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640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8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诗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诗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诗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诗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docx

《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docx

诗词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北方有佳人

年代:

汉作者: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赏析】

在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

初,(李)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

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上叹息曰:

“善!

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

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汉书·外戚传》)一阕短短的歌,居然能使雄才大略的武帝闻之而动心,立时生出一见伊人的向往之情。

这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之例。

它何心具有如此动人的魅力呢?

初看起来,这首歌的起句平平,对“佳人”的夸赞开门见山,一无渲染铺垫。

但其意蕴,却非同凡俗。

地国秀丽,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北国苍莽,其仕女多雪肤冰姿、妆淡情深。

此歌以“北方”二字领起,开笔就给所歌佳人,带来了一种与南方迥异的晶莹素洁的风神。

北方的佳人何止千万,而此歌所瞩意的,则是万千佳人中“绝世独立”的一人而已,“绝世”夸其姿容出落之美,简直是并世无双;“独立”状其幽处娴雅之性,更见得超俗而出众。

不仅如此,“绝世而独立”还隐隐透露出,这位佳人不屑与众女灵伍,无人知已而独立栏杆的的淡淡哀愁——那就不仅是超世脱俗,而且更楚楚可怜了。

这就是平中孕奇,只开篇两句,恐怕就令武帝企足引领,生出对佳人的心向神往之情了。

北方佳人既如此脱俗可爱,当其顾盼之间,又该有怎样美好的风姿呢?

要表现这一点,就不太容易了。

何况在李延年之前,许多诗、赋中就已有过精妙的描摹。

《卫凤·硕人》表现后宫丽人,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句,曾被清人姚际恒叹为“千古颂美人者无了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

风流儒雅的宋玉吟咏东邻女子,亦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之赋,更见其绰约之姿、流盼之美(《登徒子好色赋》)。

在这种情况下,李延年欲赞北方佳人,倘若没有非常之辞,恐怕就只能罢舞辍歌了。

然而,这位富于才情的音乐家,却出人意外地唱出了“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奇句——她只要对守卫城垣的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士卒弃械、墙垣失守;倘若再对驾临天下的人君“秋波那么一转”,亡国灭宗的灾祸,可就要降临其身了!

表现佳人的顾盼之美,竟然发为令人生畏的“倾城”、“倾国”之语,真是匪夷所思!

但如果不是这样夸张,又何以显出这位佳人惊世骇俗的美好风姿?

而正因为这风姿美得令人生畏,才更让人心驰神往、倍加牵怀。

如果美好的事物都那么可近而易得,恐怕就没有这样摄人心魄的吸引力了。

这就是“不可畏也?

伊可怀也”(《风·东山》)的人生哲理。

此歌的结尾也耐人咀嚼。

上文对佳人的美好作了极度的夸张,结尾则突然一转,化为深切的惋惜之语: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美好的佳人,常常给人君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见得还少吗?

这似乎是要告诫人君,记取倾城、倾国的古鉴,不可为“佳人”所误。

但接着一句则又紧摄一层?

纵然是倾城、倾国,也别失去获得佳人的良机——美好的佳人,毕竟是世所难逢、不可再得的呵!

这二句故作取舍两难之语,实有“欲擒故纵”之妙:

愈是强调佳人之不可近,便愈见其美;而愈是惋惜佳人之难得,就愈能促人赶快去获取。

作者的用意,正是要以深切的惋惜之辞,牵动武帝那难获绝世佳人的失落之感,从而迅速作出抉择。

这样收束,可谓一唱三叹、余音袅袅,令人闻之而怅然不已。

难怪琥帝听完此歌,不禁发出“世岂有此人乎”的喟然叹息了——李夫人在这样的时刻被荐举、召见,正适合于李延年这首非同凡响之歌所造成的情感氛围。

由此可见,这首歌表现佳人之美,不像《卫风·硕人》那样,以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肖像描绘见长,而以惊人的夸张和反衬,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在表现方法上,倒是更接近于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如果两者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此歌在动用夸张、反衬时,又紧紧抓住了人们常有的那种“畏”而可“怀”、“难”而愈“求”的微妙心理,终于产生出不同寻常的效果,打动了一代雄主的心弦。

这就是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这首歌还有一点注意得,就是采用了大体整齐的五言体式(第五句“宁不知”三字实际上可以删除)。

这种体式,当时还只在民间的“俚歌俗曲”中流行。

李延年将其引入上层宫廷,配以美妙动人的“新声变曲”。

这对于汉代文人五言诗的萌芽和生长,无疑起了某种催化作用。

江城子

作者: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

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

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

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

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

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

“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

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

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

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

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

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

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

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

“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

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两句上应“千里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

“记梦”。

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

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

“不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

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

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

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

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倾尽天下为一笑,拱手河山讨你欢。

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

沈园

作者: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原诗是陆游在唐婉抑郁而亡后,悲悼之恨始终郁积于怀,五十年问所写悼亡诗之中最脍炙人口之作。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是作者竭力寻找可以引起回忆的地方。

他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

只是此景引起的不是喜悦而是“伤心”的回忆“曾是惊鸿照影来”。

四十四年前,唐婉恰如曹植《洛神赋》中所描写的“翩若惊鸿”的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

她是那么婉娈温柔,又是那么凄楚欲绝,但现在一切早已无法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只要此心不死,此“影”将永远留在心中。

沈园是陆游与唐婉相识相恋的地方,既是他们的伊甸园,又是他们爱情的归宿。

由于陆游的母亲很不喜欢唐婉,硬逼着把他们拆散,陆游迫于母命,忍痛分离,唐婉改嫁赵士程,陆游也再娶王氏。

10年后,一次两人在沈园偶然相遇,唐婉用酒殷勤相待。

陆游深感其情,无比伤痛,就在园壁上题了《钗头凤》一词,表达了不忍分离的痛苦哀怨和分离后的苦苦相思。

唐婉读之,肝肠寸断,此后不久,忧郁而终。

于是,沈园就成为陆游终生魂牵梦萦的相思地。

在“梦断香销四十年”后,陆游已75岁,来到沈园,重温往事,唐婉音容宛在: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尤其是在他81岁高龄时,来到沈园,睹物伤情,痛切肺腑: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一个白发苍苍行将就木的老人,对满树梅花,吟“只见梅花不见人”,泣不成声,这是一个怎样的旷世痴情者啊!

他分明是要带着这刻骨铭心的爱情和相思,去到另一个世界里追寻当年树下赏梅的伊人。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长相思——相思与生命一样长!

历尽世间事,惟有相思苦。

也想不相思,免得相思苦。

仔细自思量,情愿相思苦。

然而,也许是交通和通讯太发达,现代人便少了几许相思苦,也就少了几许期盼和感动。

有人一辈子对你长相思,有人一辈子令你长相思,你就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金缕衣》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简析】

这首诗作并非艺术上最为上乘,然确也不让须眉,可诵可传。

诗可理解为惜阴,亦可理解为及时行乐,但主题似为劝人及时进取,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金缕衣”的诗,词句直白,富含人生哲理,因此久传不衰,至今还常为人吟诵和援用。

可谁知道这首小诗竟改变了作者杜秋娘一生的命运,使她获取了一段绚烂多姿的“折花”岁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创作年代】北宋【作者姓名】苏轼【作品体裁】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a一声)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huan二声)酹(lei四声)江月。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

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guan一声)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我侬词》

元.管道升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注释】

元代赵孟頫,精绘画,擅书法,能诗文。

他的妻子管道,是一位贤良多才的女性,善画墨竹、兰、梅,亦工山水、佛像,诗词歌赋也造诣很深,本来是女子中的佼佼者。

但赵孟不满足,异想天开地要纳妾,可又不便开口直言,便填了一首词给夫人看,词中意思说:

“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

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

”同时,还安慰她:

“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看了以后,自然很不高兴,可又不便公开吵闹。

为了不把事情闹大,她采取了与丈夫同样的办法,填了一首格律清新,内容别致的《我侬词》予以规劝,词云:

“我侬两个,忒煞情多!

譬如将一块泥儿,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忽然欢喜啊,将它来都打破。

重新下水,再团、再炼、再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那期间啊那期间,我身子里也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

词中口语和畅,形象鲜明,感情真挚,令人深思,使赵孟深为内疚,终于回心转意,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木兰花

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解释】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

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

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也许曾经一见倾心,但是再见之时,也许会是伤心之时。

若是如此,不如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初见,惊艳。

蓦然回首,曾经沧海。

只怕早已换了人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长于情深于情,他的词清新婉约,可以直抒胸臆,给人很深的人生感悟。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每一个人当最初和你相遇,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那种温馨、那种自然、那种真诚、那种回忆,因此就一直弥漫在了你的生命中。

为什么在人的交往中会有误会、费解、猜测和非议呢?

只有淡淡的如水的情怀不就足够了吗?

就象从未谋面的网友,每次在网上遇到时候互相打个招呼,心中存有彼此的牵挂,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吗?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再读席幕容的《初相遇》,她说: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与感激。

胸怀中满溢着幸福,只因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由此看来,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初遇情结,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样清纯透明。

而诗人给它以诗意的注释,让人感觉到初相遇的美丽、温馨和浪漫。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初见后的分手,有如曾经挥手的云彩,也似轻轻告别的康桥……

  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

曾经,初相遇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人生若只如初见,岂不是人生最好的写照吗?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有人说的对,得到了往往就不会去珍惜。

得不到才是一种境界。

或者只如初见,那种淡淡的情怀倒是让人释怀、让人坦然、让人心安。

一句心灵的问候,足以让你一生难忘,我想人生这个东西,淡然一点往往会是清风明月,太过执着,则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对于友情、恩怨、功过、得失、钱财……都看的再淡一点,情愿那初见的情节永远留在自己的梦里。

林清玄的《法圆师妹》,他说:

“每个人的命运其实和荔枝花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没有花瓣的,只是默默的开花,默默的结果,在季节的推移中,一株荔枝没有选择的结出它的果实,而一个人也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吧!

“有的心情你不会明白的,有时候过了五分钟,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

那时候我只是做了,并不确知些道理,经过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象今天一样,你住在这个旅馆,正好是我服务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或者领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转身时你没有叫我,我们都不能重逢,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吗?

我不得而知。

  人生若只如初见,优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

也许哪天转身而去,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

完美的弧线,会诉说着对昨日的依恋。

也许,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有过误会,有过得失,你就会想起初见时的美丽。

或者,那天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呢?

!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但愿再次见到你的时候,你依然那么美丽如初。

今夜春风微送,把我的心扉吹动,多少尘封的往事都清晰地留在我心中,流淌在我的梦里。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

不是吗?

我记得了这样一句话:

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

初见时彼此的微笑……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释】

本诗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诗题“锦瑟”,既是取首句开头两字为题,又含有以琴瑟喻夫妇之义。

首联叹华年之易逝,思旧而神伤;颔联借庄生、望帝故事,写出生离死别的无穷之悲;颈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既追忆忘妇生前的明眸、美色和悲欢离合之情,又隐写现在已是可望而不可及、幻灭不可复追之痛;尾联言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才感到无穷怅恨,即在当时已是令人不胜怅惘,语意沉痛之极。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评解】

这首《蝶恋花》是一首怀人词,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起来。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

“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

“拟把疏狂图一醉”。

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

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

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全词写得激情回荡,执着诚笃,颇能显示柳词的抒情特色。

《画堂春》

(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赏析】

我常常想,作为一个贵族公子,一个深受皇帝的宠臣,纳兰性德何来如此情怀。

可是,当我读完他的词,慢慢的从词中找到踪迹的时候,我明白了。

因为他本来就是谪仙一般的人物,他不是人间富贵花。

他是谪仙般的人物,有着谪仙般的情怀。

他是个痴人,一个对感情执着而又孤独的人。

这首《画堂春》也正是他这个特点的最好体现。

词的一开始,他写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这里的一生一代一双人,正说明了这首词所写的对象。

单看这一句,一生,同一生;一代,同一辈;一双,两个。

这里留给读者一个疑问,两个人是什么关系?

再细细体会,想到这里用的是一双这词,会想到,这里的两个人,会用一双,自然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恋人,而接下来的一句证实了这个想法,争教两处销魂。

如果不是恋人关系的话,这争教两处销魂是怎么也不会出来的。

可是,这里会有人问了,既然是恋人,那为什么不在一起而要两处销魂呢?

所以接着,作者说明了: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到了这里,相信读者的心了跟着沉了下去。

相思相望不相亲,何等的残酷,对恋人来说,彼此相思,彼此能够相望,却不能相亲,这是何等的残酷,也难怪作者会问天为谁春了。

到了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画面,一对恋人,被迫分开,彼此相思种种,这日两人再度相逢,却只能千言万语尽在那深深凝望中,不敢说,不敢讲,不敢透露那一丝一毫的感情,这是怎样的痛啊。

那么,这时候,有人要问了,既然彼此深爱,却又何又不在一起?

接着,作者作了解释: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这句用了两个典,一个是裴航乞药,一个是嫦娥奔月。

裴航于蓝桥乞药而得妻,嫦娥奔月而不得见。

这里借这两个典说明了为什么不在一起,是因为对方已经入宫。

如果未嫁,那裴航于蓝桥容易得妻,只是现在嫦娥已入月宫,与后羿相会无期了。

可是,即使已经相会无期,作者还是在苦苦守望。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里的饮牛津,实际上也是用典,用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其中。

这里的结句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个幻想,如果能与之结合,对着她,即便是贫困,也毫不在意。

这首词从一开始纯用白描,层层深入,直至结句的一咏三叹,实在不愧是纳兰词中的佳作。

《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