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9969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docx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docx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doc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

辨证论治小儿呕吐57例体会【摘要】分别从寒邪伤胃、热邪蕴胃、痰湿内阻、乳食停滞、脾胃虚寒、胃阴不足、风寒犯胃、外感暑湿、蛔绕胃腑、惊恐气逆等10个方面介绍了分型施治的方法,为临床治疗小儿呕吐拓宽了思路。

【关键词】小儿呕吐;中医疗法;辨证论治小儿呕吐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

临床上常因体质、年龄、病因不同,分为风寒、胃热、伤食、胃虚夹热、胃阴虚、脾胃虚寒等型。

治疗上分别采用解表散寒、和胃降逆,清热泻火、降逆和胃,消食化滞、降逆止呕,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等方法治疗。

病程或长或短,时轻时重,日久不愈。

笔者经多年临床辨证治疗57例呕吐患儿,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57例患儿,50例为门诊病例,7例为住院病例;其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最小5月,最大12岁;病程最短1h,最长1年,其中以0.5~2d者居多。

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常伴腹痛、腹胀、腹泻、不思乳食、头晕、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温、便秘、口渴、尿少等。

2辨证分型及治疗2.1寒邪伤胃小儿脾胃不足、过食生冷瓜果或外感寒邪等,致寒邪犯胃,胃气上逆。

症见朝食暮吐,吐出物无特殊臭味,四肢不温,腹痛喜按,脉沉细,指纹青淡。

治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方选吴茱萸汤加减吴茱萸6g、生姜3片、大枣3枚、人参6g。

兼表证者加藿香、苏叶各6g;胸腹痞胀去大枣,加木香、陈皮各3g;兼有食滞、腹胀痛加炒山楂、炒神曲各6g;四肢不温加肉桂、砂仁各6g;呕吐较甚者加灶心土6g。

共治疗9例。

2.2热邪蕴胃感受温热之邪,蕴结肠胃,或食积不化,蕴里化热,或过食辛热、煎炒等,致胃热气逆。

症见食入即吐,或频吐如射,吐物酸臭,次数多而量少,或伴身热,口渴喜饮,烦躁少寐,大便臭秽或燥结,小便黄少,舌红苔干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以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方选萸连片加减黄连、吴茱萸各6g。

若便秘加生大黄3g;兼食积加炒山楂、炒神曲各6g,虎杖3g,麦芽6g;顽固呕吐不食,或频吐如射者,加代赭石、竹茹各3g。

共5例。

2.3痰湿内阻多因幼儿水湿停滞,运化无力,使痰湿内聚,阻滞气机,胃气上逆而呕吐。

症见呕吐痰涎,先咳后吐,伴见胸脘痞闷不舒,眼睑浮肿,纳呆,舌质胖,苔白腻或腻而滑,脉滑或缓,指纹淡。

治以温化痰湿,降逆止呕。

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6g、桂枝6g、白术6g、甘草3g。

若呕吐较甚加砂仁6g、白豆蔻3g、灶心土3g;若咳甚加藿香、法半夏各3g;若纳呆加神曲6g、厚朴3g、苍术3g;若呕吐痰涎甚者加车前草3g。

共治疗6例。

2.4乳食停滞哺乳过饱或喂养不当,过食甜腻或不易消化食物,则乳食停滞中脘,损伤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而致呕吐。

症见呕吐酸腐,不思乳食,恶心,脘腹胀痛,吐后减轻,口气臭秽,矢气恶臭,便秘或泻下酸臭不消化食物,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治以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用保和丸加减山楂6g、神曲6g、半夏6g、茯苓6g、陈皮6g、连翘6g、莱菔子3g、麦芽6g。

若呕吐频繁加生姜2片;若偏寒者加丁香3g、灶心土6g以温胃降逆;若偏热者加黄连、竹茹各3g清热止呕;若便结不通加枳实6g、大黄3g导滞通腑;若大便泄泻者加炮姜6g温胃导滞。

共治疗10例。

2.5脾胃虚寒若乳母过食寒凉生冷,或小儿过食生冷,凝滞中脘,致中阳受损,气机凝塞,气逆而吐。

症见饮食稍不慎即呕吐,亦见外感后即呕吐,口干不欲饮,喜暖恶寒,面色白,四肢不温,便溏,舌淡,脉濡弱。

治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用丁萸理中汤加减丁香6g、吴茱萸6g、炮姜6g、党参6g、白术6g、炙甘草6g。

若腹痛者加肉桂、砂仁各3g;若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各6g;若兼有表证者加苏叶、藿香各6g;若胸痞腹胀者加木香、陈皮各6g;若呕吐频而不止者加灶心土6g。

共治疗5例。

2.6胃阴不足热病耗伤胃津,或病后气阴未复,胃失和降,致胃气上逆而呕吐。

症见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咽干口燥,似饥而不欲食,便结如羊屎,舌红少津,脉细数,指纹红紫。

治以温养胃阴,降逆止呕。

方选麦门冬汤加减麦冬6g、半夏6g、人参3g、甘草3g、粳米6g、大枣3枚。

若津伤甚半夏减量,并加石斛、天花粉、知母、竹茹各3g;若便秘加火麻仁6g、白蜜少许以润肠通便。

共治疗3例。

2.7风寒犯胃小儿腠理空疏,易遭外邪、风寒入侵,扰动胃腑,浊气上逆,故发呕吐。

症见突然呕吐,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胸腹满闷,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以疏风散寒,芳香化浊。

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6g、苏叶6g、白芷3g、桔梗3g、白术6g、厚朴6g、半夏6g、大腹皮3g、茯苓6g、陈皮6g、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3g。

若兼宿滞、胸闷腹胀去白术、大枣,加神曲、炙鸡内金各6g;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各6g祛风解表。

共治疗6例。

2.8外感暑湿酷暑之时,湿浊犯胃,气机逆乱,浊气上冲而呕吐。

症见突然呕吐,兼发热恶寒,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脘痞闷,纳呆,苔黄白腻,脉浮滑数,指纹浮青紫。

治以清暑祛湿,和胃降逆。

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6g、半夏6g、茯苓6g、杏仁6g、薏苡仁6g、白豆蔻6g、猪苓3g、淡豆豉6g、泽泻3g、厚朴6g。

若热重加黄连3g以清暑解热;湿重加苍术6g;兼有宿食加莱菔子3g、山楂6g。

共治疗8例。

2.9蛔扰胃腑蛔虫逆行,扰动胃腑,致胃气上逆而呕吐。

症见呕吐清水或黄绿水,吐蛔虫,脐周时痛,脸有白斑或口腔黏膜有白点,舌淡红伴见蛔虫点,苔腻,脉弦,指纹青色。

以酸苦安蛔、降逆止呕治之。

方选乌梅丸加减乌梅6g、细辛2g、干姜6g、黄连3g、当归3g、附子3g、黄柏3g、桂枝6g、人参3g、花椒3g。

若呕吐清水加灶心土6g;若蛔虫多加川楝子3g。

共治疗3例。

2.10惊恐气逆小儿神气怯弱,发育未臻完善,易受惊恐,凡目触异物,耳闻异声,或跌仆受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胆怯肝逆,失其疏泄,气机不利而胃气上逆所致呕吐。

症见频吐清涎,或呕吐乳食,哭啼不安,睡卧不安或惊惕恐惧,手足蠕动,脉弦,指纹青紫。

治以安神镇惊,和胃降逆。

方选定吐丸加减全蝎1条、姜半夏6g、大枣2枚、丁香6g。

若惊惕加朱茯苓6g、蝉蜕3g;兼有抽动加钩藤3g、白芍6g、僵蚕3g;呕吐不止加代赭石6g。

共治疗2例。

以上各型每日服药1剂,分2~3次服用。

注意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

同时忌服辛辣肥腻之品,多食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宜少量多次食用,呕吐较重者应暂予禁食。

给药时药液不要太热,服药宜缓,可采用少量多次服法。

治疗9d后统计疗效。

3结果3.1疗效标准自拟治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呕吐停止,食纳如常),停药后1月未见复发。

好转治疗后症状减轻(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物量也减少,食纳增加),停药后偶有复发。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

3.2治疗结果痊愈28例,占49.12;好转25例,占43.86;无效4例,占7.02。

总有效率92.98。

4典型病例瞿某,男,11月,2006年10月25日以呕吐1d就诊。

患儿于1d前发病,起初呕吐少量胃内容物,伴精神差,不思饮食,流清涕,哭闹,低热(测体温37.4℃)。

曾在某私人诊所肌注胃复安2mg未见好转,呕吐频繁(至就诊时约8~10次),呕吐量大,多为清水,腹胀肠鸣,食入即吐,腹泻黄色蛋花汤样便2次,量多,未夹黏液及血丝。

症见精神萎靡,面白肢冷,前囟、眼窝均凹陷,口渴欲饮,尿少,皮肤干,弹性尚可,体温37.9℃,咽部轻度充血,扁桃腺无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略膨隆,肠鸣音亢进。

大便常规化验脂肪球(),余无异常。

血常规化验未见异常。

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辨证为风寒犯胃型,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服用3剂后痊愈无复发。

5体会小儿呕吐在古代医籍早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吐。

”诸病原候论·呕吐逆候记载有小儿呕吐的原因,“儿啼未定,气息未调,乳母忽遽以乳饮之”、“乳母将息取冷,冷气入乳”、“解脱换易衣裳及洗浴露儿身体不避风冷”等。

大多认为寒、热、积、滞是引起呕吐的主要病因。

本病婴幼儿及儿童均可发病,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

临床表现可见溢乳、普通呕吐、喷射性呕吐及周期性呕吐,由于发病的原因不同,症状也不尽相同。

病因可来自咽喉、肠道、胸膜、心脏、泌尿生殖系统和肝胆系统等脏器的梗阻,或感染以及平衡器、代谢因素、氮质血症和服用可刺激呕吐中枢的药物。

本病的发生常与体质和年龄有关。

轻症者仅见溢乳,多为乳哺过量或过急所致,并非病态,不影响健康,宜注意改变哺乳方法。

普通呕吐常见胃肠道感染,而喷射性呕吐可见婴儿吞咽大量空气、胃扭转、幽门梗阻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症状较重。

而周期性呕吐又名再发性呕吐,发病多在学龄前和学龄早期(3~11岁),临床可见反复呕吐,每日吐数次至数十次,持续约1~3d,偶可延至1周,其后自然痊愈。

1年内可发作数次,发作间期无不适。

严重者吐血、嗜睡、不能进食。

发病原因可能与体质有关。

过食、摄入脂肪过多、便秘、上呼吸道感染、饥饿、剧烈体力活动、疲劳或精神受刺激等是常见病因。

尤其是青春期前女孩,常因焦虑或情绪波动而发病。

如因高热抽风而频繁呕吐,或腹胀如鼓、矢气不通、腹部突然疼痛而产生呕吐,多为急性热病、肝风内动或外科急腹症之候,不属本病论述范围。

中医学认为外感风寒、热邪犯胃、内伤饮食、胃虚夹热、胃阴亏虚以及脾胃虚寒等原因均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呕吐。

严重者常使体液丧失过多,出现气阴亏损。

长期反复呕吐,可致脾胃虚损、气血不足等后果。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给予灭吐灵等对症治疗。

中医治疗上均强调调理脾胃,降逆止呕。

本病的发生,正气虚是关键,其中脾胃虚是主要因素,治疗的基本原则在于根除病因。

中药生姜、半夏、藿香、竹茹、灶心土、吴茱萸、公丁香、柿蒂、刀豆、连翘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止呕效果。

一般治疗小儿呕吐,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上述止呕药物并与理气止呕药物合用。

进药困难者,可浓煎冷服并分次服用;呕吐甚者,可用针刺治疗,再服中药加强疗效。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锻炼,饮食要定时定量,忌食过量辛辣香燥之品,注意保暖,以免感受风寒之邪,并积极预防原发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