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025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

综合实践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自制力。

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但中年级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动的天性仍表露无疑。

对待学习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习惯和学习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大部分比较优秀,个别学生较差。

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接触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群,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增强生活自理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

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

通过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从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通过创编节目、模拟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进一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扎实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课堂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3、把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通过提炼,创设学生乐见的生活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课堂和生活很好地连接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努力创建快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轻松开心地学习。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6、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7、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8、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教育。

 

四、活动安排

1.第2周走进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

2.第3周大鱼和小鱼2课时

3.第4周动物乐园2课时

4.第5周缝布袋2课时

5.第6~9周走进秋天6课时

6.第10~17周早餐的学问16课时

7.第18~20周第一次赚钱5课时

附教案

第2周走进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有直观的了解,初步学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分组、民主地推选组长并进行合理的分工。

过程与方法:

在积极参与本课程的活动中,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要求的基本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产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感受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有直观的了解,初步学会提出问题。

三、教学难点:

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四、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图片展示

(课件上展示各种活动的照片,配上优美的音乐。

2.导入谈话

同学们看了这些照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可以针对一幅照片来说说你的想法。

(让学生充分的发言)

二活动一:

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

1.让学生回顾前段时间的自由调查情况,初步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

师:

通过自己的调查与采访,能说说你知道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吗?

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

(学生自由发言)

2.读一读,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

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数学等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不同,它是要求大家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主动探究学习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大家参加各种活动,如参观、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等。

在活动中综合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大家会发现,自己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调查,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为大家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大舞台,在这门课中,每人都有机会露一手。

(学生阅读资料,只要求大致了解即可)

3.教师语言引导,充分利用学生想参加各种活动的心理,去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三、活动二:

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引言:

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最想做的事,最感兴趣的问题。

你们的这些问题也许就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要研究的内容。

课件出示要求:

1、按大组分组,选出一位组长(第一次可由小组长担任),主持讨论。

2、选出一位记录员,记录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3、推出本小组最有价值的问题2个。

4、选出一位代表准备在班上交流发言。

每组发一张记录单:

第()组组长:

()记录员:

()

编号

问题名称

1

2

3

4

5

最有价值的问题1:

最有价值的问题2:

1.分组,选组长,主持讨论。

2.小组成员讨论,记录员记录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3.讨论本小组最有价值的问题,准备交流发言。

四、活动四:

班级交流

1.选出一位班级讨论主持人。

(第一次由班长担任)

2.选出两位记录员,记录小组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和统计各小组的问题数量。

表格如下:

表格1:

组名

最有价值的问题名称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最有价值的问题1

最有价值的问题2

首先探究的问题

表格2:

组名

数量

排名

第1组

1

第2组

2

第3组

3

第4组

4

第5组

5

3.全班交流,记录

各小组汇报员上台,实物投影表格,汇报问题,组员可以补充。

记录员将本小组中有关情况记录在表格1和表格2中。

4.评价各小组提出的问题。

五、延伸活动

确定好要探究的问题后,我们该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课件展示流程图。

确立活动主题

确立活动组织形式

设计活动方案

开展实践活动

交流活动成果

反思活动过程

(学生大概了解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

第3周《大鱼和小鱼》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同色编和多色编的基本原理,能用编织的方法体现鱼的形状美、颜色美、花纹美。

2.掌握编织的方法,熟练利用美工刀的技能。

3.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环保节能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色卡纸制作鱼儿的技能。

教学难点:

掌握用美工刀做鱼身上划纹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话。

师:

同学们,看过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吗?

说说这个动画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最喜欢片中的什么鱼?

2.看《海底总动员》的片段。

3.: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海底的好朋友——鱼儿们。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鱼儿。

二、导探究,学会制作

1.觉得哪里最美?

想一想,花纹是怎么做出来的?

(教师引导各种颜色的纸条互相穿插在一起,形成美丽的花纹。

2.制作步骤:

a、画一条鱼b、剪下来c、裁出一条划痕d、穿插纸条e、装饰眼睛等

教师示范用剪刀剪纸条,用美工刀在鱼身上划出划纹、如何穿插纸条和装饰,讲解要领。

3.板书制作方法的简要提示:

画——剪——划——穿——粘

三、放手实践,体验乐趣

同桌两人合作,设计制作出一条漂亮的鱼!

组内的作品展示在海底卡纸上。

师:

这是一片孤寂的海底,只有水草在飘动。

请你们赶快做出美丽的鱼儿,让这片海底变得热闹起来吧!

四、作品评析,课外延伸

1.展示作品。

师:

你最喜欢哪条鱼儿?

为什么?

评出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制作奖。

2.延伸:

请同学们发挥你无穷的想象力,在课后制作一条与众不同的鱼儿,装扮自己的房间。

教师出示可以用的材料:

旧报纸、旧挂历等,并出示一些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成品。

3.总结:

激励评价。

第4周动物乐园(2课时)

教学目标:

1.选择柔韧性较强的纸张,学习卷纸动物造型的方法;

2.掌握圆形卷折、椭圆形卷折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卷折技术;

3.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他人,并对他人作品的特点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1.多媒体展示:

卷纸贴画(是老师自己的作品)。

师:

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生:

是卷出来的;

生:

是纸卷出来以后贴起来而成的。

师:

(揭题)今天学习卷纸贴画。

师:

请观察,老师的作品都是怎么样卷出来的?

老师的作品都是怎样拼出来的?

2.动手实践:

“牛刀小试”——我来卷个圆形。

生:

自主卷折圆形。

生:

交流——从纸的头开始卷,卷出来的是实心的圆形。

——在手指上卷,卷出来的是空心的圆形。

——在铅笔上绕着卷,卷出来的也是圆形。

师:

你们真会动脑筋,卷出来的圆形都不一样。

你能卷出来什么样的形状?

生:

压一压或挤一挤会变成扁扁的圆(师补充说叫椭圆)。

3.实践活动:

“超级变变变”。

师:

比一比,看谁卷出来的形状奇。

生:

动手卷折。

交流展示。

空心圆折成三角;空心圆折成四边形;空心圆折成棱形;空心圆折成雨点形;纸的两头都卷成实心圆然后折成心形……。

师:

(大加赞扬)

4.实践活动:

“更上一层楼”——海星是怎样卷折出来?

师:

大家已经会卷折各种不形状的图形了,那么海星是怎样卷折出来的?

生:

动手实践——交流展示。

5.把纸圈粘成卷纸贴画

师:

怎样用较快的速度制作一幅美丽的海洋生物的卷纸贴画?

在合作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生:

先分工制作,再组合成美丽的海洋生物贴画。

生:

我们组认为:

先共同讨论设计出贴画中要哪些生物,然后分工制作,再组合。

师:

指导方法——简单构图、卷折纸圈、贴画、美化。

6.实践活动:

“大显身手”——小组合作制作美丽的海洋生物的卷纸贴画。

生:

小组合作活动。

生:

小组作品在班内交流。

7.作品评价:

“展我风采”——评奖活动

师:

设最佳作品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默契奖等。

生:

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的风采。

生:

共同评价。

8.课外延伸:

还能卷折出什么动物不?

师:

你还能卷折出什么动物、植物来?

还能卷折出什么人物、建筑物?

在班级里举行一次卷纸贴画展。

第5周缝布袋(2课时)

教学目标:

⒈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

⒉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

教学重点:

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教学难点:

(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

(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

技术要点分析:

在小学阶段,关于手缝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

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

打结:

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

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

收针:

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①课前展示“主题活动”——探索“平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