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八.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051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八.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八.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八.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八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9·安徽初一期末)秦末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并得到各地农民的纷纷响应,其原因有(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沉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2.(2019·山东初一期末)下列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是(  )

①统一文字

②修建长城

③沉重赋税

④严刑苛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2019·山东初一期末)“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一现象出现在(  )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4.(2017·福建初一期中)下图的文物出土于陕西关中地区,此文物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

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秦末农民起义

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5.(2017·福建初一期中)中央巡视组的成立如一把利剑为反腐败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秦朝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6.(2019·湖南中考真题)“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北宋D.元朝

7.(2019·江苏初一期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秦朝迅速灭亡原因的是

A.繁重的徭役

B.推行中央集权制度

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

8.(2019·江苏初一期末)秦朝时,今苏州地区属会稽郡吴县管辖。

那么,如果你是来自都城咸阳的商人,前往会稽郡做生意,你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9.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10.(2019·北京中考模拟)某同学梳理商鞍变法主要内容时列表如下,其中①处应填写

A.奖励耕织

B.确立县制

C.严明法度

D.统一文字

11.(2019·福建中考真题)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这说明秦朝

A.延续分封制度

B.增强地方势力

C.恢复社会经济

D.实行中央集权

12.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

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

A.丞相制B.郡县制C.州县制D.行省制

二、综合题

13.(2018·辽宁初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战……都是为了发展小农经济,富国强兵。

因为当时各国政权都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自耕农既是生产的主力,又是作战的主力。

——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商鞅“为了发展小农经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国家的统一是怎样完成的?

(3)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并说明理由?

14.(2019·安徽初一期末)纵观中国历史,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1)中国“皇帝制度”的确立始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

(2)上图中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三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肆)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朱元璋是如何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重大改组”的?

材料四故宫导游解说:

“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4)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的设置有何重要影响?

(5)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15.(2019·辽宁中考模拟)观察图片并仔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陈胜、吴广起义图二李自成起义

图一: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900多名被征发的农民前往渔阳戍守长城,途中被大雨困在大泽乡而不能如期到达。

依据秦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

因此,二人决定发动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二:

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方,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颗粒无收,官府征赋如故,阶级矛盾尖锐。

1629年李自成发动起义,针对明朝土地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1644年,李自成在长安建立大顺政权,接着挥师北上,攻克北京,推翻了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可以推断出秦朝重视哪方面的建设?

(3)你认为上面哪次起义的口号最能表达农民的根本要求?

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

【详解】

据所学知,秦末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并得到各地农民的纷纷响应,其原因是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表现有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沉重,④秦朝严酷的刑罚。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不是暴政的表现。

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直接选择答案。

也可采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题意的③,得出答案。

2.B

【解析】

【详解】

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

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

所以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有②③④。

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秦朝速亡无关,①不符合题意。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B

【解析】

【详解】

由材料“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可知,这反映了统一法律、度量衡、车轨、文字等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其中包括统一法律、度量衡、车轨、文字等。

B符合题意;战国时期没有统一文字等,A不符合题意;西汉、东汉在秦朝之后,当时已经统一了文字等,CD不符合题意。

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注意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4.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文物为汉并天下的瓦当,此瓦当是为了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制,因此汉并天下的瓦当出土证明了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知道该文物为汉并天下文物,代表的是汉朝的统一。

5.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监察中央百官;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事;太尉管军事,相互牵制互不统属;郡守掌管地方行政。

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6.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7.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制度,不属于秦的暴政,故B符合题意;秦的暴政如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秦二世更加残暴,最终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传至二世而亡,故ACD属于秦的暴政,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8.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秦灭六国后,各国货币的差别很大,影响了各地经济的交流,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秦朝时,来自都城咸阳的商人去做生意,所使用的货币应是圆形方孔铜钱,故A符合题意;BC所示货币是战国时期使用的,故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秦朝时、货币”是解题的关键,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9.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为了更好的对全国进行统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济上奖励耕织,政治上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军事上奖励军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把全国分为36郡,后来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这说明秦朝实行中央集权,D项符合题意;A项是秦朝时废除了分封制,B项是抑制了地方势力,C项是属于经济方面,与题干无关。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2.B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B项符合题意;为加强统治,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A项不合题意;州县制是隋开皇三年废天下诸郡,改变存在近六百年的州郡县制后施行的行政体制。

C项不合题意;为加强对疆域的控制,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

“自秦朝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可知,秦朝在地方上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二、综合题

13.

(1)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2)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

(3)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战……都是为了发展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为了发展小农经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指的是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发生在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