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1732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docx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docx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部分断句。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

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欧阳修《归田录》)

答案:

1.A

2.D

3.

(1)(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2015·锦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14题。

(12分)

【甲】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小国寡民(选自《道德经》)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

(1)豁然开朗

(2)阡陌交通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4)虽有甲兵

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4.【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原文完成下表。

(4分)

【甲】

设酒杀鸡作食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美其服

答案:

12.(4分)

(1)开阔是样子

(2)互相通达(3)迁徙(4)铠甲

13.(4分)

(1)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2)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见,(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意思对即可)

14.(4分)①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②甘其食③安其居④乐其俗

 

2014年

(2014·汕尾市)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渔人甚异之/忘路之远近

B.寻向所志/寻病终

C.悉如外人/悉以咨之

D.便舍船/屋舍俨然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8.从桃花源的景的角度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摘录原句并加以概况)(5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内景色优美,人民生活和睦幸福,是作者追求的理想社会。

B.桃花源与外界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当时是个幸福、美好而真实的社会。

C.选文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选文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答案:

6.C

7.不再出去,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B

(2014·安顺市)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3-17题。

(18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①渔人甚异之()②寻向所志()

③阡陌交通()④便要还家()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5.选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热情的特点?

(2分)

1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

(4分)

17.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4分)

答案:

13.①对……感到诧异②标志,标记③交错相通④通“邀”邀请

14.①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天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一类的东西。

(重点词:

俨然:

整齐的样子;属:

类,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②竟然不知道还有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两个朝代了。

(重点词:

乃:

竟然;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1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找出一句给一分,找出两句给满分。

1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1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3分)

17.成语是:

世外桃源。

(1分)寄托了作者向往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生活得幸福、愉快的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向往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和乐富足,宁静和谐的社会理想)意思对即可。

(2014·毕节市)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13~16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便要还家

(2)遂与外人间隔

(3)寻病终(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4.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汗,无论魏晋。

15.下列句中“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渔人甚异之B.具答之C.忘路之远近D.闻之,欣然规往

16.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2分)

答案:

13.

(1)通“邀”,邀请

(2)于是,就(3)不久(4)妻子儿女(每小题1分,共4分)

14.(每小题2分,共4分)

(1)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得,无比快乐的样子。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5.C(2分)

16.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自由、快乐的社会。

(2分)

(2014·株洲市)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便要还家②乃不知有汉

21.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22.有人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

”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

答案:

20.①邀请或通“邀”(1分)②竟然(1分)

21.太守立即(随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2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

22.要点:

①政治黑暗;②寄托理想;③报国无门。

(1点1分,答出2点即可)

(2014·常州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材料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苏杭多产梅。

或曰:

“梅以曲、以欹①、以疏为美。

”固②也。

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③之隐明告鬻④梅者,斫⑤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⑥:

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呜呼!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广贮苏杭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材料出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欹(qí):

倾斜。

②固:

本来。

③孤癖:

特别嗜好。

④鬻(yù):

卖。

⑤斫(zhuó):

砍削。

⑥重价:

大价钱。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芳草鲜美:

(2)渔人甚异之:

(3)遏其生气:

(4)安得使予多暇日: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9.按要求从甲乙两文中摘录相关句子。

(2分)

(1)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2)描写作者“疗梅”方法的句子:

10.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欲穷其林”与“穷予生之光阴”的“穷”用法一样,“悉如外人”“悉埋于地”的“悉”的意思相同。

B.甲文中的“豁然开朗”一扫武陵人的心中的疑惧,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乙文借梅议政,抨击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表达了思想解放的迫切愿望,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追求是一致的。

D.甲文语言质朴、生动,跟桃花源的氛围与人物浑然一体;乙文语言节奏铿锵,极富感情,形象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答案:

7.

(1)鲜嫩(新鲜、鲜艳)美丽

(2)以之为异。

即“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3)生机(朝气)(4)怎样才能(怎么能够)(共4分。

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

的小毛病,如写了一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8.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但是梅树枝干的倾斜、稀疏、弯曲,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以他们的智慧力量所能做得到的。

(共5分,第1句2分,第2句3分。

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9.

(1)甲文: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乙文: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共2分。

答对一处得1分)

10.C(2分)

(浙江嘉兴舟山)

桃花源记(9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渔人甚异之

(2)便要还家(3)处处志之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5.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似来,中华大地出现了“处处自诩桃花源”的现象,请结合本文分析原因。

(3分)

13.(3分)

(1)以……为异,认为……奇异

(2)通“邀”,邀请(3)记,作记号

14.(3分)这个人一五一十详细地说出了他所知道的外面的情况,(他们)都(对外面百姓的生活)感叹、惋惜。

15.(3分)因为桃花源是人们理想中的最佳风景,宁静而优美;但又绝不是单纯的风景,是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

(因为桃花源不是单纯的美景,“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一种文化标记,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追求。

(山东青岛)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7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五柳先生传》)

②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①便要还家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

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1分)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分)

6.A(2分)

7.①通“邀”,邀请②向,对,跟(共2分,每小题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8.①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②看见渔人,就(或“竟然”)非常惊讶,问(他)从哪里来。

(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四川宜宾)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8—21题。

(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桃花源记》

【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满井游记》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忘路之远近聂政之刺韩傀也B.屋舍俨然。

吴广以为然

C.于是冰皮始解于是鴟得腐鼠D.山峦为晴雪所洗此为何若人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一致的是()(2分)

A.欲穷其林泉而茗者B.渔人甚异之。

作则飞沙走砾

C.复前行红装而蹇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1.下列对两则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甲】通过渔人的所见村落、房舍、良田、美池以及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展示了桃花源生活的风貌,勾勒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雏形。

B.选文【乙】通过对山光水色、柳条麦田的描写,有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满井春色图。

C.选文【乙】的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麦苗抽芽的神韵。

D.【甲】【乙】两文都属于游记,均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描绘了美丽和谐的景象,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追求淡泊生活的志趣。

18.(2分)C

19.(2分)D

20.(4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属”“阡陌”翻译正确,各1分;全句语意畅达2分。

21.(3分)D

2013年

(2013·湖北黄石)阅读《桃花源记》,按要求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8.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异:

认为……奇特非凡)B.无论魏晋(无论:

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

记住)D.寻病终(寻:

不久)

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穷其林其人端视容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犹鱼之有水也

C.不复出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10.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分)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分)

8.C

9.A

10.B

11.⑴村里的人见到渔人,就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的人”、“乃”、省略的“渔人”、“所”,每点0.5分,共2分)

⑵村里人的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

(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人的祖先”,“妻子”、“绝境”、“焉”,每点0.5分,共2分)

(2013·广东梅州)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渔人甚异之②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B.①咸来问讯②悉以咨之

C.①不复出焉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②谨食之,时而献焉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3.渔人在这里看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这里环境,生活,民风。

(3分)

1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

(4分)

11.(2分)B

12.(3分)出来后,(渔人)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处处做了记号。

13.(3分)优美恬淡淳朴(每空1分)

14.(4分)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

(意思对即可)

(2013·山东枣庄)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