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4142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1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docx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docx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案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第一章、渗漏

1、管根渗漏••…

2、楼板渗漏••…

3、墙体渗漏••…

4、窗户渗漏••…

5、烟道渗漏••…

第二章、空鼓

1、墙砖空鼓

2、地砖空鼓••…

3、抹灰空鼓

4、腻子空鼓

5、地板空鼓••…

6门窗收口空鼓

第三章、开裂

1、石膏板开裂…

2、木制作开裂…

3、壁纸开裂••…

4、墙体开裂••…

第四章、脱落

1、腻子脱粉

2、腻子脱落••…

3、腻子脱层脱落

4、瓷砖脱落

5、木饰面面漆脱落

第五章、观感

1、瓷砖色差控制

2、石材色差控制

3、壁纸色差控制

4、油漆色差控制

5、灯光色差控制

6木地板色差控制

7、墙地砖排版控制……

8、开关插座灯具点位控制

第一章、渗漏

渗漏,之所以做为精装修施工管理的第一位,因为建筑工程一旦引起渗漏,将较难处理;因为渗漏多为隐蔽工程施工、监管、验收不合格所致,所以把渗漏做为重点章节的重点项来分析,将对建筑精装修施工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1.管根渗漏

对于给排水管道漏水,主要是由于管道边封堵质量不到位所致;从渗漏形态来看,有管边大

面积渗漏,管道环状渗漏,管边零星点状渗漏以及斜向通长裂缝渗漏。

1.1原因分析

1.1.1管边大面积渗漏

(1)施工前材料的准备及质量验收未按照要求进行,致使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因为封堵管洞大多数均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施工,为此,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就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必须严把进场材料质量关。

(2)施工时,未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或拌制不均匀导致混凝土质量较差,局部水灰比过大,干缩变形大,内部松散,导致渗漏。

(3)施工过程中工序简化,未分二次浇捣管边混凝土,导致水从贯通的毛细孔隙中流出,造成渗漏。

(4)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插捣不实或漏捣,致使管边混凝土松散,孔隙多,导致渗漏。

(5)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养护不及时或时间小于7日,造成水泥水化反应不完全,混凝土内部出现收缩裂缝或粉状结构,致使水从该部位渗漏,混凝土与管道粘接不牢,有间隙。

(6)施工时,未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对管道边细部节点进行处理,具体表现为穿楼板的立管或套管未设止水环,对管根部位未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致使渗漏。

1.1.2管边环状渗漏(此种渗漏主要是出现在新旧混凝土交界处)

(1)施工前未先对预留洞中边进行凿毛,凿成漏斗”状处理,并未用钢丝刷将松动部位清走后再用清水将该部位冲洗干净。

(2)浇混凝土前未先刷一道水泥浆结合层。

(3)新旧混凝土粘接不牢,以至于新旧混凝土间产生微裂缝,造成水从裂缝中渗出,出现环状渗漏。

(4)结构混凝土板在浇捣预留管洞边时振捣不密实,导致水从原结构板上松散混凝土的间隙

内渗漏。

1.1.3管边零星点状渗漏

因现在通常管道吊洞均采用铁丝吊三夹板来支吊模,在第一遍混凝土浇完后,未将吊模铁丝剪断并埋于板内,致使铁丝外露于板面,导致铁丝锈蚀,水从锈蚀的铁丝下渗到板底,出现点状渗漏现象。

1.1.4管边斜向通长裂缝渗漏

(1)此裂缝主要出现在管线交叉部位或四大角部位,呈线状通裂缝。

因管边为最薄弱部位,

往往通过管道呈45度角,主要是由于结构在四大角的放射钢筋无或数量,长度不足所致;

(2)管道洞口钻打时过猛将结构振裂,造成结构试水时出现通长渗漏。

1.2防范措施

1.2.1严把原材料关

(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应大于32.5号,经检验合格;

(2)砂:

采用河砂,中砂,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云母含量不大于1%,经检验合格。

(3)石子:

采用碎石,公称粒级5-10mm,针片状颗粒不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之比不应小于1.5,经检验合格。

(4)水;采用饮用水。

(5)膨胀剂:

应选用补偿性膨胀剂;女口:

硫铝酸钙膨胀剂,掺量8-10%,或氧化钙膨胀剂,掺量3-5%,经检验合格。

1.2.2做好管洞边基层处理,将管洞凿打成漏斗”型,并剔除松动混凝土,用钢丝刷刷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1.2.3浇捣混凝土前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C20)为:

水泥:

水:

砂子:

石子:

膨胀剂量=1:

0.55:

1.62:

3.0:

0.1;即:

100kg水泥:

55kg水:

162kg砂子:

300kg石子:

10kg膨胀剂,塌落度控制在60~80mm,并充分搅拌均匀。

1.2.4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要求分二次浇捣管边混凝土

浇捣第一层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洞边,然后随刷一道水泥浆随浇混凝土,厚度为板厚的

1/2,然后用钢筋插捣密实;隔天浇捣第二层混凝土,先用毛刷将基面湿润,将铁丝剪断并置于板面以下大于20mm,拆除底模,然后浇捣第二层混凝土,并插捣密实;混凝土应随拌随用,2小时内用完。

1.2.5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养护时间不小于7日;

(1)应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对管道边细部节点进行处理,穿楼板的立管设置30mm宽20mm高的止水环,对管根部位用防水油膏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防止渗漏。

(2)对于四大角部位或管线交叉部位,按规范及构造要求安放放射钢筋或构造钢筋,管道洞口边钻打时应尽量避免将结构振裂。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巡查及检查工作。

1.2.6管道安装时增加伸缩节穿过楼面的塑料排水管要按规定安装伸缩节。

1.2.7管道增设套管且管道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处理冷、热给水管应在穿过楼面处埋设套管,其套管采用镀锌钢管,高度宜高出现浇楼板60-80毫米,在立管安装完工后,在立管国上周用沥青、麻丝等柔性材料填塞,以便于立管伸缩,同时,填缝高度要高于套管,并作成向外斜的坡度。

2.楼板渗漏

2.1原因分析2.1.1结构施工期间,由于施工人员工作不认真,监理人员检查不到位或卫生洁具安装时型号改变等原因,导致管道预留洞位置不准确甚至遗漏,在管道安装时大范围剔凿,破坏了楼板混凝土的整体性;

2.1.2管道安装完毕后的堵洞一般由水暖工单独完成,由于水暖工不熟悉土建施工工艺的相关要求,操作方法不当,导致管道周围混凝土密实度较差,成为水流向下一层渗漏的通道;

2.1.3卫生间的防水材料材料的选择,卫生间防水一般地面采用成膜性较好的聚氨酯防水,不

适用JS防水及采用卷材;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未按照设计要求选择防水,导致渗漏;

2.1.4排水管道与楼板混凝土属于不同特性的两种材料,膨胀系数不一致,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卫生间楼板要连续不断地承受使用荷载而产生变形;同时管道内的介质温度长期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引起管道不断的热胀冷缩,经过若干年后,必然在管道与楼板间产生裂缝,引起漏水;

2.1.5卫生间漏水治理的核心是以排为主,防排结合,楼板刚性防水与涂膜防水共同发挥作用的原则;但部分卫生间楼面找平层时,未按设计要求做3%的坡度,排水时无法正常坡向地漏,地面出现积水和倒坡现象,在防水施工薄弱的环节,出现漏水现象;

2.1.6成品保护不到位也是造成楼板渗漏的原因之一,防水施工完成后,保护层不能及时做上,其它工种施工时在不经意中使防水层遭到破坏;

2.1.7施工措施原因,正常施工顺序是必须做到先安装管道,后做防水,更不得打洞穿墙;但是由于管理及施工不到位,导致很多前期预留洞不合适,防水完成后重新开洞,工序本末倒置,使防水薄弱处漏水;

2.1.8冬季防水施工应提高室内温度,根据规范要求,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温度不得低于5

度,但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等,在自然温度低于5度时施工,在此情况下防水成膜性较差,会有一定的漏水隐患;2.1.9穿越楼板的管道太多,使漏水几率增大;

2.2改进措施

2.2.1根据卫生间的特点,应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尽量不在地面积水,迅速排至地漏,将水排

走;

2.2.2要并明确工艺要求、施工方法和材料选用,防水层应做在楼地面的面层之下,且做到全

圭寸闭,选用无缝防水材料,四周与墙面接触,并向上翻起,高出地面250mm左右;

2.2.3基层找平要有排水坡度,垫层找坡设计为2%,近地漏处坡度可放大至3%〜5%;

2.2.4穿楼地板一切管道必须设套管,且高出地面20mm以上。

2.2.5防水材料的选择根据卫生间的防水设计要求,不应选用卷材,因卫生间阴阳角和穿楼板过多,卷材每逢转角处施工困难,易发生渗漏,所以宜选用涂料做涂膜防水层,涂料可以使用在任何部位,涂料容易达到全圭寸闭,形成无缝防水层;

3.窗户渗漏

外窗防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预防控制窗口渗漏水工作,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证,只有各环节配合合作好,各个环节都强抓不放松,才能避免渗漏的发生。

3.1原因分析

3.1.1材料原因

(1)窗框、窗扇产生温度变形,致使窗口密圭寸胶开裂或窗口密圭寸胶质量差起不到密圭寸作用,导致渗漏。

(2)因窗洞口四周所抹砂浆与原基底找平层结合不好,存在裂缝空鼓现象,从而出现渗漏。

(3)窗框固定不好,窗扇反复开启,边框受到推拉振动,使窗框与基层间产生缝隙进而造成渗漏。

(4)窗户密封条质量差,在温差作用下变形,导致渗漏。

(5)外墙窗口饰面砖勾缝不实或开裂,雨水顺着微小缝隙渗入室内窗口四周。

3.1.2设计原因

(1)外窗部位防水设计应根据防排结合,全面密封,多道设防”的原则,首先确保基层设计强度,同时要采用合理的防水构造,优选防水材料,并要有详尽的设计说明、精确的节点施工方案图,防水设计还应便于施工人员正常操作。

3.1.3施工原因

现场施工时外窗部位的防水施工未严格按操作程序及设计要求精心施工,局部位置采取的

施工措施不当,造成细部节点处理不细,密封效果达不到规范要求,同时抹灰、打孔、发泡填缝及窗口打密封胶等施工不规范也是造成渗漏的原因。

3.1.4管理原因

操作工序不当,半成品(成品)保护和检测等管理措施未按有关要求进行,导致外窗部位防水质量得不到保证,产生裂缝变形而引起渗漏。

3.2预防外窗部位渗漏的质量控制措施

3.2.1设计措施

(1)外窗台要做好节点防水构造,同时内窗台应比外窗台高出20mm,突出墙面的外窗台面应做坡度不小于3%向外的排水坡,下部要做滴水,与墙面交角处做成直径100mm的圆角。

(2)窗户型材要满足要求,切莫选用劣质、不合格品。

(3)如果墙体采用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其外墙窗洞周边应预埋木砖固定窗框。

砌筑砌块应采用稠度较大的专用砂浆,灰缝应饱满,所有灰缝均应作原浆勾缝。

窗洞口周围宜在安装门窗时发泡封堵后再填柔性密封材料。

(4)外墙砂浆强度要注明等级,避免强度过低、材质疏松而形成渗漏水通道。

(5)设计上要注明外墙抹灰等级,而不是简单标注砂浆打底和贴面砖

(6)窗四周应设计一道防水,必要时配上节点详图。

(7)另外可在每个窗户上沿安装一条U型的引水条(槽),这样可将雨水引流至窗上沿外侧,避免雨水向窗内倒流,阻挡窗上沿外缘水的进人。

322施工措施

(1)严格按照工艺标准的工序施工,做好基层的检验、清理、处理,外窗套边框及外墙局部扩缝、钻孔,各重点部位的密封处理,安装引水条(槽),外窗套四周30cm范围内用防水涂刷,淋水试验,复查并及时修补。

3.2.3管理措施

(1)外窗部位防水要安排专业防水队伍施工。

(2)铝合金窗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应均匀,宜控制为10mm。

(3)检查窗框接缝,看接缝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密封设计要求,对将要密封的接缝缺陷和裂缝先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