性权力(5)专家性权力(6)信息性权力(7)联系性权力

5章

一、社会感情的概念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情绪与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自然原始的,人和动物共有;情感主要与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社会性的,人所特有的。

2、情绪是外显的,情感是内隐的。

3、情绪是不稳定的,易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有明显的情境性;情感是相对稳定的,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动物心理到人类心理,先有情绪再有情感,情感是情绪与社会意识整合后的产物。

2、情感是内隐的,但是会在一定情境下,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二)社会感情的概念

•社会感情是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由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构成。

三)社会感情的特点

•与感情相比较而言,具有群体性、共同性、社会影响力等特征。

•群体性,不是个人独自的内心体验,而是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共同性,社会情绪的爆发、社会情感的形成,往往由特定的社会事件所引起,并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刺激和应激反映。

•社会影响力,社会感情的影响力比个人的要大得多。

三、社会感情的功能

1.动力功能,对人的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

2.强化功能,可以巩固和改变一个人的认知。

3.信号功能,通过表情外显来传递信息,有加强言语表达力的作用、提高言语生动性的作用、替代言语的作用、超越言语的作用。

4.感染功能,一般的情绪气氛感染,还有是被特定对象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

5.迁移功能,对他人的感情会迁移到与这个人有关的对象上去。

对认知和情绪的总结

•一些情绪反应——特别是简单的喜欢、不喜欢和恐惧——不包括有意识的思维。

•其他的情绪——包括心境(如抑郁)和复杂的情感(如爱和恨)——在很大程度上受解释、记忆和预期的影响。

三、社会学的观点

1、社会感情的突生属性

所谓突生属性是指只有在人与人发生关系或者当个人的心理或行为同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结合时才能显示出来的那些特点,而这些特点是无法还原到个人的或生理的基础上去的。

2、社会感情的整饰化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依据社会关系的规范要求或者出于策略性的考虑,有意识地控制(唤起、压抑和改变)自己的某些情感的现象,就是社会感情的整饰化

一、情绪与社会情绪

1.情绪: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构成成分包括主观体验、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生理唤醒。

2.社会情绪:

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通过群体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这种知觉和体验对个体或者全体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情绪感知等级

麻木—身体感觉—原始经验—语言障碍—分辨—起因—同理心—互动

有效地表达情绪的原则1.先觉察自己的真正感受。

2.选择适当的时机表达3.清楚具体地表达4.行为/感觉/理由陈述的使用5.表达正面情绪,也可以增进良好关系

二、情感与社会情感

•情感:

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又较稳定的态度体验。

•社会情感:

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对事物稳定、深刻、持久的体验和感受。

反映一个社会的公共价值观。

往往和社会文化交织,带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历史感,某种意义上就是民族情感。

•民族情感:

一个民族对自身归属的一种认同。

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是长期传承下来的。

中国人的羞耻感

•羞耻感是对他人批评的一种反应,受到公开嘲笑和摒弃,或者自以为受到嘲笑时感到耻辱

•“面子”和“脸”是耻辱感中的重要概念

6章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映倾向:

(1)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

(2)态度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

(3)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情感成分affectivecomponent(喜欢-讨厌,尊敬-鄙视)

●行为意向成分behavioralcomponent(预备采取的反应)

●认知成分cognitivecomponent(事实、知识、价值、信念、评价)

关于态度三要素的例子:

某大学学生社团发起一项在校园内禁止吸烟的运动,在运动之前县举办一项态度调查,借以了解同学们对校园禁言的态度。

然后又支持和反对两派各推选代表举行座谈会,让他们说出支持与反对的理由。

支持者:

1、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每年有成千上万人死于吸烟所导致的各种疾病。

认为吸烟会酿成火灾、浪费金钱。

2、自己不喜欢吸烟,也讨厌遭受别人的二手烟危害。

3、所以他们支持禁烟行动。

反对者:

1、认为吸烟是个人的自由,有利于交友,还能提神醒脑。

2、自己喜欢吸烟,也喜欢与同好者分享吞云吐雾的快乐。

3、所以他们反对禁烟。

在他们各自所持的态度中,均有三种成分:

●1、他们之所以支持或反对,十一他们对问题的认知为基础的,即态度的认知成分。

●2、他们之所以快乐或者生气,是一句他们对事物的情绪经验而决定的,即态度的情感成分。

●3、他们对禁烟活动的支持或反对付诸行动,不仅在调查上选填支持或反对,而且在座谈会上也采取同样的行动,即态度的行为意向成分。

三)社会态度的功能

(1)调适作用:

帮助个体适应他所在的组织和社会生活环境;

(2)自我防卫作用:

帮助人们抵御针对他们自身的有害信息,给别人以好印象;

(3)价值表现作用:

个体表达自己拥有的价值的自我表达;

(4)态度的知识作用:

有助于组织和解释社会信息

二、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1、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

(2)家庭。

教育和抚养方式(3)同伴。

同伴的态度、观点

(4)团体的影响。

团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

三、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与行为概述

态度是行为的准备状态;行为是态度的外显,是在态度影响下显现出来的对对象的具体反应。

(二)态度与行为一致与不一致的原因行为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函数

(三)造成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条件与因素

1、态度的一般性与行为的特殊性2、社会规范3、动机、能力等个人心理因素4、情境压力5、价值与代价

四、态度改变理论

●为什么我们的态度会改变?

当个体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矛盾,无法调和一致时,会感到内心冲突、紧张、不愉快,为了克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会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紧张,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五、减少认知失调的几种方法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1、改变态度: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2、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

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六、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1、说服者因素:

(1)说服者的可信度:

A、专业性B、可靠性

(2)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

2、说服信息的因素:

(1)信息传递结构,单方面传递与双方面传递,与被说服者的教育水平以及原有态度相关

(2)信息唤起的情绪,如愉悦的心情或恐惧感(吓唬他人以引起注意力,如吸烟、酒驾、毒品等的公益广告)。

3、被说服者的因素:

(1)原有态度

(2)人格特点,自尊与自信(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力(5)心情

五、偏见

(一)偏见的含义

偏见是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所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

这种态度包括认知的成分较少,情感成分较多。

表现为正面的偏见或负面的偏见。

生活中多半是指负面的偏见。

(二)偏见产生的原因

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物质利益,群体间会产生竞争与冲突,这是造成偏见的基础。

2、社会学习的影响

偏见是社会化的结果,即后天学来的。

这种学习分为三种:

(1)直接学习

(2)模仿学习(3)环境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