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5661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2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docx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docx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详细

 

2019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

一、授予下列人士“共和国勋章”:

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

二、授予下列外国人士“友谊勋章”:

劳尔·卡斯特罗·鲁斯(古巴)、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女,泰国)、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坦桑尼亚)、加林娜·维尼阿米诺夫娜·库利科娃(女,俄罗斯)、让-皮埃尔·拉法兰(法国)、伊莎白·柯鲁克(女,加拿大)。

三、授予下列人士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叶培建、吴文俊、南仁东(满族)、顾方舟、程开甲“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于漪(女)、卫兴华、高铭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王蒙、秦怡(女)、郭兰英(女)“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艾热提·马木提(维吾尔族)、申亮亮、麦贤得、张超“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王文教、王有德(回族)、王启民、王继才、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朱彦夫、李保国、都贵玛(女,蒙古族)、高德荣(独龙族)“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热地(藏族)“民族团结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董建华“‘一国两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李道豫“外交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樊锦诗(女)“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于敏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这是于敏在工作中(1980年摄)。

新华社发

28载隐姓埋名,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1926年,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

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

导师张宗遂说:

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

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

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废寝忘食。

“百日会战”令人难以忘怀。

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在他的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用了2年8个月。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保持着谦逊。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

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于敏说。

申纪兰

申纪兰,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顺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

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

申纪兰(中)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和村民交流(2011年6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一身深蓝色粗布衣服、一头刚盖住耳朵的短发,在1975年剪掉长辫子之后,申纪兰4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种在农村最常见的打扮。

她一生不曾离开劳动,即便89岁高龄,每天还是力所能及地参加劳动。

“要和乡亲们在一起,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上。

”她说,这是她的初心。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是全国唯一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人,一生堪称传奇。

她嫁到西沟村时才18岁,婚后第六天就下地干活,一生信守“劳动就是解放”。

上世纪50年代,她带着十几个姐妹加入互助组,和男人一样种树开荒,把男女“同工同酬”变成了现实。

至今,村里仍流传着这样的“斗争故事”:

春播快开始了,成堆的粪要往地上匀。

妇女装一天粪7分工,男人挑、匀一天10分工。

干了一天,妇女们都想挑粪匀粪。

男人不愿意,就比赛。

一样多的人和地,男人休息了,妇女不休息,不到晌午,妇女们都匀完了,有的男人还没匀完,连最反对同工同酬的男社员也说:

“该提高妇女的底分了。

1983年,西沟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迎来改革开放后的新起点。

2年后,申纪兰带领乡亲们办起了平顺县第一个村办企业,西沟村逐渐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

现在,西沟村有集体企业4家、民营企业12家。

2018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

在申纪兰身上,“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初心已经化为血液。

即便在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期间,她依然早早起床,给大家扫地、打开水、擦桌子,也不曾将自己和孩子户口迁到城市。

申纪兰对物质生活看得很轻。

她住的仍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有一张旧桌子和一个旧式小柜子,一张老式木床占了半个屋子,没有一件现代化家具和高档电器。

但她却多次将奖金捐给村集体。

她坚持不领厅级干部工资,原来每月只拿村集体150元补贴,这两年才涨到300元。

“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党的教导,不能脱离群众,要给群众干工作。

”申纪兰说。

孙家栋

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4月生,辽宁复县人,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七、八、九、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卓越贡献。

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

这是年轻时的孙家栋在工作中。

新华社记者杨武敏摄

在2018年12月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已近九旬高龄、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的孙家栋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从1958年留学归国,孙家栋先后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导弹的研制工作,领导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制工作。

60多年来,所有中国航天发展的关键事件,他都是参与者、亲历者。

孙家栋说,中国航天起步时,首先是考虑解决有无问题。

出去办事都是到厂里头把老师傅组织起来,把要求提出来,做出来认为合格就拿走,对方也不会提报酬的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天,科技产业界有了更好的发展条件,中国航天也吹响了开放的号角。

“航天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种科学技术发展的集成。

各行各业基础好了,取得了各种发展,再找人合作时,对方能够提供一些新的技术应用在航天上。

”他说。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也让中国航天开始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越来越多“航天特产”走入寻常百姓生活。

“造卫星涉及许多热物理方面的技术。

这类技术也开始应用到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比如在纺织行业,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进行布匹清洗。

”孙家栋说。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火箭走向世界,为世界航天市场服务。

并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发射业务。

发射外星,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国际间技术合作。

时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的孙家栋又一次受命于中国航天发展的关键时刻。

首次商业卫星发射,就成功用长征火箭将一颗美国制造的卫星发射升空。

“那个时候确实做了大量工作,在世界市场也有很大的影响。

”孙家栋说。

40年来,从“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到“北斗”系列导航卫星,从东方红通信卫星到月球探测卫星,一件件国之重器的背后,都少不了孙家栋的身影。

孙家栋也被称为中国航天的“总总师”,他创新思路和方法,突破了一项项关键技术,攻克了诸多复杂难题。

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孙家栋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

他的境界里,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他的荣誉里,“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

李延年

李延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11月生,河北昌黎人,原54251副政治委员。

1945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是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战斗英雄。

离休后,他初心不改、斗志不减、本色不变,积极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充分展现了一名老革命军人、老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

荣立特等功1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获解放奖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

解放战争中,他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和国民党军拼过刺刀,在山势险峻的湘西和土匪“掰过手腕”。

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带领官兵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顶住了敌人多次反扑,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立了特等功。

凯旋之后,他继续投身国防事业,上世纪70年代来到祖国南疆,从此扎根祖国边陲。

91岁的李延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一位一生默默奉献,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军队老党员。

1945年10月,李延年参军前往东北。

那时的中国,内战的乌云笼罩在中华大地。

参军后不久,李延年就参与到解放东北的战斗中。

根植于人民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辽沈战役打响后,李延年所在纵队参加黑山阻击战,堵住廖耀湘兵团。

在阻击战最关键的时候,李延年和战友们连夜急行军100多里,双腿跑赢了敌人的汽车,赶在天亮之前到达预定地点修筑工事。

在修筑工事期间,敌人以数倍兵力扑了上来,发起一轮轮强力冲击,一批批战友倒在了前沿阵地。

他清晰地记得,在那场空前惨烈的战斗中,一个战友牺牲了,另一个就主动补上去,许多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那次战斗,李延年和战友们坚守了3天,为友邻部队对敌人实施包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辽沈战役结束后,李延年参加了平津战役,每战争先的他,连连立功受奖。

1950年8月,在湘西剿匪的李延年,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李延年随志愿军入朝作战。

这段岁月也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

1951年10月,李延年担任志愿军某营7连指导员。

他所在营奉命对失守的346.6高地实施反击。

“前两个营在敌人炮火猛烈攻袭下伤亡惨重,我们营接到命令执行强攻任务。

”李延年回忆,自己所在营攻击时,发现敌人每隔3分钟左右就会打一轮炮,掌握这个规律后,李延年和战友利用这个间隙慢慢摸了上去。

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终于把高地夺了回来。

这时,连队的机关枪已打得无法连发,步话机也被打烂,后方指挥所无法知晓他们的情况。

当时,李延年所在连只剩下40多个人,其他连队情况更差。

全营弹药严重不足,部队就到敌前沿去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和弹药。

两夜一天的战斗,敌人一轮又一轮地压向我军阵地。

打完弹药的官兵,靠捡拾敌人留下来的武器,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敌军。

一名战士在子弹打光后,拿着爆破筒,与冲上阵地的2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看到战友一个接着一个牺牲,李延年带领官兵坚守阵地,直到得到上级命令才撤出阵地。

1952年11月,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记特等功1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

离休之后的李延年生活低调,南宁市许多中小学邀请他为学生作红色教育讲座,他也从不提及自己的功劳。

“所有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都是国家对所有烈士的褒奖,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为新中国牺牲的英雄们。

”为了做好革命精神的传承和教育,李延年把个人获得的各类证章大部分捐献给了博物馆、军史馆,并经常为青少年讲述战斗故事、传承战斗精神,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中弘扬优良革命传统。

近年来,李延年被广西军区先后评为“先进离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始终保持老党员、老军人、老英雄的革命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019年中秋节前夕。

广西军区军史馆烈士墙前,李延年驻足凝视。

轻抚着牺牲战友的名字,他缓缓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张富清

张富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24年12月生,陕西洋县人,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原副行长。

他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多次荣立战功。

1955年,他转业后主动要求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埋头工作,连儿女对他的赫赫战功都不知情。

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

张富清穿上老式军装敬军礼。

1948年3月,他在陕西宜川县瓦子街参加革命,开启了自己的英雄之旅。

壶梯山战斗、永丰战役中,他任突击组长,先后炸掉敌人3个碉堡,立下赫赫战功。

1955年1月,他退役转业,告别军营,扎根湖北来凤县,锁住荣誉,尘封战功,为当地发展和群众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

1985年1月,他站完最后一班岗。

人离休了,思想却不离休,他坚持学习,三十多年如一日。

无论何时、何地、何境,他都把组织的要求摆在第一位。

作为一名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精神上追求卓越,物质上毫无所求。

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

从革命战场到人生战场不改本色

1924年12月,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

兵荒马乱的年月,他在家种过地,给地主当过长工,没有上过一天学。

1945年下半年,家中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壮丁,为了维持一家人生计,他用自己将二哥换了出来。

宜川战役中,国民党军整编第九十师在瓦子街落入我军伏击圈被歼,作为该师杂役的张富清,选择参加革命,成为王震所领导的英雄部队——359旅718团的一名“人民子弟兵”。

1948年7月,壶梯山战斗打响。

这是1948年9月我军转入战略决战前,西北野战军为牵制胡宗南部队而发起的澄合战役中的一场激烈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张富清荣立师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

1948年11月,永丰战役打响。

此时,我军已转入战略决战,西北野战军配合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作战。

在战斗中,张富清带着2个炸药包、1支步枪、1支冲锋枪和16个手榴弹,攀上寨墙,炸掉了敌人两个碉堡,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独自坚守阵地到天明,数次打退敌人反扑。

他因此荣立军一等功,被授予军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

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战斗英雄”称号,这就是张富清在战场上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张富清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

1955年1月退役转业时,张富清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赴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

他带着爱人孙玉兰扎根来凤县,一口皮箱,锁住了他在战场上获得的全部荣誉。

每一个岗位都担当作为竭尽所能

到来凤县后,张富清先后任城关粮油所主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等职务。

每一个岗位,他都脚踏实地,竭尽所能,担当奉献。

为了带头示范,他让爱人孙玉兰从自己分管的三胡区供销社下岗,让大儿子张建国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当知青。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他不躲不绕,想方设法,克服解决。

刚开始进驻生产大队时,群众不买账、不认可。

为了让群众接受自己,他住进最穷的社员家,白天与社员一起干重体力活儿,晚上开完会后,帮社员挑水扫地。

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进驻卯洞公社高洞管理区,群众反映出行难、吃水难后,他带着社员四处寻找水源,50多岁的年纪腰系长绳,下到天坑底部找水。

他带着社员修路,与社员一起在绝壁上抡大锤打炮眼。

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期间,他推动水电站建设,让土苗山村进入“电力时代”。

1961年至1964年期间,张富清主导修建了三胡区老狮子桥水电站,供附近的两个生产队照明。

这是三胡区历史上第一座水电站。

“从一个区来讲,能够照上电灯是祖祖辈辈多少年来都没有的事,电灯更明亮,比照桐油灯好多少倍呀!

”讲起这件事,张富清高兴地说。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心中无我,付此一生。

这就是战斗英雄张富清,在工作岗位上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

深藏功名六十余载连家人都不知情

1985年1月,张富清站完最后一班岗,从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退下来。

离休后,张富清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住老房子、穿老衣服、用老家具、过老生活。

虽然离休了,但他未有一丝懈怠,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卧室的书桌上,摆着成堆的学习资料。

书桌右侧的抽屉里,放着他的药——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他,为了防止家人“违规”用自己的药,甚至锁住了抽屉。

2012年,张富清因病左腿截肢。

为了不影响子女“为党和人民工作”,88岁的他装上假肢顽强站了起来。

60多年里,张富清将赫赫战功深埋心底,从不提起,他的老伴儿和儿女都不知情。

2018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发现。

讲起登记的初衷,张富清说:

“我起初不想把这些奖章和证书拿出来,但考虑到如果不拿出来,那就是对党不忠诚,是欺骗党的行为……”

战斗英雄的事迹披露后,诸多光环加身,他依然是老样子,一切都没有变,还是那个坚守初心、保持本色的张富清。

“我要在有生之年,坚决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党叫我做啥,我就做啥。

”张富清说。

 

袁隆平

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生,江西德安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

20世纪90年代末,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常说起自己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

几年时间,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

5年后,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

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经过9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

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

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1979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国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

袁隆平著于1985年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

因为“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前景”,并“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2004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

”袁隆平说。

 

黄旭华

黄旭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3月生,广东揭阳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原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在某次深潜试验中,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作为总设计师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黄旭华在中船重工七一九研究所办公室(十一月二十三日摄)。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在我们国家发展历程中,有很多人一生择一事,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国家默默奉献。

今天我们要向大家讲述的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60年潜心研究中国核潜艇的故事。

尽管已是93岁高龄,每天上午黄旭华院士都会来到办公室,和年轻人们一起讨论中国核潜艇的未来。

让黄旭华自豪的核潜艇,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1958年,正是为了打破当时帝国主义的核讹诈,贫弱的新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核潜艇,刚刚毕业的黄旭华就加入到了研制队伍当中。

当时,这支只有20个多人的队伍,都没有人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

困难并没有让研制团队对设计水平有任何妥协。

在外形上,黄旭华坚持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水滴形”,这意味着一步跨越西方国家三步才能走完的道路。

很多人当时觉得这样有些冒进,黄旭华却充满着信心。

1974年,第一艘国产核潜艇交付,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国产第一代核潜艇要测试下潜的最大深度,这是一项高风险的试验。

深潜在水下数百米的潜艇,一块扑克牌大小的艇体上,承受的水压将达到数吨,出现任何瑕疵都有可能艇毁人亡。

为稳定大家的情绪,黄旭华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和大家一起下潜。

那一年,黄旭华64岁。

最终,第一代核潜艇顺利完成各项试验。

1988年,我国首次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中国正式具备二次核反击能力。

这一年,黄旭华参加核潜艇研制整整30年。

因为这项任务是国家机密,这30年,黄旭华没有回过一次老家。

父亲去世时,只知道自己的三儿子黄旭华在北京工作,有一个邮箱号码。

黄旭华的母亲是从一篇关于中国核潜艇的公开报道中,得知自己的孩子已经成为中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这是黄旭华功勋赫赫、竭尽忠诚的30年,也是他背井离乡、隐姓埋名的30年。

随着第一代核潜艇的逐步解密,关于黄旭华的报道也逐渐增加,经常有人把他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黄旭华婉拒了这个美誉。

这个为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奉献了毕生精力的93岁老人常说:

“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屠呦呦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屠呦呦在工作中(翻拍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