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1654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比如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审美观念的变化,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

非洲有些部落以为拔掉上门牙或挫短上门牙是美的,因为前者使他们和反刍动物相象,后者使他们和食肉的野兽相象。

还有些部落的妇女为了追求美丽,在自己的上嘴唇上钻一个孔,穿上一个金属的或竹制的大环子。

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唐朝初年,由于崇尚武功,封建统治者把长得健壮丰满当作美女的标志;而到了五代十国的后唐,由于封建阶级日趋没落,整天沉缅于酒色歌舞,因而逐渐把缠裹小足、轻盈瘦削、弱不禁风当作美人。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恩格斯年曾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根源。

恩格斯说:

“凡是存在着社会规模的分工的地方,单独的劳动过程就成为相互独立的。

”社会意识是社会分工的特殊部门。

当它一旦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出来后,就离开经济基础相对独立起来,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并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恩格斯还从社会意识产生的特点的角度揭示它的相对独立性。

人们在创造社会意识时,总要利用先前世代和当代的人们所积累的思想资料,加以改造和发展,而这些思想资料是人脑的产物,它们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手段表达出来并世代相传,经历着自己的独立发展道路。

社会意识产生的这种特点,也使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由于各种社会意识的形成都有其经济根源,推动人们创造和发展社会意识的最终动力不在思维本身而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思维过程都要以客观材料为对象,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各种思想资料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社会意识的成果都要以物质外壳为依托,它们之所以能流传下来,都是由于现实的需要和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社会意识的独立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这种非完全同步性表现为两种情况:

(1)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

这是因为人们对变化了的社会存在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

而且,在阶级社会中,反动阶级总要利用过时的社会意识为其反动政治目的服务。

所以,当社会存在变化了,旧的社会意识不会立即相应地发生变化,特别是离经济基础较远的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更为迟缓。

(2)某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因此,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可作出某种预见。

第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一般说,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是与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的,但往往出现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而社会意识水平不高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而其社会意识领域却超过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

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仅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而且要受到各种具体历史条件诸如政治背景、阶级斗争形势、历史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国际条件的重大影响。

但这种不平衡性也是相对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出现,仍以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为前提。

第三,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有其客观基础和现实根源,同时又和以往社会意识的成果有着历史继承关系。

因此,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及其形式的构建,不仅主要地从现实的社会存在中汲取养份,反映社会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概括当今社会实践的新鲜经验,提炼现实生活提供的思想资料,而且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批判继承过去的历史遗产。

今日的社会意识又成为后人利用的思想资料。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人类的精神文明日积月累,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和发展。

但对社会意识的遗产,不能兼收并蓄。

继承什么,如何继承,归根到底受到现实社会存在及其发展要求的制约。

根据现实的需要,区别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批判继承中超越历史。

第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各种形式在内容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联系、协同地对社会生活起作用。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以什么方式、发生什么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所提出的需要和提供的可能所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的形式影响最大。

各社会意识形式既反映经济又受到政治的重大影响,并往往以政治为中介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亦对政治、法律思想产生影响。

社会意识各形式间的相互作用表明:

经济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

正确揭示社会意识各形式间的相互作用,阐明政治在经济和思想间的中介作用,将有助于说明经济的最终决定作用,既反对了唯心史观,又避免了历史观上的机械论。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也说明了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思想文化领域的日益繁荣,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是我国长期的重要任务。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它具有客观显示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这是人类社会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提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一个或几个典型社会形态的情况,还有一些国家或民族出现了一个非典型的社会形态,这些都是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的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它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这一过程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

一种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存在于人类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社会发展始终,是其他社会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所以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会集团之间的斗争。

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贯彻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阶级分析的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

社会革命不是指社会生活个别方面的变化,而是同整个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相联系的。

它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命阶级手中。

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指出: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这就是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活跃易变的生产力则是它的终极动因。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社会革命的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

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再次,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超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改革及其根源

社会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社会改革包括两种形式:

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另一种是改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

社会改革的根源:

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比如我国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当时社会改革典范。

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但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奴隶制残余。

秦国为了富国强兵,争夺天下,开始变法。

通过变法,奴隶制井田制被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开始确立,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生产者的积极性提高,秦国开始走向富强。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是19世纪初期俄国沙皇彼得一世领导进行的社会改革。

彼得一世实行的以军事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俄国的农奴制,为俄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下半叶日本的社会改革。

日本明治天皇和倒幕派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在取得实权之后开始改革,废除封建制度,采取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俄国1861年改革则是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9世纪上半叶,俄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封建农奴制依然占据统治地位,结果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为缓和社会矛盾,沙皇政府开始改革,废除农奴制,使俄国开始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二)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改革,作为历史观范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所谓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之中,并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谓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改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三)社会主义改革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情况,这种情况有时甚至还很严重,不改革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次,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传统所有制的彻底否定,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完美,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再次,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的,无论是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还是制度创新的经验都很欠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

最后,世界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对峙、竞争的时代,科技发展十分迅速,经济竞争异常激烈,为适应这样的国际形势,世界各国都在改革,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改革适应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充分显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所以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从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与革命有相似之处,所以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规定。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首先从农村开始。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通知的贯彻,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由1980年占全国生产队的50%上升到1982年6月占全国生产队86.7%的规模。

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统合的合作经济新体制代替旧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农业体制改革冲破重重阻力,迅猛地向前发展。

以包产、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制,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泛的规模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这一成效首先在落后地区表现出来。

如历史上就以穷困逃荒要饭多而闻名全国的安徽省凤阳县。

1979年,该县实行大包干到组的生产责任制,粮食生产有了明显的增长。

1980年实行大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粮食生产猛增至5.02亿斤。

在包干到户责任制的推动下,1981年粮食产量又增至6.7亿斤,1982粮食产量达到

7.15亿斤。

三年三大步的结果,出现了农民自己拉着粮食往外省去卖的情景。

凤阳农民在温饱有余之后,就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水利、电力、公路、绿化带、住宅、文教、科技、小城镇等八大建设。

“粮满仓、鱼满塘、处处盖新房;生活城市化,饮食多样化,青年有文化”,成为凤阳新生活的生动写照。

同时期,“人无三分银”的贵州省也出现了新气象。

贵州省有80%以上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后,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农业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联产承包制在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中的显著作用,不仅在落后地区体现出来,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显现出来。

在它的推动下,1981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5.7%,1982年又比1981年增长了11.2%。

联产承包制还使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这种新局面的特点之一,就是我国农业正在开始由自给性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转变,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这就推动了广大农民利用剩余劳力和资金去发展多种经营,分工分业,从事商品生产。

这个时期全国农村先后涌现的大批专业户、重点户,就是农村商品生产蓬勃发展的一个标志。

我国农村新局面的特点之二,是农工商综合经营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随着专业户、重点户的大批涌现和获得经营效益,他们纷纷筹集资金,扩大经营领域。

不仅在农副产品中实行专业经营,还在林牧渔业中从事专业经营;不仅进行单户经营,还在农工商领域进行合股经营。

我国农村新局面的特点之三,是联合承包制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在刚刚实行包产、包干到户责任制时,有些人曾说“这下农业机械化完了”。

可是许多省区的实践结果恰恰与这种预言相反。

安徽省沿淮的怀远、五河、固镇等县,在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以后,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成倍增加。

群众自办农机化的劲头,如同要求大包干一样势不可挡。

其中怀远县1978年只有手扶拖拉机1400多台,到1981年就猛增到7000多台,1982年8月又增加到9600多台,加上新增加的大中型拖拉机,全县拥有拖拉机11000多台,在全国名列前茅。

总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对中国农村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革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完善功能。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活动,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经济惊人发展的几个时期,都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有关。

以18世纪工作母机的出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从1820年--18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9倍,年平均增长率曾达到4.7%。

世界贸易总值增长9.5倍以上。

19世纪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93年-191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144%,年平均增长率为4.6%。

世界贸易增长了121%,年平均增长率为4.1%。

20世纪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反应堆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8--1976年,资本主义世界业生产增长3倍以上,年平均增长率达6.6%。

世界出口贸易量增加6.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6.6%。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统称。

科学和技术彼此密切相联,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这具体表现在它服务于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进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社会形态的变迁上,具有增长知识、改善思维、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的社会功能。

具体地来说:

第一,科技改革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

第三,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增强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

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全球问题”。

但“全球问题”决不能单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原因。

全球问题是社会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的产生同人们长期以来片面看待科技的作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相关。

而造成全球问题更为主要的根源是各种社会因素。

全球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要依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变革,依赖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也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利用。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都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当我们思考是什么力量把陈胜、吴广推向领袖地位的时候,就明显地看到了这种力量。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九百农民被秦朝征调往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屯守,陈胜、吴广是小队长。

走到大泽乡(安徽省宿县西南)遇上大雨,耽误了报到期限。

秦朝法律规定,误期就要杀头。

于是陈胜、吴广杀死押送他们的官长,揭竿而起,发动了起义。

没过多久,就形成了数十万人的声势浩大的人民革命,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

秦王朝的最后灭亡,首功是陈胜起义。

陈胜、吴广本来是种地的贫苦农民,并不是什么大人物,是阶级斗争把他们推上了领袖地位。

当时秦王朝对人民的残酷统治,人民早已忍受不下去了,阶级斗争已到了一触即发之势。

陈胜起义代表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他们一带头造反,人民纷纷响应。

当时的革命形势要求有自己的领袖人物,如果没有陈胜、吴广,也必然会有别人被推上领袖地位。

假如没有人民大革命的形势,陈胜起义便不能成功,陈胜、吴广也仍然是普通农民,而不会成为杰出的领袖人物。

正如马克思说: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广泛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第二,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第三,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

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

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主要人物,既是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的“剧中人”。

可以说,“剧作者”与“剧中人”的比喻是对所有历史人物和政治领袖历史地位及作用的最生动的揭示。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