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387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docx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docx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家长学校讲座讲稿)

一、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故事:

朋友女儿上大学,名列前茅,从小学习习惯好

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叶圣陶: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孙云晓: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

许多家长很重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不惜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收效甚微,问题在于这些家长没有把握住家庭智育的方向和重心。

现代教育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又是良好的学习方法的体现。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习惯成自然”一辈子受用不尽。

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一个公式:

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

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如:

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其中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平静的说:

“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的观察事物。

”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然,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

什么是学习习惯呢?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

如:

有一个老师的孩子去上海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竞赛,带队的老师回来后很有感慨的说了一件事:

那天在轮船上,晚餐后,同学们都在甲板上观看风景玩去了,过了一会儿,没经任何人提示,也没任何人要求,该做功课的时候了,那个老师的孩子就独自到船舱里拿出书本,旁若无人的开始学习起来——带队的老师感慨道:

那就是习惯。

我的一个同事,曾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一件事,她儿子在学围棋,自从第一天学围棋开始,她就坚持每天7点以后和他一起做围棋习题,下下围棋,大概有九个多月了,偶尔有几次回到家晚了,直接让他洗澡睡觉,没有下围棋,也没有告诉他今天不下围棋了,但是她的儿子会主动地提醒她“妈妈,今天没有下围棋,你忘了”。

就是这几个月来他已经养成了习惯,到了这个时间,他就会做这件事。

二、培养孩子哪些学习习惯

一般学习行为习惯的内容及培养要求

年段习惯内容培养要求

幼儿阶段

1.听故事聚精会神,每天定时。

2.用笔画画每天画一页画3.观察说话每天观察一两件东西或一两个事情,能简要说出。

4.正确握笔训练正确的握笔书写姿势。

(大中班)5.喜欢图书不撕毁,不折叠,不乱扔,很珍惜。

6.整理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有序,会分类。

小学阶段

1.爱书学会包书皮,在合适地方写名字,不磨损,折皱书角,不在书皮、书中乱画,常到书店购买新书。

2.写字握笔姿势正确,坐的姿势正确,不择皱本角,书写整齐,力求美观。

3.听课集中精神,坐端正,不做与听讲无关的事,积极回答问题,有问题向老师请教。

4.作业独立思考,书写整齐、规范,按时完成。

5.思考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力求知道原因。

6.用工具书会用老师推荐的工具书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困难。

7.记笔记凡读书、读报、听课、听讲话,都动笔记录,能抓要点,力求记原话。

8.写日记坚持天天做,学会拣重要的记,力求有新意。

9.提问每天向老师或同学提一个问题。

10.争论(讨论)和同学有争论纹理,既能正确理解对方观点,又能提出自己见解。

11.读报刊每天读,成为比做的事。

12.积累摘录剪辑好的句子、好语段、好文章、好例题、装订自己的报刊。

13.建立作业规范各科作业书写格式规范。

14.参加课外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听报告、看演出、看比赛、投稿、参加竞赛等。

15.预习建立预习常规,根据各科特点决定。

16.复习遵循记忆规律,掌握各科复习方法。

一般来说,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

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思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

因为,相对于其他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营造书香氛围,培养良好的读看书习惯。

1、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①安静、整洁、舒适的读书环境。

例如

②有计划选择阅读书目。

③与孩子一起读书,多鼓励。

讲故事。

介绍布什夫人,巴巴拉布什

2、教育学生爱护书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①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

②爱护书本、书皮,干净、整洁。

③读书要持之以恒。

(制作记录卡。

)积累一段时间给予奖励或表扬。

建议:

坚持读。

每天20分钟。

可以录音、录像,鼓励、评价。

④读写思结合,是当摘录。

提倡写、读、背。

⑤善于使用工具书。

⑥摆放图书有条理。

⑦读书要善于交流,父母沟通,介绍给小伙伴,互相借阅。

(二)认真预习、复习的习惯。

家长在指导学习习惯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预习的习惯。

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的听老师讲解。

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1、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

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

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比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经行整理,是指全面、有条理。

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

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2、课后复习的习惯。

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

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

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1、一年级的孩子如何预习:

如语文,1先读一些书。

2、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再读一些书,提出问题。

培养孩子养成复习旧课预习新课的习惯。

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的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

如果当天所学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到了二年级还有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

①读书②查字典③再读书,提出问题

2、复习的方法:

认读生字,扩一扩词(介绍一特级教师经验:

女儿在车上,家里做家务时)①有感情读背课文,注重积累,感悟。

②运用:

写一句话或几句话,或做一些简单纪录。

③听写词语:

方法写:

拼音,写词。

复读机。

(三)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孩子上课时能不能认真听讲,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质量。

因此,养成听讲的习惯对孩子的终身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1、怎样才能知道还在是否养成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呢?

1回家以后,问问孩子上课时老师都讲了什么内容?

即是对知识的复习梳理,也是考察孩子上课时有没有认真听讲。

2经常和老师联系。

(电话,家校联系本)

2、按时完成作业,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的习惯。

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着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

从另一个方面看:

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对待学习及其其他许多事情。

相反,一个连写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

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是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有问题,决不迁就,决不姑息。

有家长怕在老师面前暴露孩子的短处,不敢说实话,其实是害了孩子。

(可以变通,但要坚持原则。

(四)养成自主(主动)学习、及时改错的习惯。

我们先来听一个例子,一位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来一个菠萝,好奇的孩子被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位母亲可能会有两种方式对待好奇的孩子。

一种方式是:

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菠萝,是可以吃的,它的外面是很硬、很尖的刺,你不要去摸它哦!

它很重,你提不动它,但是它是圆的,你可以滚动它。

你闻一闻,它是不是很香啊?

现在我们把它拿到厨房去切开它,切好后用盐水泡一泡,它吃起来就又香又甜了。

”另一种方式是:

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菠萝”,然后就把菠萝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忙乎把买回来的其它东西处理好。

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菠萝“采取行动”,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了一下菠萝,赶紧又把手缩了回来,并且对着妈妈喊:

“妈妈,这个菠萝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

”妈妈回应说:

“是的,孩子,菠萝会刺手,不要紧的。

”于是孩子又尝试抓起菠萝的叶子,把它拎了起来,可是菠萝很重,孩子很快就把它放下了,“妈妈,这个菠萝很重,我拎不动它。

”“是的,菠萝很重。

孩子可能又尝试着滚动菠萝,结果真的把它滚动了,他高兴极了:

“妈妈,我把菠萝滚动了。

”妈妈也很高兴:

“你真能干!

”“妈妈,我闻到一股香香的气味,菠萝是不是可以吃的?

”“对,孩子,菠萝是一种水果,是可以吃的。

”“怎样吃呀?

”“把皮削掉,切成一片一片,用盐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

”“让我试一试……真好吃的!

这两种方式,你主张哪一种?

你常用的是哪一种?

它们有什么区别,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吗?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菠萝是多刺的,是很重的,是可以滚动的,是很香的,是要泡了盐水才可以吃的。

这是妈妈直接告诉他的,不是孩子自己发现的。

将来妈妈又带回来一件新奇的东西,孩子也可能会像这次那样等着妈妈告诉他关于这个东西的知识。

第二种方式,孩子最终也明白了,菠萝是多刺的,会刺手,菠萝是很重的;菠萝可以滚动,因为它是圆的;它闻起来很香,切开来是金黄色的,沾上盐水再吃,又香又甜。

这一切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的,孩子不仅懂得了菠萝的特性,他还学到了认识菠萝的方法,你可以摸它,可以拎它,滚动它,闻它,切开它,尝它,下一次妈妈可能带回了一只螃蟹,孩子当然又会尝试去摸它,可是很快被螃蟹咬了一下,于是孩子知道了,这个东西跟菠萝不一样,它会咬人,妈妈可能建议说“你可以用筷子来动一动它,这样就不会被咬了”,于是孩子自己试着用筷子翻动螃蟹,他会发现螃蟹的许多有趣之处。

再下一次,妈妈可能买回来玻璃制品,孩子可能又会用他用过的方法来探索它,摸它,滚它,结果它可能掉到地上碎了,于是孩子又明白了,菠萝、螃蟹、玻璃制品,这些都是性质不一样的东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两种方法的结果很不一样:

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学到了知识,可是他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种方式,孩子也学到了知识,速度比较慢,但是孩子又同时学到认识事物的方法,还学到了要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体会到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大部分的家长,可能都在不自觉中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对待孩子,这其实就剥夺了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的许多机会,对孩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其实经常都有这种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把握。

还有另一个例子,比如三、四岁的孩子,非常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帮忙分发筷子,开始的时候他可能一双一双地拿,这双是给爸爸的,再拿一双给妈妈,最后拿一双给自己。

心急的母亲可能会对他说:

“傻孩子,你一次多拿些,一共拿3双6只,不就不用多跑几趟了?

”其实,等待他自己去总结,能让孩子有机会学习动脑筋思考问题。

他可能要这样来回跑了几个月才想到,每次都做一样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合起来做呢?

于是他尝试着多拿一些,可是要么多拿了,要么少拿了,这样又过了几个星期,后来才真正弄明白,每次要拿6只才刚刚好。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解决问题,并且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

花点时间等待一下孩子,其实是很值得的,对不对?

所以,我们给家长下面这些建议,帮助您的孩子建立主动学习的习惯:

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满,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还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活动,你可以给他多提几个建议让他选择;多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不准”;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干扰他,尽可能不要催促他,不要干扰他,更不要跟在身边不断提醒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在孩子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他,可以多给他提些建议;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发现;不要代替孩子做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的工作,也不要养成整天看着孩子做功课的习惯,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教育孩子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做作业时一般都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出思路,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

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做完作业之后,应该教孩子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

因此,家长、教师最好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及时改错的习惯。

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

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五)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

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另外,还有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应该先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

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要耐心启发他,使他在你的启发和引导下去解决问题。

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

家长要引导孩子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观察,寒暑假或双休日可以带孩子去观看电影、舞台剧、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画展等,在实践中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每天也可适当让孩子看半小时电视,内容可以是新闻、卡通片、流行音乐等,让它们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和现代流行时尚,用它们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思索,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需做哪些工作呢?

给孩子起表率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就是说,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

列宁兄妹三人全都成长为伟大的革命者,绝非偶然。

究其原因,除了社会条件以外,尤为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进行了方法得当的培养教育,给以良好影响。

列宁的父亲是19世纪中期俄国具有进步思想的杰出教育家,母亲则是一位贤达、聪颖、教子有方的女性。

列宁的父母在家里规定了“肃静时刻”,到时候大家同时工作或阅读,父母、孩子都一样,包括最小的妹妹,要打破这一时刻的安静是不允许的。

列宁曾在一篇章中说到:

我不能不想起童年时代我们家每到晚上的情景,到处都是一派工作的气氛。

父亲在自己的书房里办公,阁楼上哥哥姐姐都在看书,母亲坐在一张大桌子旁边做针线,我们两个小一点的坐在母亲边上看着小书或做作业。

这种肃静时刻使孩子们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尊重家庭中其他成员和自我控制的习惯。

凡是要孩子们做的,列宁的父母首先做到。

要使孩子热爱学习,家长的以身作则确实很重要。

如果家长休息时间经常看书看报,这无疑也是给孩子作榜样,家里有一种学习气氛,这种氛围无疑是孩子学习的客观环境,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孩子就会与书本交上朋友。

反之,家长整天在家里“筑方城”、“谈山海经”,把“劈里拍拉”的打麻将声和说笑声传入孩子耳朵,怎么能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要知道,优化的学习环境是使孩子完成作业的客观保证。

当今,可以这么说,孩子是在电视机旁成长起来的一代,电视几乎成为家庭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电视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对孩子来说,看电视的时间及内容,以控制为好。

有的孩子坐在电视机前呆整整半天乃至一天,但要他读书半小时也坐不住。

如果家长自己也是一个电视迷,甚至不加选择看些毫无意义的录像,孩子跟着看,当然就会受电视干扰而影响学习。

例子。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不要以为你们同孩子谈话,命令他的时候才进行教育。

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包括你们怎样议论别人,怎样对待朋友,怎样看书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父母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家长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孩子们健康成长,需要引导,需要教育,需要动辄一顿痛打或痛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尤其当你的孩子在学习上不努力,没有一个良好习惯时,更需要抓住时机,进行诱导。

例如,老师向你反映近来你孩子上课思想不集中,作业不认真。

听到这些情况,如果你回到家就一顿痛骂,孩子不易接受,甚至会跟你对立。

不如心平气和、把孩子当作学生似的,跟他谈谈心,聊天,了解他的想法。

或者说说平时与他玩要的隔壁小伙伴学习如何努力,上课总举手发言,簿子拿出来整整齐齐,所以成绩好,你应向他学习。

或者讲一些中外名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来启发他。

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包括思想品行)要及时了解,多作分析。

就学习习惯而论,孩子的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学习上哪些强一些,哪些弱一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3.多表扬,多肯定。

一般说来,孩子们都喜欢听表扬话,即俗话所说的爱“戴高帽子”。

有的孩子你越批评,越骂,越不行,他自己以为反正我这么差了,弄不好了,抱横竖横的心态,倒不如抓住孩子点滴长处,及时加以表扬,多给他“戴高帽子”,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

某天发现孩子作业比平时整洁或差错少了些,就要大力地表扬他,说他原本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养成好习惯一定能超过别人。

或者有意识地在孩子同班中或邻居中找一两个成绩、智商类似的孩子作为竞争对象,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处超过人家,就及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进取心。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肯定进步的同时,要提出进:

一步的要求,对于他的成功,表扬的话不要说得过满,在表扬的时候,最好能指出下一步该怎样做。

有的家长鼓励、表扬孩子是很有自己特点的。

如投给孩子以赞许的目光、甜甜的微笑,亲吻,一起外出游玩,赠送礼物,诸如此类的爱抚、称赞,会使孩子热烈地感觉到父母的亲情,会加倍地努力学习。

4.从小处着手,从点点滴滴抓起。

孩子的习惯和性格,是积年累月而逐渐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更是如此。

如果孩子今天抄袭了同学一道作业,家长发现了也不过问,那么孩子就可能在明天抄两道或更多道习题。

有的孩子进了中学,写字姿势还很不准确,头歪着,或眼睛与书本保持很近的距离,还有握笔姿势奇特,如果做家长的平时注意了孩子握笔姿势(当然老师也要注意),反复指正,孩子的坏习惯就不会形成。

家长还要不断地肯定孩子学习上的点滴好习惯。

例如,孩子在看书时,有一个字不认识,就主动地查字典,家长看到了便要加以表扬,让他这一点好习惯巩固下来。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期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幸福地生活。

每个孩子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作为家长应是从欣赏孩子优点入手,引导孩子扬长避短。

在一次考试结束后孩子告诉我,语文考的不好。

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有些填充词语没学,不会做。

我听后对他说:

“你从课本上学的东西都答上了,说明你平时上课认真听讲,复习巩固的也很好,妈妈为你的努力感到骄傲。

但是你也应该吸取教训,语文学习内容不知是书本上的,有一部分是课外知识,课外多读书多积累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以后无论考试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样既肯定了他的长处,又让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

我想着比单纯的表扬或批评效果要好得多。

这次考试后儿子曾自豪地告诉我,说数学英语能考满分,结果成绩下来还是扣分。

考虑到他平时粗心大意的毛病,我觉得有必要给他敲敲警钟,但到底怎样跟孩子说才能让孩子愉快地接受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它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想了好一会儿。

最后告诉孩子:

“你的成绩我很满意。

如果不是粗心,你的成绩是不是会更好呢?

依你的能力妈妈局觉得你应该更优秀。

”孩子很高兴地说:

“以后一定改掉粗心的喜欢,争取下一次考得更好。

尊重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做人的尊严和乐趣,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承诺。

但绝不是迁就孩子的过失,溺爱孩子的错误。

这是本着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为基础的。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做到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

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家长可遵循以下6个基本原则:

1、有利的环境:

必须给孩子提供养成好习惯的适当环境,尽量避免任何破坏这种环境的行为。

2、耐心地引导:

望子成龙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操之过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不能指望孩子马上就养成许多好习惯,必须有耐心,慢慢地引导孩子。

3、及时地称赞:

发现孩子无意中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立即给予称赞以示鼓励,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4、良好的示范:

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行为、整齐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

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常常骂人,孩子自然也会常常骂人。

5、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面前,家长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

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

6:

默契的合作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即使成人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

除了以上6个基本原则,家长还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实践好的行为。

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决不能一曝十寒。

一句名言说得好:

“如果你希望出类拔萃,也希望生活方式与众不同,那么你必须明白一点——是你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未来。

一位印度诗人在《播种》中写道: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

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说获得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人生。

因此,我们希望每个家长都能重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长学校讲座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王云

二0一五年十一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