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社会三年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093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自然社会三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自然社会三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自然社会三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自然社会三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自然社会三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自然社会三年级.docx

《人自然社会三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自然社会三年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自然社会三年级.docx

人自然社会三年级

桥头镇三管小学电子教案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陈红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年级现有班级2个班,本学期担任的三年级自然课教学的有语文老师、班主任,也有其他任课老师,所以对学生的情况有作进一步了解的必要。

教师对自然课的情况了解不够,但从自然课的性质来说,我们一致认为:

强调学生参加实践、动手、掌握必要的科学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本课程更多地和学生的生活联系,所以必然受到学生的喜欢。

对于上好这门课,我们都很有信心。

为了尽量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特长,上课时想方设法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用新理念、新思想去适应现在的学生,从而让他们走出社会时学会一点用武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五个主题的内容:

浙江名人、浙江风景、浙江工艺、浙江气候、和谐浙江。

三、编排特点

教学内容的具体化。

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有利于摆脱空洞说教模式的羁绊,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创造了儿童参与活动过程、思维过程的条件。

同时,使教学过程在实际的层面上实施方法指导,满足儿童的实际发展需求。

四、教学目标(参照每课时的目标)

五、教学措施

根据三年级学生上自然课的要求,根据我对三年级学生的了解,本学期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因为我对自然课不太熟悉,所以首先要做好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2}认真做好科学实验,凡是要求学生会做的科学实验,我要做到事先做一遍,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3}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自然课整合的途径、方法,以求得经验。

{4}上课准备充分,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关心差生,对个别做实验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辅导。

{6}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7}及时总结教学情况,写好教学反思,求得自然课教学经验。

六、教学进度安排: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奇妙的针法第十周水果电池

第二周美丽的钩针花样第十一周自制冰镇番茄

第三周香皂盒第十二周煮饭

第四周小刺猬第十三周栽培豆芽菜

第五周电影放映机第十四周制作电动摩托艇模型

第六周国庆休假第十五周制作小木凳

第七周无土栽培第十六周我的理想

第八周无土栽培常青藤第十七周图像捕捉器

第九周神奇的音乐片第十八周测试

教学设计:

1大禹治水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淳朴、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神话故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看过壁画故事《大禹治水》。

3.学生进行“治理洪水”的调查收集工作。

4.活动区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图书及录像带等。

活动过程: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指导语:

①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

②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指导语:

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指导语:

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②听了故事后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

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指导语:

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

(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

指导语:

通过调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2.秦始皇游会稽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2.了解秦始皇在当皇帝时曾到会稽山拜祭大禹陵。

 3.会讲家乡地名的来源。

二、教学准备

 1.图片资料。

 2.收集家乡地名来源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1.了解秦始皇。

(1)秦始皇是谁?

(2)他来过浙江的什么地方?

他做过什么事?

 自己看书了解,再请学生回答。

 2.说说家乡地名的来历。

(1)说说山阴、诸暨等地名的来历。

(2)我们家乡还有哪些地名?

拿出收集的资料来介绍。

 3.活动。

 

(1)你到过绍兴吗?

 (20投影(图片),介绍绍兴美丽的景色。

 4.课外拓展。

  收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风土人情的图片。

`

 

3.卧薪尝胆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故事。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故事,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自学故事,理解故事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

请你介绍一下。

(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

“胆”指什么?

谁卧薪尝胆?

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学习这个故事。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名说说这个故事。

3.投影,出示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吴国和越国所在的位置。

4.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5.还有一些人物在吴越争霸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来认识他们。

(伍子胥、文种、西施  )

  三、总结全文

   1.听配乐故事。

2.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教师小结: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讲讲这个小故事。

 

4毕昇和活字印刷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活字印刷术,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很需要地位。

2、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感悟毕昇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精神。

设计理念:

知道什么是活字印刷术,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很需要地位,感悟毕昇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感悟毕昇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一、简介毕昇生平。

二、学习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后,先组织交流各自了解了什么,然后再请学生提问,教师补充内容。

2、在师生讨论中,重点指导理解:

活字印刷术为什么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3、活字为什么都做成反向的?

4、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泥活字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三、实践活动。

让学生刻自己的姓名,进行“互赠印章”游戏,刻自己家的电话号码,进行“欢迎来我家”的游戏,也可刻各种卡通形象等等。

 

5 贺知章的故事

〖重新品赏古代诗人的故事〗

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

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

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

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

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他的《咏柳》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

特别是其中第一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1]。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

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2]。

 天宝元年(公元742)时,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

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后来被授予“翰林供奉”。

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

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

读了李白的《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含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

“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

”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

”(你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

)[3]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

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

从后来人们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所得结论来看,贺知章确实是一个具有“超感”能力的非凡的人。

因此他和李白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而从李白这边来说,知音难得,能够在自己成名之前,一眼就看出自己超群出众诗才的人中,贺知章还是第一个。

 他和李白都极其喜欢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

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象坐在船上一样。

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

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

这杜甫也真会说话,难怪后来名气很大。

 贺知章没有留下足够多的诗文,让人知道他修炼的细节。

但从他留下的七首祭神乐章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但是个虔诚而严肃的修炼者,而且对修炼理论的钻研也是很深入的[1]。

而最终弃官归隐并且正式成为道士,则是他多年修炼、道心精坚的明证。

 贺知章在8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已经完全不醒人事了。

但后来死里逃生,又回过来了,并且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

唐明皇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

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之饯行。

这还不算,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

诗的序言中说:

“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

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

正月五日,将归会稽。

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

”唐明皇在诗中写道: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

”大概是意犹未尽,又写了第二首:

“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

仙记题金(竹录),朝章拔羽衣。

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2]

 那个时代,一个人看淡红尘、转而入道是一件极平常的事。

但象贺知章这样由皇帝亲自出面召集百官为之饯行,并且还写诗相赠、以壮行色,就很不一般了。

实际上,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千古奇观。

 贺知章回乡后的情况史载不详,甚至他什么时候去世也不知道。

其实,他去没去世也没有人知道。

听说一个人在某时某地死了,结果许多年后又有人看到他,并且与之交谈,甚至留下诗文,这种例子在历史上还不只一个两个。

 

 

 

 

 

6名人鲁迅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大师鲁迅的童年生活。

2、了解鲁迅的代表作品和他的著名事迹。

设计理念:

通过阅读鲁迅的代表作品和他的优秀事迹,了解文学大师鲁迅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鲁迅的代表作品和他的著名事迹。

教学过程:

一、了解鲁迅:

1、简介鲁迅:

①、鲁迅生平。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②、鲁迅故居。

兴是鲁迅的故乡。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口(今鲁迅路208号),在鲁迅纪念馆的西侧。

三味书屋在纪念馆东侧,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距故居100米左右。

咸亨酒店在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