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加工指导书 重要颗粒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1757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饲料加工指导书 重要颗粒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饲料加工指导书 重要颗粒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饲料加工指导书 重要颗粒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饲料加工指导书 重要颗粒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饲料加工指导书 重要颗粒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饲料加工指导书 重要颗粒料.docx

《饲料加工指导书 重要颗粒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饲料加工指导书 重要颗粒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饲料加工指导书 重要颗粒料.docx

饲料加工指导书重要颗粒料

水产饲料因为有耐水性等方面的要求,对加工工艺的要求要高于畜禽饲料。

而水产饲料中的对虾饲料加工又比普通鱼类饲料的加工更难。

《中国对虾配合饲料》(SC2002-94)的标准包括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物理指标是:

虾饲料的色泽偏黑且一致,表面光滑,熟化程度好,大小均匀,切口整齐,长短相差不大,无发霉变质、结块和异味,制粒前粉料达80目以上,颗粒耐水性达2小时以上,混合均匀度≥95%。

但是由于加工机械或加工工艺上的差异,导致一些厂家的对虾饲料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缺陷。

现将对虾饲料中出现的的常见加工缺陷归纳如下,并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各种改进措施。

在虾料在加工过程中一般出现如下缺陷:

1)颗粒长短不一;

2)表面毛糙;

3)颗粒径向裂纹较多;

4)耐水性差,稳定性不够;

5)切口产平整;

6)颜色不均匀(花料);

7)表面脱皮;

8)料粉多;

9)料硬度不足。

针对以上缺陷的分析和对策如下:

1

颗粒长短不一

长短不一的饲料颗粒影响饲料的整体外观,使产品成为养殖户挑剔的借口,另外也会导致饲料不能充分被对虾利用,造成浪费。

原  因

改进方法

切口调整不好

应在模的切线上并贴着模

拔料刀调整不合理,制压室时工作压力不均匀

调整拔料刀至合理位置

辊、模间隙不一致,导致制压室里物料量不均匀,在模面上分布不均匀

调整辊、模间隙

模孔导料口磨损不一致

修整导料口

调质器不均匀进料,导致进入制压室里的料不均匀,时多时少

使原料均匀进入调质器

料的水分不均匀

调整混合、调质的喷头

物料有材块状料较多

水分不均匀、喷油不均匀

压力不一致导致压辊磨损不一致

调整压力

模转速过大,当离心力大于模孔内壁对颗粒的磨擦阻力时颗粒会自动脱离飞出

调整模具转速

模孔带有较长扩孔的模

重新订制模具

2

表面毛糙

外表毛糙影响的不仅仅使饲料的外观,而且还会导致饲料粉多。

而且由于毛糙的饲料在投入水中时,会在饲料表面产生细小的气泡,使整颗饲料浮在水面上。

原  因

改进方法

模孔光洁度不够,模质量不好或长时间不用受腐蚀

更换模具

入模水分过高

一般控制在16~18%

在熟化器里温度过高、过久

一般控制在90~105℃

在烘干或冷却过程遇到冷凝水

时间在30分钟左右,避免冷却水与料接触

模压缩比低

重新订做模具

粘性物料含量少

增加淀粉含量

超微粉碎细度不够细

提高粉碎细度

3

颗粒径向产生裂纹

饲料中的裂纹一般以径向裂纹较多。

具有裂纹的饲料在运输中易破碎,从而产生粉末。

在饲料投入水中以后,容易从裂纹处溶化、散开、断裂,使饲料在短时间内溃散。

原  因

改进方法

粉碎时个别粒纤维含量高的颗粒较大,如麸皮、米糠,虽有95%通过80W筛,但筛上物表面积大,悬浮速度小,很易进入粉碎成品而产生径向裂纹。

增加筛理设备

调质不均匀,蒸汽调质作用不同,造成产生裂纹

调整叶片

制粒室进料不均匀:

1)因喂料不均匀,饲料在调质过程中就不均匀,从而使料熟化不均而产生;2)制粒室料不均匀,使到制粒出来的饲料半截紧半截松而产生裂纹。

1)保证喂料的均匀性,增加破拱设备;

2)保证喂料的均匀性

压缩比小的模,压出来的饲料松散而出现径向料裂纹

增加模具的压缩比

调质水分不够而强制挤在造成裂纹

提高调质水分

淀粉含量不够(10~18%)

增加淀粉含量

料被碰断

调整切刀使之在切线位置上并紧贴着模

喂料速度慢,颗粒需二次挤压才能达到长度要求而产生分段

提高喂料速度

4、耐水性差

饲料的耐水性是指饲料在水中的抗溶蚀能力,通常以在规定条件下饲料在水中的溶失率表示。

由于虾吃得较慢,约20分钟~30分钟才能吃完直径1.8mm,长3mm的饲料,《中国对虾配合饲料》(SC2002-94)的标准中规定对虾饲料的耐水性要达到2个小时。

饲料耐水性差会导致饲料在未被摄食前就溶散在水中,造成饲料的浪费,并且污染池塘。

原  因

改进方法

粉碎细度不够

增加粉碎细度

调质时间不够

调整叶片角度,延长调质时间

熟化时间不够

增加熟化时间

熟化温度不够

提高熟化温度

调质温度不够

提高调质温度

调质水分不够

提高调质水分

压缩比过小

增加模具压缩比

粘性物料含量不足

提高淀粉含量

脂肪含量过高

减少脂肪含量

5、切口不平整

生产的饲料应切成外观整洁的颗粒,否则会影响饲料的外观,并容易在运输和储存过程种产生粉尘。

平整的切口需要极好的切刀。

如果采用多把切刀,多个压模,则每把切刀及每个压模应保持一致的间隙。

因而切刀与模头之间的间隙决定了切口的整齐程度。

如果间隙为0.005~0.008英寸,颗粒切口应很整齐。

如果间隙大于0.008英寸,产品粘粘部分会附挂在颗粒上形成类似小尾巴状态。

如果间隙小于0.002英寸,在切刀及模头之间会产生过多的摩擦拖拉作用,这可以通过将压模从模板表面突出0.005英寸而予以减少,这时切刀可安量在离模头距离0.002~0.005英寸然而离模板距离为0.007~0.10英寸。

原  因

改进方法

切刀调整不好,不紧贴模面上,形成料被碰断

调整切刀在切线位置上,并紧贴模具

切口不锋利,无法把料切断,也只是碰断

使用软刀片

模转速过快,颗粒受的离心力过大而自然断开

减少模具的线速度

调质效果不好,料切后再断裂

提高调质效果(时间、水分、温度)

切口不在切线位置上

调整切刀在切线位置上

粘性物料含量不足,在流动过程中折断

调整配方,增加淀粉含量

切料过长,料的落差较大而被打断

减少喂料转速

料的出模水分过低

提高调质水分

6、饲料颜色不均匀(花料)

和颗粒的长短、切口等一样,饲料的颜色也是饲料产品外观的一部分。

颜色不均匀容易使养殖户对产品的质量产生怀疑。

一般来说,饲料颜色不均匀与熟化和烘干过程相关。

原料的粉碎粒度不够容易导致原料混合不均匀,从而影响饲料颗粒不同部位的熟化程度。

另外熟化过程中温度过高、颗粒大小不一等因素也会影响饲料颗粒的颜色。

原  因

改进方法

混合不均(熟化不均)

提高粉碎粒度和混合均匀度

调质不均(有熟与不熟)

调整延长调质时间

制粒温度过高(个别料过熟)

减少制粒温度

饲料中的颗粒大小不均,熟化不均匀

更换模具

回料量过大

减少回料量

模出料不均,导料口有问题

更换模具

压辊的间隙不一致

调整压辊间隙一致

熟化烘干过程中部分料结拱,形成烘干时间长短不一致

增加破烘装置

有饲料直接与加热蒸汽管道接触而造成

避免料与蒸汽管道直接接触

7、表面脱皮

饲料表面脱皮极容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粉尘,表面脱皮可能和饲料原料中缺少粘合剂、脂肪或水分有关,也可能受到加工工艺中模具或调质时间的影响。

原  因

改进方法

压缩比过大

换压缩比小的模具

模不光滑

换模孔光滑的模具

模出口有杂物

修平模出口的杂物

模温度过高

降低调质温度

混合调质不均

增加混合、调质的均匀度

水分过低

提高调质水分

脂肪过低

增加配方中的脂肪含量

粘性物料含量不足

增加配方中的淀粉含量

8、料粉多

饲料中料粉过多也是养殖户经常投诉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养殖户比较不同厂家饲料的依据之一。

料粉一般都是因为饲料颗粒表面不光滑、颗粒松散等原因产生于运输过程中。

原  因

改进方法

切口不平

调整切刀使之在切线位置上并紧贴模具

表面粗糙

改进表面光洁度

粘性物料不足

增加淀粉含量

管理效果不好

提高筛理效果

配备筛网不合理

选择合理的筛网配置

调质效果不好

提高调质效果(时间、温度、水分)

熟化效果不好

提高熟化效果(时间、温度、水分)

饲料硬度不够

增加模具压缩比

饲料表面水分过低

延长冷却时间

9、饲料硬度不足

饲料硬度是颗粒饲料对外压力所引起变形的抵抗能力。

饲料硬度不够会导致搬运中粉化率较高,入水易散造成饲料的浪费。

原  因

改进方法

粉碎度不够细

提高粉碎细度

粘性物料少

增加淀粉含量

模压缩比低

提高模具压缩比

料熟化不够

延长调质和熟化时间

料水分偏高

延长烘干时间,减少料的含水量

1颗粒饲料加工质量优劣的鉴定颗粒料加工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颗粒的稳定性。

主要指颗粒料在成型后在冷却、分级、转运、储存过程中保持原有几何形状的特性。

  ②颗粒的外观质量。

主要指颗粒表面是否光滑,颗粒的颜色、长度是否一致等。

  ③颗粒的硬度。

饲喂不同的动物,对颗粒料的硬度要求是不一样的。

例如猪料的硬度要求较低,鸭料、鱼料的硬度要求较高。

  ④颗粒熟化程度。

颗粒的熟化程度高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常通过检测淀粉的糊化度来评判。

  ⑤颗粒的水分。

合理的水分有利于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较低的水分是饲料安全储存的必要条件。

  2影响颗粒加工质量的因素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饲料技术顾问熊易强博士的研究表明,在颗粒质量的影响因素中配方占40%,粉碎粒度占20%,调质效果占20%,制粒过程控制占15%,冷却条件占5%。

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数据基本符合这个观点。

  2.1配方配方是保证颗粒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中水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对颗粒的质量影响尤其明显。

  2.1.1水分原料混合以后综合样的理想水分夏季12%~14%,冬季10%~12%,通过调质原料吸收蒸汽后达到水分15%~17%。

一般添加原料重量1%的蒸汽物料对应升高13~15℃。

笔者通过测量在四川的气候条件下使用“逆流式冷却器”如果蒸汽饱和度较高,夏季通过制粒冷却后颗粒水分会比原料降低0.5%~1.5%,冬季如果不对调质器和冷却器,保温水分会上升0.5%~1.5%。

只要蒸汽的饱和度足够,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添加较多的蒸汽使物料调质充分成品料的水分反而比低温调质低。

所以要控制成品水分必须控制原料水分。

原料水分过高还会导致制粒过程中堵塞环模,产生片状的锅巴了混入成品,甚至导致生产无法连续进行。

如果原料水分过低,饲料成品颗粒易产生干脆现象,粉化率会提高;同时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动物的适口性,可有条件地人工添加水分,详细规定在“调质效果”中阐明。

  2.1.2淀粉生淀粉表面粗糙,制粒阻力大,粘结性能差但通过蒸汽调质、环模压辊挤压,淀粉会部分糊化。

糊化淀粉粘结性能好,颗粒质量好。

所以有时为了满足工艺上的要求而非营养指标的要求也要在配方中添加一定量的淀粉原料。

这在水产料的配方设计中尤其重要,例如在幼鱼料的配方设计中,从营养的角度幼鱼对淀粉的消化率极低,但为了保持幼鱼料在水中的稳定性配方中必需添加一定量的淀粉,或其它粘结剂。

不同原料的淀粉糊化后粘结性能不同。

例如大麦和小麦的粘结性能比玉米好,烘干玉米不如自然风干玉米好。

  2.1.3蛋白质配方中蛋白质含量适量时,易于制粒,颗粒质量也较好,因为蛋白质受热后变性、粘性增大,制粒机产量提高、质量好。

蛋白质含量过高时,吸收蒸汽能力严重下降,调质温度降低,制粒的效果下降。

  2.1.4脂肪:

适量的脂肪能减小物料和环模的摩擦阻力,从而减小环模磨损;也能使产量提高,能耗降低,颗粒表面光滑。

但要控制在3%以内,脂肪含量过高颗粒质量会下降,特别易脆。

如果配方需要的脂肪含量超过5%可采用后喷涂工艺。

  2.1.5粗纤维:

粗纤维含量不宜超过10%~15%。

因为它自身的粘贴性差,使饲料粒子间的结合力下降;同时也影响饲料吸收蒸汽的能力,使饲料的硬度升高、成型率和产量降低,也使设备磨损量和设备的振动严重增大。

  2.2原料的粉碎粒度粉碎细度是影响颗粒品质和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粉碎细度决定着饲料组份的表面积。

粒度细,表面积大,吸收蒸汽的水分均匀而快速,原料中淀粉糊化度高。

粉碎度越细致越均一,制出的颗粒质量越好,环模和压辊磨损越小。

相反粉碎粒度粗的原料由于含有大颗粒,会引起制出的颗粒破裂和断开,导致粉料增加。

  2.2.1调质效果调质是制粒前的重要环节,好的调质效果能极大地提高产量,降低制粒机振动、降低能耗,提高颗粒质量。

调质效果的好坏可以用三个指标来反映,一是调质后原料的温度:

一般要求猪料不低于80℃;水产料不低于90℃;禽料不低于65℃。

根据熊易强博士的研究:

在不堵机的条件下调质温度越高越有利于保证颗粒质量,和营养成份尽量少的被破坏。

二是水分:

通常配合饲料调质后水分可达15%~17%。

不同物料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不一样;如果物料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差,加入过多的蒸汽,转变成游离水后易造成堵机。

三是时间:

物料在调质室内需要30~40s以上的停留时间。

  影响调质效果的因素有3个方面:

①物料本身的特性;②蒸汽的品质;③调质设备的性能和参数调节。

2.3环模和制粒机因素

  环模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环模的压缩比、孔径、孔壁粗糙度、减压孔的直径和深度以及维护使用状况等。

不同品种饲料对环模的压缩比及模孔直径的要求有所不同,压制不同品种的饲料,需要选用相应的压缩比和孔径,以获得所需质量的饲料颗粒。

环模的维护使用状况也会影响颗粒饲料质量,如出现如下情况,颗粒饲料质量将会明显下降:

环模的工作面不均匀的磨损、过多的蜂窝孔、有效厚度降低和模孔内表面出现斑点或刻痕等。

  制粒机的因素主要是转速。

环模在制粒机上的线速度一般为4~8m/s(线速度在外径上测量),能提供两种压模转速的制粒机在生产品种广泛的饲料时可获得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制粒机的转速越高,饲料颗粒的质量越差。

  2.4冷却因素

  颗粒饲料离开环模时的温度达70℃~100℃,水分达15%~18%,为了安全储存和输送,确保颗粒的耐久性,减少颗粒的破碎,颗粒料温度要降低到不高于室温5℃,最好控制在3℃以内。

水分降低到10%~12.5%,这一过程是通过冷却器来完成的。

一般空气温度每升高约11℃,其持水能力就可提高一倍,故当半成品水分高时,可以通过提高进入冷却器的空气温度来调节颗粒成品的水分。

目前被广泛地与环模制粒机配套使用的是逆流式冷却器,这种冷却器自动化程度高,颗粒冷却后表里如一、无裂缝、外观光滑。

  3颗粒料异常外观的产生原因及改进办法

  生产中,颗粒饲料产品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外观质量缺陷。

现将颗粒饲料中常出现的加工缺陷归纳如下,并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各种改进措施。

  3.1颗粒弯曲且一面呈现许多裂纹

  3.1.1产生原因:

这种现象通常是在颗粒离开环模时产生的。

原因有:

①当切刀刀口位置离环模与压辊啮合区表面较远或切刀平面与啮合区切线角度不合理或刀口较钝时,颗粒从模孔挤出时是被切刀碰断的或撕裂而非被切断的;②减压孔过大。

这2种情况会造成有部分颗粒弯曲且一面呈现许多裂纹。

  3.1.2改进措施:

①增大环模的压缩比,增大环模、压辊对物料的压缩力;从而增加颗粒料的密度、硬度和强度;②提高粉碎细度;③如果添加了糖蜜或油脂应控制添加量并改善糖蜜或油脂的散布均匀度。

以提高饲料的密实度,防止饲料松软;④调节切刀与环模表面的距离和角度;⑤使用较比较薄的切刀(1~1.2mm厚的锰钢片性能较好)并且生产过程中磨损后要及时磨锋利;⑥必要时使用粘结剂,改善颗粒料内部的结合力;⑦减压孔直径与有效孔直径差应控制在0.2~0.4mm。

  3.2水平裂纹横向贯穿整个颗粒

  3.2.1产生原因:

与颗粒弯曲显现类似,裂纹发生于颗粒的横切面,只是没有弯曲。

其产生原因主要:

①含有较多纤维的蓬松饲料制粒时,由于其中含有比孔径长的纤维,当颗粒被挤出后,因纤维的膨胀作用使颗粒在横切面上产生贯穿的裂纹。

②调质温度低或时间短,调质不充分,饲料熟化度不够。

③粘结性原料含量过少。

④调质后水分高。

  3.2.2改进措施:

①增大环模的压缩比,增大环模压辊对物料的压缩力;从而增加颗粒料的密度、硬度和强度;②提高粉碎细度,使其中最长的纤维长度不超过粒径的三分之一;③降低产量以减小饲料通过模孔的速度,增加密实度。

④提高调质质量:

加长调质时间,或使用多层调质器或高效调质器。

⑤当粉料的水分过高或含有尿素时,也可能产生枞树皮状的裂纹,应控制添加的水份和尿素含量。

  3.3颗粒产生纵向裂纹

  3.3.1产生原因:

①配方中含有蓬松而略带弹性的原料,在经过调质是会吸水膨胀,经过环模压缩制粒后,会因水分的作用及原料本身的弹性而弹开,产生纵向裂纹。

②环模压比过低。

③调质温度低或时间短,调质不充分,饲料熟化度不够。

  3.3.2改进措施:

①如果有必要而且配方成本允许,调整配方。

②使用较饱和的干蒸汽降低粉料调质后的水分。

③降低产量或加大压缩比,尽可能地延长饲料在环模中的时间;④有必要时添加粘结剂,也可以减少颗粒产生纵向裂纹。

⑤提高调质质量:

加长调质时间,或使用多层调质器或高效调质器。

⑥必要时增加后熟化工序。

3.4颗粒产生辐射式裂纹

  3.4.1产生原因这种外观主要是由于颗粒中含有较大的颗粒,这些大颗粒在调质时,很难充分吸收水蒸汽中的水分和热量,不象其它较细的原料那么易软化,而在冷却时,由于软化程度不同,导致收缩量的差异,以致产生辐射式裂纹。

  3.4.2改进措施:

①控制原料的粉碎细度和颗粒均匀度。

②使调质充分均匀,让原料各组分都能充分均匀软化。

③减少冷却风量,延长冷却时间。

④必要时增加后熟化工序。

  3.5颗粒表面凹凸不平

  3.5.1产生原因:

饲料中的表面凹凸不平,影响了饲料的美观,投喂到水中,饲料各部分的耐水性不同,使饲料在短时间内溃散。

原因在于:

①制粒的粉料中含有没有粉碎过或半碎的大颗粒原料,调质过程中未能充分软化,在通过模孔时就不能很好地和其它原料结合在一起,使颗粒显得凹凸不平。

②调质后的原料中夹杂有蒸汽泡,蒸汽泡使饲料在压制成颗粒的过程中产生气泡,当颗粒被挤出环模的一瞬间,由于压力的变化导致气泡破裂而在颗粒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现象。

任何含有纤维的饲料皆可能发生此种情况。

  3.5.2改进措施:

①妥善控制粉料的细度、改善调质效果从而在调质时使所有原料都能充分软化。

②对于含纤维比较多的原料,由于容易夹杂蒸汽泡,因此不要在这种配方中加入太多的蒸汽。

  3.6颗粒出现腮须状3.6.1产生原因如果加入的蒸汽量过多,过多的蒸汽游离于纤维或粉料中未被充分吸收,而在颗粒挤出环模时,因压力的急剧变化蒸汽泡爆裂而将纤维或颗粒原料凸出表面,形成腮须,尤其在生产高淀粉、高纤维含量的饲料时,使用的蒸汽过多,情况越严重。

  3.6.2改进措施改善调质质量。

高淀粉、高纤维含量的饲料,应使用(0.1~0.2MPa)的低压蒸汽。

蒸汽压力越低,开始凝结的时间越短,有利让蒸汽中的水分与热量能充分释放给饲料吸收。

假若蒸汽压力太高,带压的蒸汽进入调质器的瞬间易出现闪蒸,在温度降到100℃之前不会则蒸汽不会凝结。

于是有部分蒸汽储积在调质后的饲料原料中,当制粒时就导致上面所述的腮须状颗粒效应,总之应特别注意蒸汽的压力调节。

另外要注意改善调质质量让添加的蒸汽充分被原料吸收。

  3.7单个颗粒或个体间颗粒颜色不一致,俗称“花料”

  3.7.1产生原因饲料的颜色不均匀容易使养殖户对产品的质量产生怀疑。

一般来说,饲料颜色不均匀与熟化和混合调质过程相关。

原料的粉碎粒度不够容易导致原料混合不均匀,从而影响饲料颗粒不同部位的熟化程度。

另外,熟化过程中温度过高、颗粒大小不一等因素也会影响饲料颗粒的颜色。

主要表现为从环模挤出的个别颗粒的颜色比其它正常颗粒的颜色深或者浅,或者单个颗粒的表面颜色不一致,从而影响整批饲料的外观质量。

综合而言,原因主要有:

①饲料配方成分复杂,原料品种多;①混合不均匀;③调质不均匀,制粒前的粉料水分含量不一致;④重复制粒的回机料添加量过大;⑤环模孔内壁粗糙度、模辊间隙、模辊磨损量不一致,环模内布料不均匀等造成环模出料不均匀;⑥粉碎细度达不到要求;⑦粉料在料仓中有分级现象。

  3.7.2改进措施:

①改善混合效果;②提高调质质量:

加长调质时间、使用多层调质器或高效调质器、延长调质时间;③控制粉料的细度和均匀度;④制回机料添加量,添加回机料必须经过混合;⑤修整或更换环模、压辊;⑥调整模辊间隙到最佳位置,并且使所有的间隙一致。

  3.8颗粒耐水性差

  3.8.1产生原因饲料的耐水性是指饲料在水中的抗溶蚀能力,通常以规定条件下饲料在水中的溶失率表示。

国家标准中规定对虾饲料的耐水性要达到30min。

饲料耐水性差会导致饲料在未被摄食前就溶散在水中,造成饲料的浪费,并且污染水质。

颗粒耐水性差的原因有:

①调质时间短、调质温度低,造成调质不充分温度低熟化度不够、水分不足。

②淀粉等粘结性原料含量不足。

③环模的压缩比过低。

④脂肪含量过高或粗纤维含量过高。

⑤粉碎细度不够。

  3.8.2改进措施:

①提高原料水分、调整浆叶角度延长调质时间、增加调质蒸汽。

②对调质器夹层加蒸汽加热、必要时增加后熟化稳定设备。

③调整配方适当增加淀粉含量、减少脂肪、粗纤维的含量;必要时添加粘结剂。

④加大环模的压缩比、提高粉碎细度。

3.9颗粒料含粉多3.9.1养殖户经常因为饲料中料粉过多而投诉。

粉料产生原因有3类:

①因为饲料颗粒表面不光滑、颗粒松散、切口不整齐等在运输过程中饲料易粉化;②分级筛粉料口被堵塞,制粒冷却产生的粉料没有被筛分出来。

③成品仓中物料是呈漏斗型下料的,颗粒料的流动性好会先下,粉料流动性差会积聚,到一定的时候会坍塌,这种坍塌下来的颗粒料含粉特别高。

如果接料时不注意检查将这种料清出来,会造成一批料中有个别的几包粉料特别重。

  3.9.2改进措施:

  ①针对饲料颗粒表面不光滑、颗粒松散、切口不整齐等原因,产生的粉料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根据原料的特性和颗粒要求选择合适的环模开孔面积、压缩比和喂料量;在设计配方时考虑颗粒粉化的影响适当减少脂肪、纤维的含量,增加淀粉含量;通过延长调质时间、增加调质水分和温度等措施提高调质质量,提高饲料熟化度;提高粉碎细度:

调整或修磨切刀使颗粒切口整齐。

  ②清理或检修分级筛。

  ③接料过程中注意检查饲料含粉率;将含粉率,超标的料重新筛分;针对鱼料等对含粉率,有严格要求的颗粒料,必要时在成品仓下,接料称前加一台震动筛,对饲料进行二次筛分。

  3.10颗粒长短不一

  3.10.1产生原因长短不一的饲料颗粒影响饲料的整体外观,另外也会导致饲料不能充分被动物利用,造成浪费。

颗粒长短不均匀的原因有:

  ①在同一时刻制粒室内物料分布不均匀;②制粒机的喂料量不均匀,调质效果波动很大;③模辊间隙不一致;④压辊磨损不一致;⑤环模导料口的磨损量,沿轴向不一致或环模上被堵死的孔较多;⑥沿环模的轴向,两端的出料速度小于中间的速度。

  ⑦设计环模时减压孔相比有效孔过大,有的颗粒在减压孔中被摔断;小粒径的环模因减压孔长,尤其易产生颗粒长短不均匀的现象。

  ⑧切刀的位置或角度不合理。

3.10.2改进措施:

  ①调整布料刮刀的长短、宽窄或角度。

  ②刚开设生产和快结束生产时喂料量小且不均匀,导致颗粒长度偏短,如果要求高要接出来。

生产过程中要保持喂料量、蒸汽调质的稳定,投入的切刀数量要和产量相匹配,必要时要牺牲产量保证得到合适的颗粒长度。

  ③调节压辊调节螺丝使每个模辊间隙一致。

  ④新环模要配新压辊,使用中的每个压辊磨损量要一致;如果压辊、环模轴向磨损不一致,必要时要将高的地方打磨掉。

  ⑤修理环模的导料口;及时清理,环模上被堵死的孔。

  ⑥在设计环模时,沿环模的轴向,两端的3排孔压缩比可以比中间的小1~2mm(根据配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