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1906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2日六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团结拼搏,“十一五”取得圆满收官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六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7%,财政收入增长31.7%。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9.3%,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完成工业投资221.1亿元,增长48.9%。

宝利嘉纺织一期、博微长安科技园、龙华竹木地板、金安不锈钢螺纹钢、汇联汽车轮毂一期、沃巴弗汽车传感器、宝丰复合肥一期、龙兴汽车压铸铝、金峰财富制动器扩建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或基本建成。

全年净增规模工业企业225户,总数达到1044户;其中,亿元企业达192户、超10亿元企业12户。

钢铁产业实现产值140亿元。

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229.1,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总数达40家,实现总产值85亿元。

全年新增安徽名牌产品12个,总数达58个,迎驾获中国驰名商标。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

大力实施粮食“双百亿”工程,实现粮食总产91.8亿斤、增长1.9%,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粮食加工产值92.4亿元、增长12%,荣获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市,霍邱县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寿县第五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耕地保护得到加强,连续1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加强,“三品”认证达到201个。

农业综合开发和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实施。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5户、市级52户,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77亿元,增长21%,荣获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市。

十大产业协会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21.8亿元。

  第三产业日趋活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9亿元,增长19.1%。

全年新增两千平方米以上商品零售网点4个,两万平方米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个;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积极推进,全年兑付补贴资金3.26亿元,金寨县荣获全国家电下乡工作先进县。

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一批重大旅游建设项目建成运行,全市4A级景区总数达10个,居全省第三名;旅游目的地建设稳步开展,全年共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分别增长22%、26%。

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06.7亿元,增长2.8%;交通银行六安分行正式挂牌,盛平、正兴村镇银行组建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等金融机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药品价格平均下降45%、人均门诊费用下降23%。

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县电影公司和文艺演出院团转企改制基本完成,市供销社系统企业改制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推进,荣获全省林业改革先进市。

先后组织参加了世博会、中博会以及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合作等活动,全年招商到位内资358.9亿元、外资1.6亿美元,分别增长85.9%、23.1%。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增长37.3%。

集中示范园区建设顺利启动,总体规划和产业专项规划等编制完成,起步区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正式签约。

全市省级开发区基础建设投入22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杭埠、落儿岭和新桥工业园获批筹建省级开发区。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0.5亿元,增长38.1%。

中心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全年新建、续建项目63个,河西景观大道及景观带、淠史杭大桥、中央森林公园等重点工程建成;“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完成,皖西路、梅山路、人民路市容景观提升和柔性路面改造如期完工,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扎实开展,新增绿地面积197公顷。

坚持依法拆迁、文明拆迁,全年县级以上完成拆迁275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大城管体制开始运行。

周六高速顺利复工,阜六铁路六安段建设加快推进,新建农村公路“村村通”近900公里。

淠河、史河及中小型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洼地治理等一批水利项目建设顺利推进,5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建成。

  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环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市环境质量稳中趋优。

城市(镇)污水处理设施高效运营,配套管网建设不断完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生态市建设扎实开展,完成造林10.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平方公里,全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9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省级生态村11个,霍山县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

加快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新增沼气用户1.5万户。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6%和17.5%。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2.3亿元,比年初增加68.7亿元。

建立健全民生工程市县乡村四级协调推动工作机制,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9亿元。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1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5%以内。

五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达118.7万人次。

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管理服务试点扎实推进,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5830万元。

扶贫“整村推进”步伐加快,减少贫困人口9.2万人。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发放廉租房补贴11339户、2199万元,竣工廉租房564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万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实施,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成功创建,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得到加强,改造中小学校舍117万平方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4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62个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452个农家书屋全部建成使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文物保护工作扎实开展。

人口和计划生育“人见人检、全程服务、一抓九促”工作积极推进,连续五年完成省政府责任目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以内,稳定保持低生育水平。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展顺利,统计工作得到加强。

“平安六安”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稳步发展,双拥工作成效明显,军政军民关系团结巩固。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审计、气象、地震、地方志、档案、人民防空、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民族宗教、老龄、侨联、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和社会慈善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

连续两年在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受到表彰。

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结人大议案2件、代表建议171件,政协委员提案193件、其中重点提案8件。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并落实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全面公布行政机关职权目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政府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五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

市政务服务中心全年受理各类事项20.8万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电子政务加快推进,市政府网站在年度绩效评估中位居全国地市级第六,被评为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

认真执行《廉政准则》各项规定,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和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扎实开展政风行风万人评活动,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效能建设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回首2010年,我们有着许多感慨和激动。

这一年,我们隆重举行了庆祝建市十周年系列活动,系统回顾了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这一年,我们成功承办了全国青年赛艇锦标赛、国际女子沙滩手球公开赛、首届中国国际羽绒节以及2010国际徽商精英(六安)年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全面展示了六安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扩大了六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一年,在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的同时,我们积极引进了首矿大昌、光电产业园等新的一批重大项目,有效提升了产业层次,进一步注入了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活力;这一年,我们抢抓难得的战略机遇,快速启动了集中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和平台。

今日六安,正处在充满活力、彰显魅力、积聚实力的重要发展阶段。

展望未来,我们更加充满信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的发展,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句号。

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抢抓中央扩大内需、促进中部崛起、皖江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招商引资主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这五年,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全市生产总值和人均水平实现翻一番,分别达到676.1亿元和1.1万元;财政收入由18.7亿元增至68.6亿元;产业结构由26.7:

33.5:

39.8调整为23.5:

42.3:

34.2;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7%,达到246.7亿元;农业总产值由158.3亿元增至28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6%。

这五年,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城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获省政府批准,中心城市各项工程累计完成政府性投资76.2亿元,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实现翻一番,达到60平方公里、60万人,滨水绿色人文特色进一步彰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和安徽省园林城市等称号。

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城镇化率由28.7%提升到39.2%。

这五年,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7倍。

合武铁路、合六叶、六阜、六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建“村村通”公路7798公里,被交通部确定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和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区。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白莲崖水库等治淮骨干工程建成运行。

500千伏皋城输变电等工程投入使用,信息网络工程建设初具规模。

这五年,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基本完成,财政、税收、金融、投融资等各项改革力度加大,非公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上升至64%以上;不断提高开放水平,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累计招商到位内资855.4亿元、外资5.7亿美元,累计实现进出口12.3亿美元。

这五年,和谐六安建设取得新进展。

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财政资金95亿元,惠及650万城乡居民,组织工作连续四年在全省保持先进位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08元、4714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军政军民团结,首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五年的励精图治,五年的开拓奋进,五年的辉煌成就,奠定了科学发展、加快转型的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这些成就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积极进取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六安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关心支持六安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和海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社会保障能力不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奋力赶超,推动“十二五”跨越发展

  “十二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关键五年;我们既有着发展大势总体向好、政策机遇多重叠加、发展基础日渐雄厚、发展条件明显改善等有利因素,也面临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转型发展压力较大、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民生改善任务艰巨等严峻挑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发挥优势,形成态势,推进“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

  根据市委二届十六次全会精神,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强市富民为主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开放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全力推进向农业强市、工业大市、财政富市跨越,努力建设繁荣六安、实力六安、生态六安、文化六安、平安六安、和谐六安。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五个翻番、两个接近翻番”,即:

生产总值翻一番,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翻一番,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五年累计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翻一番,突破16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达到64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翻一番,分别达到2.56万元和83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

通过五年发展,达到在全省总量靠前、人均居中、收入趋平的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第一,坚持加速崛起与加快转型相互促进。

致力于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继续开展“发展工业学霍山”活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着力壮大汽车零部件、钢铁等9大主导产业,打造千亿元钢铁产业基地、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

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超6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100家以上。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兴产业产值超200亿元。

大力发展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休闲养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快发展旅游业,争创1至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促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以大别山为品牌的省内一流、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加强古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快金领欢乐世界等一批文化创意、动漫产业园以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5%以上。

  第二,坚持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

围绕打造中部生态名城,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和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争取实现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5个县城和叶集镇建设,规划建设霍邱钢城和六安东部新城,重点推进50个重点城镇特色化建设,力争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中心镇达到3个以上,人口超15万的中心镇达到5个以上,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筑以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航空为主骨架,以高密度农村公路网为基础,以航运为补充,以运输枢纽港站为节点的立体交通网络。

全面实施新一轮治淮工程,进一步提升防洪保安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

大力实施“数字六安”建设,积极推进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坚持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并举,科学编制规划,加强公益事业、环境整治和社会管理,加快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和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建成一批新型农民社区;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重点项目为抓手,以点带面,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互促进。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教育、医药卫生和公立医院、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体制改革。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规范发展地方融资平台,深入推进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建设信用六安。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民营经济等各类政策措施,继续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合六工业走廊、集中示范园区和新桥国际产业园、舒三工业集聚区建设,确保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资金突破1500亿元;加快全市省级开发区扩容升级,打造超百亿元开发区5-6个,十亿元乡镇集中区10-15个。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突出产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附加值高、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

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把六安建成为合肥经济圈加工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之一。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经济外向度。

  第四,坚持强市富民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强化“富民优先”理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

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创业平台建设,鼓励全民创业,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百姓的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筑完善的统筹城乡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等体系。

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社区功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坚持教育优先,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第五,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

充分发挥六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把加强资源有序开发、集约利用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加大资源型企业整合力度,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用高新技术支持和引导资源型产业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延伸,走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进一步提高资源开发类项目准入门槛,实现矿产资源科学、适度、合理、有偿利用。

加大节能、减排工程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完成约束性指标任务,增强环境承载力。

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

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快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力保六安青山绿水。

  三、真抓实干,做好开局之年各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此,要着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

  强化重大项目带动。

创新项目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规划、用地、环评等项目建设条件,推进宝利嘉现代纺织二期、索伊家电工业园二期、浙江工业园、永能电动车产业园、幻境电子科技园、誉丰木板、伟宏钢构、艾莱依工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早日开工;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调度重点在建项目制度,加快首矿大昌铁矿深加工、李楼矿500万吨采选、华电二期、石斛产业园、天通高科技产业园、佑逸管业、江淮电机产业园、东凯大麻10万锭精纺、应流装备产业园、快乐蜂食品加工、德宇科技电子屏蔽线、中兴棉业7万锭精梳纺、森美源家具等一批重点在建项目建设。

确保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40亿元,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实施工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汽车零部件、钢铁等9大主导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力争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深入推进钢铁双百亿工程,实现钢铁产业产值200亿元;启动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轻工纺织业百亿产业培育计划。

继续坚持“四个定期、五个倾斜”,重点跟踪扶持骨干企业,力争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20家,超50亿元企业2家。

加快推进迎驾集团、应流集团、龙华集团等企业上市,2-3家企业完成或进入上市辅导。

  提升企业综合素质。

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全年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20项,加大专利的创造和运用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和回乡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重视各类行业协会和企业家协会建设,促进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加强企业各类人员职业技能的市场化培训服务,大力培育职业经理人才,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

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农田水利作为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以农田水利规划为龙头,建立各级财政农田水利专项资金,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新一轮治淮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重点解决水利薄弱环节。

加快城市水利建设,实施城市水系改造、整治和沟通工程及应急水源工程。

加快防汛抗旱指挥能力建设,构建市县乡三级防汛信息网络。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粮食“双百亿”工程,扎实开展新一轮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实现粮食总产95亿斤。

支持中储粮六安油脂油料基地建设。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油、茶叶、油茶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扎实推进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小区(场)。

着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和产业化建设,实行严格的菜地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进一步建立蔬菜等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含复种)136.2万亩。

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亿元龙头企业发展到70家以上。

积极做好“三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工作,培育壮大本地农产品的知名品牌,扩大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的要求,继续推进上一轮2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加快建设进度,配套完善功能;实施新一轮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每个县区新安排2个市级示范点,同时整合新建2-3个市级示范点,力争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积极争取建设用地置换和增减挂钩项目,充分利用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新农村建设贷款政策,有效缓解新农村建设土地、资金等问题。

配套建设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便利化。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发展中心镇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大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在引导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提高农民土地征用补偿、租金等财产性收入。

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共财政更多地向农村覆盖,切实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减少贫困人口6万人。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

  全力推进产业承接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明确市县(区)各个层面的责任。

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亿元以上,拉开市集中示范园区建设框架;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对接,加大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切实解决好土地、资金等问题。

加快舒三工业集聚区和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启动新桥国际产业园和合肥临空产业园合作共建规划编制。

抓好全市省级开发园区的扩容升级,强化园区融资、征地和用工保障,市开发区争取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