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2693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doc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题

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9.解释下列文言语句屮加点的词语

(1)朝虺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忍我也()

10.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Z耳者,受下赏。

11.邹忌认为“王Z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口己的话简耍冋答。

(3分)

12.邹忌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方式,対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

(2分)

【乙】孙叔放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示来巾③。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Z,谓老人口:

“楚王不知点Z不肖,使臣受吏民Z垢④,人尽来贺,了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日:

“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Z,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Z,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

"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

“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放对曰:

“其善,谨记之。

"

【注释】①令尹:

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

指都城。

③吊:

吊唁。

④受吏民之垢:

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⑤患处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⑥意益下:

越发将自己看低。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身己贵而骄人者民圭Z()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翌Z()

14•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3分)

(1)

(2)(3)

15.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少“纳言”相关的事例。

(除甲、乙两文Z外)(1分)示例:

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2007年广东省广州市番岀区口云区(《邹忌讽齐王纳谏》)

9.下列句了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孰视Z,自以为不如②君言多务,熟若孤

B.①王曰:

“善。

”②京中有置口技者

C.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宫妇左右莫不歴王

D.①能谤讥于市朝②迦而往,暮而归

10.翻译与解读。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分)

(2)文章写齐威王下令后冇哪些变化?

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分)

2007年贵州铜仁市(实验区用)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1——13题。

(15分)

12.卜-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宫妇左右莫不至王

B.上书速寡人者,受中赏

C.数月之后,时时而也进

闻寡人之耳者

不宜偏埜内外异法也

扶苏以数速故,上使外将兵

又也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屮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3.根据文章内容按耍求填空。

(4分)

文章标题屮的“讽”,是讽喻的意思,特指;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齐王接受劝谏采纳群言,修明政治,获得了的巨大成效。

14.翻译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007年河北省初屮毕业牛升学考试(课改实验区)邹忌讽齐土纳谏(节选)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

6、翻译。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7、“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现在用来形容o

8、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屮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分)

9、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冇了怎样的理解?

(3分)

2007年湖南-省长沙市《讽齐王纳谏》

9、

下列各纽词语意见相近的一项是

()

A、

孰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B、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C、

市门庭若市能谤讥于市朝D、

肉食者谋之,

乂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10、翻译下列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Z过者,受上赏译文: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和同的-•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刻唐贤今人诗赋土基上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2、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13、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就一个方面谈谈。

(3分)

答:

2008年犬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段,冋答9〜12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私:

偏爱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朿IJ:

指责

C.闻寡人之耳者闻:

使......听到D.时时而间进间:

间接

10.下面句了屮的“于”字解释为“在叩勺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B.四境Z内莫不冇求于王

C.能谤讥于市朝D.皆朝于齐

11.下面这个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T里,百二I•城B.今齐地/方T•里,百二I•城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1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笫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第二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接受“私王”“畏王和有求于王”者的蒙蔽。

D.邹忌敢于宜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木原因。

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

(二)(19分)邹忌讽齐王纳谏

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龙曰:

“吾先君普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口:

“人畋得兽,我畋得士。

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

【注】①赵简子:

即赵鞅。

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

农夫。

③晋文公:

即重耳。

春秋时晋国国君。

④卫:

春秋时的卫国。

17.解释下列句了中加点的字。

(5分)

(1)邹忌修八尺冇余()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干-之蔽英矣()(4)赵简子出畋()

(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2)期年Z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3)人爵愈贵者愈危。

译文:

19.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0.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4分)

2008年龙岩市初屮毕业、升学考试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宣王好射,说①人Z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Z,中关而止,皆F1:

**不卞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

”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实也③;九石名也。

宣王悦具名而丧具实。

(选自《汉书•宣公好射》)【注禅】①说(yu)同“悦”高兴,喜欢。

②用强:

使用强弓。

③九石名也:

九石是虚名。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

)⑶非人王孰能用是?

⑴臣Z妻私臣。

()⑵期年之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⑵左右皆引试之。

译文:

8.从上文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答出2点)(3分)

2008年枣庄市高中段招牛.统-•考试试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O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公叔文了(①)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

公叔了(②)见曰:

“严矣?

”文了曰:

“朝廷Z严也,宁云妨国Z治哉?

"公叔子曰:

“严则下喑(③)。

下喑,则上(④)聋。

聋喑不能相通,何国Z治也?

盖闻Z也?

盖闻Z也:

顺针缕(⑤)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廩(⑥),并小流而成江海。

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说范•政理》注:

①公叔文了:

人名.复胜公叔。

②公叔了:

人名。

③喑:

哑,不能说话④上:

指朝廷⑤缕:

线。

⑥仓廩:

仓库。

7.甲、乙选文都出自汉代刘向编写的作站,《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体史书《九该史卩记录了从战国到秦末近二百五十年间的历史。

(2分)

8.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臣之妻.私臣:

今齐地方千里:

能而刺寡人之过者:

合升斗者实仓丿索:

9.用乙文中的话来说“王之蔽''的结果。

(2分)

10.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1)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

(2)宁云妨国之治哉?

译文:

11.甲、乙两文的劝说有什么共同特点?

(2分)

2008年盐城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期年Z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口《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孙叔敖为处令尹,一•国吏民皆來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Z,谓老人□:

44楚王不知臣Z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Z垢(谦虚

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了独后吊,岂冇说乎?

"父曰:

“冇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己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孙叔敖再拜Fh“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F1:

“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己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白《贾谊集》)

11•下列彳U了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点/诚知/彳、如徐公美B.冇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了。

(4分)

%1数月Z后,时时而间进。

译文:

%1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Z。

译文: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

请说说理由。

(5分)

2008年镇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13——17题。

(共13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FI:

“善。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

征雅(③)有经(④)国Z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Z言,未尝不欣然纳受。

征亦喜逢知己Z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太宗尝劳(⑤)之曰:

“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注释】①励精:

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②政道:

施政的方略。

③雅:

素来④经:

治理⑤劳:

慰劳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I)孰视Z()

(2)皆以美于徐公()

(3)王之蔽甚矣()(4)思竭其用()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卜-面的句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文:

15・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

’善。

【乙】文屮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o(2分)

16.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分)

17.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2分)

2008年湖北襄樊市

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

(10分)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⑴朝]1衣冠()⑵吾妻之美我者,理我也()

13.卜-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LI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期年Z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15.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2分)

木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

王,最后写及其结果。

16•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2008湖北黄石市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了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Z以其罪而杀Z。

"公口:

“可。

‘'于是召而数Z公前。

曰:

“烛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Z,是罪一也:

使我君以鸟Z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Z,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9.请用“广给下面的句了断句。

(1分)今齐地方千里

10.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

一读“sh『义项有:

①作动词,

计算。

②作动词,列举。

二读“sh—义项有:

①表事物的数目。

②作名词,规律,气数。

三读“Shu6”,义项有:

①多次。

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啲读音与词义。

(1分)()

11・下面几纟R句了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1)时时而间进

(2)中间丿J拉崩倒Z声

B、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Z秋也

C、

(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杷栃之间

D、

(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12.把下血彳J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Z过者,受上赏。

译文: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丄•。

译文:

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乂有不同。

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

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了进谏时采用的方法,

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2分)

2008年毕节地区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试卷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7—21题。

(11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1分)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通寡人Z耳者()

(2)吋时而迥进()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群臣吏民能血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20.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

收到了什么效果?

请用白己的话表述出來。

(4分)

21.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至少写出两条)(2分)2008年柳州市、北海市普通高中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F1:

“敢有谏者,死!

”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

“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徉在其傍也!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育患也。

‘'吴王曰:

“善哉!

”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

门客:

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②小孺子:

年轻人。

%1三旦:

三天。

④委身曲附:

变着身了紧贴着树枝。

⑤务:

一心,一定。

1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分)

13、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屮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干士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14、解禅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2分)

(1)群臣吏民能向刺寡人之过者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5、翻译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Z耳者,受下赏。

译文: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文:

1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2分)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了: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200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

7、本文选自,相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

西汉时期经—整理,编为三

十三篇。

(1分)

8、解释下列句了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壬()④王之越甚矣()

9、从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10、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这个故事冇什么现实意义。

(3分)

12、下面卡片中的提示释义或根据意思从选段中找出例句,将卡片填写完整。

文言虚词积累卡片编号:

006

例句

意思

臣Z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3.根据选段内容完成下联。

(3分)上联:

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下联:

评分标准:

第20题4分,每小题1分。

第21题2分,每格0.5分。

第22题2分,意思对即可。

第23题3分,内容符合要求,宽对即可。

2008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

(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左右谏曰:

“髙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晏了曰:

“婴仄③阴Z人也,四维④Z然后能直。

今此了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Z也。

[注]①仕:

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

晏子。

③仄陋:

狭窄浅薄。

④维:

维系。

⑤弼:

纠正。

8.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宫妇左右莫不醛王()

(2)时时而凹进()

(3)高缭Z蚩夫子三年()(4)曾无以爵位而逐Z,其义可乎()

9.翻译句子。

(2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

(2)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译文:

9.选文屮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对你为人处卅:

方面有什么启示?

(4分)

2008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一)阅读选文,完成8〜11题。

(17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解释选文屮加点的词语。

(2分)窥:

()蔽:

()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跌丽。

译文:

10.在生活中,你冇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

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

(2分)

11.下面是《吕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11分)

(1)夏后伯启与冇扈①战于L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Z,夏后伯启口:

“不可。

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徳薄而教③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⑦人者,必先口论;欲知人者,必先口知。

【注释】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②浅:

狭,窄小③教:

这里指教化④张:

乐器上弦⑤修:

设置⑥饬:

通“饰”,修饰⑦论:

评定

(1)解禅选文屮加点的词语。

战:

()期年:

()

(2)请用给下而句子断句。

(断两处)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吾徳薄而教不善也。

译文:

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译文: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

(3分)

2008年湖南省娄底市初屮毕业学业考试试题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山此观乙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10.卜列句子小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屮的“之”意思和川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徐公来,孰视ZB.徐公不若君Z美也C.吾妻Z美我者D.暮寝而思Z

11.Fffi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笫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木文笫二段运川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Z感。

C.木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13.《邹忌讽齐王纳谏》屮,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2分)

2009年山东威海环翠区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①臣之妻私臣:

②期年之后:

9、翻译下列语句。

(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卜-赏。

译文: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

这样写冇何好处?

(3分)

2009年山东德州

(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①王Z蔽甚矣②时时而间进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译文:

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2分)

2009年山东烟台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9.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课的一项是()(2分)

A.点/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Z过者,受/上赏。

C.四境Z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客Z罢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君罢冥,徐公何能及君也

B.吾与徐公孰美徐公来,孰视之

c谤讥于市豐塑而往,暮斋归D徐公不莹君Z美也复丑赋不幸Z甚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期年Z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12.选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的

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用自

己的语言概括)。

(2分)

13.邹忌讽谏齐威王与扁鹊规劝蔡桓公,劝谏结果冇何不同?

试从邹忌和扁鹊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3分)

2009年江苏扬州市

(二)阅读卜•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14分)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口:

“寡人将谁朝②?

”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Z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③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FI: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牛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不期年,T•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帅之。

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

拿着丰厚的钱财。

②谁朝:

拜见谁(宾语前置)。

③涓人:

宫中洒扫的人。

④见事:

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

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王之虺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Z过者()

(3)买其首五冇金,反以报君()(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幺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亘入

B.涓人言土君曰余将告土莅事者

C.买基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臺无马邪

D.隗亘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