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241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docx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docx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时综合作业题6

课时作业14 硫及其化合物

时间:

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实验中学诊断)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

B.冬天烧煤时可在煤中加入生石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C.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

D.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污染物颗粒,完全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

答案:

D

解析:

2.5μm=2.5×103nm远大于胶体粒子直径范围,D选项错误。

2.(2018·广东十二校联考)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Fe3+有氧化性

实验室常用KSCN溶液检验Fe3+

B

SO2有较强的还原性

SO2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浓硫酸可干燥NO和SO2

NO和SO2还原性都弱

D

浓硫酸有吸水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氨气

答案:

B

解析:

A选项,KSCN溶液检验Fe3+与Fe3+的氧化性无关,错误;C选项,SO2不与浓硫酸反应原因是SO2、H2SO4中硫的化合价分别为+4、+6,无中间价态,与SO2还原性强弱无关,错误;D选项,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错误。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含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答案:

A

解析:

A项中,CaCO3

CaO+CO2↑,2CaO+2SO2+O2===2CaSO4;B项中,低空臭氧浓度过大对人体有害;C项中,酸雨的pH<5.6;D项中,水体含磷量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选A。

4.(2018·上海)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

A.还原性  B.氧化性

C.漂白性D.酸性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5.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实验

A

无色

无色

无现象

无色溶液

B

红色

无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C

无色

无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D

无色

无色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答案:

C

解析:

SO2水溶液呈酸性,加入酚酞试液中无明显现象;加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加入HNO3和BaCl2的混合液中SO2被硝酸氧化生成SO

,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加入NaOH和BaCl2的混合液中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O3,生成BaSO3白色沉淀,C项正确。

6.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Fe3+有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

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答案:

D

解析:

A项中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B项中SiO2制备光导纤维是因为其传输光的能力强而不是导电性强;C项中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是利用了其吸水性而不是强氧化性;D项中由于Fe3+具有氧化性,能与铜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而回收铜。

7.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实验知识。

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是利用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了无色物质,不能根据其说明SO2具有氧化性,A项错误;B项不能排除SO

的干扰,B项错误;铁与硝酸反应不生成单质,不是置换反应,C项错误;HCl、NH3均极易溶于水,倒置水中会使液面上升,D项正确。

点评:

易忽略酸化的硝酸钡相当于含有硝酸,能将SO

氧化成SO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滴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然后褪色,最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酸性、氧化性和吸水性

B.样品

无明显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SO

C.常温下浓硫酸能用铁制容器盛装,说明浓硫酸与Fe不反应

D.样品

得到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样品中含SO

或HSO

答案:

B

解析:

A项中,最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C项中,常温下Fe遇浓硫酸钝化;D项中,样品中也可能含CO

或HCO

9.(2018·新课标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结论

A

稀硫酸

Na2S

AgNO3与

AgCl的浊液

Ksp(AgCl)>Ksp(Ag2S)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稀盐酸

Na2SO3

Ba(NO3)2

溶液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酸性:

硝酸>碳酸>硅酸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转化和性质。

由于③中有AgNO3溶液,因此会和H2S反应生成Ag2S沉淀,无法说明沉淀之间的转化,A项错误;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蔗糖变黑,同时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蔗糖或者碳反应生成SO2,SO2使③中的溴水褪色,故B项正确;SO2能与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由于SO2、NO

先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SO

离子,最后生成BaSO4白色沉淀,但是SO2不是与所有的可溶性钡盐都反应产生沉淀,如SO2与BaCl2就不反应,C项错误;D项中,由于浓硝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会挥发到③中与Na2Si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2SiO3,无法证明酸性H2CO3>H2SiO3,故D项错误。

10.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

C

证明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向AlCl3溶液中投入钠粒

D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答案:

D

解析: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应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A项错误;Cu和CuO都能与HNO3反应,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应通入氢气加热还原,B项错误;可以通过钠和铝分别和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项错误;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此实验可以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D项正确。

11.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答案:

C

解析:

由于SO2溶于水生成H2SO3,只能使指示剂变色,而不能褪色,A项错误;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除去多余的SO2应用NaOH溶液而非NaCl溶液,D项错误;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未变蓝,即无I2生成,故SO2的氧化性弱于I2的氧化性。

12.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答案:

D

解析:

D项,SO2(或H2SO3)也可使KMnO4溶液褪色,对验证生成的Fe2+造成干扰。

二、非选择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有一种溶液,这种溶液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盛放饱和NaHSO3溶液,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当关闭K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铁粉B.BaCl2溶液

c.银粉D.Na2CO3溶液

③证明反应结束后烧瓶中液体含有SO

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NaOH溶液 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

(3)贮存多余的SO2气体 瓶内液面下降,漏斗内液面上升

(4)①稀H2SO4不与Cu发生反应 ②ad ③取烧瓶内液体稀释,然后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有SO

解析:

(1)Cu与浓H2SO4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为防止过量的SO2逸入空气污染环境,所以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有NaOH溶液,其目的是用来吸收SO2防止污染。

(3)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SO2气体产生,因此B中气体压强增大,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

可用于贮存气体。

(4)①因为稀H2SO4与Cu不反应,所以当Cu与浓H2SO4反应到一定程度,反应就结束了,但仍有一定量的余酸和铜片,②为证明有余酸存在,可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也可加入Na2CO3溶液(产生无色气体),BaCl2和Ag粉无法证明有稀H2SO4存在。

③为证明SO

是否存在,可加入BaCl2溶液。

14.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硫酸,生成黑色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的黑色物质(单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作用会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填序号)。

A.酸性B.吸水性

C.脱水性D.强氧化性

(4)将

(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看到品红溶液________,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_______性;将

(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水中可生成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

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填写两种能鉴别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SO2 C+2H2SO4(浓)

CO2↑+2SO2↑+2H2O

(3)CD

(4)褪色 漂白 SO2+H2OH2SO3

(5)不能 品红溶液、溴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蔗糖在浓硫酸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蔗糖脱水后形成的碳单质。

(2)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蔗糖脱水形成的碳单质可以继续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O2、SO2和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3)根据实验现象及

(1)

(2)的分析知,在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4)将

(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通入品红溶液中,二氧化硫能将品红溶液漂白,故可以看到品红溶液褪色;将SO2通入水中,SO2可以和水发生化合反应:

SO2+H2OH2SO3。

(5)因为CO2和SO2都可以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可以根据二氧化硫的特性来检验二氧化硫,例如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溴水等褪色。

15.(2018·临沂质检)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其中硫元素为-1价)在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制备SO2:

4FeS2+11O2

8SO2+2Fe2O3,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当该反应转移2.75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2)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测定SO2催化氧化为SO3的转化率。

(已知SO3的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简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的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

试写出一个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g,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3)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

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

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

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S 11.2

(2)①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②2KClO3

2KCl+3O2↑(或2KMnO4

K2MnO4+MnO2+O2↑) ③使残留在装置中的SO2和SO3被充分吸收 ④

×100%

(3)①试管a中出现淡黄色浑浊 ②Ⅲ SO2+Cl2+2H2O===4H++SO

+2Cl-

解析:

(1)反应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两种元素均被氧化,反应中氧气全部作氧化剂,11mol氧气参加反应生成8mol二氧化硫气体时转移电子44mol,故转移2.75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8×22.4L=11.2L。

(2)①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前首先要打开分液漏斗上部的活塞,以利于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

②根据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可利用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或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③对于定量测定实验,除了要排除空气、水蒸气等的干扰,还要将产物SO3以及未反应的SO2全部驱赶至吸收装置以进行准确测量或称量,故反应停止后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氧气。

④装置D中增加的质量为SO3的质量,装置E中沉淀为BaSO4,根据硫元素守恒,被氧化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mol,未被氧化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mol,故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

×100%。

(3)①SO2能将S2-氧化,生成硫单质。

②方案Ⅰ,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也可得到白色沉淀;方案Ⅱ中二氧化硫和氯水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方案Ⅲ中产生沉淀可证明SO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因溶液显酸性,不会产生BaSO3沉淀,而是BaSO4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