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418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原文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教案

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先总体介绍黄山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然后具体描绘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的松树稍加点染。

写三大名松,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来。

二、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作者笔下三大奇松的美。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里行间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去过哪些地方?

这些地方怎么样?

[评析:

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过渡:

这里有一段我在旅游时拍摄的视频,请大家欣赏一下,观赏完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些图片美吗?

作者笔下的奇松更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评析:

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

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美的词句。

[评析:

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2、交流感受,细研课文。

过渡:

课文写得最美的是那一段?

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板书: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深研课本,走进文本:

1、请同学们以小组读课文第二段,选择喜欢的一棵松树,找出描写它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互相做小导游介绍一下。

【评析:

学生自读自悟,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内心视像”,在相互评价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集体汇报交流。

(1)感受“迎客松”的奇美: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评析:

为了做好小导游,学生会以自己的负责精神完成自己的介绍。

在向大家介绍奇松的同时,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内心的创造兴趣,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养成。

B、出示迎客松的图片与文字,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

并引导学生读“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它的与众不同。

C、品读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B、欣赏陪客松的图片和句子,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

学生品读“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C、读好这句话,师指导朗读。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B、出示送客松的图片和句子,进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

学生朗读“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它的奇特。

C、朗读这段话,感受它向游客告别的依依惜别之情。

3、看同学们学得这么高兴,老师有件礼物送给大家。

(出示三大名松的诗句)

[评析: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4、感悟写作顺序。

同学们课文介绍三大名松的顺序能颠倒吗?

为什么?

是啊,这样的文章才会有条有理。

5、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自读第三段,欣赏画面。

(板书:

神奇秀美)

2、练笔:

(1)根据刚才看到的精美图片,结合本课的写作方法,给你喜欢的图片配上一段解说词。

(2)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并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将美丽与大家分享。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这提示我们,学生阅读《黄山奇松》这篇文章,不仅需要感悟作者对黄山奇松的热爱、赞叹之情,而且需要体会出作者是怎样将这个中心表达出来的。

课文中值得学生学习的表达方法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总分总构段方式——描绘黄山奇松时,首先粗略地勾勒出它们的“潇洒、挺秀的身影”,然后具体刻画出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最后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第二个是点面结合——黄山奇松数不胜数,但作者仅仅重点描绘了三大名松,使读者既感受到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又对三大名松留下了鲜明生动的印象。

第三个是比喻拟人——写三大名松时,将他们当做人来写,让它们具有人的情态,显得形象生动。

通过“根据课文中心,引导体会表达方法”,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够引领学生揣摩、借鉴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平分生命

一个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

父母早逝,他是妹妹惟一的亲人。

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到他们身上。

妹妹不幸染上重病,需要输血,尽管医院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血库中缺少能输给妹妹的血液。

医生知道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就征询他的意见,有没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愿不愿给妹妹输血。

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颤抖地问:

“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

这个男孩只有十岁呀!

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紧握住男孩的手,说:

“放心吧!

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真的?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充满爱心地说:

“你能活到100岁。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

“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点:

体会亲情。

教学难点:

从男孩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

一、揭题

板书“生命”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

板书“平分”“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

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

这么多问题怎么办?

(从课文中去找)怎么读?

(轻声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交流

谁和谁平分生命?

为什么平分生命?

怎样平分生命?

三、细读课文,领会中心

1、当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是(出示:

男孩开始犹豫……终于点了点头)

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

把你心中的犹豫,思考写在空白处。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真是个勇敢的孩子,多善良的男孩呀,是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谁都是宝贵的,更何况是个10的孩子,所以一开始男孩开始……)多善良的孩子,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

当你有了这些感悟时,请你在来读读这段话。

2、抽血时,(出示:

读男孩安静地不发出………)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

说(2个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

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3、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岁时,男孩(出示:

确认……)

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说勇敢的、毫不犹豫的、慷慨读,)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的胸膛,读第5段……

所有的人震惊了,这就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亲情!

这就是浓浓的兄妹亲情!

四、读写结合,情动辞发。

(“平分生命”)分享生命。

现在,你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请把你的感受写在读书笔记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点:

从男孩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一、回顾

1、上节课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多,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吗?

(交流各自的所得)

2、在大家对课文的回顾中,我们再次体会了男孩子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这种浓浓的亲情使我们震撼,也使我们向往。

让我们再次回到文中细细感受这可以触摸的真情。

二、品读

1、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2、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7-8页的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三、积累

1、在积累本上摘抄本课好词。

7页抄一抄以及学生自己的词语。

2、“金钥匙”指点:

把最感动自己的句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都可以抄下来。

四、拓展

收集感动自己的有关亲情的故事,等课前3分钟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易错生字的识记。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一、课前3分钟:

讲亲情故事。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自学生字,找出难记的字小组内独立解决。

3、师重点和学生学习易错生字:

降、瞬、承。

(可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4、书写生字。

(正确、美观)

三、学习7页比一比。

1、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读后先说一说这几个词的意思)

2、把这些词语分别放在语境中体会用法。

四、作业超市

1、选用学过的词语编写一段话。

2、帮家长做家务。

3、给家长洗脚。

《平分生命》是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间情。

《平分生命》这一课主要体现的是亲情。

亲请是可贵的、无私的、伟大的,同学们无时无刻不被亲情包围着,感受着亲情带给自己的温暖。

可是他们还没有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这个关爱他的社会、集体、乃至他的亲人。

应该说还是缺少这方面的意识。

学习这一课我希望能让同学们有所感悟,并用实际行动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亲人、同学和社会。

《平分生命》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读懂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感受男孩的勇敢,无私,真诚,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

本课教学首先我让学生回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这个小男孩的喜爱,进一步推进学生喜爱的情感,再回想一下这个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以男孩的勇敢为主线,找到三处描写男孩勇敢的语句,围绕有关的段落和句子谈出自己的体会。

并抓住重点词语来读,体会。

学生在感受生死与共的兄妹情的时候,逐渐的被小男孩的爱心和勇敢所打动,是什么支撑着男孩这样勇敢、坚强,是男孩对妹妹的爱,是这份浓浓的亲情。

结尾处,我又配乐播放了几组地震中的英雄图片,将亲情升华,这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人间大爱,更值得我们尊敬,更让我们震惊。

这节语文课经过我自己第一次的备课,第二次同组的老师的指导,对课文的理解不在停留在表层,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变化随着故事的发展变化逐渐的深刻,清晰了。

本节课,我将自己融情其中,学生也很快融进文本之中,与文本对话,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达到了情感共鸣,真切的感受到了这种亲情的无私,伟大。

当然,本课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引、扶、放的关系没处理好,牵的痕迹过重,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过多,教案还不熟练,有待于在推敲。

本节课,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

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

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我的感悟和实践还在进行中,渴望能学习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倾尽全力。

猜你感兴趣: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一、写一写,看看你的字有进步吗?

(16分)

chuāndàìwánshuǎyǒnɡqìfēnɡdǐnɡ

shǒuzhǎnɡpínɡbàkǒnɡquèyǎnɡwànɡ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6分)

使劲(jìnjìnɡ)绒毛(rónɡyónɡ)鲫鱼(jìjí)

照相(xiàngxiāng)似乎(sìshì)放假(jiǎjià)

三、选字填空。

(6分)

带代戴

()领()价爱()

皮()()眼镜温()

辩辫瓣

争()花()()子

豆()()论蒜()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定要注意“的”“地”的不同用法哟!

)(6分)

()的歌声()的微笑()的清香

()地听()地观察()地玩耍

五、选词填空。

(12分)

居然果然竟然

(1)这样长的公路()只用八天的时间就修完了。

(2)我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3)妈妈答应带我去看电影,星期六我们()去看电影了。

一起…一起…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

(1)放学路上,她()走,()唱,高兴极了。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3)蒲公英和我们()睡觉,和我们()起床。

比喻拟人排比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

(2)从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

(3)过往的车辆,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乌龟赴宴

明天,就是兔爸爸的生日,兔爸爸写了封信,让小白兔送给乌龟伯伯。

那信是请乌龟伯伯明天来参加生日宴会的。

小白兔()了树林,()了山冈,()了小河,把信交给了乌龟伯伯。

乌龟伯伯看完信,说:

“我的老朋友过生日,我一定去。

我明天中午准到。

兔爸爸像没事一样,向小白兔讲了他和乌龟伯伯的友谊,还说:

“乌龟伯伯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呀!

小白兔听到一声雷响,跑到门口看了看,说:

“天气这么坏,乌龟伯伯可能来不了啦!

兔爸爸说:

“会来的,一定会来的!

过来,我继续给你讲……”小白兔坐在那里心不在焉地听着,不时向门外看看。

这时,随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乌龟伯伯冒着风雨、顶着冰雹走了进来。

小白兔惊讶地张大了嘴。

兔爸爸对小白兔说:

“你要向乌龟伯伯学的第一点,就是言而有信。

爬过蹚过穿过

2、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4分)

(1)表示非常吃惊。

()

(2)表示说到做到。

()

(3)表示思想不集中。

()(4)表示朋友间的友情。

()

3、根据上文的意思回答问题。

(8分)

(1)“小白兔惊讶得张大了嘴。

”小白兔惊讶了什么?

(2)兔爸爸要小白兔向乌龟伯伯学的第一点是什么?

小白兔听了爸爸的话,会怎么说?

八、快乐习作(30分)

童年生活是一幅七彩的画,在这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里,肯定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你难忘的事。

请你选一件令你感触最深的写下来。

注意感情要真挚。

一、写一写,看看你的字有进步吗?

(16分)

chuāndàìwánshuǎyǒnɡqìfēnɡdǐnɡ

(穿戴)(玩耍)(勇气)(峰顶)

shǒuzhǎnɡpínɡbàkǒnɡquèyǎnɡwànɡ

(手掌)(坪坝)(孔雀)(仰望)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6分)

使劲(jìn)绒毛(rónɡ)鲫鱼(jì)

照相(xiàng)似乎(sì)放假(jià)

三、选字填空。

(6分)

带代戴

(带)领(代)价爱(戴)

皮(带)(戴)眼镜温(带)

辩辫瓣

争(辩)花(瓣)(辫)子

豆(瓣)(辩)论蒜(瓣)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定要注意“的”“地”的不同用法哟!

)(6分)

答案略

五、选词填空。

(12分)

居然果然竟然

(1)居然

(2)(竟然)(3)(果然)

一起…一起…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

(1)(一边)(一边)

(2)(一会儿)(一会儿)

(3)(一起)(一起)

六、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6分)

(1)(拟人)

(2)(排比)

(3)(比喻)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小白兔(穿过)了树林,(爬过)了山冈,(蹚过)了小河,把信交给了乌龟伯伯。

乌龟伯伯看完信,说:

“我的老朋友过生日,我一定去。

我明天中午准到。

1、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

(3分)

爬过蹚过穿过

2、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4分)

(1)(惊讶)

(2)(言而有信)(3)(心不在焉)(4)(友谊)

3、根据上文的意思回答问题。

(8分)

(1)乌龟伯伯冒着风雨、顶着冰雹来参加生日宴会。

(2)言而有信.略

八、快乐习作(30分)

答案略

看过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试卷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关于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走进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

第二单元:

感悟真情——学会关爱他人;

第三单元:

保护自然,珍爱生命——懂得保护生态平衡

第四单元:

思考与探索——懂得怎样求真;

第五单元:

典范人生——崇尚正义与坚强;

第六单元:

走进书的乐园——从小爱读书,读好书。

三、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养成自觉预习复习的习惯。

3、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4、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

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能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正确姿势和方法,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养成自主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2、加强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环境教育,教书育人。

4、通过学习使学生语言积累,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能把句子有顺序的写完整、具体写。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深入了解学生,注意分层教学。

2、鼓励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及天天阅读的习惯。

3、开展好语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好辅差工作。

4、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5、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6、学习经典教育理论,多读教育杂志报刊,利用尽可能多的办公及休息时间上网搜集资料,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7、反复琢磨课程标准,研读名家课程解读,并将新的课程理念带进课堂。

8、要鼓励优秀的学生更优秀,鼓励他们多读多写。

也要及时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多进行辅导,多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