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想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849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教感想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支教感想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支教感想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支教感想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支教感想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支教感想 1.docx

《支教感想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教感想 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支教感想 1.docx

支教感想1

西部之旅·爱心之旅·支教之旅

——记2011西部暑期义务支教

地科系土管0908班武永山“蒲公英”支教队队长

支教已经结束一周了,而留给我的却是一幕又一幕难以忘怀情景。

静下心来慢慢地回想起来,依然那么回味、那么怀念,因为这次“蒲公英”之行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所以我觉得组织并参加这次“蒲公英”,值!

西部之旅

自己是甘肃人,为什么这次却说是西部之旅?

去过西部很多地方,领略了具有代表意义的西部风情,如新疆楼兰古国的神秘,敦煌莫高窟的震撼,青海雪域高原的圣洁,银川西夏王陵的神秘,但哪一次都无法与这一次旅行相提并论,因为这一次是我一生都无法忘却的真正的“西部之旅”。

此次西部之旅,或许对那些孩子改变不大,然而却改变了我自己。

在那样的环境下,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成长的快;因为不是仅仅视觉的刺激,而是心灵的撞击。

到现在,我努力的忘却着,却不知道该忘却哪些;然而,我慢慢地才发现,其实自己什么也没忘却,因为十五天的点点滴滴都是刻骨的记忆,不敢忘却,不能忘却!

中国的发展不能没有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不能没有农村的发展。

我只想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努力,为中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做一些事,为贫穷的家乡经济发展做一些事,踏踏实实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一些事,因为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爱心之旅

 十五天的支教人生,让我在笑容和泪水中学会了坚强,让我在艰难和困苦只能够明白了前进的意义。

十五天的支教人生,让我明白了发现一个人独特的潜质并让他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比简单地灌输一些外部的东西要重要得多。

十五天,我们感受着自我价值的彰显;在这里,我们是被需要的、被信赖的、被爱戴的。

十五天,我们深刻地认识着国情;在这里,我们对西部、对基层、对教育、对社会、对国家、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也有了更为强烈的愿望。

十五天,是一颗“爱心种子”从播种、浇水、施肥,到慢慢萌发的过程。

一滴水使天下的花朵有了颜色,一颗星让地面的脚步有了方向,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种阳光!

给孩子希望,就是给西部希望,给国家希望,给民族希望!

支教之旅

没一点经验,第一次组建支教队,第一次带领支教队,第一次远程支教等,种种第一次给我很多的压力,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使是黎明对我而言依然是黑暗的。

三个月的紧张训练、培训和考核,让我经历了地狱的洗礼,出发前考试周的繁忙准备,最终期待已久7·17来临了,阴霾的天气欢送着我们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在火车上大脑像播放电影一样的想着支教需要注意的每个细节,绷紧的神经早已冲破了瞌睡的眼皮,感觉就像是背水一战,做好了应对一切可能发生意外的心理准备。

我们是一群充满激情,富有爱心,热衷于志愿服务;倔得像老牛,硬得像石头,不撞南墙不回头,愿意战斗到底的80后、90后;我们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最努力的。

三天的路程,三次的转车,三个不眠之夜,7月19日下午五时终于到达支教学校——川口中心小学,我们和学校领导及老师召开了座谈会,具体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进度和教学课程。

7月20日,孩子们都到学校了,整齐端正的坐在教室里,当我看见孩子们那眼神,突然想起了“希望工程”中最有名的一张照片《渴望的眼神》,心里泛起难受……

7月21日,正式开课的第一天,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给学生讲课,虽然我们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才人,我们没有丰富的阅历,我们缺少专业的教师培训与教学经验,但是我们并不紧张或害怕,因为我们拥有勤勤恳恳的奉献精神,因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那渴求的眼神,因为我们得到了学校老师们的积极帮助。

后面通过十几天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求。

有些孩子家离学校很远,单程要走一小时多,而且几乎全是山路或沟壑,孩子们每天五点就要出家门。

每天翻山趟沟,披着晨光上学戴着夕阳回家,清晨路上啃着窝头,晌午学校吃着锅块,渴了喝口山泉,艰苦的生活条件没有使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度降低,他们依然顽强的奔跑在求学路上,亲眼见后让我们很汗颜。

支教期间,每天下午放学,十名队员三两为组,男女队员搭配,踏着缠绵不断的山路,对120余名学生进行家访,我们从各个方面了解农村家庭的状况,包括家庭收入、农村合作医疗、粮食补贴、农机补贴、教育收费等。

从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主要针对当地教育问题,本人已经在《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甘肃靖远支教调查报告》中详细叙述,当地所反映出的问题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家访时,家长对我们的到来十分欢迎,又是做饭,又是泡茶,时不时关心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甚为关照。

川口村是个经济十分落后的村庄,是西部典型的靠天吃饭的村庄,因近几年全球气候的变化,使原本干旱少雨的村庄更是雪上加霜。

村里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作物,粮食也就凑合着够吃,大多数孩子的父亲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儿童,是当前中国典型的“993861部队”(九九重阳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留守儿童数量惊人,“农民工二代”数量呈上升趋势,社会问题十分严重。

有些孩子从小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瘦弱的肩膀上无形的横道在摇晃着,然而他们的脊梁却没有一点的弯曲,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没在家,自己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通过这次支教,我真正地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到贫困家庭、接触到留守儿童,深刻的从本质上了解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尤其是西部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

然而,此时此刻的我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此行能做的只有给孩子们带来希望,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改变命运,考上大学,冲出大山,回报家乡。

回荡语

十五天,我从孩子们身上,获得了深厚的信赖。

十五天,我从家长们身上,感受到了朴素的期望。

十五天,让我难忘地是当地老师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教会了我许多。

十五天,与其说我教会了孩子什么,不如说是他们教会了我许多;与其说我是一个支教老师,不如说我是一个获得锻炼的学生。

临别之际,学生们折的千纸鹤、家长们缝的布鞋垫塞满了背包。

当地的老师们说,别的东西可以不带,这些必须带上,一件礼物一颗心那……

西部,从此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西部的孩子,从此成了我最最牵挂的人。

西部,我的家,我的根,我远行何方都要回去看看的地方!

……

爱撒西部真情传递

经济系国贸0904班李思“蒲公英”支教队副队长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由爱心协会“蒲公英”支教队组织的赴甘肃省靖远县兴隆乡川口中心小学义务支教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针对当地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支教,我们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礼仪、安全、健康、艺术、历史、阅读、视频教学等。

我们希望通过十五天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山外精彩的世界,学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生活、人生及周围的环境。

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并负责三年级和六年级的语文教学。

在十五天的语文教学中,我除了对课本知识进行教授,还增添了相关《弟子规》、《四书五经》名句的讲解,让学生学会文言文的理解方法及其中所包含的做人道理。

在多音字、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知识方面也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复习。

其实我们都明白,短短十五天的支教,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很有限,并不能使孩子在成绩上有明显的提高;但通过这十五天的相处,学生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很多学生从内向孤僻变得活泼开朗,从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到积极踊跃发言。

十五天我只当自己是他们的姐姐,下课后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聊天、玩耍,跟他们打成一片。

每天各班班主任都会带领自己的班级跑早操、做眼保健操,大课间我们一改过去做操的方式,教学生兔子舞、健美操,孩子们既玩得开心又可以起到健身的作用。

每天下午放学,我们十名队员两两组队,踏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去做家访,深入的家访使我们了解到山区孩子的家庭状况及生活环境;有些孩子家离学校很远,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且农村的路大多都是山路或坑坑洼洼的土路,他们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出家门,中午也不回家,就在教室吃干粮(其实就是晒干的馍头和花卷)。

家访时,家长们总是非常热情,泡茶水、摘杏子、切西瓜、端馍馍,忙前忙后。

我们了解到村民主要以种植枸杞、胡麻等经济作物但不成规模,大多数村民都外出打工,农忙时村民都基本上返乡夏收,这时孩子们也起早贪黑跟父母下地。

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山区孩子的艰辛和不容易,每次家访只要遇到贫困学生或留守儿童家庭,黑暗潮湿的屋子,杂乱无章的环境,还有那与孩子年龄极不相符的粗活重活;有些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孩子很难见到父母,一直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等,这些都会刺痛我的心。

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贫困家庭、接触留守儿童,深刻了解了农村教育的现状。

然而,我此行能做的只有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与新鲜,把山外的世界展示给他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

支教时间过去十二天,未到离别之时,我们已经感觉到学生们的不舍和伤感。

从我第一天踏进教室,下课时学生不让我出教室,甚至不让回办公室,一大群人黏在我身边,他们的行动有些鲁莽,有些盲目,但我深知孩子们对我们的爱。

在最后三天,孩子们把他们亲手制作的贺卡塞到我手里,上面写着“真想让李姐姐再教我们一两个月”、“姐姐马上就要走了,真是舍不得她”……

支教结束那天我们进行了汇报演出,当我们六年级集体唱完《同一首歌》时,所有的人都留下了不舍的泪水,离别终究来临了。

以前,总是我送别他人,军训时的教官、实习时的老师……而现在,却是一群小学生为我们送行。

十五天的支教是短暂的,是忙碌的,是充实的。

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们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十五天的支教,大家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脚踏实地的必要性。

虽然在工作中我们也有过分歧,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支教工作而提出的不同意见,这样的分歧反而使我们这支队伍更加上进,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正是所有队员的共同努力,才取得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

有句说得好:

实践出真知。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合格人才,必须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自己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向社会,积极实践,可以帮助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盲目自大,也不过分自卑。

支教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爱的传递,作为一名甘肃人我义不容辞。

通过支教,我们留给川口村的东西很有限,可是这其中的孤独与坚忍、平淡与深刻、失落与欢喜、感动与震撼,将成为我永远珍贵的回忆,。

老师的辛苦之处,每上一节课之前都要做认真的准备,作为班主任更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及组织安排各种活动等;这些财富让我更加成熟,更有能力应对未来遇到的种种困难挫折。

我将带着这些回忆与财富踏上新的征途,并且努力让每一段生命充实而有意义。

未来,我们将继续这项爱心事业,因为我们是“蒲公英”,我们会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贫瘠的土地上,去收获希望,收获温暖!

关注西部山区教育改变留守儿童命运

——2011暑期义务支教心得

管理系工商1004班张秀军“蒲公英”支教队装备委员

2011年7月17日—8月6日,爱心协会“蒲公英”支教队在学院领导及靖远县兴隆学区的关怀与支持下,圆满完成了为期十五天的暑期义务支教任务。

作为“蒲公英”支教队的一名队员,我感到很骄傲,很自豪。

在大山里,因为种种因素,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自然多了起来,兴隆乡川口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支撑家庭开销的一家之主——爸爸们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孩子们几乎跟着妈妈生活,有的甚至只有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家长每天起早贪黑下地,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就被忽略了。

想到这里,我深深感受到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很幸福,每天有人做饭,上学有人接送,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山里的孩子吃着干馍馍,每天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

也许是因为这样,山里的孩子性格都很坚韧,遇到挫折也很坚强,相比较而言,这就是他们的优势。

支教期间我们开设了多门课程,我是体育老师,除了正常的体育教学,额外每天带学生跑早操。

现在回想起来,没给孩子们上课之前,自己还为准备资料不足而感到困扰,可等真正教学时,才发现先前准备的许多资料都没有用,因为山里的孩子很少接触基本体育常识。

针对这种情况,十五天里,主要教他们一些体育常识。

通过和孩子们聊天了解到他们以前上体育课,就是集合,点名,然后解散,开始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们的老师不教孩子们一些基本知识呢?

难道他们也不懂吗?

带着疑惑,我和校长进行了交谈,了解到这里的体育、音乐等老师几乎都是半道出家,自己也是一知半解,专业的老师都觉得农村条件差,没人愿意来。

看着校长的无奈,望着孩子们的无知,我心里不禁一阵伤感。

每天的家访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我们两人一组对所有学生逐一家访,路程近的我们很快就能返回,路程远的需要很晚才能返回,到了孩子们的家里,家长都非常热情,又是切西瓜,又是端馍馍,虽然条件有限,但从他们的眼神和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对孩子、对教育的期望。

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很喜欢我们,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我们能从大老远的地方来到山里,他们很高兴,觉得十五天太短,希望我们能多留些日子。

我们何尝不是这样想,可是身不由己,但我们下定决心明年还去。

有人问我,我们在那会不会很无聊、很枯燥,我肯定地告诉他们:

不会,因为在那里有我们的梦想。

相比城市,那里的山更加的绿,水更加的清澈,空气更加的清新,天空更加的碧蓝,人民也更加的纯朴。

晚上在办公室门前看夜空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数数天上的繁星或久久仰望夜空中奇异的星座,都能安静我们的心。

不知不觉我们在心底埋下了思念的种子,在以后的岁月里发芽、成长。

无论是我们的支教,还是我们的生活,他们都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欢迎我们的到来,一颗感恩的心送我们离开。

“千里土色,万古苍凉”,我想用这八个字来形容这里是最合适不过了,或许,“我们真的不能改变什么,可是我们至少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这是我们十位志愿者的最大的心愿。

可是作为希望文化的传播者,我们能做到的,应该做的,是带给这里的孩子们看山外的勇力和力量,触发他们追求自身价值的信念和决心。

总结这次支教活动,虽然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次支教经历,但我认为非常成功,因为我们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收获了真心的情意,相信这将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重任,更不可懒惰。

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清楚地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自然不是说空话就能成功,要付注于行动才会有深的体会。

实践出真知,毫无疑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情系川口

管理系工程1004班牛广“蒲公英”支教队生活委员

转眼间又到了开学的日子,虽然大包小包的行里早已收拾好,但还是无目的地忙着整理。

虽然已是大二,但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激动。

要开学了,“对!

开学!

”当我想到“开学”这两个字时心里不由得一惊,要开学了,我班的孩子也要开学了,不知道他们这几天过得怎么样,作业做完没,书本整理好了没,我讲的那些题都弄懂没,是否已经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准备……真的好想念他们啊,在大山里生活的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那连绵的群山,创造新生活,改变你们的命运。

这是我第一次支教,第一次站上三尺讲台上,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知识的篇章。

一开始心里还是比较轻松的,可当我们真正地站上那三尺讲台时面对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是,我突然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好重,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教他们知识。

从正式上课到汇报演出结束,我们在川口进行了十五天的支教,好怀念我们这个团队在一起的日子,比一家人还亲。

一起做饭,一起备课,一起为上好课而思索,一起去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一起在晚上看那漫天的星星,一起爬上山顶去看整个村落。

还记得第一顿自己做的饭是那么的香,虽然有些生淡;还记得我们围坐在旗杆下,共同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探讨;还记得当我们跟孩子们去家访时,家长们的笑容是那么的朴实诚恳。

我们在一起,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包容,学会了互助,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好每一位学生。

四年级,我的班,谢谢你们,我的26名学生。

是你们让我有机会登上这三尺讲台,是你们让我懂得了老师的辛劳与汗水,是你们让我明白了我价值的存在,是你们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的孩子们,你们肩负着家人和村里人的希望,你们是懂事的孩子,虽然生活在贫困的山区,但你们的未来不应该被拘束,要为你们自己,为你们的父母,为你们的村子好好学习,走出群山,奔向理想!

除却对学生的不舍,我开始回想支教历程,反观自己:

一方面,觉得自己的教学如果不能带给孩子不同的观念与知识,如果自己的视野仅局限在教学任务上,都算是一种失败;而另一方面,为了配合学校要求提高学生成绩,我以自己最熟悉的东部教学模式为蓝本提了一些建议,可又觉得这些都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与自由。

有时提前讲完既定的课程,孩子们总是要求我多讲一些大学里的生活,每每此时,我总是希望自己能以最大的热情,为孩子们展现外面的世界与美好的未来,却不能从现实的角度为他们透析一条通往所谓美好未来的简单途径;或许者我只是一厢情愿地将自认为最好的出路强加给孩子们,却忽略了他们的真正需求:

支教的生活提醒自己原计划的一套原则与信念在当地并不一定完全适用,需要从头耐心地学习和体会,才能达到所希望的效果。

只要不荒废大好的时光,少年成才并非只有一条路,在当地尤甚,我们需要努力帮助这样的孩子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甘肃·靖远·川口。

这是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我难以割舍的情怀,留下了我不可磨灭的记忆;在这里,我真正深入到边远的乡村,了解当地情况与西部农村发展情况;在这里,我懂得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道理,明白了我们肩负的使命;在这里,我开始注重实践,用行动证明一切;在这里,我更认识到教育乃民生之大计,人才乃国家之根本。

未来,我会将这项公益事业进行下去,为了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为了我的理想。

蒲公英,飞吧!

驻留在希望的土地上吧!

蒲公英的希望

经济系会计1013班张雅静“蒲公英”支教队记录委员

进入大学,已经度过了很多个十五天,但最有意义的,要数甘肃支教的那十五天。

半个学期的训练和培训,出发前两周的繁忙准备,终于在7月17日,“蒲公英”支教队踏上了开往甘肃的火车。

我,便是其中一员。

二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由开始的兴奋、紧张,逐渐转为疲惫、怀疑,看着车窗外山越来越多,水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差,我们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以在这里支教十五天,心怀忐忑,一路颠簸,终于经过近三天的时间,我们到达支教地学校——兴隆乡川口中心小学。

当我们看到红色的大门,黑色的大匾,干净的水泥地,整齐的房屋时,顿生喜悦之情,这样的环境要比我们想像中好的多。

当看到校长眼神中充满期盼和感激时,我们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

穿着队服,戴着队帽,走在路上,路人向我们投来种种目光,或是期盼、或是羡慕,或是怀疑……但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是相同的——为了孩子。

要说紧张,莫过于每天的上课。

从来没有以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从来没有独自一个人接受提出的种种自己都没有想过的问题。

在这里,站在讲台上,自己似乎一下子成了“权威”,而如果我某一句说错了,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

所以,在那里,我真正学会了谦虚,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会主动和他们讨论,会诚实地告诉他们;“这个问题老师不会,寻找到结果就立刻告诉你们。

”因为和他们这群纯洁的孩子们在一起,不用伪装,不用觉得丢面子,他们会以从未受污染的心去包容你、理解你。

孩子们爱我们,因为他们会在我们买不到蔬菜的时候,叮嘱父母从十几里外的家里送来西瓜、蔬菜;他们会每天主动要求我们去自己家里家访,希望能到他们家去坐坐;他们会每天写好几封信给老师,用稚嫩的字体写上“老师,我爱你”;他们会在晚饭后到学校来,和我们在一起做游戏;他们会拥着我们上山,勇敢地说“老师,我拉你上来,你别怕”……能被这样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叫一声老师,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支教期间,我们每天进行家访,每到一家,家长都热情地欢迎,对我们的活动表示全力支持和配合。

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体会到了教育对于一个农村家庭,特别是落后的西部农村家庭的重要性。

在这里,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打工,照顾他们生活、学习的大多数是爷爷奶奶。

祖辈的艰辛促使了他们对儿孙辈极其强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依靠知识,走出大山,摆脱贫困。

几乎每一次,家长都会拉着我们的手,叮嘱我们好好教学、多关注孩子,而每一次,我们都会暗下决心,一定要留给他们一些东西,让他们知道父母的艰辛,奋发图强,改变命运。

最珍贵的是在这十五天里,我收获了一份真正的感情,它超越了友谊,更似于亲情,是那种共同经历艰难,分享喜悦,相互鼓励的坚实情谊。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

“没一起经历过生死的,不会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友谊。

”从没想过,十五天的支教生活会让一群人如此亲密,如此坦诚。

十个人,会一同分享一个巴掌大的烙饼,会在做饭时抢着帮忙,会在天黑时结伴陪同,会在大家没到齐时,没有怨言,坚持等待,会在遇到困难时不顾一切,挺身而出……在他们面前,我可以卸下全部所谓的伪装,真真切切地做自己,不会担心因为说错一句话遭来厌恶,不会担心因为没有打扮整齐引来嘲笑,不会担心因为做出糗事成为笑柄,所有这些只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刚到那里时,有些村民怀疑我们支教行为的纯洁度,是不是一场作秀,以高尚的名义高调前往,教学的内容只是拍拍照、留留念,华而不实;但随着我们活动的深入开展,有些村民打消了这些怀疑的念头。

其实对我来说,这次支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上上课,做做游戏,而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体验,我们都切身体会到了西部贫困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十五天的时间并不长,也许不可能让他们的成绩因为这十五天提高多少,也许不可能改变他们不好的学习习惯,但我们努力教他们做人,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刻苦读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支教的征程才刚刚开始,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懈地坚持。

我们不会忘了一双双单纯而渴望的眼睛,不会忘了干净清脆的朗读声,不会忘了他们对我们说的感谢话语,不会忘了离别时他们哭红的双眼,更不会忘了这个带给我无限记忆的地方。

正如支教队队名一样,我们会像蒲公英,将希望的种子撒满大地,让希望发芽挺立,让知识的光辉撒向每一个需要它的地方,让爱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窝。

愿亲爱的孩子们快乐成长,愿他们能走出大山,愿他们前程似锦!

让生命之花在梦想中绽放

经济系会计1013班李哲羽“蒲公英”支教队文艺委员

一直都觉得“支教”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离自己挺遥远的,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爱心协会“蒲公英”支教队组织的西部义务支教活动,不但圆了自己的支教梦,也对西部农村教育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

2011年7月17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们一行七人背着行囊,带着满腔热血和一颗惴惴不安的心,踏上了远赴甘肃支教的路途。

所面对的是一个自己勾画的、未知的世界,有困难也有挑战,谁都不会退缩,因为我们坚信,信念是可以战胜一切的。

经过漫长的行程,我们终于抵达了支教地,看到了学校,也见到了那里的孩子们,所有的一切都变得真实了。

正式开课的前一天下午,孩子们都到了学校,整齐地坐在教室里,我们不得不改变计划,挨着到各班和孩子们打招呼,相互认识一下。

孩子们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害羞、不自信,他们总是露出羞涩的笑容,低头不语,与他们的交流非常不理想。

经过一个下午的相处,我们了解到这些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内向,我们的目标变得明确了,任务变得繁重了,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还要尽可能的改变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能够自信的面对未来。

我所教的是三至六年级的艺术课,我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上过这方面的课程,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专业老师。

所以,我要尽可能多教他们了解一些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的知识,尽量减少他们在这个方面的盲区。

通过几天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唱歌的,他们的动手能力也非常强,每个人都会制作好多小玩意儿,可能是由于从小干活的原因。

孩子们对于新知识是非常渴望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刚开始由于不熟悉,比较胆小,但经过几天的磨合,孩子们在上课时高度配合我,非常令我欣慰的。

每天下午上完课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