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讲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2593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讲稿.docx

《中国近代史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讲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讲稿.docx

中国近代史讲稿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社会状况

我今天要向各位所讲的是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讲述中国从辉煌走向没落的过程。

有不少教科书称这段历史为中国近代史,有的作为中国革命史的一部分,有的作为中共党史的一部分。

只有了解这段历史,才会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和伟大。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

(一)中国盛世的辉煌

从12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第一个10年止,精确地说从1644年到1911年的268年间为清朝统治时期。

这是中国悠久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君主制王朝。

这268年经历了十个皇帝。

在这268年之间,从康熙(1662—1722)经雍正(1723—1735)到乾隆(1736—1795)这134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盛世,史称康乾盛世。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

乾隆末年(1795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以致英国迟迟不能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在农业上,中国农作物的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1799年,耕地10.5亿亩,产量2040亿斤,人口从1700年的1.5亿到1994年达到3.13亿,占世界9亿人口的1/3。

从手工业来看,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生产规模扩大,手工作坊,手工业逐渐增多。

广西的冶炼业,京西的采煤业,江南的纺织业,云南的铜矿业都相当发达。

市场经济繁荣,粮食、布匹、棉花、丝绸、茶、盐等主要商品,其流通值达3.5亿两白银,加上烟、酒、糖、油、煤、铁、瓷、木材等超过4.5亿两白银,外贸收入全国人均1.5两白银。

对外贸易急剧增长,出口商品尤以茶叶为第一位。

英国东印度公司,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400万两白银以上的茶叶。

英国商人运入中国的商品总额还不及中国出口茶叶这一项。

在科技上,在康熙主持下从事了两项巨大科学工程,一项是《律历渊源》(1713—1722),介绍了中国和西方音乐理论、乐器制造、天文历史、西方数学、中国算术。

另一项是用近代方法绘制了一幅详细的中国地图,明朝之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科学最发达的国家。

当时世界上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中国占175项,占57%以上。

经过清朝200多年,中国的科学全面落后于西方。

当时城市的发展,中国也是居于首位。

至19世纪初,全世界有10个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占6个(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法国《百科全书》上写着:

“中国民族其历史之悠久,文化、艺术、智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

(二)世界的飞速发展

几乎在同一时间,世界悄悄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7世纪以后,科学革命席卷了欧洲。

哥白尼1543年发表了太阳中心说。

伽利略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和钟摆运动,发明了望远镜等科学仪器,牛顿发现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织机(即“珍妮机”),把纺织效率提高了40倍。

1769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785年蒸汽机开始用于棉纺织业。

1769年法国人柯诺特制成了第一辆蒸汽三轮汽车。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第一艘轮船。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

在冶金方面,18世纪30年代发明了用焦煤炼铁的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以木材燃料进行冶铁的落后工艺。

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实现了腾飞,经济上很快赶上并超过了中国。

中国的君主们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

在变化了的世界面前,康、雍、乾三代英明君主却表现出惊人的麻木和极度的愚昧,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自以为是,拒绝交流,以天朝大国自居。

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整个清朝都轻视科学。

把科技视为“形而下”,把发明创造称为“奇技淫巧”。

其实中国的能人很多,清代初年戴梓发明的火器“连珠铳”,一次可填发28发子弹,又造出了蟠肠枪和威远将军炮,然而清朝统治者认为“骑射乃满洲根本”,不仅不采用先进的军事技术,反而将戴梓充军关外。

1792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送给乾隆29种礼物庆贺他的80寿辰,其中有天球仪、地球仪、西瓜大炮、铜炮、各种自来火炮、西洋船模型、望远镜等,清朝宫廷只作为“玩物”收藏,没想到其中的科技和军事价值。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邀请清军将领观看英国使团的射击表演。

军事统领福康安不看,并说:

“看也行,不看也行,这火器操作没有什么稀奇。

”外国人从这些方面逐渐摸清了中国的底细,越来越看不起中国。

(三)中国由盛转衰

由于闭关锁国,西方日行千里,迅猛发展,清廷自以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而拒绝开放。

其结果是烈火烹油,夕阳西下。

曾经以农业自豪的中国到1840年,千年的耕作方式不变,全国人均粮食仅仅200公斤左右,英国每一个农场都有一台蒸汽机,英、美人均粮食1000公斤。

在工业方面,欧美蒸汽动力普遍,中国还处于手工业时代。

到1840年止,英国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了。

在这段时间里:

中国年产铁仅2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中国第一座炼钢平炉建于1890年,比西方晚了近30年;中国第一艘汽车造于1865年,比西方晚了60年;中国纺纱女工每天纺纱5、6两,最多10两,美国一个工人看管200个锭子,日产1000锭棉纱。

1825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1840年全世界铁路达到9000公里,中国还不晓得什么叫铁路。

在军事上,明末清初已经引进了西方的大炮,后来废止不用,仍旧以骑兵弓箭为主。

水兵仍是木帆船。

把西方的长枪大炮当妖术,把西方的军舰看成怪物。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

“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经济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嘉庆年间,皇室在各地的皇庄有1078个,占有土地35.8万亩。

乾隆时期和坤占有土地80多万亩。

直隶怀柔县大地主郝氏“膏腴万顷”,道光年间的大官僚琦善占有土地256万亩。

土地集中使农民成为佃户,在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沉重压迫下,民不聊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政治上,官场腐败与日俱增。

嘉庆以后,政治日益黑暗,官场贿赂成风。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和坤为官20余年,利用各种手段横征暴敛,贪污搜刮,抄他家时,白银八亿两之多,相当于清政府10年的国库收入。

文化上,满族贵族为了维护反动统治,实行封建文化专制,采取高压与怀柔并用的手段。

一方面提倡程朱理学,鼓吹忠君孝悌,以八股取士的制度笼络汉人;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对有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人士罗织罪名,镇压打击。

有一老先生写了: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被下狱治罪。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剥削压迫的加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危机四伏,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接连不断。

1796年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波及五省,坚持了9年之久。

1813年爆发了天理会起义。

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危机,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二、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具有强烈麻醉性的毒品,如果吸上了大烟,就精神萎靡,骨瘦如柴,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送命。

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的中英鸦片战争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走私推销鸦片,历史上称为鸦片战争。

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大量出超地位,英国必须以现银抵补巨大的贸易逆差。

英国资产阶级急迫改变这种不利的地位,于是想通过鸦片贸易“用‘毁灭人种’的办法,强行扩大亚洲市场。

清王朝很早发现了鸦片的危害,雍正发布过禁烟诏令,但流于形式,不起作用。

朝廷中出现了两派,一派反对禁烟,一派主张禁烟。

以穆彰阿,琦善为首的反对禁烟。

以林则徐、黄爵滋为代表的主张坚决禁烟。

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1838年9月20日向道光皇帝写了一道奏折,奏折中说:

对于鸦片问题“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道光皇帝采纳了林则徐的意见。

1838年12月26日,林则徐应召入京。

8天之内,道光皇帝8次召见林则徐,商讨禁烟大计,“颁给钦差大臣关防,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所有该省水省,兼归节制。

”1839年1月8日,林则徐迅速南下,3月10日抵达广东。

1839年6月3日清晨,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海滩上,在许多文武官员的簇拥下登上台子庄严宣布销烟。

当时礼炮轰鸣,成千上万围观百姓欢呼雀跃。

在虎门滩上共销毁了20283箱,230多万斤鸦片。

这一举动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大灭了英国侵略者的威风,给鸦片走私者以沉重打击。

销烟这一举动使英国内阁大为震惊和不满。

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出兵侵华的决定,1840年2月以海军上将乔治·懿律为东方远征军总司令。

1840年6月,懿律率领一支由48艘舰船,4000多名士兵组成的所谓东方远征军从印度等地入侵中国广东省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怡良等统帅水陆军队,严阵以待,英军在广东的侵略未能得逞。

接着英军舰开到大沽口,施加武力威胁。

腐败的清朝政府被敌人的“坚船利炮”所吓倒,把战争的起因归咎于禁烟。

其实林则徐只是禁烟,并没有禁止贸易活动。

1840年9月,道光派琦善求和,10月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

琦善到广州后,自动撤防、裁减兵船,遣散水勇,大大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

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击珠江口的海角、大角两炮台,中国守军仓促抵抗,伤亡严重。

孤军无援,炮台失陷。

琦善妥协求和,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单方面宣布《穿鼻草约》,包括割让香港,开放广州,赔偿烟价600万元等条款。

1841年12月26日,义律再次进攻虎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年已花甲,率军坚守阵地,身先士卒,负伤10余处,亲手点燃大炮。

守军弹尽无援,400多人全部壮烈牺牲。

琦善的卖国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道光皇帝认为有损天朝尊严,将琦善革职,又派皇侄奕山接替广东军务,奕山从京城出发,一路玩山玩水,骚扰百姓,饮酒作乐,4月14日才抵广州。

到达之后,不认真备战,请算命先生卜一卦,说吉利,就开战,他听信湖南提督扬芳之计,说英国人的炮打得准是邪术,用污秽之物可破邪术,于是采取所谓“马桶阵”。

扬芳命人大量收集妇女用过的马桶载在木筏上,敌人来犯时,一声炮响,木筏排开,马桶齐指敌人。

真是愚蠢之极!

经过5天战斗,清军溃败,退入城内,奕山求和,订立《广州和约》,向英军交付“赎城费”600万元。

8月26日,英国得寸进尺,又攻陷厦门,接着又攻占了浙江的定海、镇海、宁波三城。

道光又派皇侄奕经赴浙江率军迎敌,同奕山一样,又大败而回。

1842年6月,英军进入长江口,攻占吴淞炮台,溯江而上,一直开到南京下关江面。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国炮口的威逼下,派钦差大臣耆英同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共有13款,加上附件《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共有七个方面的内容:

1、割让香港;2、勒索赔款2100万元;3、协定关税,中国增加关税须英方同意;4、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商埠。

5、保护汉奸;6、领事裁判权;7、片面最惠国待遇。

《南京条约》的签订开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先例。

此后,东西方列强接踵而至。

1844年7月3日,美国逼迫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仿效英美逼迫中国签订了《黄埔条约》。

中华民族在近代100多年所遭受的苦难,都是由南京条约而起。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

从1842年至1919年的80年中,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63个,与日本签订153个,与沙俄签订104个,就是与小国比利时也签订了26个,总共与各侵略国家签订了709个不平等条约。

这在世界上的确罕见。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了割占中国领土的先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80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以各种手段,强占了中国土地181万平方公里,割去了中国7%的领土,面积相当于3个法国,5个德国,7个英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1856—1860)

1856年到1860年,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这次战争的目的在于扩大鸦片战争中所攫取的权益,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战争的借口:

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1856年10月8日,中国水师在停泊在广州水面的中国商船“亚罗号”上揖捕海盗,这本是中国内政。

英国却以“亚罗号”曾领过英国登记证(早已过期)为由,硬说这是对英国船进行干涉,蓄意制造“亚罗号”事件,谎称中国水师在船上侮辱了英国国旗,英军借口于10月23日闯入珠江口,进攻广州,挑起了战争。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到广西西林传教,由于他作恶多端,激起了民愤。

1856年2月新任知县判处马赖死刑。

1857年法国以此为借口,参与英国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次战争的恶果: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直扑天津,逼清政府签了《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大肆烧杀劫掠。

财物抢劫一空,人民死伤无数。

1860年10月18日,英军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圆明园是驰名中外,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5000多亩,有100多个景点,是世界文化的集大成者,被英军抢劫之后,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犯下的最大罪恶。

1860年10月24日,列强逼签《北京条约》,大清国沦丧。

仅俄国就掠夺了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

(三)甲午战争(1894—1895)

1894年7月22日,日本攻占了朝鲜王宫,劫持国王,组建傀儡政府授权日军驱逐在朝的中国军队。

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兵分两路向驻守牙山的中国军队和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的中国兵舰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的“广乙”舰在躲避追击时触礁而毁,死伤70余人。

“济远”舰遇日本舰船后,管带方佰谦挂白旗投降,转舰逃跑,舰上的爱国士兵不堪受辱奋起抵抗,用尾炮击伤敌舰,迫使敌舰退却。

中国的运兵船“高升”号,被敌舰击沉,船上1100多官兵,除25人死里逃生外,其余全部遇难。

同一天,4000日军进犯牙山,清军守将叶志超率兵败逃平壤。

9月15日,日本重兵猛攻平壤。

1.5万清军与日本激战。

总兵左宝贵登城指挥力战牺牲。

朝鲜被日军占领。

1894年9月17日,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统率北洋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海面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海战,史称“黄海大战”。

日本舰采用诈骗手段,先挂美国国旗,接近中国舰队时突然袭击。

战争一开始,旗舰定远号中弹,丁汝昌负伤依然在甲板上督战,管带刘步蟾指挥定远号战斗,开战十五分钟,重创日本比睿号,又击毁日本的“西京丸”号迫使日本退出战斗。

致远号受伤后开足马力撞向敌人的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邓世昌和百余兵官兵壮烈牺牲,中国的经远号在管带林永升指挥下顽强作战,最后中弹下沉,270名官兵为国捐躯。

黄海大战历时5小时,中国损失军舰5艘,日本重伤6舰。

当时中国舰队的主力尚存,还可以继续战斗,然而李鸿章却命令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准出海作战。

最后在日本的水陆夹击之下全军覆没。

从此中国丧失了黄海制海权。

1894年10月24日,日军攻占辽东制造了旅顺惨案。

在旅顺日军对手无寸铁的居民进行了一连4天的血腥大屠杀,2万多人的旅顺市,仅有36人被驱使掩埋尸体才幸存下来。

1895年4月17日,在日、美的协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个条约是《南京条约》之后又一个严重的卖国条约。

其主要内容:

1、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3、赔偿日军军费白银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船驶入上述口岸;5、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此后中国的主权完整进一步破坏,基本上任人宰割,充分体现了清政府腐败无能。

(四)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使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1900年5月28日,奥、英、德、法、意、日、俄、美八国一致决定,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进入北京。

5月31日和6月2日,八国的海军陆战队450人从天津开抵北京,进驻东郊民巷,随后继续向中国增兵,24艘军舰和2000多名侵略军向大沽口集结。

6月10日联军进犯北京。

6月14日,侵略军在廊坊车站受到义和团袭击,被迫沿大运河向天津逃窜。

清政府一派主战一派主和。

最后主和派占上峰。

慈禧太后,表面上对八国联军宣战,暗地里与外国人议和,欺骗义和团,借刀杀人,借侵略军的手剿灭义和团。

清军和义和团围攻东郊民巷使馆区56天,就是攻不下来,因为清军采取“明攻暗保”的策略,目的是消耗义和团的实力。

8月4日,八国联军2万多人,大肆进犯北京,8月13日,直抵北京城下,义和团奋力抵抗无济于事,8月14日北京陷落,8月15日慈禧太后仓皇逃离北京。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血洗了北京城,他们横冲进闯,无恶不作,见中国人就开枪。

例如,一队法军把几百名逃难群众逼进一个死胡同,然后用机关枪扫射,直至一人不留为止。

街上尸横满地,常有一家十几口被拉出去连环枪杀。

百家之中,保全的不过10家。

很多家庭被逼走投无路而自杀(有的全家引火自焚,有的全家服毒,有的投井),据不完全统计,王公贵族,清朝官员自杀的有1798人,普通百姓无法统计。

血洗北京城之后,侵略军又在北京抢劫了8天。

外国的军官、士兵、外交官、传教士,甚至部分侨民都参与了抢劫,金银财宝、文物被抢劫一空。

仅日本侵略军抢劫的银两上交日本中央金库的就有1928571两,装入私人腰包的无法统计。

三、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其失败

(一)三次革命高潮

第一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犀牛岭古营盘宣布起义。

洪秀全登上高台宣布:

“今天,我们拜上帝会正式成立,我们要推翻邪恶腐败的清廷王朝,谋取天下太平,建起一个太平天国!

”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正式称“天王”,并建立了太平天国初期五军主将制度,向清廷进军。

转战紫荆山地区,9月25日攻克永安州。

在永安休整建制后,出广西、入湖南,直下武汉,又马不停蹄顺江而下,1853年3月19日攻克南京并定为首都,改为天京,正式建立起一个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政权。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立志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这个制度没来得及实现,虽然坚持斗争了14年,革命势力遍及18个省,最后终于失败了。

其原因,一是内讧(杨秀清与洪秀全争权,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回京杀害杨秀清全家及两万官兵,石达开指责韦昌辉过于残暴,韦昌辉又对石达开动了杀机,石达开被迫出走,最后在大渡河被清军剿灭)。

二是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联合镇压。

三是农民的局限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

第二次革命高潮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1、戊戌变化

戊戌变法是清末资产阶级变法运动。

1895年4月《马关条约》订立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史称公车上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等人的要求,下诏正式变法,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重新“训政”,随即通缉康有为、梁启超,捕杀谭嗣同等人,废除新政。

新政从6月11日至9月21日,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9月28日,谭嗣同、杨锐、刘光弟、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时称:

戊戌六君子。

参与变法的官员相继被革职,流放或判刑,至此戊戌变法失败了。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化装,分别逃到了香港、日本。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谭嗣同,在变法领导人之一,他本来可以逃生的,朝廷捕捉他时,南学会的黄轸特派关东大侠大刀王五带人护送他去上海避难,他坚决不去。

他对朋友说:

“我愿意用一死表明心迹,用一死提醒世人,对一个腐败政权与它谈改良是行不通的。

从今以后,大家要死心塌地去走革命路线,不要妄想与腐败政权谈改良。

我决心以一死来证明上面所说的一切。

”1898年9月25日,他敞开大门,穿着朝服,泡一碗茶,坐在浏阳会馆,泰然自若地等着清兵来抓他。

在狱中他写了一首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898年9月28日行刑之前,谭嗣同面不改色,在刽子面前,慷慨激昂地高呼: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

他用自己的鲜血证明了,改良之路是行不通的,用自己的鲜血唤起民众,唤起千百万革命者。

2、义和团反帝运动

从1898年起,山东人民以民间义和拳为基础,扩展成义和团反帝组织,以“扶清灭洋”为旗号,到1900年形成了浩大的声势,其他地区纷纷响应。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政府明战暗和,对义和团明抚实剿,借刀杀人。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公开镇压义和团并和侵略一起对付义和团,义和团最终失败。

但是义和团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打破了帝国主义直接占领中国的美梦。

第三次革命高潮,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该会的目的是:

振兴中华,维持国体,入会誓词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904年2月,黄兴、宋教仁在长沙成立了华兴会,政纲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904年冬天,蔡元培、龚宝铨在上海成立了光复会(又称复古会),以“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为宗旨。

1905年8月20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联合成立统一组织,定名为中国同盟会。

8月20日在东京举行成立大会,到会300多人,通过了《中国同盟会总章》,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孙中山为总理,总部设在日本东京。

1905年11月,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三民主义”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但也有局限性。

从1906年至1908年同盟组织了多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光是1907年5月到1908年4月,孙中山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就发动了6次起义。

从1909年起,由于清朝苛捐杂税进一步加重(为偿还外国战争赔款),全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加剧,1909年有130多起,1910年猛增到290多起。

饥民抢米风潮,农民抗捐抗税遍及全国。

在这种形势下,1911年4月27日(辛亥年3月29日),孙中山、黄兴、赵声经过一年半的筹划,发动了震动全国的广州起义。

起义军分几路进攻,黄兴率领敢死队一百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同大队清军展开巷战,由于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黄兴被迫逃到国外。

事后广州人民收殓烈士尸体72具,合葬在城郊黄花岗。

这就是著名的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又组织开展武昌起义,获得成功。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朝皇帝宣布退位。

268年的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终结了。

但是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绞杀革命,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职,政权落在帝国主义走狗袁世凯之手,辛亥革命失败了。

(二)三次革命高潮失败的主要经验教训

一是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由于农民受旧的生产方式的限制,看不到革命发展的前途,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

二是民族资产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