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157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31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万吨/年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5万吨/年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

xxxxxxxxx

简介:

xxxxxxxxx成立于2005年11月8日l、注册地址为xxx省xxx市l、法人代表xxxl、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肆仟万元l、系自然人独资企业.主要经营润滑油、润滑油基础油、沥青的制造、加工销售.公司现有职工95人l、其中高级管理人员12人l、专业技术人员23人l、同时已安置下岗职工15人l、为失业人员提供了再就业机会.

公司目前已与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建立起了资源与市场协作互补机制l、具备稳定的润滑油产品销售渠道l、并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快捷有效的废润滑油收集网络.公司在废旧润滑油处理技术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l、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在技术开发方面建立起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公司还与美国最大的废旧润滑油处理商——美国金属润滑油公司建立起了技术合作关系l、是该公司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l、即将联合建立废旧润滑油技术研发中心(博士站)和润滑油回收循环利用基地.

公司本着“诚信为本l、顾客至上l、携手合作l、互利双赢”的宗旨l、追求企业内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公司是x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连续八年“讲诚信l、重质量”单位;是xxx市商业银行AA级授信客户;是xxx银行协会“信贷诚信企业”;是xxx市人民政府“守合同重信用单位”l、是x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先进单位.

1.1.3拟建地点

xxxxxx开发区

1.1.4建设规模与目标

项目拟建规模为年处理5万吨废润滑油l、实现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达产后年生产出50000吨润滑油成品产品、22000吨基础油料及3700吨重质燃料油.

1.1.5主要建设条件

⑴项目选址位于xxxxxx开发区l、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地理区位条件满足项目要求.xxx地区项目管理所需的招投标、监理等项目监督管理机构有多家l、可以对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本地区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多家l、施工力量雄厚l、完全有能力承接该项目的施工.本地区人、材、物等资源供应条件较好l、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⑵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政策.项目建成后l、可以减少废润滑油对环境的影响l、同时还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l、项目建设能够得到国家政策支持.

⑶项目建设地地质条件好l、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可以满足项目要求.

因此项目建设的主要建设条件是具备的.

1.1.6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12635万元l、其中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5885万元l、申请银行贷款6750万元.

项目建成达产后l、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1907万元l、年新增净利润3637万元l、新增税金4587万元.

1.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⑴《“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⑵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2]9号);

⑶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17145-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12月12日批准1998年7月1日实施);

⑷遵照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1997年版)》中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⑸《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⑹xxxxxxxxx与有关方面的专家交流、咨询l、与同行业的相互考查和对市场调研得出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

⑺5万吨/年废润滑油再生利用装置的工程设计基础资料.

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一.数据

 

1

产量

达产后正常年份

1.1

润滑油

50000

达产后正常年份

1.2

基础油料

22000

达产后正常年份

1.3

重质燃料油

3700

达产后正常年份

2

销售收入

万元

51907

达产后正常年份

3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348

达产后正常年份

4

总成本费用

万元

46710

达产后正常年份

5

利润总额

万元

4849

达产后正常年份

6

所得税

万元

1212

达产后正常年份

7

税后利润

万元

3637

达产后正常年份

8

新增职工人数

146

达产后正常年份

9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2635

9.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844

9.2

流动资金

万元

4791

10

新增建筑面积

m2

8111

11

总占地面积

20

二.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

38.38

达产后正常年份 

2

投资利税率

%

65.09

达产后正常年份

3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39.12

 

4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31.68

 

5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I=10%)(所得税前)

万元

22314

 

6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I=10%)(所得税后)

万元

15645

 

7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

2.8

不含建设期

8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3.4

不含建设期

9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

%

37.7

 

10

资产负债率

%

24

达产年

11

利息备付率

%

25.8

达产年

12

偿债备付率

%

26.8

达产年

1.2结论与建议

1.2.1结论

通过对5吨/年废润滑油再生加工利用项目的技术、经济的全面研究和论证l、得出以下结论:

⑴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和稳定的原料来源l、并可通过实施该项目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⑵项目技术工艺成熟l、生产工艺组合了成熟可靠的传统润滑油精制工艺技术和自创的废润滑油脱水脱杂质的独特技术l、优化了废润滑油再炼制再生工艺l、既保证了生产过程得以连续稳定进行并使得到的产品的质量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

⑶项目选址交通条件、供水条件、供电条件良好l、具备开工条件.

⑷项目的财务分析表明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⑸项目的设计、建设l、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工厂的三废治理措施.工厂建成投产后l、对周围环境和生态平衡无不良影响.

本项目不论从市场和企业发展需要来看l、还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l、是必要的、可能的和可行的.项目在技术上可行l、经济上合理.

1.2.2建议

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由于项目规模较大l、时间较紧l、开发过程中各方面工作协调难度较大.建议强化项目进程中的投资、质量、进度计划l、注重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条件及变化因素的预测与防范对策l、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l、对润滑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l、每年换下来的废旧润滑油品量也越来越大.这些废油如丢弃到环境中去l、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l、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回收利用的各种再生资源日益增多.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l、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l、保护环境l、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l、废润滑油的组成中l、除了含有2%-10%的变质物外l、其余的90%~98%都是好的成分l、是完全可以再利用的.选择合理的工艺l、规模化专业化进行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l、可以解决废润滑油再生技术上难于脱水脱杂质、难于分馏、加工单位费用大等一系列的问题.

废润滑油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再生利用l、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节约能源的需要.同时l、废润滑油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再生利用也是废润滑油加工生产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需要.只有规模化、专业化地再生利用废润滑油才能获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根据市场调查研究的结果l、作为地处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的长株潭经济区l、工业经济正在飞跃发展l、有更大的润滑油需求市场l、同时产生更大的废旧润滑油再生市场l、更需要以环保的形式利用废旧再生润滑油.

xxxxxxxxx多年来一直从事润滑油经营l、近年来开始研究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l、并同国内知名专家l、以及国外相关的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企业进行接触l、对国内润滑油市场l、国内、国外的废润滑油再生利用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l、并一直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不同组成的废润滑油进行再生利用不断的试验.

公司决定在原有润滑油精制项目的基础上l、新建5万吨/年的废润滑油再生利用装置l、利用好省内特别是长株潭经济区以及周边江西、湖北、广东的废润滑油资源l、以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2必要性

⑴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l、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l、发展循环经济l、保护生态环境l、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l、是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l、转变经济增长方式l、发展循环经济l、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制定l、在分析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l、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重点领域中明确指出:

“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领域l、以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规模和利用水平为目标l、重点推进再生资源集散加工基地建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鼓励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产品.淘汰技术装备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重点推进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废塑料、废纸、包装物、废弃木制品、废弃油品回收利用的产业化进程.”

废润滑油再生资源的产业化l、属于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范畴l、因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l、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要求.

⑵项目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效益显著

废润滑油会损坏机械设备l、随意丢弃或简单处理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l、对润滑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l、每年换下来的废旧润滑油品量也越来越大.这些废油如丢弃到环境中去l、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废油不论是倒入下水道l、或倒在空地地面l、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进入下水道中的废油l、会随着污水流入河流l、进入江湖河海;丢弃在陆地上的废油l、渗透在土壤中l、一小部分会被微生物分解l、而多数部分则会由于雨水的冲洗最后也进入江湖河海中l、造成对环境中土壤及水系的污染.进入水系的油对水有很强的污染力l、一桶(200L)废油流入湖海l、能污染近3~5平方公里的水域.在污染的水域l、由于油膜覆盖在水面上l、阻止了水中的溶解气体与大气的交换l、将引起水生动植物的大量死亡l、甚至还可以影响到鸟类的生存.可见l、废弃的废润滑油对环境所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目前国内年消耗润滑油550万吨l、已被回收再生利用的废油约为150万吨左右l、回收潜力有400万吨之多.目前废润滑油现金回收价格为每吨3300元左右.而普通成品润滑油的销售价在每吨6500~9000元之间l、特种润滑油品价格可达9500元以上.

对废旧润滑油进行资源化利用l、并实现产业化l、将变废为宝l、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⑶项目建设单位具有实施项目优势条件

①原料收集和产品销售网络成熟.项目承担单位目前已与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建立起了资源与市场协作互补机制l、具备稳定的润滑油产品销售渠道l、并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快捷有效的废润滑油收集网络.项目承担单位是中国石油玉门油田昆仑牌润滑油脂在中南五省的分装基地和销售商l、是中海油泰州沥青有限公司、宁波大榭公司以及四川泸州公司在中南五省的经销商.由于润滑油的品种高达2万多种l、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各大炼厂目前只生产批量大的常规品种l、而有些不具有规模l、但又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产品因此成为了项目单位的主打产品l、形成了与中石油、中石化在资源和市场上的两大互补.公司也是中石油、中石化的配套供应商l、目前已全面配套供应的省份有xxx和四川两省.

②技术领先.项目承担单位在废旧润滑油处理技术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l、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在技术开发方面建立起了广泛的合作关系l、还与美国最大的废旧润滑油处理商——美国金属润滑油公司建立起了技术合作关系l、是该公司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l、即将联合建立废旧润滑油技术研发中心(博士站)和润滑油回收循环利用基地.另外项目承担单位具有一个优良的项目管理团队、技术团队l、近年来从石油大学招聘了大批技术人员l、还聘请了国内一流的专家作为公司技术顾问.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产品市场需求

2008年l、中国国内润滑油消费量为570万吨.2009年超过600万吨.相对比较l、全球需求呈二位数下降l、降幅为12%~13%.2009年召开的ICIS基础油和润滑油会议报道显示l、尽管遭遇全球经济衰退l、中国润滑油需求仍呈增长态势l、2008~2009年中国润滑油需求增长超过6%l、达到600万吨.据中国石油预计l、中国润滑油需求在2015年将提高到近800万吨l、每年将需进口超过200万吨基础油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3.2产品市场供给

《2011中国润滑油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

2009年10月润滑油实现产量60.6万吨l、2008年10月实现产量45.1万吨l、同比增长34.4%.至此l、2009年1~10月累计产量608.6万吨l、去年同期累计产量589.8万吨l、同比增长3.2%.2009年中国润滑油进口量236497.819吨l、进口总金额445,809,415美元l、出口量100551.137吨l、出口金额153,108,085美元.

随着工业和汽车行业对润滑油的需求l、未来润滑油生产量还会进一步增加.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l、未来润滑油市场将有以下发展趋势:

高端润滑油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国产品牌润滑油将掀起树立品牌的热潮l、比如目前国内的三家主要润滑油企业:

中石油、中石化、统一的形象已经初步建立;国内的润滑油市场将逐步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

3.3产品目标市场及价格预测

本项目目标市场是普通成品润滑油市场.

润滑油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废润滑油的回收价格的变化基本是同向性的.目前l、普通润滑油成品油价格情况见下表.

表3-1普通润滑油成品油价格表

序号

名称

价格(元/吨)

1

汽油机油

8000

2

柴油机油

8000

3

齿轮油

9000

4

液压油

9000

5

全损耗系统油

6500

6

基础油料

5500

3.4竞争优势及营销策略

3.4.1竞争优势

本项目将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回收利用l、而且利用价值和应用市场都非常大.废润滑油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环境l、而且能很大程度改变我国润滑油供应短缺状态.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l、产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l、项目主要原料是回收的废润滑油l、成本较低l、在行业竞争中优势明显.

3.4.2营销策略

本项目建成后l、针对国内外市场供应现状及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l、公司制定市场营销的主导方案是:

首先占领xxx市场l、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全国市场拓展.公司顺应市场潮流l、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产品质量l、一手抓销售l、在服务上采取优质服务策略.具体的营销策略:

⑴建立良好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培养高素质、懂技术的人员从事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作.

⑵建立公司的电子商务网站l、进行网上宣传l、通过建立全新的企业信息发布和技术交流平台l、使人们更方便的了解公司和产品.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4.1建设规模

项目计划建成一套年处理5万吨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设施及其配套系统.

⑴建5万吨/年预处理装置l、脱去废润滑油中的机械杂质和部分水分.

⑵建5万吨/年蒸馏装置l、减压切割分馏.将脱除机械杂质及水分的废润滑油进行减压蒸馏l、各侧线馏份就可以作为不同的润滑油原料l、再分别进入硫酸精制装置l、去除非理想组份.

⑶建5万吨/年白土补充精制装置l、进一步精制而获得合格的基础油.

⑷建6万吨/年调和装置l、对精制后的各种基础油加入功能剂调和后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柴油机油、汽油机油和工业机油.

⑸增建储运设施l、装卸、储存回收的废润滑油、中间原料、产品等.

⑹配套公用设施和配套设施.

4.2产品方案

本项目的产品主要是柴油机油、汽油机油、一线基础油料、二线基础油料、150SN、200SN等国标基础油料以及工业用各种润滑油和重质燃料油.

表4-1主要产品一览表

序号

产品名称

产品规格

产品标准

产品产量

1

汽油机油

SG汽油机油

GB11121-1995

 

合计

50000吨

 

SH汽油机油

GB11121-1995

2

柴油机油

CD柴油机油

GB11122-1997

CF柴油机油

GB11122-1997

CE柴油机油

GB11122-1997

3

通用油

SG/CF通用机油

GB11122-1997

SF/CD通用机油

GB11121-1995

4

普通车辆齿轮油

GL-4

SH/T0350-1992

5

压缩机油

DAB压缩机油

Q/YLY005-2004

6

液压油

普通液压油HL

GB11118-1994

抗磨液压油HM

GB11118-1994

7

基础油料

22000吨

8

重质燃料油

3700吨

第五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5.1项目选址

本项目场址在xxxxxx开发区l、规划占地13260㎡.

5.2建设条件

5.2.1自然条件

⑴地理位置

本项目选址位于xxxxxx开发区l、离xxxx市中心直线距离分别为30㎞、8㎞、20㎞l、地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中心位置l、潭邵高速公路、长潭高速西线在九华示范园区均有出口l、距离项目建设地2㎞l、交通极为便利.

⑵地形地貌

九华地区属于构造剥蚀岗地地貌l、总的地貌轮廓是北高南低l、地貌类型多样l、山地、丘陵、岗地、水面具备l、在全部土地总面积中以丘陵地为主l、约占50%.

本工程位于剥蚀丘陵环绕的河谷堆积盆地之中l、属低山丘陵地貌l、地表切割微弱l、起伏缓和l、海拔50~110ml、相对高度10~60ml、地面坡度3~50.

工程所在区域位于华南加里东~印支褶带边缘l、白马伏~梅林桥褶皱带中部l、长塘向斜的左翼l、向斜轴向NE25~300l、SE翼展布地层有泥盆系易家湾炭质页岩、页岩、泥灰岩和泥盆系跳马漳组l、紫红色石英岩及灰白色石英岩夹石英砾岩l、其下与元古界板溪群沙坪组板岩、砂质板岩及轻变质岩成角不整合接触.本区褶皱、断裂构造均发育l、主要有早期雪峰山运动形成的NW向构造和后期印支运动形成的NNE向构造.

本地区地震烈度小于Ⅵ度.

⑶水文

湘江为xxx市的水源地l、也是xxx市工矿企业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受纳水体l、还兼有航运、农灌等多种功能.

湘江为长江洞庭湖水系一级支流l、发源于广西海洋山l、进入xxx地区已是下游江段l、河宽400~800m.湘江xxx段上至马家河与株洲相接l、下至易家湾与长沙接界l、全长约42kml、其河谷开阔l、曲流发育l、河床比降0.134‰.平均流量2126m3/sl、最大洪峰流量21100m3/sl、最小流量10m3/sl、丰水期为4~7月份l、枯水季节一般在12月和次年1月.

⑷气候

①气温:

年平均气温在16.7~18.3℃之间.一月平均气温4.8度l、日最低气温零下8.5度l、七月平均气温29.6度l、日最高气温40.2度.平均稳定通过10度l、是三月二十四日(六O年至七六年的平均),平均稳定通过15度是四月十八日.积温5460度l、无霜期280天左右.

②降雨量:

历年平均降雨量在1350毫米左右l、年内不匀l、雨多集中在4~6月l、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5%l、特别是五月雨量最多l、占全年降雨量的30%.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八O年二十四年中l、暴雨发生在五月有46次l、除1976年外l、每年有2-3次.如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七日下特大暴雨l、降雨量达209.8毫米l、酿成山洪暴发.相反l、7-9月降雨量较少l、占年降雨量20%以内l、常有夏秋干旱.

③日照: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24小时.7、8月一般在240小时左右l、2月平均在70小时以下l、年平均日照率为36%.

④相对湿度:

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左右l、七月湿度最小l、只75%l、3~5月最高l、为84%左右.

⑤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为1370毫米l、2月蒸发量最小l、只12毫米l、七月蒸发量最高l、有250毫米l、7、8月降雨量少l、蒸发量高l、容易发生干旱.

⑸土壤植被

xxx市成土母质以主要为板页岩类、第四纪沉积物、紫色岩类、石灰岩类、花岗岩类.土壤类型以水稻土和红壤为主.红壤土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l、红色粘土层深厚l、剖面发育完整l、网纹层较发达l、多为棱块状或碎块状结构l、具有酸、粘、瘦等特点l、红壤抗蚀性一般较弱l、遇水易崩解、悬移.适宜种植是粮、油、棉、麻、果、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溪两岸的冲积谷地、山冲、盆地之中l、阳光充足l、灌溉便利l、透水性好l、经过人工长期耕种l、形成了肥力较高的特殊土壤l、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或种植蔬菜和饲料.

项目所在区域成土母质以石灰岩及四纪沉积物为主l、土壤为红壤及水稻土.

本工程区地处xxx省中部l、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历史上人为活动影响l、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但由于近年来l、当地加强了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l、加强了林草植被保护l、人工林经营管理水平较高l、生态环境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项目位于九华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内l、其东面为已开发的建设用地.项目拟建厂址目前还未进行开发l、区植被发育较好l、主要乔木树种有油茶、樟树、梓树、杉木、竹类等为主l、林下植被有栎类、胡枝子、算盘子、牡荆、蕨类等l、经济作物以水稻、蔬菜、瓜果等为主l、无珍稀动植物保护区l、无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动物.九华是xxx市重要的蔬菜基地l、特别是以九华红菜苔为代表的农产品畅销全国.区域内动物资源主要是农村散养的猪、牛、鸡、鸭等家畜、家禽.

5.2.2基础设施条件

⑴供电:

接入市内10kv电网l、经变压后可直接接入各用电设备.

⑵供水:

工业园区供水系统完善l、可充分满足用水需要.

⑶排污:

工业园区内排污管网形成l、厂内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投入运行.

⑷通讯:

已建成现代的通讯网络l、光纤传输、接入、分组交换、DDN、因特网等邮政通讯业务及技术得到广泛运用.

⑸供热:

项目自建锅炉.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

6.1技术方案

6.1.1工艺流程

废润滑油→预处理→蒸馏切割→硫酸精制→白土补充精制→调和→成品润滑油.

废润滑油收集回厂l、经过滤脱机械杂质、沉降脱水脱杂质,然后进入蒸馏装置进行减压切割分馏l、减压各侧线馏份油就可以作为不同的润滑油原料l、再分别进入硫酸或糠醛精制装置和白土精制装置进一步精制而获得合格的基础油l、减底渣油和减顶轻组分可调和成燃料油供工厂作为燃料自用和外销.硫酸或糠醛精制后产生的少量抽出余油可作为橡胶填充油外销或作为重质燃料调和组分自用或外销.精制后获得的合格基础油经调和后作为润滑油成品油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