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687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产权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知识产权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知识产权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知识产权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知识产权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法试题.docx

《知识产权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法试题.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产权法试题.docx

知识产权法试题

第一章著作权概述

一、名词解释

1.自然人作者:

指直接创作作品的人,即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创作技巧和方法,直接创作出反映自己个性与特点的作品的人。

2.创作:

创造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作文艺作品。

创作是我们造型综合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

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满足我们对于求知和创造的快感需求。

3.著作权:

是指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所有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利利。

二、单项选择题

1.著作权的产生和保护注重的是(A)

A.作者的思想、理论、观念等思维

B.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C.作者对某一作品的特定表达

D.作品内容本身

2.我国著作法中,著作权与下列哪一项系同一概念(D)

A.出版权B.作者权C.专有权D.版权

3.《著作权法》所调整和保护的对象是(D)

A.版权B.著作权C.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D.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4.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中国公民的著作权在下列情况下产生?

(A)

A.随作品的发表而自动产生B.随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C.在作品以一定物质形态固定后自动产生D.在作品上回流版权标记后自动产生

三、多项选择题

1.著作权的特点在于(ABD)

A.著作权因作品创作而自动产生

B.著作中的人身权不得转让

C.著作权没有保护期限的限制

D.著作权保护期限届满,一切著作权均不再受到保护

2.著作权的法律性质属于(ABCD)

A.抗辩权B.专有权C.对人权D.绝对权

3.我国著作权法体现的主要原则有(ABCD)

A.保护作者权益原则

B.鼓励优秀作品传播原则

C.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D.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原则

4.我国对著作权的保护体现在以下哪些法律中?

ABCD

A.民法通则B.继承法C.刑法D.宪法

四、不定项选择题

1.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主要表现为(A)

A.保护对象不同B.权利产生的程序不同C.权利的存续期间不同D.权利的效力空间不同

2.对作品著作权的保护立法目的是(AC)

A.保护作者合法权利

B.保护商业领域内的商品或服务的特定标记

C.鼓励创新,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

D.保护工业领域内的有关产品或制造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

五、简答题

1.著作权与商标权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著作权与商标权同属于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共性。

但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保护的对象不同和取得的方式不同。

商标权保护的对象是注册商标,而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著作权一般基于创作而自动产生,商标权则要按法定程序申请,经有关政府部门审查和授权后才取得。

2.著作权与专利权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著作权与专利权同属于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共性。

但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保护的对象不同和取得的方式不同。

专利权保护的对象是发明创造,而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著作权一般基于创作而自动产生,专利权则要按法定程序申请,经有关政府部门审查和授权后才取得。

3.如何看待著作权的自动产生原则?

著作权自动取得,指著作权因作者创作完成作品这一客观事实而依法自动取得,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作品上也不需要有任何特别的表示“享有版权”的形式。

这种取得著作权的原则被称为“自动保护主义”。

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体现了著作权法保护作者智力创作的基本宗旨。

作者只要进行了智力创作,其劳动就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以及《伯尔尼公约》都采用了这一原则。

第二章著作权主体

一、名词解释

1.作者

指直接创作作品的人,即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创作技巧和方法,直接创作出反映自己个性与特点的作品的人。

2.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著作权的主体,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即著作权人,又称为著作权所有者。

二、选择题

1.电影制片厂擅自将乙发表在《文学季刊》上的小说《红尘》拍摄成电影。

电影制片厂的行为(A)

A.侵犯了乙的著作权,但未侵犯《文学季刊》的著作权

B.同时侵犯了乙和《文学季刊》的著作权

C.侵犯了《文学季刊》的著作权,但水侵犯乙的著作权

D.既未侵犯乙的著作权,也未侵犯《文学季刊》的著作权

2.甲在创作武侠小说《神腿》的过程中,乙提供了辅助活动。

小说创作完成后,由出版社丙出版。

该书的著作权应归属于(A)

A.甲B.甲和乙C.丙D.甲和丙

3.使用演绎作品的,应当取得(B)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A.演绎作品的著作权B.原作品的著作权人C.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D.演绎作品著作权人或原作品著作权人

4.《胡同史话》一书由王某编纂,李某提供史料和咨询意见,于某进行书稿录入,张某协助联系出版事宜。

《胡同史话》一书的著作权属于(A)

A.王某B.王某和李某C.王某和于某D.王某和张某

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著作权人应该是(C)

A.导演B.主要演员C.剧本作者D.制片人

6.小说《师长》的作者甲授权乙将该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制片人丙委托导演丁将该剧拍摄成电影。

该片拍摄完成后,其著作权归属于(A)

A.甲B.乙C.丙D.丁

7.下列各项作品中,著作财产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是(B)

A.记者为所在报社采编的人物专访

B.设计人员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创作的工程设计图

C.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编写的教案

D.专业作家创作的报告文学

8.刘某由所在工作单位安排,承接了一个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在工作期间出版了一本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专著并获稿费15000元,此稿酬应归谁所有?

C)

A.应全部归刘某所在单位

B.归刘某所有,由刘某所在单位缴纳所得税

C.归刘某所有,但刘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D.归刘某所在单位,但应拿出一部分奖励刘某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可以成为我国的著作权主体?

(ABCD)

A.法人B.自然人C.外国人D.其他组织

2.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作者可以是(ABCD)

A.美国人B.中国公民C.法人D.其他组织

3.下列行为所产生的作品,能够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C)

A.将文字作品数字化B.对古籍进行校点、补遗

C.将小说改编成话剧剧本D.对某些散乱的作品进行删节、组合、编排

4.依照法律规定,下列关于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的陈述,正确的是(ABCD)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保护期限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B.作者身份明确的作品的保护为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C.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中的人身权,除署名权以外全部由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

D.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的财产权由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但是人身权不能行使。

5.张三和李四合作创作《民族音乐欣赏》一书,下列主体中属于著作权人的是(ABD)

A.张三B.李四C.张三健在时,张三的女儿D.李四去世后,李四的儿子

6.下列作品中,属于汇编作品的有(ABC)

A.报纸B.期刊C.百科全书D.列车时刻表

7.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作品的作者包括(ABCD)

A.摄影师B.制片人C.表演者D.作曲、作词者

8.王五为电视剧《凶门》创作了一首主题曲,则他享有(BC)

A.在电视剧中的署名权

B.仅对该主题曲享有署名权

C.在单独使用该主题曲时独立享有著作权

D.与制作人共同享有该电视剧的著作权

四、简答题

简述著作权法关于外国人著作权保护的有关内容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的规定,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我国境内出版的,依法享有著作权。

很显然,外国人的这类作品与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一样,直接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而不再附带诸如作者国籍等条件的限制。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的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出版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著作权法保护。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伯尔尼公约》或《世界版权公约》成员国国民,以及与我国签订双边著作权保护协议的国家的国民,未出版的作品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第三章著作权的客体

一、名词解释

1.作品

作品作为著作权的客体,是有其特定含义的。

一些国家称其为“智力作品”。

2.独创性

指作品必须是作者创造性智力劳动的成果,是作者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反映自己个性和特点创作出来的。

3.演绎作品

是指经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的作品是作者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的劳动而派生出来的作品,其著作权归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所有。

二、单项选择题

1.著作保护的是作品的(D)

A.思想内容B.创作构思C.创作题材D.表达形式

2.刘教授1998年1月1日自行将我国刚颁布的一部法律译成英文,投递给《中国法坛》,于1998年6月1日发表。

国家有关机关认为刘教授的译文质量很高,经与刘协商,于1998年12月5日发文将译文定为官方正式译文。

刘教授对其译文(A)

A.自1998年1月1日起一直享有著作权

B.自1998年6月1日起享有著作权

C.自1998年12月5日起享有著作权

D.自1998年1月1日起至1998年12月5日期间享有著作权

3.下列哪项不适用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C)

A.书法B.律师代理词C.化学元素周期表D.地方志

4.下列选项中,属于作品构成要件的是(C)

A.新颖性B.创造性C.独创性D.可欣赏性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D)

A.用C语言编写的的计算机程序

B.没有剧本的小品表演

C.建筑施工图纸

D.法院的判决书

6.依著作权法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受著作权保护的是(A)

A.时事新闻B.《新闻学》教材C.新闻评论D.《新闻调查》节目

7.张某创作学术论文一篇,依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张某只有在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B.张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

C.张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D.张某的论文须加注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可以被认为是文字作品的是(ABD)

A.戏剧作品B.用盲文创作的小说C.计算机软件D.地图

2.下列作品中属于美术作品的有(ABCD)

A.摄影作品B.建筑作品C.书法作品D.雕塑作品

3.下列对象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BC)

A.李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词

B.马法官就某一案件撰写的判决

C.陈教授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民法通则》

D.刊登在专利公报上的某一发明专利的说明书

4.下列关于摄影作品的陈述,正确的是(ABC)

A.自然人完成的摄影作品,其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及其死后50年

B.摄影作品保护期,不论是法人创作还是个人创作,其保护期均为50年

C.摄影作品的保护期的起算,根据著作权法的自动取得原则,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时起开始计算

D.摄影作品的保护期的起算点为作品发表之时开始计算

5.下列选项中属于著作权的客体的有(BCD)

A.政府公告B.计算机软件C.小说D.公共讲堂的演说

6.《著作权法》第2条第2款规定“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下列关于外国人作品的保护的陈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BD)

A.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其保护期自创作完成之日起计算

B.外国人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30天内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

C.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其保护期自发表之日起计算

D.外国人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此处的“发表”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发表,如复制、展览等

7.下列关于文字作品表述正确的有(ACD)

A.话剧剧本属于文字作品

B.以密码形式表现的小说是文字作品

C.识得该种文字的人数的多少是构成文字作品的条件

D.文字本身的艺术如书法不属于文字作品

四、简答题

简述作品的特征

(一)作品表现形式具有独创性。

独创性是作品取得著作权保护的首要条件。

它是指作品必须是作者创性智力劳动的成果,是作者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反映自己个性和特点创作出来的。

(二)作品的表现形式具有客观性。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以一定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即作品具有能够使人通过感官直接地或者通过食品设备间接地看到、听到、触到的物质表现形式或非物质表现形式。

(三)作品具有可复制性。

作品的可复制性是指作品的客观表现形式能以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第四章著作权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

1.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区别

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以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是作者基于创作所享有的一种使其人格、作品受到尊重的权利,具有强烈的人身属性。

著作财产权是指作者依法通过各种方式而利用其作品的专有权利。

2.发表权

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3.修改权

指作者享有的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

指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5.出租权

指作者享有的对有关作品的出租的专有权利。

6.表演权

即作者对其作品进行公开表演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专有权利。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权利中,属于著作财产权的有(A)

A.信息网络传播权

B.发表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

D.署名权

2.某影视公司根据某乙的小说改编出一部电影,该电影的著作权属于(A)

A.某乙B.某影视公司C.某乙与某影视公司D.以上皆不对

3.画家李某将其创作的一幅油画以23万元价格卖给A公司,A公司因此获得(D)

A.油画的著作人身权B.油画所有的著作财产权C.油画的原件所有权和所有著作权D.绘画原件所有权和展览权

4.为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作家尚公于2000年2月写成报告文学《伟大的战略出击》一书的初稿,5月修改定稿,7月由出版社正式出版,9月经版权登记。

尚公从何时起取得正式出版的《伟大的战略出击》一书的著作权?

(A)

A.2月B.5月C.7月D.9月

5.《著作权法》所称“发表”的含义是指将作品(B)

A.出版发行B.公之于众C.在版权局登记D.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6.知名画家甲把自己画的一幅画送给乙,乙一直珍藏在家中,在一次有关甲的专题画展中,乙将该画送展,乙的行为(D)

A.侵犯了甲的署名权B.侵犯了甲的展览权C.侵犯了甲的发行权D.不侵权

7.刘某从画家孙某处购买了一幅画,刘某在对该画享有物权的同时,对该画还享有(D)

A.改编权B.出租权C.复制权D.展览权

三、多项选择题

1.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ABD)

A.发表权B.署名权C.表演权D.修改权

2.我国出租权的对象包括(ABCD)

A.计算机软件B.文学作品C.图书D.电影作品

3.表演权的内容包括(ABCD)

A.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的权利

B.公开表演作品的权利

C.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D.许可他人对表演进行录音、录像

4.画家吴忠经常即兴作画,赠送好友谢某,几年后谢某已收藏吴忠画30多幅。

谢某从中选出25幅,以《吴忠画册》为名出版了署名吴忠的25幅,吴忠得知后十分气愤,认为谢某及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

依照法律,谢某侵犯了(ABCD)

A.吴忠所赠画的财产所有权

B.吴忠对赠画的复制权

C.吴忠对赠画的展览权

D.吴忠的发行权及获得报酬权

5.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是作者首次发表后的50年的有(ABCD)

A.合作作品B.公民创作的摄影作品C.电影作品D.法人或者非法人作品

四、简答题

1.简述著作人身权的特征及内容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

2.简述著作权的取得

著作权的取得,亦指著作权的产生,是公民或法人依据一定的法律事实或客观事实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享有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1)自动取得原则;

(2)登记取得原则;(3)以物质形式固定取得原则;(4)以著作权标记取得原则;(5)我国著作权取得的有关规定。

3.简述《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中财产权利的规定。

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其他权利(包括公共借阅权、追续权、注释权和整理权)

第五章邻接权

一、名词解释

1.邻接权

即与著作权相邻接的权利,是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一项权利。

2.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

邻接权作为一项保护作品传播者智力劳动成果的权利,与著作权一样都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二、单项选择词

1.图书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的版式设计所享有的权利的保护期为(D)

A.5年B.10年C.25年D.50年

2.下列关于图书出版者专有出版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图书出版合同约定享有专有出版权但没有明确其具体内容的,视为该专有出版权仅局限于以同种文字出版原版图书的专有权利

B.出版者对著作权人的作品享有的在合同约定期限内独家出版的权利

C.图书出版合同中没有约定专有出版权的,图书出版者仍在合同期限内享有专有出版权

D.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作品的装帧设计享有的权利

3.作者向期刊社投稿,在(B)内未收到录用通知的,可以向其他期刊社投稿,双方另外约定的除外。

A.15日B.30日C.60日D.90日

4.以下权利中既包括财产权利又包括人身权内容的(B)

A.出版者权B.表演者权C.录制录像者权D.广播电视组织权

5.下列有关邻接权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报刊杂志社对自己登载的作品享有10年的专有出版权

B.表演者权只是一种财产权

C.表演权是邻接权的一种

D.录像制作者如要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制作录像制品,必须要经过权利人的许可。

6.依据《著作权法》,图书出版单位的专有出版权在合同中的约定期限最多为(C)

A.10年B.7年C.50年D.没有规定

7.甲网站与乙唱片公司签订录音制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合同,甲网站按约定支付报酬后,即开展了网上原版音乐下载业务。

对甲网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B)

A.是合法使用行为B.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应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不是取得录音制作者的许可C.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还须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D.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虽然无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必须取得表演者的许可

三、多项选择题

1.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表演者包括(ABCD)

A.演出单位B.表演者个人C.花样滑冰运动员D.对有著作权或无著作权的作品进行表演的人

2.表演者的人身权包括(ABCD)

A.直接表演的权利B.将表演公之于众的权利C.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D.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

3.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ABCD)许可,并支付报酬。

A.演绎作品的出版者B.原作品的著作权人

C.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

D.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或者原作品的著作权人

4.表演者的财产权利包括(ABCD)

A.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

B.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C.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D.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5.电视台播放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录像制品、应当取得(ABCD)许可,并支付报酬。

A.表演者B.著作权人C.录像制作者D.原播放该录像制品的电视台

6.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ABCD)许可,并支付报酬。

A.表演者B.出版者C.著作权人D.录音录像制作者

7.某影视中心在一电视连续剧中为烘托剧情,使用了某正版唱片中的部分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音乐作品著作权人授权的集体管理组织)以该使用行为未经许可为由要求制片人支付报酬。

该协会的要求被拒绝后,遂向法院法院起诉。

下列说法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BCD)

A.播放行为是合理使用行为B.播放行为侵犯了音乐作品著作权人的表演权

C.播放行为侵犯了音乐制品制作者的播放权

D.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不是正当原告

四、简答题

1.简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义务

(1)转播和向公众有线传播其广播电视的权利;

(2)在音像载体上录制广播电视及复制音像载体的权利;(3)向公众传播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

2.简述表演者的义务

(1)取得相关权利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2)表演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被使用作品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

第六章著作权的限制

一、名词解释

1.合理使用

指他人依法律的明文元宝,不必经著作人许可,也无须支付使用费的使用作品行为。

2.法定许可使用

指他人依法律明文规定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但应当支付使用费的一种制度。

3.强制许可使用

指在一定条件下,作品的使用者基于某种正当理由需要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在以合理条件和理由请求著作权人许可使用未果的情况下,向有关主管机关申请,由主管机关颁发强制许可证,准其使用的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

1.王某的长篇小说《东方之星》于1997年6月1日发表,第2年王某去世。

王某的著作财产权将终止于(A)

A.2047年6月1日

B.2047年6月12日

C.2047年12月31日

D.2048年12月31日

2.蒋某和王某1960年共同创作完成了小说《西山风云》,蒋某于1998年6月2日病故,王某于2002年11月7日逝世,在我国,《西山风云》著作权保护的终止期限于(C)

A.2048年6月2日

B.2048年12月31日

C.2052年11月7日

D.2052年12月31日

3.法人作品的保护期限起始日为(A)

A.作品完成日B.作品发表日C.作品登记日D.作品出版日

4.甲为做博士学位论文,在图书馆复印了乙的两篇论文,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甲的这一行为属于(D)

A.侵权行为B.法定许可使用C.强制许可使用D.合理使用

5.甲作词作曲,创作了一首歌曲《沸腾的母爱》。

在这首歌发表前,甲请歌手乙试唱。

2005年该歌发表,同年中秋之夜,在某养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时,乙演唱了甲创作的《沸腾的母爱》,赢得了老人们的欢迎。

乙的行为是一种(A)

A.合理使用行为B.法定许可使用行为C.法定免费许可使用行为D.侵权行为

6.某市残联出于关心和扶持残疾人带来的目的,未经刘某同意,将刘某已出版的中文版《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一书翻译成盲文出版。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A)

A.合理使用行为B.强制许可使用行为C.法定许可使用行为D.侵权行为

7.甲话剧团欲在其创作的话剧中使用已经发表的歌曲。

根据著作权规定,甲(B)

A.不必获得乙的许可,但须向乙支付报酬

B.应获得乙的许可,并向乙支付报酬

C.须获得乙的许可,但不必向乙支付报酬

D.既不必获得的许可,也不必向乙支付报酬

三、多项选择题

1.依据著作权法,我国关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包括(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