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1906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docx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docx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

2021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5篇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

共和国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每一位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下面是WTT为大家带来的20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学习,希望能帮到大家!

20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学习

1950年的元宵节,是孙家栋改变命运的日子,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急需建设空军力量,故此开始在高校招聘飞行人员。

孙家栋毫不犹豫,当即报名参军,由于自己身体素质较好且擅长俄文,所以被直接分配给外国航空教官做翻译人员。

1951年时,孙家栋被送往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进修,并在此以学科成绩全优的情况下,获得了学校颁发的纯金质奖章。

在国外的日子,孙家栋时刻不忘祖国的养育之恩,他学成之后,带着所有的知识与满腔热血踏上了归国之路。

回到国内的孙家栋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并跟随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从事导弹与卫星的研究。

1958年时,国外传来重磅消息,人类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可谓是举世震惊。

此时的中国已经在逐渐崛起,随即宣布也要“搞一颗人造卫星”。

在科研攻关12年之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气魄。

在此之后,由孙家栋主持制定的“实践一号”人造卫星与新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均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到了204年,我国宣布正式启动探月工程,此时的孙家栋已经有75岁高龄了,可还是担负起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

相对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而言,探月工程的难度要更加巨大,因为人造地球卫星是围绕地球运动,属于“近地空间”,距离地球较近。

可是探月卫星却要发射到很远的距离,围绕月亮飞行,故此无论是在轨道设计、轨道测量、轨道控制等方面,都要重新规划数据,稍有偏差就会使总体工程前功尽弃。

时至207年,“嫦娥一号”卫星的研究到了关键的升空发射阶段,也是孙家栋最忙的时期。

为了能够更好的协调团队之间的合作,使“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孙家栋在祖国各地之间往来奔忙,接近80岁的他甚至每个月都要走坏几双布鞋。

同年11月26日,“嫦娥一号”卫星第一张月面图发布,并将《歌唱祖国》的歌声传回地球。

这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计划获得了圆满成功。

在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之中,孙家栋却望着月亮流下来了泪水,这是国家的一次飞跃进步,同时也是他为祖国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

孙家栋胸口悬挂着“共和国勋章”,他显得更加精神矍铄,对于他来说,勋章并不仅仅是一枚荣耀奖章,而是国家与人民对他的肯定,更是实至名归的巨大褒奖。

孙家栋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管是各领域精英,还是平常的工人和百姓,只有勠力同心,艰苦奋斗,新中国才会繁荣伟大,并让世界人民对我们刮目相看。

20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心得

他二十八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夜以继日,终获突破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无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

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

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

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

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

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

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

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青春无悔,铸就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

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

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

导师张宗遂说:

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

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

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1/25。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铸就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

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

--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20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体会

张富清对于奉献选择了高调,对于功名选择了低调,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彰显了一名老英雄的英姿,锤炼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党性,不禁让人们肃然起敬。

让人们敬佩的,不仅是因为他有着赫赫战功,以及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劲头;更是因为他面对荣誉选择的“深藏”,以及不为利益所扰继续前进的境界。

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争先创优、甘愿奉献的浓厚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他从来不向组织要求什么。

因为采访时他说,与已牺牲的战友相比,他的功劳与他们相比不算什么,可他还活着,还享受那么多好的待遇,他已经很知足了。

在张富清老人眼中,他谦虚说自己不算什么,因为他当时周围的优秀共产党英勇事迹深深影响着他,就应该这样。

在我们眼中,他的先进事迹令我们敬佩,我们不仅要努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也要争当榜样,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榜样。

功名源于担当和奋斗,“深藏”更显初心之炽烈。

正如张富清的日记中所写“勋章箱底压,子女犹未白。

整天一脸笑,只知是老兵。

”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因为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没什么特别,所以,从来没有居功自傲,从来都不会给组织添麻烦。

“功名”记录其担当之勇毅、奋斗之艰辛,“深藏”更凸显其精神之伟大、境界之高远。

敢担当冲锋在前,践初心一以贯之。

“在,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

”行胜于言,张富清一次次挺身而出的行动,践行了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的初心。

不因为战场上的烽火四起而选择丝毫退缩,不因为工作条件的艰苦而挑肥拣瘦,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冲锋陷阵中,在砥砺奋斗中,在勇毅笃行中,不断擦拭初心,不断锤炼党性,树起了精神标杆。

回归本色最动人。

深藏功与名60载,不仅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简退职时,首先动员自己妻子离职;在大儿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机会是,却让其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都应该向张富清精袖学习,学习他中诚干党、失志奉献的政治品格,不畏艰险、勇干牺牲的战斗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

20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感想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战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

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

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

现在,他95岁,仍然坚持学习。

他说:

“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

”他就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张富清。

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20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英雄无言深藏功与名,张富清靠的是党员的信仰、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

在,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

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坚守初心,不论何时何地;赤诚奉献,不分任何岗位。

粮食局、三胡同、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张富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我曾觉得,英雄是活在书本上、活在记忆里的,现在我认识到,英雄就真真切切地在我们身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向老英雄学习,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和担当,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取得更多、更扎实的成绩。

20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有感

20年,屠呦呦在北京家中

20年,屠呦呦获颁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在宇宙中遨游的第31230号小行星命名为屠呦呦星;20年,屠呦呦荣获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年,她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屠呦呦的事迹还被写入教科书,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而所有的荣誉都没有改变屠呦呦的初心和追求。

“感谢党和国家给我这么大的荣誉”是最近几年来屠呦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获诺贝尔奖至今4年了,她依然没有习惯成为一位“明星”科学家,依然是那个追求宁静、心无旁骛做事业的屠呦呦。

屠呦呦内向文静的性格似乎与生俱来。

老辈的家乡人印象中,从小,她就是个清秀、话不多的姑娘。

最该青春活泼的中学时代,屠呦呦也是“小透明”一枚。

“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属于默默无闻型的。

”中学同学陈效中回忆。

但这种性格却很适合做科研。

看到她自然学科成绩突出,屠呦呦的中学班主任徐季子颇具慧眼,曾给这名当时并不起眼的女学生写下鼓励的评语:

“不要只贪念生活的宁静,应该有面对暴风雨的勇气。

屠呦呦在工作中

多年后,屠呦呦凭借着这颗宁静、坚韧的心埋首科研,克服了暴风雨般的重重挫折和困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聚光灯来,她努力隐身暗处,质朴、踏实做事。

她的住处没变、没装修,客厅还摆着那套沙发,唯一算是上档次的家具是一架钢琴,主人却是外孙女。

阳台的小矮桌上,摆着几盆好侍弄的花草。

有时推脱不掉的来访,如果对方送来名贵的盆花,她会倍感压力。

她工作之外心无旁骛,不爱打扮,是个实打实的“粗线条”。

年轻时有一回,她的身份证明找不到了,让同事帮忙找。

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的东西放得乱七八糟,被大家戏称:

“能收拾得那么不妥当,完全不像女生。

”这一特点延续至今,因此出席公众场合、见领导、接受采访,都会令她焦虑。

所有这类情况,她能躲就躲、能推就推,常常拉丈夫来当“代言人”。

“外界以为她高冷、架子大,其实是害羞、脸皮薄。

”一位熟悉她的同事道出真相。

无私奉献不屈不挠

不会照顾自己的屠呦呦坦言,要让身边的生活琐事变得井井有条,“我依然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家老李做。

”她口中的“老李”,是丈夫李廷钊。

虽然在家里角色分工不同,但婚后夫妻俩有着共同的主题--奉献。

“交给你任务,当时对我们来说,就是努力工作,把国家的任务完成。

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

”说起往事,屠呦呦显得很淡定。

如今,人们都知道了,那个代号为“523”的任务,就是抗疟药研究的全国科研大攻关。

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接受“523”抗疟研究任务时,我还是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深感国家对我的信任,也深感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

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辱重托,全力完成任务。

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

”对于屠呦呦来说,国家的召唤就是第一行动指南,披荆斩棘也要不辱使命。

而现实的研究,也确实挑战重重。

要博极医药之源,她在挖掘上狠下工夫,凭借熟悉中西医两门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籍,走访民间,请教老中医药专家。

仅用3个月的时间,她就收集了20多个方药,在此基础上精选编辑了包含640个方药。

接着,她又带领课题组的同事们夜以继日地筛选了380余种中药提取物。

在经历了上百次失败之后,才得到了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青蒿乙醚提取物。

青蒿素发现最为关键的一步,屠呦呦用百折不挠的韧性撑过了。

接下来,要深入临床研究,就必须先制备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这时,临床前的毒性试验和制备临床观察用药必不可少。

没有星期天,加班到深夜,每天接触大量化学试剂,通风条件又不好,一天下来头晕眼胀,鼻子出血、皮肤过敏等反应陆续出现。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回家满身都是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我心疼她也支持她。

”李廷钊说,那段攻坚期,他看到了妻子柔弱的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

青蒿提取物有了,屠呦呦先是以身试药,随后又前往当时的疫区海南岛进一步验证临床疗效。

年轻时代的身体透支,让现在的屠呦呦健康状况不佳。

但谈起往事,她觉得理所当然。

“当时对我们来说,努力工作,完成国家任务第一,生活要给事业让路的。

”说这话时,屠呦呦显得很平静。

不动声色下,她把如今的家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的照片,用相框装裱那份满溢的感性和柔软。

淡泊名利胸怀大爱

在公众面前,屠呦呦为数不多的感性时刻,无一例外都发生在谈工作和团队时。

“可能有很多人因为诺奖而记住了我,而没有机会深入了解“523”研究团队。

”极少数的几次面对公众和媒体,使命感“发作”的屠呦呦都会谈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在她的介绍下,更多人知道屠呦呦之后,也了解到“523”是由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药物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几十家单位的500余位专家组成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团队。

“试想,没有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又怎么能组织这么多的专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现青蒿素并取得药物研发成功呢?

”屠呦呦强调,青蒿素的研究历程与成果表明,这是全国“523”项目大协作的产物,这也是当时发达国家都不能解决的难题。

1985年2月,屠呦呦在进行实验

那是个怎样的让她念念不忘的团队呢?

提及时,屠呦呦充满怀念:

“团队传承了“两弹一星”团队对国家使命的高度责任感与担当。

正是有了这种爱国精神,才有了奋斗与奉献,才有了团结与协作,才有了创新与发展,才使得青蒿素联合疗法挽救了众多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屠呦呦看来,“人类在生存斗争中面临诸多全球性问题,如疾病威胁、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等。

这些问题与每一位地球人都息息相关。

人类共同命运的需求促进着科技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科技是没有国界的。

然而,科技工作者是有国籍的,中国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振兴中华的时代使命,奉献于祖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义不容辞,这就是我们当下的责任与担当。

严格谨慎锐意创新

虽然屠呦呦经常谈起责任和担当,虽然她极度渴望坐到实验室,拿起自己熟悉的试剂,操作着心爱的设备,但高龄,让这一切都难以直接实现。

于是,热爱工作、事必躬亲的她换了个工作模式:

每月,作为主任,她雷打不动地听取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的工作计划汇报并给予指导;工作推进期间,相关执行专家会不定期登门,听取她的意见和建议。

除此之外,她的日常“休闲爱好”就是看专业报刊、上网查阅跟踪最新学术进展,然后,记录下相关信息和自己的思考,用以指导工作。

199年,屠呦呦在指导助手做实验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上一次见到屠老师,她提出要重视登革热的研究。

她还拿出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关于登革热的剪报和笔记,反复叮嘱登革热和疟疾都属于热带病,应该多试试,看看青蒿素在这其中是否有用武之地。

”一位该中心工作人员说。

工作中的屠呦呦,严谨、精益求精。

实验方向上,她总是亲自把关。

对于遇到的具体问题,只要知道了,她就一定会过问,没有机会当面详谈,她也总会打电话询问,并且一定会刨根问底,想办法最终解决。

“她从不讳言自己的局限性,总是说,自己是做化学的,不是药理方面的专家,遇到药理问题,会积极帮我们查资料或者推荐专家。

同事和学生们无一不感受到她的严格和踏实。

学生写论文时,她都会悉心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年轻人进步。

但学生如果发论文想署她的名字,则被要求必须经她同意,而且多数时候,她并不肯署名。

“她既不希望自己遮掩后辈的光芒,也担心自己的头衔会给论文发表带来不必要的“便利”。

”她的同事说。

屠呦呦一生都在青蒿素的研究中上下求索,她严格谨慎但热情、乐见同道进步,踏实但推崇创新。

“虽然发现青蒿素已经快半个世纪了,但其治疗疟疾的深层机制仍模糊不清。

”抱着这份遗憾,她热切地盼望后辈有所突破。

“近年来,青蒿素研究中心引进了新生研究力量,比如创建了青蒿素多靶点学说的王继刚研究员。

我们继续以多靶点学说为框架探索着青蒿素的重要靶标和相关通路,有望揭示青蒿素抗疟的深层机理,并促进更有效的临床用药。

据新华社今年6月的报道,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20年1月,屠呦呦荣获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颁奖大会上,大家向她表示祝贺

9月20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看望慰问了屠呦呦等三位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杰出女性。

在屠呦呦家,沈跃跃祝贺屠呦呦获得“共和国勋章”,赞赏她是共和国的功臣,是人民的楷模,是广大妇女的骄傲。

屠呦呦说,目前“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新进展,下一步要继续攻坚克难,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全世界患者。

沈跃跃祝愿她身体健康,不断实现科技创新,为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和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多贡献。

有人说,一个人的格局不决定于他做了什么,而是他不做什么。

也有人说,要认清一个人,不是看他一时做了什么,而是他一直在做什么。

成名之后,屠呦呦有了前所未有的声望、荣誉、影响力,可以“兑换”更多利己的“什么”。

但无论环境枯燥或鼓噪,她依然坚守着内心的宁静、淡泊,不丢追求真理的勇气、毅力,胸怀家国和大爱这就是70年来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我国众多科学家的“品格配方”,更是新中国一路走来、继往开来的“成功秘方”。

不管经历沉寂、荣耀,屠呦呦“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正是这份始终不变,注解着“共和国勋章”的意义,更为新一代科研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