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0876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就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劝说”为主题的模拟表演和写发言稿的内容,“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有关语言艺术和形式的问题,安排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项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积累精妙语言。

   本组教材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内容是发现、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本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把这次综合性学习和本组其他各项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时,教师要整体关照本组教材编排的特点,整体安排教学活动,做到教学内容自然融合,教学活动能够协调进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按要求掌握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积累优美的语言,并用有特色的语言进行习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发现、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精妙,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激发学生热爱汉字、汉语的情感和积累、表达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四、教学难点: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2.、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精妙,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

六、课时安排:

    《杨氏之子》                   2课时

    《晏子使楚》                   2课时

    《半截蜡烛》                   1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4课时

     回顾拓展三                    2课时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读通、读熟、读懂)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体会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预习文言文,理解课文的意思和写作意图。

导入

一、 故事引入

1.出示罗斯福的故事。

师:

昨天我们聊到了一个话题“语言的艺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语言艺术的故事,请大家看看。

(课件出示: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

“你能保密吗?

”他的朋友回答:

“能保密。

”罗斯福接着说:

“我也能。

2.问题:

罗斯福告诉了他吗?

你从哪儿知道的?

对,你读懂了这个故事。

罗斯福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这里就体现了语言的艺术。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

(板书:

语言的艺术)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刚才大家读的故事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读一篇古文——杨氏之子。

3.写入课题,解题。

师: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指导。

教学

过程

二、读通课文

师:

古人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就先来读读吧,把每一个字音读正确。

1.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由小声初读课文。

2.请一个学生读课文。

3.范读。

4.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三、理解课文大意

1.自主理解课文。

师:

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1)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

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通过看注释理解了“甚、诣”等字的意思。

理解“为设果”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板书:

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

(理解第一句时板书:

杨氏子;理解第二句时板书:

孔君平)

(2)指导并强调下列字的意思:

诣:

拜访 设:

摆出 示:

曰:

说 夫子:

尊称,您 家禽:

家里的鸟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4)全班交流。

2.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教学

过程

四、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

师:

南宋诗人、哲学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读书方法,请你再细细地读、静静地思考,一定会有新的体会。

  1.提出问题: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重点点拨:

  

(1)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

”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小儿家的姓,就跟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语言很风趣幽默。

(板书:

杨梅)

  

(2)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应,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所以用孔雀跟他开玩笑。

  (板书:

孔雀)

(3)品味杨氏之子的话外之音。

  如果你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那孔雀就是你家的鸟啰!

  2.设想:

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怎么说?

  

(1)指导学生在说孔君平的话是用上“聪惠”(板书:

聪惠)

  

(2)点拨:

语言的艺术来自于“智慧”。

3.小结:

这杨家小儿真是不简单啊,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

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五、熟读成诵

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

小结

师:

我们的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剑”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雄”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光彩,而且在以后的生活实际中能够尝试运用语言的艺术。

板书

设计

 

语言的艺术           杨氏之子    

聪惠(智慧)

             杨家小儿   孔君平

         看注释

             杨 梅    孔 雀

        联系上下文

 

作业

布置

生活中体现艺术性的语言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收集这方面的的资料。

教学

后记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

宴子使楚1

教学目标

1.了解宴子出使楚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楚王与晏子的三次较量,体会晏子说话的技巧。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学习楚王与晏子的三次较量,体会晏子维护齐国尊严的精神,感受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查资料,了解晏子的情况;预习课文。

导入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

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

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

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比如:

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教学

过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

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

转折点:

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

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

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结

师: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

设计

只有访问狗国才进狗洞只好大开城门迎接

晏子使楚{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只好陪着笑

两国的水土不同只好陪不是}从此,不敢不尊重

作业

布置

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体会晏子的智慧。

教学

后记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

宴子使楚2

教学目标

1.了解宴子出使楚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理解课文,体会晏子维护齐国尊严的精神,感受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导入

一、复习,导入课文

1.师: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楚王与晏子的三次较量分别是什么?

教学

过程

二、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

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课件出示: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A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B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2)课件出示: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A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B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

他为什么不明说?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2.课件出示: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

水土不服

A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B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

(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三、感情朗读,理解宴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

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

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4.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四、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够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光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实际中能妙语连珠,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人交往。

板书

设计

只有访问狗国才进狗洞只好大开城门迎接

晏子使楚{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只好陪着笑

两国的水土不同只好陪不是}从此,不敢不尊重

作业

布置

试一试:

排练有关课文的课本剧。

教学

后记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剧情,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读通、读熟、读懂)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体会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了解剧本体裁,理解课文描述的剧情

导入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每个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小结。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

轻声地读一读。

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

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

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

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

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

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

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

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

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

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

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

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小结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这么危机的情况下,以国家利益为重,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终于成功的保住了蜡烛中的秘密,这是多么爱国的一家啊!

多么令人敬佩呀!

板书

设计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吹熄)

三个德国军官杰克(去柴房抱柴火)

杰奎琳(拿灯上楼睡觉)

作业

布置

熟读课文,或搜集其他剧本,试着演一演剧情。

教学

后记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教学难点

体会相声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相声《打电话》的录音片断

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尝试相声表演,加深理解,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预习课文,寻找搭档尝试相声表演。

导入

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电话》。

(师:

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教学

过程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

相声有什么特点?

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

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

找出“打电话”的句子。

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

(1)“你贵姓呀?

哦,老胡呀。

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

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

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

……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2)“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

——明知故说。

(3)“我正找你呢。

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

学习吗?

不学习呀。

开会吗?

……不开会。

——没话找话。

(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

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东拉西扯。

……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

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

这个相声给你什么启发?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分角色朗读,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风格。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4讨论:

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小结

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这个相声段子,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做到文明礼貌地与人交流,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板书

设计

打电话

打电话(相声)

相声语言特点:

通俗易懂、

贴近百姓生活

幽默、具有讽刺意味

作业

布置

相声的作品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演一演自己喜欢的相声,评一评自己最喜欢的相声演员,并收集这方面的的资料。

教学

后记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

口语交际三

教学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学习态度诚恳的劝说他人。

教学难点

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学习态度诚恳的劝说他人。

教学准备

影视片《三国演义》中的“劝说”片断。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观看《三国演义》或《赤壁之战》

导入

一、揭示课题,了解意义

1、播放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

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片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劝说孙权吴蜀联合抗曹的场面。

播放录像前,先说明当时的具体情况。

2、在这个片段中,你看到的,听到了什么?

诸葛亮劝说孙权吴蜀联合抗曹。

教师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劝说和鼓励是相对的,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劝说是否真诚,是否讲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联系生活,明确情境

1、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或被他人劝说的经历?

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劝说的语言,即“怎么说的”“说了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劝说?

三、自由练说,模拟表演

1、你最想对谁,对那种情况进行劝说?

想一想,该怎样说效果会更好?

2、学生轻声地练说。

3、师生模拟表演。

(1)学生说明当时的情况。

(2)教师扮演被劝说对象,学生扮演劝说者,模拟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模拟表演的情况。

4.劝说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说话态度要真诚;不同的劝说对象要有不同的语气,比如对长辈要尊敬;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语气,比如紧急的情况就不能慢条斯理;一般要分析原因,指出改正的方向等。

四、修改提高,分组表演

1、根据刚才的提示,对自己的劝说进行修改,争取取得好的劝说效果。

2、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劝说别人,相互交换角色。

3、课堂展示,共同评议。

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进行劝说。

提高劝说意识。

小结

劝说别人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在劝说别人时要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

还要注意劝说的对象、场合和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让对方真正接受自己的意见。

板书

设计

劝说

劝说的注意事项:

1.说话态度要真诚;

2.不同的劝说对象要有不同的语气,;

3.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

4.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

作业

布置

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着进行劝说,提高自己劝说的能力。

教学

后记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

习作三1写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