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0512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彼得德鲁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彼得德鲁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彼得德鲁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彼得德鲁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彼得德鲁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彼得德鲁克.docx

《彼得德鲁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彼得德鲁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彼得德鲁克.docx

彼得德鲁克

彼得·德鲁克

出自MBA智库百科(

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1909-2005)

彼得·德鲁克(PeterFerdinandDrucker,彼得·费迪南·德鲁克,1909-2005),也译作“彼得·杜拉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彼得·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

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

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

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该世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彼得·德鲁克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

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在欧洲经历了二战的残酷,并目睹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彼得·德鲁克感到那些优秀的领导者才是那个世纪的英雄。

德鲁克在他那本发人深省的自传《旁观者的冒险》中写道:

“我和其他维也纳的小孩一样,都是胡佛总统救活的。

他推动成立的救济组织,提供学校每天一顿午餐。

这顿午餐的菜式,清一色是麦片粥与可可粉冲泡的饮料,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两样东西倒胃口。

不过整个欧洲大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的数百万饥饿孩童的性命,都是这个组织救活的。

”一个“组织”居然能发挥这么大的功用!

从德鲁克活生生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德鲁克强调“透过组织这种工具,尽量发挥人类创造力”观念的根源。

  此外,彼得·德鲁克在预测商业和经济的变化趋势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

例如,早在1969年彼得·德鲁克就预言将有一种新的类型的劳动者出现———知识员工,他们的职业将由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不再依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

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

仅10月19日一天,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美元。

对此,彼得·德鲁克说,他早就预料到了,“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基于审美和道德。

”彼得·德鲁克将当时的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称为“完全不具有生产力的一群,但又能很轻易地大把捞钱。

  德鲁克先生在《旁观者》一书中曾深情回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们。

“伟大的心灵必然遭遇不凡的际遇。

”早年的德鲁克就与熊彼得、弗洛伊德等精英知识分子多有交往,并对他以后的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他一生经历了一战、二战,从事过的职业包括记者、金融分析师、作家、咨询顾问和大学教授。

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领袖,令他在世界管理学界拥有不可超越的崇高地位。

  2005年11月11日,彼得·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

[编辑]

彼得·德鲁克的贡献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

1950年代初,他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德鲁克先生一生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

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

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刊物多种,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德鲁克先生已出版超过30本书籍,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

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

“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至2004年,德鲁克先生还有新书问世。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还是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这是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对彼得·德鲁克的评价。

[编辑]

彼得·德鲁克的观点

下列是德鲁克的写作中数个经常提到的观点:

∙对各种总体经济学理论持怀疑态度。

德鲁克争论,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派的理论,能够有效解释现代经济结构中的主要层面。

∙将一切事物化繁为简的强烈欲望。

根据德鲁克的说法,公司倾向生产过多的商品、雇用多余的员工(相对而言外包是较佳的方案)、和错误的投资。

∙提出他所谓“政府的病态”。

德鲁克提出一个表面上非意识形态的主张:

政府无法、也没有意愿提供人民需要、或想要的创新服务,尽管他似乎相信这并不是民主体制中必然发生的情况。

∙对“计划性遗弃”的需求。

企业和政府有一种人类的自然倾向:

无视于明显不再适用的事实,而对昨日的成功依旧念念不忘。

∙对“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长期地推崇,虽然德鲁克将他的职业生涯用于研究管理工作,而非分析蓝领阶级。

他赞扬泰勒是第一位提出工作可以被切割、分析、再改进,这项重要观念的人。

∙对社群意识的需求。

德鲁克早期提倡“经济人的末日”,主张个人对社群的需求可以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植物群落”中满足。

稍后他承认植物群落的概念从来也没有实现,并在1980年代暗示非营利组织内的志愿者可能是社群的关键。

∙目标管理:

企业管理是在众多需求和目标中取得平衡,而不是替某一机构给定一个目标。

这个被称为目标管理的概念首先在德鲁克的《管理实务》一书中提出。

∙顾客导向:

一个公司的主要责任是提供商品或服务给他的顾客。

获利并不是公司的目标,但却是永续经营的必要条件!

其他诸如对职员和社会的责任,则是为了能够继续执行公司的主要责任。

[编辑]

彼得·德鲁克的著作

1.《经济人的末日》(TheEndofEconomicMan)-1939

2.《工业人的未来》(TheFutureofIndustrialMan)-1942

3.《公司的概念》(ConceptoftheCorporation)-1946

4.《新社会》(TheNewSociety)-1950

5.《管理实践》(ThePracticeofManagement)-1954

6.《美国的下一个20年》(America'sNextTwentyYears)-1957

7.《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ofTomorrow)-1957

8.《成果管理》(ManagingforResults)-1964

9.《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EffectiveExecutive)-1966

10.《断层时代》(TheAgeofDiscontinuity)-1968

11.《技术、管理与社会》(Technology,ManagementandSociety)-1970

12.《人、思想与社会》(Men,IdeasandPolitics)-1971

13.《管理:

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

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1973

14.《看不见的革命》(TheUnseenRevolution)-1976(1996年以《退休基金革命》(ThePensionFundRevolution)重版)

15.《人与绩效:

德鲁克论管理精华》(PeopleandPerformance:

TheBestofPeterDruckeronManagement)-1977

16.《管理导论》(AnIntroductoryViewofManagement)-1977

17.《旁观者》(AdventuresofaBystander)-1978(autobiography)

18.《毛笔之歌:

日本绘画》(SongoftheBrush:

JapanesePaintingfromtheSansoCollection)-1979

19.《动荡时代中的管理》(ManaginginTurbulentTimes)-1980

20.《迈向经济新纪元及其他论文》(TowardtheNextEconomicsandOtherEssays)-1981

21.《变动中的管理界》(TheChangingWorldoftheExecutive)-1982

22.《最后可能出现的世界》(小说,TheLastofAllPossibleWorlds)-1982

23.《行善的诱惑》(小说,TheTemptationtoDoGood)-1984

24.《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1985

25.《管理的前沿》(FrontiersofManagement)-1986

26.《新现实:

政府与政治、经济与企业、社会与世界》(TheNewRealities:

inGovernmentandPolitics,inEconomicsandBusiness,inSocietyandWorldView)-1989

27.《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原理与实践》(ManagingtheNonprofitOrganization:

PrinciplesandPractices)-1990

28.《管理未来》(ManagingfortheFuture:

The1990sandBeyond)-1992

29.《生态远景》(TheEcologicalVision)-1993

30.《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Society)-1993

31.《巨变时代的管理》(ManaginginaTimeofGreatChange)-1995

32.《德鲁克看亚洲:

德鲁克与中内的对话》(DruckeronAsia:

ADialoguebetweenPeterDruckerandIsaoNakauchi)-1997

33.《德鲁克论管理职业》(PeterDruckerontheProfessionofManagement)-1998

34.《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Challengesforthe21stCentury)-1999

35.《德鲁克精华》(TheEssentialDrucker)-2001[1]

36.《下一个社会的管理》(ManagingintheNextSociety)-2002

37.《功能社会》(AFunctioningSociety)-2002

38.《德鲁克日志》(TheDailyDrucker)-2004

39.《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TheEffectiveExecutiveinAction)-2006

[编辑]

彼得·德鲁克的论文

1.《PowerandDemocracyinAmerica》-1961

2.《TheDisciplineofInnovation》-1985

3.《TheTheoryoftheBusiness》-1994

4.《ManagingOneself》-1999

5.《LeadinginaTimeofChange:

WhatitWillTaketoLeadTomorrow》-2001

6.《TheEffectiveExecutiveRevised》-2002

7.《They'reNotEmployees,They'rePeople》-2002

8.《WhatMakesAnEffectiveExecutive》-2004

9.《ClassicDrucker》-2006

[编辑]

资本主义的预言家:

彼得·德鲁克[1]

  曾经有一位美国公司的经理写信向彼得·德鲁克报告说,他的经理班子对德鲁克发表的每一篇论文都要进行反复的探讨,并总结本企业可以从中得到的教益。

对于管理学家来说,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奖赏了,毫无疑问,坚持这种作法的绝不仅限于上面提到的企业和它的经理班子。

事实上,自从40年代管理学学术研究兴起以来,德鲁克的文章从来都是企业界,特别是一线经理们关注的焦点和对比学习的标尺,他也因此而被誉为“美国公司总裁的导师”。

  从学术的角度来讲,要想取得上述成就必须在本专业内做到以下三点:

(1)正确地提出问题;

(2)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3)与时俱进,在社会进步的背景下重复前两个步骤。

  德鲁克本人的工作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典范。

不仅如此,在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这一工作流程也是德鲁克本人所极力提倡的。

  例如,当大公司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往往会出现突然的停滞,甚至衰退。

这样的例子在企业界里可谓比比皆是。

人们的最初反应往往是企业的僵化、官僚主义,甚至员工的怠情等等。

治疗的方法则是战略规则、重组、团队激励等。

但是,是不是可以让思维再发散一些呢?

  德鲁克在分析上述问题时独蹊径,提出了他的事业论观点。

一个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能够顺利地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独具的事业理论。

它以企业自觉的使命力核心,包括对市场环境的基本假设以及实现使命的一般手段。

成功的事业理论将把企业提升为行业发展的领头人和主导者。

然而,当事业理论实现后,这类企业往往却会迷失方向,作出有悖于时势的行为。

  20年代,AT&T为自己的组织规定的使命是“让每一个美国家庭和公司都装上电话”,在这一使命的激励下,公司积极调动资源,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然而,当它在50年代完成了这一使命之后,公司却开始陷入危机,其原因既非官僚主义,也非技术优势的丧失。

这些说法固然并非空穴来风,但却不足以解释公司遭受的挫折,关键的问题是未能调整和提出新的事业理论,公司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锐反应却是任何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今天,这种危机同样潜伏在像{微软这样的处于事业巅峰的企业中。

我们都知道微软的口号是“让每个办公室和每个家庭的桌上都摆上一台电脑”,这一口号正是取自AT&T50年前为自己规定的使命。

当这一目标正在迅速接近时,微软如何调整自己的事业理论将是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这一问题上,也许另一家美国大企业的选择可资参考。

通用电气是道琼斯工业指数发布以来硕果仅存的成份股,在其强悍的CEO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最成功的时期,但他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缨,引人了新的事业理论。

现在,整个公司正在为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进行准备和调整。

韦尔奇由于不遗余力地推动他的巨型企业转向电子商务时代而获赠E-Jack的雅号。

  德鲁克在论文中为这种情况开了两个药方,第一个就是主动放弃,第二个是追随自己的顾客。

GE的选择与德鲁克的理论不谋而合。

对照德鲁克的论文和GE的行动,CEO们不难悟出自己的企业目前处于什么位置,甚至连工作的流程都可以设计出来。

德鲁克谈论的仿佛是最一般的情况,但你几乎可以毫无障碍将它引伸到自己的企业,并且知道应该怎样操作。

这正是一位卓越的管理学家独特魅力之所在。

  关注企业面临的一般性经营问题固然是管理学家的职责,但如果管理学家仅仅从企业经营的微观层次上,而不能从社会和时代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出发,对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中所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变化作出敏锐的反应,那么他所培养的只能是“解决问题”的经理而不是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甚至创造机会的“企业家”。

这可不是德鲁克的风格。

作为“企业家的导师”,这意味着他必须将先知的荆冠戴到自己的头上,必须以高度的敏感觉察和分析时代变迁向社会提出的新的要求,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向社会、向企业界报告他的发现,向一线的CEO们发出警报,提醒他们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在竞争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危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从未放弃过这种努力,其成就即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一大批作品如《断裂的时代》、《经济人的末日》、《企业人的未来》、《非营利机构的经营之道》、《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经理》等。

单从名字上看,它们更像是社会学的文献,而不是管理学的著作。

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资本主义的预言家”的称号。

  尽管如此,德鲁克毕竟是管理学家而不是社会学家,他对社会变化的兴趣最终还是落实在企业层面。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提法最早就出自德鲁克的笔下(60年代),他在论文中使用了“知识工作者”(knowledgeworker)的概念,而他对这一概念的分析则集中于企业内部授权、信息流向、知识工作者的业绩考核等等。

  在另一篇题为“新生产力的挑战”中,德鲁克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知识经济背景下提高生产力的关键是什么?

在回顾了历史上提高物品生产和移动的工作效率的努力之后,德鲁克将传统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作了精彩至极的划分:

前者可以归结为如何正确地做事,后者则提炼为应当做什么的问题。

在传统经济工作中,管理者不得不教会工人怎样操作才能提高效率,以泰罗的翻砂工动作分解研究为代表。

但是,在知识经济中,受过专业训练的(其专业水准早已超出管理者的水平,从而谈不到辅导和培训)知识工作者们面临的真正考验却是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

 

  提高知识生产力的关键是规定正确的工作内容,而不是告诉知识工作者怎样完成其工作。

  “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用纯粹操作层面的语言界走两大时代的区别,在这一点上还没有人做得比德鲁克更出色的了。

  正如他的同事乔治•哈里斯所说,德鲁克“一向善于将抽象的理论还原为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领悟到的思想观念”。

在阅读德鲁克的论文中,你将不断享受到这种思维的乐趣。

这正是德鲁克所希望的。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德鲁克则补充道,分享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

[编辑]

彼得·德鲁克的核心遗产[2]

  德鲁克对生活的看法和对管理的看法一脉相承,那就是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他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

  再多活8天,彼得·德鲁克就能迎来他的96岁生日了。

但以他的睿智,似乎早已无意玩这种和时间“较劲”的游戏了。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拥有一个年轻的心灵和头脑。

  作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及了管理学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熟知的许多管理理论的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如营销、目标管理和知识工作者等。

菲利浦·科特勒说:

“如果人们说我是营销管理之父,那么德鲁克就是营销管理的祖父。

  但德鲁克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管理学者,实际上他和管理的学院派一直格格不入。

他在谈到自己的职业时说:

“写作是我的职业,咨询是我的实验室。

”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诸多范畴,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恒久的穿透力。

[编辑]

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

  1950年元旦,德鲁克和他的父亲去探望他的老师约瑟夫·熊彼特,过了8天熊彼特就去世了。

在这次见面中,熊彼特对德鲁克父子说:

“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

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这句话成了德鲁克后来衡量自己一生成败的基本标准,也是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法则,还是他和学术界格格不入的主要原因。

他一边教书,一边做咨询,一边写作,正是这三种不同的身份塑造了他的研究方法与成文风格,也成了他区别于别的管理学者的重要特征。

  他曾经拒绝了哈佛商学院的邀请,主要原因是当时哈佛商学院院长制定了一项规定——教职员工每星期最多只能做一次咨询工作。

而在他看来,管理学更是一种实践,从业者必须要参与实践。

在1946年出版《公司的概念》之前,他曾经在通用汽车工作和观察了两年。

  在写作之前,德鲁克通常对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和观察,在咨询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这种观察和互动中形成一些颇具洞察力的观点。

在他的作品中,很少看到什么“管理模型”和“数据分析”,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直指人心的观点和故事,成文风格简单、清晰而有力。

  这种研究方法在管理学术中被称之为“管理经验学派”,这种学派在学术研究中不属主流。

因为他们的研究方法不符合科学的“学术规范”,没有“模型”和“论证”,因此很难在学术论文中引用他们的“研究成果”。

  一位留学欧洲的博士告诉记者,他当时为了写博士论文,看过几百篇学术论文,没有一篇引用德鲁克的话语。

他唯一一次听到德鲁克的名字是在一次午餐会上,几位管理学博士在讨论德鲁克和一个助教谁的贡献大,那位年轻的助教做了一个合资企业盈利模式的调查研究。

  德鲁克清楚地意识到,他从来就是一个学院派的“边缘人”。

德鲁克本人提供了一个富有洞见的解释:

“为了控制学界,美国政府只向那些用数学公式写作的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资金,自己这类深入实践的学者被拒之门外便顺理成章了。

  2002年6月22日,美国总统乔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