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441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习作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了解调动各种感官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学会运用词语描绘画面,激发想象力。

3.掌握在横格中书写钢笔字的要领,把握字与字、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培养提笔练字的好习惯。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写景的古诗词名句。

教学重点

1.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能生动地描述画面。

2.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诗中的风景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掌握运用词语描绘画面的基本方法,尝试写一个画面。

2.掌握横格中书写的基本要领。

课时安排

2课时

1.学会调动各种感官感受文章的魅力。

2.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1.把握全身心投入课文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用几个词语组织画面,并能生动地描述。

1.教师出示钱塘潮的图片,播放流水声、虫鸣声,激趣导入。

导语: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这些美丽的风景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

首先当然是依托作者巧妙的文字。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去感受文中的美景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交流平台”,看看你们会有什么独特的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轻声读读教材中的几位小朋友的对话,适时提问。

思考:

(1)前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告诉我们哪些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想象画面;听声音)

(2)第三个小朋友告诉我们还可以从文中“闻”到味道,同学们能接着他的话具体说说吗?

(从课文的某句话中“闻”到了什么味道?

为什么会这样?

(3)你们还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呢?

(触觉、味觉等)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类似体会。

4.指名学生说说交流体会,教师适时指导。

示例一:

读了文章,我不仅能想象画面,“听”到声音,还能“闻”到味道。

如读《走月亮》时,我似乎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果园里果子的香味,还有那成熟的稻子的味道……

示例二:

读《观潮》时,我仿佛看到了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的情景,仿佛听到了观潮的人发出的赞叹声。

示例三:

读《秋晚的江上》时,我仿佛看到了倦鸟晚归,夕阳西照江面的景象,似乎听到了鸟儿发出的疲惫的鸣叫。

示例四:

读《繁星》时,我仿佛看到了繁星满天的景象,感受到了星星温柔的光芒,就像母亲寄予的温暖一样。

5.出示朱自清的《春》中的名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调动多种感官来描绘美丽的春天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师:

这是朱自清的《春》中最脍炙人口的一个片段——“春风图”,它的成功之处就是运用多种感官来展开描写。

请同学们认真读读,然后告诉老师,朱自清先生运用了哪几种感官来写春风呢?

生1:

触觉。

第一句写了春风拂面的触感。

生2:

嗅觉。

第二句写到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生3:

还有听觉。

第三、四两句描写了鸟儿的歌唱声、轻风流水的声音和牧童的笛声。

生4:

应该还有视觉。

鸟儿、巢、繁花嫩叶、牛、牧童等都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

6.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并对这一版块进行总结。

小结:

同学们结合句子进行分析,对其中所运用的感官描写的方法都分析得很准确。

这就告诉我们,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感觉来展开描写可以更好地丰富文本。

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写作技巧,长此以往,相信我们的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

1.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给出的八个词语,学生齐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

人声鼎沸

天震耳欲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

无声息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下两组词语之间的关系。

过渡: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你们还记得多少呢?

教材给出了八个这样的词语,看一看,上下两组词语之间有什么规律?

明确:

上面一组词语形容声音大,表示十分欢乐、热闹等。

下面一组词语表示声音小,形容十分安静。

3.教师从中抽出一些词语,请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尝试造句。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造句:

球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锣鼓喧天]锣鼓震天响。

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

后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造句:

大街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都在庆祝大桥顺利通车。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造句:

宁静的夏夜,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造句:

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停止了说笑打闹,教室里鸦雀无声。

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指名学生描述画面。

过渡:

我们已经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在读这些词语时,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短暂交流,并简单记录)

5.谁能给我们描绘一下你想到的画面呢?

生1:

上面的一组词语突出的是声音大,读它们的时候我想到了节日里大街上的景象,我想这样描绘:

元宵节到了,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有舞狮子的,扭秧歌的,猜灯谜的……歌舞声,欢呼声,震耳欲聋;烟花腾空飞起,精彩绽放,响彻云霄。

生2:

下面的一组词语正好相反,描写的是很安静,甚至没有声音的场面。

读它们的时候我想到了静寂的月夜,我觉得可以这样描绘:

太阳落下了,不知什么时候,月亮悄无声息地升起来了,星星在低声细语地交谈着。

空旷的原野鸦雀无声,偶尔传来一两声响动,想必是蛐蛐在窃窃私语。

6.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适时引导第二题的内容。

小结:

描绘得多生动啊,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了。

但是用词语描绘画面时注意联想要合理,不能生拉硬拽,影响内容的表达。

下面我们再看一看第二小题,想一想怎样运用给定的表示极短时间的词语描绘某种事物。

7.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词语,给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

过渡:

同学们,经过上一题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根据词语想象画面的技巧。

这一题具体规定了要描写的事物以及要运用的词语,请你们充分发挥想象,写一写。

8.学生简单讨论,教师指名学生说说根据指定词语描绘画面的方法。

明确:

加点的词语都表示极短的时间,用这些词语描述事物,就是突出其在短时间内情态、动作、行为等的变化,这种变化要合理,要符合生活常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9.学生尝试写话,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10.指名学生朗读所写内容,教师简单点评。

师:

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读一读你们描写的事物,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生1:

我写的是风,用到的词语是忽然、顿时: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人们顿时慌作一团,纷纷找地方躲避。

生2:

我写的是雷雨,用到的词语是霎时、一会儿工夫:

雷声隆隆,暴雨霎时从天而降,一会儿工夫,道路就被淹没了。

生3:

我写的是烟花,用到的词语是霎时:

朵朵烟花在空中绚丽绽放,满天的星星霎时失去了光彩。

生4:

我写的是小狗,用到的词语是忽然、过了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小狗豆豆发现我还没有把骨头丢给它,忽然耷拉下脑袋,一脸失望的表情。

师:

这几位同学写得真精彩!

他们不仅按要求用上了教材中给出的词语,而且设置具体的场景,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相信其他同学创编的句子也很不错,在课堂上就不一一读了。

课下同学们可以交换着看一看,互相学习。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课文,学习了从多种感官角度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从中我们知道了不能仅靠理解句段去品析课文,而要换一种角度,这样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全面、更深刻。

除此之外,我们还练习了用词语描绘画面,这样不仅理解了词语的含义,还更灵活地运用了词语,而且对我们思维的拓展也大有益处。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希望能继续保持。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积累生动、优美的词句。

从感官的角度进行描写的名句: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视觉、嗅觉、触觉)

——鲁迅《社戏》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

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视觉、触觉、听觉)

——峻青《海滨仲夏夜》

与声音有关的成语:

掌声雷动声如洪钟如雷贯耳惊天动地雷霆万钧

莺声燕语抑扬顿挫珠圆玉润娓娓动听万籁俱寂

1.把握在横格中书写钢笔字的要领,注意字距要均匀。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积累古诗。

1.学会写钢笔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理解诗意,积累写景的古诗词名句。

1.教师出示“书写提示”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2.引导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右边的文字,使学生对钢笔字书写形成初步的印象。

3.讲解在横格中书写的注意事项,并指名学生表述。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进行补充。

4.学生进行钢笔字书写练习,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5.挑选写得比较好的钢笔字,投影展示,并进行点评。

1.出示古诗课件,播放朗诵音频。

过渡:

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美丽自然”,选编的课文也都是写景的美文。

学习这类的文章,我们不仅能从中感受到文字之美,还能感受到文字中的风景之美。

“日积月累”版块正契合了这一主题,所选的古诗《鹿柴》描绘的就是人迹罕至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2.学生齐声朗诵,教师指名学生诵读。

诵读示例:

鹿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介绍作者的相关情况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在诗歌方面,他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写作背景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

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4.教师讲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重点词语: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复】又。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诗意: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画面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5.指名学生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

6.教师出示其他写景的名句,引导学生说出描写的是何地、何时的景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西北边塞下雪的情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明月升起的情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大漠落日西斜的情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大林寺四月桃花盛开的情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早春雨后的情景)

7.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诗句,扩充知识储备。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两个版块的内容:

钢笔字的书写和古诗《鹿柴》。

通过这两个版块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写钢笔字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文化积累。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你们不仅积极动脑,认真对待写字,而且在课下搜集资料,提前了解了古诗《鹿柴》的相关知识。

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是很值得嘉奖的!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并在课后积累古诗词名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习作人教部编版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向同学推荐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写这类作文,重在把这个地方的特点介绍清楚,写出它的特别之处,从而激发他人去实地探看的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从这一点入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游览过的地方,想想哪个地方最有特色,然后用流畅、生动的语言记录下来。

切记不能写成流水账,要突出重点,这样才能激起他人对这个地方的向往。

习作写好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点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直观感受,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好地方。

2.学会按一定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好写清楚,写具体。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写清楚推荐这个地方的理由。

2.通过一些表达方法写出这个地方的特色,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在课前回想自己游览过的地方,从中确定要推荐的那一个。

学生:

1.各地美丽的风景照、美食、人物照等,名家描写风景的优美文段。

2.简单记录各地的特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1.教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各地优美的风景照,激发学生回想自己游览过的好地方。

导语:

同学们,看看这些照片,是不是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欣赏过哪些迷人的风景呢?

2.指名学生说说欣赏完这些照片后的感受。

思考:

这些照片展示的是哪里的风景?

这些风景有什么特点?

你有怎样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单元主题,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小结:

通过对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欣赏了“天下奇观”钱塘潮,体验了走月亮的优美意境,感受了繁星满天的奇妙景象。

可谓处处都有好风景。

那么同学们都游览过哪些地方?

它们有哪些吸引人的独特之处呢?

你对它们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本次习作,我们就来向他人推荐一个好地方,使人听了之后能迫不及待地想去游览一番。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欣赏教材给出的图片,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思考:

(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推荐一个好地方。

(2)教材给出的四幅图分别展示的是哪里的风景?

各有什么特色?

(明确:

第一幅——江南古镇,水乡人家;第二幅——游乐场,乐趣无限;第三幅——书店,藏书丰富,知识力量;第四幅——小树林,树木繁茂,快乐天堂。

(3)本次习作的要点是什么?

(明确:

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写清推荐的理由。

2.学生自由分组,交流讨论本次习作可采用的写法。

明确:

(1)选择印象最深的地方来写,容易把握。

(2)抓住特点来写,突出吸引人的地方。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

3.引导学生选取重点,写作片段。

明确:

(1)写江南古镇,可突出的重点是古镇的美;可以采用的写作思路有①描写古镇的风景,表现风景之美,突出喜爱之情;②描写古镇上人们的生活,悠闲、有格调,引人向往;③描写古镇上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突出表现古镇带给游览之人的美的享受;④总结,激发人们去一探究竟。

(2)写游乐场,重在突出游乐场的好玩。

可以描写的内容包括游乐场里的各种游乐设施,这些游乐设施为什么好玩,它们受欢迎的程度等。

(3)写书店,表现书店给人的精神滋养。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写,如简单介绍书店的历史;详细描写书店中书的种类、每一类的大体内容;重点选取某个点,突出人们看书的热情之高。

(4)写小树林,突出林中的风景带给自己的愉悦感受。

可以写写林中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对人的身心的净化作用等。

4.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写作的片段,教师听完后给予点评、指导。

片段一: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非常喜欢并常去游玩的一个地方——黄龙溪古镇。

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南部边缘,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及旅游风景区。

古镇不光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还是驰名中外的摄影基地。

古镇的主要特色有古街、古树、古庙、古水码头、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民俗,让我们可以感受历史。

黄龙溪古镇还是由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

片段二:

相信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游乐园吧,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我最常去的游乐园。

这个游乐园的环境非常好,绿水环绕,树木葱郁,一进入园中,整个人都感觉非常轻松。

游乐园里有很多游玩设施,我最喜欢的就是水滑道了。

它是利用水力推动的一种游乐设备,从几层楼高的水滑道起点直接俯冲至下面的池中。

在俯冲的过程中,整个人感觉旋转如飞,真是让人“惊心动魄”。

片段三:

我喜欢看书,最常待的地方就是书店了。

在我们小区对面就有一家小小的书店,它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美妙的音乐,也没有24小时的暖气提供,但我依然喜欢它。

书店虽小,但书籍的种类却很全,“少儿读物”“幼儿读物”“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书籍都整整齐齐地摆在书架上。

从书中,我汲取精神养分,收获成长的欢乐。

没事的时候,去书店转转,翻翻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惊喜。

片段四:

我向大家推荐的是郊外的那片小树林,尤其在夏天,小树林里可热闹了。

外面骄阳高照,小树林里却能带给人凉爽、惬意。

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密密层层,一缕缕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照射下来,形成了许多影子。

孩子们在这里乘凉,知了在树上欢叫,小树林可热闹了!

点评要点:

(1)是否描摹出图片上的内容;

(2)是否突出这个地方的特点;(3)描述是否生动,能不能激发他人的游览兴趣;(4)是否有条理。

5.教师总结归纳。

小结:

经过讨论和片段写作练习,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本次习作的要领,在片段叙写中同学们也出色地展现了自己的语言功底。

下面我们就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完成本次习作。

1.学生翻看自己搜集的资料,回想自己游览过的地方。

教师巡视检查。

过渡:

同学们,爸爸妈妈肯定带我们去过很多好玩的地方,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呢?

请大家仔细回想并将这个地方记录下来,推荐给其他同学。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这个地方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生1:

我去过黄山,那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奇”,奇松、怪石,在别的地方真的很少见。

生2:

我去过大草原,绿草如茵,一碧千里,牛马欢腾,活力无限。

生3:

我去过丽江,那里的风景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美”,每一个去过那里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内容进行记录,打好草稿。

4.教师巡视,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

1.投影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中心是否突出;

(2)记叙是否有条理;(3)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2.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

(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3)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优秀习作范文】

范文一

水浒城,带你去穿越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要向你们隆重推荐一个地方,那就是水浒城,它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太湖之滨。

一踏进水浒城的大门,你就会萌生出一种穿越的感觉,这不是《清明上河图》里的场景吗?

②上自皇宫相府,下至民宅草屋,风格统一而又形式多样。

迎风飘扬的酒旗,古色古香的小店,身着古代服饰的店家,琳琅满目的商品,宋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徜徉其中,怎不叫人慨叹历史悠悠,时光匆匆呢?

如果你读过《水浒传》,或是看过这部电视剧,那么,你会在这里得到另一种感悟。

水浒城里每天都会上演精彩的节目,它们都是根据《水浒传》中的有关片段精心编排的,既精彩刺激,又生动感人。

有大型攻城演出《义取高唐州》,有活泼的街头表演《兄弟相会》《杨志卖刀》,还有展示中华武术文化的《燕青打擂》《武松醉打蒋门神》等。

在这里随时随地都可看到水浒故事,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④记得我去的那一次,观看了《燕青打擂》这部剧。

高高的擂台庄严大气,擂台中央,一面旗帜迎风招展,旗子上绣着个霸气十足的“擂”字。

擂台上,一群少年亮出剑,挥起斧,拔出刀,尽显男儿的勇气。

当然了,水浒城好看好玩的可不止这些啦!

如果你是一个追星族,那么,也许你能在这里邂逅一些明星,这可不是逗你玩的哦!

这里可是全国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呢!

没准,你还能客串一把群众人物,过过演戏的瘾呢!

如果你是一个对古代生活特别感兴趣的人,我建议你可以去皇宫里留个影。

那皇宫和故宫一般,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大殿上,刻着龙游祥云的图案,威严的龙座上也是刻龙雕凤,庄严而华丽。

身穿皇帝的服饰,端坐在龙椅上,是不是特别威风?

如果你想出去玩,我相信,洋溢着浓郁的宋代风土人情的水浒城定是你的最佳选择!

句段赏析

①开门见山,点明要向大家推荐的地方——水浒城,并交代了具体地址。

②一句话点明水浒城给人的感受。

③用生动的语言突出了水浒城中的宋代的民俗风情。

④列举水浒城中上演的节目,并以“流连忘返”一词写出游玩者的感受,更加突出了节目的“精彩”。

⑤邂逅明星,身穿天子服显威风,简单描写,突出了水浒城的好玩,也使文章显得详略得当。

⑥结尾表明水浒城是出游的最佳选择,并再次突出了其具有浓郁的宋代风土人情的特色。

总评:

小作者向大家介绍无锡的水浒城,从感受宋代的风土人情,到欣赏《水浒传》中的精彩片段,再到邂逅明星、在皇宫留影,一步一特色,饶有趣味,又层次井然,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让人蠢蠢欲动,文章的妙处正在这里。

范文二

那真是一个好地方

我的家在海安七星湖生态园边,那真是一个好地方。

七星湖生态园占地上百亩,纯内陆人工湖。

园内辟有荷塘、湖泊、亭台、广场等景观。

它因象征吉祥征兆的天象“七星拱月”而得名,寓意海安人民七星高照、幸福安康。

春天我要带你走进七星湖畔的花海。

③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迎春花都在迎风吐艳。

走进粉红色的世界,桃花张着嘴,倾吐着芳香,桃树枝干遒劲有力,一棵桃树就是一个盆景,桃枝擎着粉红色的花,真是妙不可言。

再走进那片雪白的天地,花瓣随风摇曳,就像下雪似的,浪漫无比。

真不知春姑娘是怎样调出这迷人的色彩来的。

④如此的美景怎能辜负,那么,还等什么呢?

来吧!

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在湖边烧烤,怎一个乐字了得?

全家人一起出动,架上烧烤盘,带上一次性手套,爸爸负责穿肉穿菜,妈妈负责调制蘸酱,孩子嘛,就负责烧烤和吃了!

看着那一串串香气扑鼻、油光焕发的牛肉、韭菜、鸡翅,你一定会忍不住口水直流的。

那么,不要再等待,来吧!

七星湖畔的运动区更是我们的乐园。

爬上弯弯的绳索,踩上松松的木板,不知不觉已有几层楼那么高了。

脚在晃,心在慌,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

⑤那是勇敢者的游戏。

想来体验一番吗?

快来吧,我等你!

不必说那美丽的风光,不必说那烧烤的乐趣,更不必说那勇敢者的体验,单就那普普通通的游湖也是一番享受。

⑥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只只形态各异的游船在水面上悠闲地徜徉。

坐在里面,体会“惊起一滩鸥鹭”的快乐,你会倍觉心旷神怡。

七星湖是人们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是一个放飞心灵的好地方。

快来吧,听我的,准没错!

句段赏析

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我”要介绍的好地方的地址。

②简单介绍七星湖生态园及其名称的由来,激发读者的兴趣。

③该段中心句,下文将具体描写花。

④抓住色彩来写花,七星湖真是美丽无比。

⑤长短句交织,描写生动。

⑥“不必说……不必说……更不必说……单就……”,用关联词串联起上文内容,巧妙至极。

⑦结尾总结七星湖的“好”,并再次发出邀请,呼应文题。

总评:

读罢此文,每个人都会被小作者家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