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锐思视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2127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3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信锐思视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立信锐思视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立信锐思视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立信锐思视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立信锐思视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信锐思视野.docx

《立信锐思视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信锐思视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信锐思视野.docx

立信锐思视野

立信·锐思

视野

首刊

200806

政策解读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

专题视角

国有企业资产安全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案例分析

中海再现资金门

——基于中海集团釜山公司资金抽逃的思考

 

目录

政策解读3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之解读3

专题视角7

国有企业资产安全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7

案例现场11

中海再现资金门11

他山之石之——数据分析:

17

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17

技术指导23

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简介23

内部控制专业术语解释29

政策解读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之解读

(研发部吴益兵)

2006年6月6日,国资委正式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代表我国国有企业正式进入全面风险管理时代。

《指引》指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企业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理解关系到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方向及重点进行了全面的定位和阐述。

而在这之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对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将成为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和长期工程,为了国有企业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对《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重要概念和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便于国有企业能够更好的制定和执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一、风险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所提出的风险的定义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它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是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过去和现在属于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领域,没有风险,但所有的人都不确定将来的事情,因此,将来存在风险。

为了准确度量和管理风险,风险总是定义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段内的。

比如,企业职工有人身安全的风险,为此企业要为职工购买人身安全保险,保险合同总是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的。

又如,企业的财务报表反应的都是已发生的经济行为,而现金流预测作为投资决策的基础评估方法之一,是对未来的一定期间内的净现金流入预测用贴现系数来计算的现值,这里表现的风险包括时间价值的概念,还包括风险的贴现。

风险与企业经营目标紧密相关。

一般来说,企业目标定得越高风险越大,目标定得越低风险越小。

例如,企业的目标是跻身于世界五百强还是维持盈亏平衡,其所须承担风险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风险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表现在实际的行为可能与我们的目标有差距。

这种差距可能不仅表现在最后结果的差距(如盈利额的差距、损益值),还可能表现在路径的差距,即如何实现最后的结果,同样是不确定性的影响,人们对稳定的、可预期的表现要更看重一些,因为不确定性越大,风险成本就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风险对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好处,也可能有坏处。

所谓好坏或正面负面都是指对结果的判断而言的,风险本身无所谓好坏。

把风险看作是纯粹的负面的东西,有利于专注防范风险带来的负面效应,但同时有可能忽略风险中蕴藏的机会。

因此,企业对风险正负面影响的考虑应该结合在一起,这和“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高回报蕴含着高风险”的观点是一致的,收益是对承担风险的补偿。

事实上,在没有交易成本等的无摩擦、无套利机会的理想市场,在负面风险和正面风险之间存在确定的平价关系(Call-PutParity)。

如果只考虑风险的负面影响,势必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而忽视正面风险的存在,向风险规避倾斜。

二、风险的分类

风险的分类标准不是绝对的,《指引》中对风险的分类是把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和实施发展规划的影响。

为减少这些影响,企业要结合市场情况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产品组合,抓住发展机会,规避市场损失等方面的风险因素。

财务风险包括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原材料或产品价格波动、信用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以及公司在理财方面的行为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影响。

市场风险是指未来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影响。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可能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

运营风险包是指括供应链的管理、运营资源的合理调配、关键人员的流动、法律合规、监督检查等涉及公司运营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公司运营目标方面的影响。

法律风险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环境的差异性、具体法律法规的新制定和变更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同时,《指引》中也指出了以风险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又分为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

纯粹风险指不含盈利可能性的风险,如灾害性风险,大多数运营风险;机会风险是盈利与损失的可能性并存的风险,如战略风险,市场风险等。

此外,风险按其来源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企业的外部风险来自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包括外部环境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目标的影响,如社会政治风险、供应链风险、市场风险、竞争对手风险、技术革新风险、法律法规风险、自然地理环境风险、灾害风险等。

企业的内部风险则表现在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活动中。

在评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时,人们还会用到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的概念。

前者与后者是相对于某一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实施而言的。

也就是说,在没有实施该风险管理手段时的风险称为固有风险,而实施该风险管理手段后的风险称为剩余风险。

应当指出,在给定风险管理的现状时,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是一样的。

三、全面风险管理

《指引》中定义的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COSO是用过程来描述全面风险管理的,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这样一个过程:

它与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紧密相关,在战略制定中得到应用,贯穿于整个企业,用来识别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事件,在企业风险偏好的指导下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用过程来定义是目前比较通用的做法。

这与在企业管理中把企业活动和行为看作是流程的做法是一致的。

全面风险管理这个过程就是由其它几个要素组成的。

比较COSO的定义,《指引》的定义更容易理解一些。

但是,描述的对象是一样的。

《指引》中指出,全面风险管理并不能给企业提供绝对的保证,而只能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提供一个合理的保证。

所谓合理的保证,打一个比方来讲,就是企业的领导、股东或者董事会心里有信心,如果不发生百年不遇千年不遇的情况,企业的战略目标就能实现,所以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一般性的过程和方法,只能为企业实现风险管理总体目标提供一个合理的保证。

由《指引》中定义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五个模块组成。

风险管理策略是指导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是针对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设计的一整套风险处理方案。

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是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者,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和职能安排,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业风险。

内部控制作为全面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通过针对企业的各个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制度、规章和措施,对影响业务流程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风险理财措施是指企业运用金融手段来管理、转移风险的一整套措施、政策和方法。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传输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状况的信息系统,其包括企业信息和运营数据的存储、分析、模型、传送及内部报告和外部的披露系统。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体系化风险防范机制是在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代表着风险管理的最前沿的理论和最佳实务。

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正如《指引》所提到的国有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市场风险,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所有国有企业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现实经营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屡屡发生。

据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亿元~1000亿元。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因素。

国有企业应当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对国有资产的实际控制,完善监控机制。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对改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和各项业务环节。

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具体的完善措施应包括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良好的企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控制企业业务程序,企业信息系统的良好沟通,健全管理机构和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应积极推动过哟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保护国有企业资产的安全性,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存在很多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国有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者系统有关内部控制规定,在对现有经营管理制度、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与经营管理制度和措施有机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专题视角

国有企业资产安全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研发部吴益兵)

国有企业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因素。

国有企业应当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对国有资产的实际控制,完善监控机制。

一、国有企业内控失效的主要表现

(一)国有资产流失。

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新旧体制并存,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产权关系不清与产权管理缺位并存,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从1982年到199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损失大约高达5000多亿元。

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1992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量26000多亿元的1/5,比1992年财政总收入4185亿元还多800多亿元。

即便按这个“比较保守”的数据计算,我国目前平均每年流失、损失的国有资产也达500多亿元。

这即意味着我国每天流失国有资产达1.3亿元以上。

(二)违法乱纪现象经常发生。

有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也比较完善,但执行起来是另一回事,使较好的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更有甚者,企业领导无视《会计法》及财政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法规、规章制度,授意指使企业财务人员弄虚作假、粉饰业绩,甚至违法乱纪。

(三)是费用失控,潜亏增加。

如有的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经营指标,不是从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下手,而是利用白条抵库、该进的费用不入账以及向关联企业转移费用等手段,从中做小动作,造成企业虚盈实亏;其结果只能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四)是会计信息失真。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信息失真的现象较为严重。

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有的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有的私设小金库,设置账外账;还有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更有乱开发票、套取国家资金,造成国有资产不清、债权债务不实等现象。

二、企业内控失效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的国有控制权不明确,使得投资主体的监管形同虚设。

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中的“一股独大”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显著特征。

在这种体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很多人并不能自觉地维护公司利益。

因此必然造成国有企业的内控失效。

  

(二)企业内控制度不尽完善,执行不力。

有的企业内控制度不尽完善;有的虽然也制定了比较全面的内控制度,由于制度本身不切合实际,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使得企业的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有的企业虽然下了一翻功夫,制定了一套比较切合自身实际并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却由于外部监督不力,企业不愿执行,将其束之高阁。

  (三)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观念严重。

企业内部违反内控制度,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也往往是家丑不可外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不了了之。

这种做法助长了企业不正之风,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四)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

企业财会人员忘记了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和职责,冒着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风险,为单位领导的不法行为出谋划策,粉饰经营业绩,甚至侵吞国家财产。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

内部控制制度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都有较强的作用,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意义重大。

企业内部控制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和各项业务环节。

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具体的完善措施应包括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良好的企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控制企业业务程序,企业信息系统的良好沟通,健全管理机构和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三)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国有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五)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国有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必须遵循合法、全面性、重要性、有效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应性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二)全面性原则。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层次上应当涵盖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覆盖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

(三)重要性原则。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四)有效性原则。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企业全体员工应当自觉维护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地纠正和处理。

(五)制衡性原则。

国有企业的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科学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任何人不得拥有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特殊权力。

(六)适应性原则。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

(七)成本效益原则。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

国有企业应当遵照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与企业内部的各个层级、各项业务和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以确保有效实现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总结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应积极推动过哟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国有企业资产的安全性,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存在很多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国有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者系统有关内部控制规定,在对现有经营管理制度、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与经营管理制度和措施有机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子公司、分公司、分支机构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指导和监督,并将其作为考核子公司、分公司、分支机构负责人业绩的重要依据。

国有企业应当创造条件,有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逐步实现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等的信息集成和共享,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

案例现场

中海再现资金门

——基于中海集团釜山公司资金抽逃的思考

(研究部陈策)

2008年4月13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爆出一桩中国航运界罕见的财务丑闻。

中海集团驻韩国釜山公司的巨额运费收入及部分投资款,在春节前后查出被公司内部人非法截留转移。

目前已确认的抽逃资金总金额大约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主要涉案人员中海集团韩国控股的财务部负责人兼审计李克江在逃。

1.公司介绍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国海运”)成立于1997年7月1日,总部设在上海市东大名路700号。

中国海运是中央直接领导和管理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之一,是以航运为主业的跨国经营、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中国海运主营业务设有集装箱、油运、货运、客运、特种运输等专业化船队;正在开展汽车船运输和LNG业务。

相关业务有码头经营、综合物流、船舶代理、环球空运、船舶修造、船员管理、集箱制造、供应贸易、金融投资、信息技术等产业体系。

中国海运在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北美、欧洲、香港、东南亚、韩国、西亚六个控股公司和日本株式会社、澳大利亚代理有限公司;境外产业下属90多家公司、代理、代表处,营销网点总计超过300多个。

中国海运拥有各类船舶430艘,1650万载重吨,集装箱载箱位44万标准箱;集团年货物运输完成量超过3.3亿吨、950万标准箱,在国家能源和进出口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运输支持和保障作用。

釜山公司为中海集团韩国控股公司下属企业,主营集装箱,同时还包括油轮、干散货等业务。

统计数据显示,中海集团在韩国釜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20万TEU左右,要略高于中远集团在当地的业务量,是华北、东北地区在内到美国洛杉矶或者欧洲航线的出口中转站。

现阶段主要涉案人员为中海集团韩国控股的财务部负责人兼审计李克江,在抽逃4000多万美元后出逃在外。

2.中海集团的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中海集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薄弱的。

早在2006年6月,中海集团就曾将所获得的银行短期贷款(近25亿人民币)违规进行股市投资。

在2007年查出后,中海集团被中国银监会通报批评,国务院国资委也在当年对公司予以降分处理的通报。

真可谓是祸不单行。

紧接发生的此次丑闻已是中海集团近年第二次被卷入巨额的资金丑闻。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连爆发如此重大的财务丑闻部不不说中海集团的内控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公司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是我们了解公司内控制度的重要前提。

根据COSO委员会的内控报告“内部环境是企业风险管理所有其他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约束和结构。

它影响着战略和目标如何制订、经营活动如何组织以及如何识别、评估风险并采取行动。

内部环境包含组织的基调,它为主体内的人员如何认识和对待风险设定了基础,包括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容量、诚信和道德价值观,以及他们所处的经营环境。

而中海集团企业文化中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则出现了问题。

此前2006年出现的公司违规将银行的短期贷款投入股市投资的行为是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四海,追求卓越”相违背。

结合此次丑闻,这说明中海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只停留在对外宣传,并没有得到认真执行。

公司文化决定着实际发生的情况,以及哪些规则被遵循、扭曲或忽视了。

浏览中海公司的网站,公司企业文化一栏比较空泛,并没有太明确的目标,更多的是政府相关的宏观目标。

中海集团或许也已经认识到该问题,企业文化的第1栏就是公司对于未来2年企业文化的相关规划。

结合中海韩国控股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发生如此大的资金丑闻和2006年的投资丑闻,我们认为公司文化建设方面并不成熟。

道德行为和管理当局的诚信是公司文化的副产品,公司文化包含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及它们的沟通和强化方式。

作为主体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人员,公司高层往往确定了道德基调。

而中海集团下属韩国控股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李克江作出了不好的榜样。

3.中海具体控制程序缺陷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号召下,国内的大型央企纷纷将国际化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海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

中海的公司网站是这么介绍的:

中国海运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百年中海的发展理念;坚持做强做大航运主业、积极发展相关产业的经营战略;中国海运“十一五”发展目标是:

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要骨干企业之一,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航运企业。

根据公布的资料,在中海的全球发展战略中,一度把业务重点放在中国周边市场,也就是东南亚和日韩等地。

韩国控股公司作为最重要的海外业务之一,中海集团也不是没有采取内控措施的。

例如,中海集团宣传部人士就称“所有海外分公司的设立和日常决策权都在中海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或者分公司均只有执行权。

”然而这种控制只是并不完善,具体。

首先,此次丑闻的主要涉案人员李克江既是财务部负责人又是审计人员。

稍微对会计知识有所了解的人士都知道这违反了内部控制中“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

试想中海集团韩国控股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行为,李克江作为审计人员也缺乏动机去报告自己负责的财务舞弊。

这种无法保证审计人员独立履行职责的行为就如同让盗窃犯看守金库一样的荒谬。

这种未将“不相容职务”分离导致企业内控失效的案例不胜枚举。

1997年1月至2001年11月期间,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划财务部财务人员段峰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涂改支票存根、自开发票取现、伪造银行对帐单、伪造或变造银行存款凭证等手段,4年时间作案115次,侵吞、窃取、骗取公款共计1213893.41元。

2003年至2006年间,贵州省凯里铁路供电段一女出纳刘某利用自己职务之便,在这3年多时间里,采取伪造银行对账单、偷盖公章等手段,先后57次私自从公司银行账户内提取现金217万余元,除了用于赌博外,还购买了住房、汽车、空调、电脑等,案发后潜逃。

2005年,同时兼任青岛某置业有限公司、青岛某有限公司、青岛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出纳员的宋某利用职务便利条件,以伪造假的银行对帐单、现金交款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