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099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知识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震知识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震知识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震知识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震知识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知识3.docx

《地震知识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知识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震知识3.docx

地震知识3

 

地震灾区建筑物震害评估方法

(征求意见稿)

 

二00六年三月

前言

我省位于我国南北地带中段,地震构造异常发育,是多地震省分之一,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震源浅,震级大,烈度高和破坏性强的特点。

全省181个市县中有168个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6度以上地区。

成都等五个城市被确定为国家抗震重点城市。

我省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建设部(90)建抗字第377号文《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实施以来,在震害调查和房屋建筑的震害评估及经济损失统计过程中,由于调查者各自掌握的尺度和口径不一,造成统计汇总的数字和实际破坏的差距较大,不能给政府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灾害评估,给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带来相当的困难。

“地震灾区建筑物震害评估方法”的课题研究即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并开展研究的。

该项研究成果对突发性地震发生后,抗震工作者在进行地震震害调查时能迅速准确地评估建筑物的震害和经济损失估计。

 

目录

1总则…………………………………………………………1

2各类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标准………………………1

2.1多层砖房震害评估标准…………………………………2

2.2底部框架砖房震害评估标准……………………………3

2.3钢筋混凝土房屋震害评估标准…………………………4

2.4多层内框架房屋震害评估标准…………………………4

2.5单层空旷房屋震害评估标准……………………………6

2.6民房震害评估标准………………………………………6

3震害评估步骤………………………………………………7

4房屋震害评估方法…………………………………………8

4.1单个构件震害评估方法…………………………………8

4.2子单元震害评估方法……………………………………12

4.3整幢房屋震害评估方法…………………………………14

附录A建筑地震经济损失估算……………………………………15

附录B房屋震害评估表……………………………………………18

 

地震灾区建筑物震害评估方法

1总则

1.0.1为判别建筑的地震破坏程度和估算房屋直接经济损失,给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特制订本方法。

1.0.2地震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应按本方法规定,统计建筑物震害和估算经济损失。

1.0.3本方法适用范围:

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房屋、底层框架砖房和多层内框架砖房、单层空旷房屋、钢结构房屋等民用建筑物的地震破坏等级划分和地震经济损失估算。

不含混凝土柱厂房、砖柱厂房、新型结构房屋等。

对混凝土柱厂房、砖柱厂房和新型结构房屋的震害统计和地震经济损失估算应做专项评估。

2各类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标准

2.0.1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

1各种类型的建筑,应按不同的结构特点划分地震破坏等级;

2确定建筑地震破坏程度时,应以承重构件的破坏程度为主;

3建筑地震破坏程度的判别,应引入相应的数量概念。

2.0.2建筑的地震破坏可划分为基本完好(含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倒塌五个等级,其划分标准如下:

1基本完好:

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

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2轻微损坏:

个别承重构件轻微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不需修理或需稍加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3中等破坏:

多数承重构件轻微裂缝,部分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破坏。

需一般修理,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适当使用。

4严重破坏:

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或倒塌。

应采取排险措施;需大修或局部拆除。

5倒塌:

多数承重构件倒塌,需拆除。

2.0.3各种结构类型的地震破坏可划分为基本完好(含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倒塌五个等级,其划分标准如下:

2.1多层砖房震害评估标准

2.1.1基本完好

承重墙体完好,无可见裂缝和明显变形,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无松动、脱闪现象。

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轻微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无可见裂缝和明显变形,预制板与墙体搭接处无松动和裂缝。

2.1.2轻微损坏

承重墙体轻微裂缝,无明显变形和歪闪,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

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女儿墙明显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轻微裂缝,无明显变形,预制板与墙体或梁搭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

2.1.3中等破坏

个别承重墙体明显裂缝,部分墙体明显位移和歪闪,墙体转角处松动和明显裂缝。

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女儿墙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

楼、屋盖现浇板明显裂缝,预制板与墙体或梁搭接处有松动和明显裂缝,个别屋面板塌落。

2.1.4严重破坏

多数承重墙体明显裂缝,部分严重裂缝,多数墙体明显歪闪,局部酥碎或倒塌,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普遍松动和裂缝。

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女儿墙局部倒塌。

非承重墙体严重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普遍裂缝,部分严重裂缝,部分预制板塌落。

2.1.5倒塌

多数承重构件倒塌,需拆除。

2.2底部框架砖房震害评估标准

2.2.1基本完好

框架柱、梁、抗震墙完好,无可见裂缝和明显变形,梁、柱节点无破损、无裂缝。

承重墙体完好,无可见裂缝和明显位移,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无松动,脱闪现象。

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轻微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无可见裂缝和明显变形,预制板与墙体或梁搭接处无松动和裂缝。

2.2.2轻微损坏

底层框架柱、梁、抗震墙轻微裂缝,无明显变形,梁、柱节点有轻微损坏和裂缝。

承重墙体无明显位移和歪闪。

承重墙体轻微裂缝,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

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女儿墙明显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轻微裂缝,无明显变形,预制板与墙体或梁搭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

2.2.3中等破坏

底层框架柱、梁、抗震墙轻微裂缝,个别明显裂缝,部分梁柱节点有轻微损坏和裂缝,个别节点破损和开裂明显。

部分承重墙体明显裂缝,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松动和明显裂缝,部分承重墙体明显位移和歪闪。

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女儿墙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

楼、屋盖现浇板明显裂缝,预制板与墙体或梁搭接处有松动和明显裂缝,个别屋面板塌落。

2.2.4严重破坏

底层框架柱主筋压屈,梁、柱节点破坏严重,混凝土酥碎、崩落,梁、柱、抗震墙普遍裂缝。

梁、柱、抗震墙有明显变形和位移。

承重墙体有明显歪闪,局部酥碎或倒塌,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普遍松动和裂缝。

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局部倒塌,墙体严重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普遍裂缝,部分严重裂缝,部分预制板塌落。

2.2.5倒塌

底层多数承重构件倒塌或房屋残留部分不足50%。

2.3钢筋混凝土房屋震害评估标准

2.3.1基本完好

框架柱、梁、抗震墙完好,无可见裂缝和明显变形,梁、柱、抗震墙节点无破损、无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无可见裂缝和明显变形,预制板与梁搭接处无松动和裂缝。

填充墙与柱连接处轻微裂缝,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无松动,脱闪现象。

2.3.2轻微损坏

框架柱、梁、抗震墙轻微裂缝,无明显变形,梁、柱、抗震墙节点有轻微破损和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轻微裂缝,无明显变形,预制板与梁搭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

填充墙、出屋面楼梯间墙体明显裂缝。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

2.3.3中等破坏

框架柱、梁、抗震墙轻微裂缝,个别明显裂缝,部分梁、柱、抗震墙节点有轻微破损和裂缝,个别节点破损和开裂明显。

楼、屋盖现浇板开裂明显,预制板与梁搭接处有松动和明显裂缝,抗震墙与梁、柱搭接处松动和开裂明显。

填充墙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

2.3.4严重破坏

框架柱主筋压屈,梁、柱节点破坏严重。

混凝土酥碎、崩落,部分楼层倒塌。

2.3.5倒塌

多数承重构件倒塌,房屋残留部分不足50%。

2.4多层内框架房屋震害评估标准

2.4.1基本完好

框架柱、梁完好,无可见裂缝和明显变形,梁、柱节点无破损、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无可见裂缝和明显变形。

承重墙体完好,无可见裂缝和明显变形,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无松动,脱闪现象。

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轻微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无可见裂缝和明显变形,预制板与墙体或梁搭接处无松动和裂缝。

2.4.2轻微损坏

框架柱、梁轻微裂缝,无明显变形,个别梁、柱节点有轻微损坏和裂缝。

承重墙体轻微裂缝,无明显变形和歪闪,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女儿墙明显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轻微裂缝,无明显变形,预制板与墙体或梁搭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

2.4.3中等破坏

框架柱、梁轻微裂缝,个别严重裂缝,部分梁、柱节点有轻微损坏和裂缝,个别节点损坏和开裂明显。

承重墙体明显裂缝,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松动和明显裂缝,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女儿墙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

楼、屋盖现浇板开裂明显,预制板与墙体或梁搭接处松动和开裂明显。

2.4.4严重破坏

部分框架柱主筋压屈,梁、柱节点破坏严重,混凝土酥碎、崩落,梁、柱普遍裂缝,梁、柱有明显变形和位移。

承重墙体明显裂缝,墙体有明显歪闪,局部酥碎或倒塌,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普遍松动和裂缝。

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局部倒塌,墙体严重裂缝。

楼、屋盖现浇板普遍裂缝,预制板与墙体或梁搭接处松动和开裂明显,部分预应力空心板断裂或塌落。

2.4.5倒塌

多数承重构件倒塌,残留部分不足50%。

2.5单层空旷房屋震害评估标准

2.5.1基本完好

承重墙、柱完好,大厅与前、后厅连接处墙体轻微裂缝。

屋盖现浇板无可见裂缝和变形,瓦屋盖有溜瓦现象。

2.5.2轻微损坏

承重墙、柱轻微裂缝,大厅与前、后厅连接处墙体轻微裂缝。

屋盖现浇板轻微裂缝,无明显变形,预制板与墙体或梁搭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

2.5.3中等破坏

承重墙、柱明显裂缝,大厅与前、后厅连接处墙体明显裂缝,山墙尖局部塌落。

舞台口承重悬墙严重裂缝。

个别屋盖构件塌落。

2.5.4严重破坏

多数承重墙、柱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

部分屋盖塌落

2.5.5倒塌

多数柱、墙倒塌;房屋残留部分不足50%。

2.6民房震害评估标准

2.6.1基本完好

木柱、砖柱、承重墙体完好,无可见裂缝和明显位移。

屋面有溜瓦现象,非承重墙体轻微裂缝。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无松动,脱闪现象,木结构节点无松动,木柱或砖柱基座无滑移。

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

2.6.2轻微损坏

木柱、砖柱及承重墙体完好或部分承重墙体轻微裂缝。

非承重墙体多数轻微裂缝,个别明显裂缝。

山墙轻微外闪或掉砖,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轻微松动,脱闪现象,木结构节点轻微松动,木柱或砖柱基座有轻微滑移。

附属构件严重裂缝或塌落。

2.6.3中等破坏

木柱、砖柱及承重墙体多数轻微裂缝或部分明显裂缝。

非承重墙体普遍明显裂缝。

部分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明显松动,脱闪现象,木结构节点明显松动,部分木柱或砖柱基座有明显滑移。

个别屋面构件塌落。

2.6.4严重破坏

木柱倾斜,砖柱及承重墙体多数明显破坏或部分严重裂缝。

屋架或檩条断落引起部分屋面塌落。

非承重墙体严重裂缝或倒塌。

部分木柱或砖柱基座滑移严重,有歪闪和局部倒塌。

2.6.5倒塌

木柱多数折断或倾倒,砖柱及承重墙体多数塌落。

注:

个别:

5%以下;部分30%以下;多数50%以上

3震害评估步骤

3.0.1建筑震害评估应以单幢建筑为评估单元,按不同结构类型分别评估统计房屋震害面积。

3.0.2房屋震害评估应按构件、子单元和震害评估单元分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分五个震害等级,按表3.0.2规定的检查项目和步骤,从第一层开始,分层进行。

震害评估的层次、震害等级划分及工作内容表3.0.2

层次

层名

构件

子单元

震害评估单元

震害等级

abcde

ABCDE

ⅠⅡⅢⅣⅤ

上部承重

结构

按构件裂缝的宽度、变形、连接评定单个构件震害等级

每种构件震害评估

上部承重结构震害评估

整幢房屋震害评估

围护结构

按构件裂缝的宽度、变形、连接评定单个构件震害等级

每种构件震害评估

上部围护结构震害评估

1根据构件各检查项目评估结果,确定单个构件震害等级;

2根据构件各检查项目及各种构件的评估结果,确定子单元每种构件的震害等级;

3根据每种构件评估结果,确定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震害评估等级。

4根据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震害评估结果,确定每幢房屋的震害评估等级。

5每幢房屋为评估单元,结构构件为检查项目。

6各层次震害评估分为五个震害等级(a、A、Ⅰ为基本完好,b、B、Ⅱ为轻微损坏,c、C、Ⅲ为中等破坏,d、D、Ⅳ为严重破坏,e、E、Ⅴ为倒塌)。

4房屋震害评估方法

4.1单个构件震害评估方法

4.1.1砌体结构构件震害评估方法

砌体结构构件的震害评估,应按裂缝、变形、构造连接等三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震害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震害等级。

1当砌体结构的震害按裂缝评定时,应按表4.1.1-1的规定,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裂缝项目的震害等级,然后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该构件裂缝的震害等级。

砌体结构裂缝震害等级的评定表4.1.1-1

构件类别

评定标准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承重构件

无裂缝

≤0.2

>0.2≤0.4

>0.4≤0.7

>0.7

非承重构件

≤0.2

>0.2≤0.4

>0.4≤0.7

>0.7≤1.0

>1.0

2当砌体结构的震害按构造连接评定时,应按表4.1.1-2的规定,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震害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构件的震害等级。

砌体结构构造连接震害等级的评定4.1.1-2

检查

项目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连接(或节点)构造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无松动和脱闪现象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

墙体转角处松动和明显裂缝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普遍松动和裂缝。

墙体转角处拉脱。

楼、屋盖板塌落。

3当砌体结构的震害按变形评定时,应按表4.1.1-3的规定,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震害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构件的震害等级。

砌体结构侧向位移的震害等级的评定表4.1.1-3

检查项目

结构类别

顶点位移

c级或d级

 

结构平面内的

侧向位移(mm)

单层建筑

H≤7m

>25

H>7m

>H/280或>50

H≤7m

>20

H>7m

>H/350或>40

多层建筑

H≤10m

>40

H>10m

>H/250或>90

H≤10m

>30

H>10m

>H/330或>70

表中H为结构顶点高度

4.1.2混凝土结构构件震害评估方法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震害评估,应按裂缝、变形、构造连接三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震害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震害等级。

1当混凝土结构的震害按裂缝评定时,应按表4.1.2-1的规定,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裂缝项目的等级,然后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该构件裂缝的震害等级。

混凝土结构裂缝震害等级的评定4.1.2-1

检查项目

评定标准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受力主筋处的弯曲裂缝宽度(mm)

无裂缝

≤0.05

>0.05≤0.3

>0.3≤0.5

>0.5

剪切裂缝

无裂缝

无裂缝

≤0.05

>0.05≤0.01

>0.01

2当混凝土结构的震害按构造连接评定时,应按表4.1.2-2的规定,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震害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构件的震害等级。

混凝土结构构造连接等级的评定表4.1.2-2

检查项目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连接(或节点)构造

填充墙与梁、柱节点无破损、无裂缝

填充墙与梁柱节点有轻微破损和裂缝

填充墙与梁、柱搭接处松动和开裂明显

梁、柱节点处明显变形,剪坏和裂缝

梁、柱节点处拉脱

3当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震害按挠度评定时,应按表4.1.2-3的规定,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震害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构件的震害等级。

混凝土结构构件变形的评定表4.1.2-3

检查项目

构件类别

c级或d级

挠度

主要受弯构件-主梁、托梁等

>L0/250

一般受弯构件

L0≤9m

>L0/150

或>45mm

L0>9m

>L0/200

表中L0为计算跨度。

4对柱顶的水平位移(或倾斜),应按表4.1.2-4的规定,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震害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构件的震害等级。

混凝土结构侧向位移的震害评估等级表4.1.2-4

检查项目

结构类别

顶点位移

c级或d级

结构平面内的

侧向位移(mm)

单层建筑

>H/400

多层建筑

>H/450

高层建筑

框架

>H/550

框架剪力墙

>H/700

表中H为结构顶点高度

4.1.3木结构构件震害评估方法

木结构构件的震害评估,应按连接构造、变形、裂缝等三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震害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震害等级。

1当木结构构件的震害按裂缝评定时,沿剪面开裂时,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裂缝的震害等级。

2当木结构构件的震害按节点构造评定时,应按表4.1.3-1的规定,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震害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构件的震害等级。

木结构构件节点构造的评定表4.1.3-1

检查项目

a级或b级

c级或d级

e级

连接或节点

连接处无松弛滑移或变形

地震已导致连接处松弛变形、滑移、沿剪面开裂或其它损坏。

节点处拉脱

木屋架

未发现推力所造成的影响

由地震引起的推力,已使墙、柱发生裂缝或侧倾,节点处松弛滑移或其它损坏。

木屋架塌落

3当木结构构件的震害按变形评定时,应按表4.1.3-2的规定,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震害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构件的震害等级。

木结构挠度的评定表4.1.3-2

检查项目

c级或d级

最大挠度

桁架(屋架)、托架

>L0/200

主梁

>L0/150

搁栅、檩条

>L0/120

椽条

>L0/100,或已劈裂

表中L0为计算跨度。

4.2子单元震害评估

建筑震害评估的第二层次评定,应按上部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划分为二个子单元,首先对各种构件进行评估。

4.2.1每种构件(子单元)的震害评估

1每种构件(子单元)的震害评估,应根据其所含各种构件的震害评估等级进行评估。

2一种构件的震害评估时,应根据其每一构件的震害评估结果,按表4.2.1规定进行每种构件的震害评估。

 

每种构件的震害评估表4.2.1

震害等级

多层及高层房屋

单层房屋

A级

在该种构件中,不含c级、d级、e级,可含b级,每一楼层b级的含量不多于10%,且任一轴线(或任一跨)上的b级含量不多于该轴线(或该跨)构件数的1/3。

在该种构件中,不含c级、d级,可含b级,但一个子单元的含量不多于15%,且任一轴线(或任一跨)上的b级含量不多于该轴线(或该跨)构件数的1/3。

B级

在该种构件中,不含d级、e级,可含c级,每一楼层c级的含量不多于5%,且任一轴线(或任一跨)上的c级含量不多于该轴线(或该跨)构件数的1/3。

在该种构件中,不含d级、e级,但一个子单元的含量不多于10%,且任一轴线(或任一跨)上的c级含量不多于该轴线(或该跨)构件数的1/3。

C级

在该种构件中,不含e级,可含d级,每一楼层d级的含量不多于2%,且任一轴线(或任一跨)上的d级含量不多于1个。

在该种构件中,不含e级,可含d级,但一个子单元的含量不多于5%,且任一轴线(或任一跨)上的d级含量不多于1个。

D级

在该种构件中,可含e级,每一楼层e级的含量不多于2%,且任一轴线(或任一跨)上的d级含量不多于1个。

在该种构件中,可含e级,但一个子单元的含量不多于3%,且任一轴线(或任一跨)上的d级含量不多于1个。

E级

在该种构件中,e级的含量或其分布多于d级的规定数。

在该种构件中,e级的含量或其分布多于d级的规定数。

表中轴线系指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的横轴线或纵轴线,当计算纵轴线上的构件时,对桁架、屋面梁等构件可按跨统计。

4.2.2上部承重结构的震害评估

上部承重结构的震害评估应根据每种构件的震害评估结果,按下列原则确定:

1一般情况下,应按各种构件和结构侧向位移(或倾斜)的评级结果,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上部承重结构的震害等级。

2当上部承重结构的震害被评为B级,但若发现其主要构件所含的各种C级构件(或其连接)处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将震害等级降为C级。

1)C级沿建筑物某方位呈规律性分布,或过于集中在结构的某部位。

2)C级存在于人群密集场所或其他破坏后果严重的部位。

3当上部承重结构评为C级或D级,但若发现其主要构件(不分种类)或连接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宜将所评等级降为D级或E级。

1)任何种类房屋中,有50%以上的构件为C级,上部承重结构降为D级。

2)多层或高层房屋中,其底层均为C级或D级,上部承重结构降为D级或E级。

3)多层或高层房屋的底层,或任一空旷层,或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架层中,出现D级;或任何两相邻层同时出现D级,或脆性材料结构中出现D级,上部承重结构降为E级。

4)在人群密集场所或其他破坏后果严重部位,出现D级,上部承重结构降为E级。

4.2.3上部围护结构震害评估

上部围护结构的震害评估,应根据每种构件的震害评估结果,按下列原则确定:

1当仅有A级和B级时,按占多数级别确定。

2当含有C级或D级时,按最低等级确定。

3围护结构的震害评估等级,不得高于上部承重结构震害等级。

4.3整幢房屋的震害评估

4.3.1整幢房屋的震害评估,应根据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的震害等级以及与整幢建筑有关的其它安全问题按下列原则确定震害等级:

1一般情况下,应根据上部承重结构较低等级确定震害等级。

2当房屋的震害等级评估为Ⅰ级或Ⅱ级但围护结构的震害等级为C级或D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房屋的震害等级降底一级或二级,当房屋的震害等级评估为Ⅲ级或Ⅳ级但围护结构的震害等级为E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房屋的震害等级降底一级或二级。

3对下列任一情况,房屋震害可直接评估为Ⅳ级或Ⅴ级:

1)建筑物处于有危房的建筑群中,且直接受到威胁。

2)建筑物朝一方向倾斜,且速度开始变快。

附录A建筑地震经济损失估算

房屋建筑地震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可按下列方法估算:

遭遇轻微损坏、中等破坏和严重破坏的房屋按加固进行考虑,遭遇倒塌的房屋按拆除进行考虑。

A.0.1遭遇轻微损坏的房屋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

应按当地的现行建筑工程造价乘以房屋的老旧程度折减系数和房屋的实际面积,然后再加上现行建筑工程造价乘以房屋的实际面积和5%系数考虑加固费用来计算房屋的地震经济损失。

A.0.2遭遇中等破坏的房屋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

应按当地的现行建筑工程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