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738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docx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docx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一章题库

第十一章题库

一单选

6.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现成方式与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常规思维)

7.我们在刚刚学习算术的时候,喜欢用扳手指的方法计算,这是下列哪种思维(动作思维)

8.运用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属于(命题思维)

9.XX年XX月XX日四川特大火灾,火灾发生后,各级人员根据各种线索,左后找出原因。

这种分析过程在思维中称为(聚合思维)

10.“好学生”这个概念包括学习好、体育好、品德好等属性,那么这个概念属于(析取概念)

11.一类事物中的多个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的是(合取概念)

12.概念的哪种模型或理论是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特征表理论)

13.三段论中,前提的形成所产生的效应将影响人们提出的一定结论,这是(气氛效应)

3.沃森和约翰-莱尔德的卡片作业实验是用来研究下列哪种问题的(条件推理)

14.不能保证问题解决一定成功,但是比较省时省力的问题解决策略的是(启发式)

15.德国心理学家东克尔提出并证明了(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16.人们倾向于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具体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

17.最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动机强度是(中)

18.在问题空间中搜索,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叫(问题解决)

19.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定势)

20.对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尝试,最终找到解决之法的策略是(算术法)

21.算法策略和启发策略是(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

22.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23.人们应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且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

24.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接近于突破时的心理状态是(灵感)

25.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包括(准备、酝酿、豁朗、验证)

26.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见解是思维的()

 

二多选

1.人工概念是(ABD)

A.人为制造出来供实验用的材料

B.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C.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概念

D.模拟自然概念与生活中的概念差异很大

2.概念可以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的属性的数量及其它们相互关系,分为哪几种(ACD)

A.合取概念

B.综合概念

C.析取概念

D.关系概念

3.关于概念的结构,存在哪几种不同的观点(AB)

A.特征表说B.原型说C.经验说D.顿悟说

第三节推理

4.演绎推理主要包括(ABC)

A.三段论推理B.线性推理C.条件推理D.逻辑推理

第四节问题解决

5.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包括(ABCD)

A.确定问题B.形成策略C.分配资源D.评估

6.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包括(ACD)

A.手段、目的分析B.算法策略C.逆向工作D.顺向工作

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ABCD)

A.知识经验B.思维定势C.问题表征D.功能固着

第五节创造性思维

8.创造思维的特点包括(BCD)

A.概括性B.变通性C.流畅性D.独特性

三名词解释

第一节概述

1.思维(thinking):

指在超出现实的情境下分析有关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高级认知过程。

2.命题思维(propositionalthought):

指由概念组成命题的思维。

3.心象思维(或形象思维)(imaginalthought):

指用心象来思维。

4.动作思维(motoricthought):

指以实际操作来进行的思维。

5.聚合思维(convergentthinking):

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6.发散思维(divergentthinking):

指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7.常规思维(normativethinking):

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

8.创造性思维(creativethinking):

指产生新的并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第二节概念形成

1.概念(concept):

指某类事物的概括。

2.定义特征:

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有关属性,是概念的本质特征

3.概念规则:

指具体整合这些定义特征的规则,包括肯定、否定、关系、合取、析取等。

4.肯定:

指概念中具有某种特征。

这类概念叫肯定概念。

5.否定:

指概念中不具有某种特征。

这类概念叫否定概念。

关系:

指显示事物之间状态的特征。

这类概念称为关系概念。

6.合取:

指概念中的每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

7.析取:

指概念中的各个特征可以部分具备,也可兼具。

8.原型(prototype)是指最能说明概念的典型实例。

9.范畴成员的代表性程度:

指属于同一概念的同类个体可容许的变异性,亦即其他实例偏离原型的容许距离。

10.概念形成(conceptformation):

也称概念掌握、概念学习等,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

11.人工概念:

指人为地在实验程序上模拟的概念。

12.日常概念:

指个体通过日常经验获得的概念。

第三节推理

1.推理(reasoning):

指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2.演绎推理(deductivereasoning):

指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3.三段论:

指由两个性质判断作前提而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的结论的推理。

4.线性系列:

指由一定关系的句子系列所组成的推论。

5.条件推理:

又叫假言推理,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6.归纳推理(inductivereasoning):

指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7.前提气氛效应(premise-atmosphereeffect):

前提的气氛会促使人按照这个气氛来接受或推出不正确的结论。

8.赌徒谬误(gambler’sfallacy):

亦称为蒙地卡罗谬误(TheMonteCarloFallacy),是一种机率谬误,指不当假定随机事件发生之机率与之前发生该事件之次数呈负相关。

第四节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

指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经过一系列具有目标引向性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历程。

2.问题解决策略(strategyofproblemsolving):

指使问题发生某些变化并由此提供一定信息的处理、试验或探索。

3.算法式(algoritbm):

指按逻辑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4.启发式(heuristics):

指由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的一些经验规则。

5.手段—目的分析(means-endsanalysis):

指问题解决者不断地将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进行比较,然后采取措施尽可能地缩小这两个状态之间的差异。

6.顺向工作(workingforward):

也称顺向推理,指从问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逐步扩展已有的信息直到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

7.逆向工作(workingbackward):

也称逆向推理,指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当前状态递归的问题解决策略。

8.问题表征(problemrepresentation):

指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9.思维定势(setofthinking):

指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

10.功能固着(functionalfixedness):

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11.酝酿效应(incubationeffect):

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

第五节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

指一种新颖的、独特的并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思维活动。

2.准备期(preparation):

指创造性思维形成之前,对问题相关知识的理解与累积。

3.酝酿期(incubation):

思维创造准备期得不到结果而将问题暂时搁置,等待有价值的想法自然酝酿成熟而产生出来。

4.豁朗期(illumination):

指经过潜伏性酝酿期之后,具有创造性的新观念可能突然出现,也就是常说的灵感(inspiration)。

5.验证期(verification):

指对豁朗期提出的想法给以评价、检验或修正。

6.思维的流畅性:

也叫思想的丰富性,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四简述

第一节概述

1.简述思维的含义和基本特征(3)

答:

思维指在超出现实的情境下分析有关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高级认知过程。

思维的基本特征是间接性和复杂的高级认知过程。

2.根据思维依据的手段或内容来分,思维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3)

命题思维:

指由概念组成命题的思维。

心象思维(或形象思维):

指用心象来思维。

动作思维:

指以实际操作来进行的思维。

3.简述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基本观点。

(3)

思维是大脑皮质的整体性活动,极其复杂的思维活动是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感觉机能系统、运动机能系统、联络机能系统)整体性活动的结果。

大脑皮质某一部位的损伤都会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产生明显的障碍,但障碍的性质可能是不同的。

不同的思维种类(如词语性思维和非词语性思维)可能与脑的不同部位有关。

第二节概念形成

4.简述概念形成的基本过程和途径。

(4)

概念形成的过程:

概念形成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的过程;概念形成是一个对概念样例的记忆过程。

概念形成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露概念的本质而形成概念。

5.简述概念和词的关系(5)

答:

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是词的思想内容。

实词能表达概念,虚词则不能表达概念。

一个词(多义词)可以代表不同的概念。

相同的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

6.简述概念规则。

(6)

概念规则:

指具体整合这些定义特征的规则,包括肯定、否定、关系、合取、析取等。

肯定:

指概念中具有某种特征。

这类概念叫肯定概念。

否定:

指概念中不具有某种特征。

这类概念叫否定概念。

关系:

指显示事物之间状态的特征。

这类概念称为关系概念。

合取:

指概念中的每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

析取:

指概念中的各个特征可以部分具备,也可兼具。

7.简述影响概念的形成因素(5)

答:

过去经验的影响、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概念系统。

第三节推理

8.简述推理的概念以及推理正确的必备条件。

(3)

推理:

指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正确的必备条件:

前提要真实,即前提应是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判断。

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规则,亦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间的关系应有一定的必然联系,而不应是偶然的凑合。

9.简述推理的种类(5)

答:

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又包括三段论、线性系列、条件推理。

10.简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6)

1.区别: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知识前提推出一个特殊性知识的结论,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而归纳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知识前提出发,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演绎推理的结论一般不超过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而归纳推理的结论一般超出前提所确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或然性。

2、联系:

演绎推理的一般性知识的大前提必须借助于归纳推理从具体的经验中概括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归纳推理也就没有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

因为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人们常常需要运用演绎推理对某些归纳的前提或结论加以论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演绎推理也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归纳。

11.简述影响推理的因素(4)

答:

推理材料的性质、前提气氛效应、赌徒谬误、题外知识的介入。

第四节问题解决

12.简述问题的界定与种类。

(3)

问题:

也称难题,指疑难问题,不是指个人仅凭经验就可直接加以处理的问题。

问题的种类:

根据问题规定的方式将问题分为两大类。

清楚规定的问题和含糊规定的问题

13.简述问题解决的界定与三种状态(4)

问题解决:

指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经过一系列具有目标引向性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历程。

三种状态:

当前状态:

问题解决者的最初状态

目标状态:

所要达到的目标

中间状态:

从当前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14.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7)

确定问题、定义问题、形成策略、组织信息、分配资源、监控、评估。

15.简述问题解决过程中评估的意义。

(3)

答:

通常,评估会导致重大进展。

通过评估,可能发现新问题,也可能对原先的问题进行重新定义,可能会形成新的策略,发现新的资源,或对已有资源的利用更充分。

16.简述问题解决的策略。

(6)

答:

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包括算法式和启发式,启发式又包括手段目的分析、顺向工作,逆向工作和假设检验。

17.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

答:

问题表征、思维定式、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知识经验、动机和人格。

第五节创造性思维

1.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界定与特点(3)

创造性思维:

指一种新颖的、独特的并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思维活动。

特点:

创造性思维往往以创造活动作为其产生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

2.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

(4)

准备期:

指创造性思维形成之前,对问题相关知识的理解与累积。

酝酿期:

思维创造准备期得不到结果而将问题暂时搁置,等待有价值的想法自然酝酿成熟而产生出来。

豁朗期:

指经过潜伏性酝酿期之后,具有创造性的新观念可能突然出现,也就是常说的灵感。

验证期:

指对豁朗期提出的想法给以评价、检验或修正。

3.简述创造者的思维特点(4)

思维的流畅性:

也叫思想的丰富性,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思维的变通性:

也叫思维的灵活性,指摈弃旧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那种能力。

思维的独特性:

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那种能力,此外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我们的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思维的敏感性:

指及时把握住独特新颖观念的能力

4.简述吉尔福德划分的思维流畅性的四种形式。

答:

(1)用词的流畅性:

指一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含有规定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词汇量的多少。

(2)联想的流畅性:

指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够从一个指定的词当中产生同义词(或反义词)数量的多少。

(3)表达的流畅性:

指按照句子结构要求能够排列词汇的数量的多少.

(4)观念的流畅性:

能够在限定时间内产生满足一定要求的观念的多少,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答案的多少。

五。

论述题

第2节概念形成

1、论述概念结构的理论(20)

概念结构的理论主要包括特征表说

(1)和原型说

(1)。

(1)特征表说

(1)基本观点

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两个因素构成的

(1)。

人们头脑里的概念就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有机结合而成的

(1)。

(2)定义特征:

一个概念必须具有的那些本质特征。

(1)

(3)概念规则:

指具体整合这些定义特征的规,包括肯定、否定、关系、合取、析取等

(1)

肯定:

指概念中具有某种特征。

这类概念叫肯定概念。

(1)

否定:

指概念中不具有某种特征。

这类概念叫否定概念。

(1)

关系:

指显示事物之间状态的特征。

这类概念称为关系概念

(1)

合取:

指概念中的每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

(1)

析取:

指概念中的各个特征可以部分具备,也可兼具。

(1)

(4)定义特征与概念规则的关系

为概念规则在抽象程度上要高于定义特征,对概念规则的学习也更为困难。

(1)

(2)原型说

(1)基本观点

原型说认为,概念是又原型和范畴成员的代表性程度构成的。

(1)

(2)相关概念

原型(prototype)是指最能说明概念的典型实例

(1)

范畴成员的代表性程度:

指属于同一概念的同类个体可容许的变异性,亦即其他实例偏离原型的容许距离

(1)

(3)原型与范畴成员的关系

原型与同一概念的其他成员相比,它具有他们中更多的共同属性,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属性是其他成员公用的。

(1)

概念容许其实例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异,但原型是核心。

(1)

原型为这些各具特点的众多实例组成了一个整体提供了基础

(1)

(3)小结

特征表说更适于说明科学概念

(1)

原型说更适于说明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1)

18论述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20)

(1)过去经验的影响

(1)

1、过去经验队日常概念的影响

日常概念的形成只是根据经验而不是根据逻辑法则,因此过去经经验决定日常概念的形成。

(1)

2、过去经验对科学概念的影响

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即过去经验)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

(1)

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日常概念(即过去经验)就会产生消极作用。

(1)

(2)提供概念所包含事物的变式

(1)

1、当不充分或者不正确的变式会使概念的内涵不仅包括事物的本质特性,也包括非本质特性是,就会不合理地缩小哦了概念。

(1)

2、当不充分或者不正确的变式会使概念的内涵中包含的不是事物本质而是其他特性时,就有可能不合理地扩大概念。

(1)

(3)下定义

(1)

给概念下定义,即用准确的语言揭露事物的本质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

(1)

对概念形成有积极作用的定义,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1)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1)

运用概念于实际,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而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1)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学生对概念更加亲切,掌握概念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1)

(5)概念系统

(1)

1、界定

概念系统:

反映概念间关系的体系或网络。

(1)

2、种类

相反的概念系统

(1)

并列的概念系统

(1)

相邻的概念系统

(1)

从属的概念系统

(1)

3、功能

概念系统的形成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新概念。

(1)

第3节推理

19.论述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20)

(一)演绎推理

1、界定

演绎推理(deductivereasoning):

指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2、特点

演绎推理的前提反映的是一般性知识、蕴涵着结论的知识,因而其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不会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演绎推理的结论具有必然性。

只要我们在演绎推理过程中遵循正确推理的两个基本条件,其结论必然是真实的。

3、形式

(1)三段论

三段论:

指由两个性质判断作前提而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的结论的推理。

三段论推理只能由三个概念所组成:

大项:

三段论推理中在结论中作为谓项(谓语)的概念;中项:

在前提中出现而在结论中没有出现的概念;小项:

结论中作为主项的概念。

(2)线性系列

线性系列:

指由一定关系的句子系列所组成的推论。

(3)条件推理

条件推理:

又叫假言推理,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二)归纳推理

1、界定

归纳推理(inductivereasoning):

指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2、特点

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其结论的必要条件。

归纳推理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否则,归纳就失去了意义。

归纳推理的前提是真实的,但结论未必真实,而可能为假。

(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知识前提推出一个特殊性知识的结论,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而归纳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知识前提出发,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演绎推理的结论一般不超过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而归纳推理的结论一般超出前提所确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或然性。

2、联系

演绎推理的一般性知识的大前提必须借助于归纳推理从具体的经验中概括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归纳推理也就没有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

因为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人们常常需要运用演绎推理对某些归纳的前提或结论加以论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演绎推理也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归纳。

20.论述问题解决的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strategyofproblemsolving):

指使问题发生某些变化并由此提供一定信息的处理、试验或探索。

问题解决中所用的各种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

算法式和启发式。

(一)算法式

1、界定

算法式(algoritbm):

指按逻辑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2、优点

算法式是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的特定程序。

3、缺点

可能会很费时

(二)启发式

1、界定

启发式(heuristics):

指由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的一些经验规则。

2、优缺点

缺点:

不能保证得到答案

优点:

容易操作且速度快

3、常用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

界定

手段—目的分析(means-endsanalysis):

指问题解决者不断地将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进行比较,然后采取措施尽可能地缩小这两个状态之间的差异。

适用条件

当问题可分成若干个各自具有目标的更小问题时适用。

(2)顺向工作

顺向工作(workingforward):

也称顺向推理,指从问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逐步扩展已有的信息直到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

顺向工作是专家问题解决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

(3)逆向工作

逆向工作(workingbackward):

也称逆向推理,指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当前状态递归的问题解决策略。

其主要特点是将问题解决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直至使子目标按逆推途径与给定的条件建立直接联系或等同起来,即目标---子目标---子目标---现有条件。

(4)假设检验

步骤

产生一个“候选”答案

检验它是否真是答案。

如果被否定,则另产生一个“候选”答案,并再度检验,直到找出真正的答案为止。

缺点

没有提供如何尽快选择“候选”答案的方法,对答案的选择可能较费时

解决问题的答案要求是完整的,否则难以检验,而要完整列出所有“候选”答案也较困难。

4、问题解决策略的选用

人们呢一般不去寻求最优的策略,而是找到一个较满意的策略。

21.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

问题表征(problemrepresentation):

指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二)思维定势

1、界定

思维定势(setofthinking):

指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

2、特点

定势常常是意识不到的

3、功能

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三)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functionalfixedness):

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

功能固着也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现象。

(四)酝酿效应

1、界定

酝酿效应(incubationeffect):

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

2、解释

在酝酿期间,个体虽在意识中终止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其思维过程并没有完全终止,而仍然在潜意识中断断续续地进行着。

通过酝酿,最近的记忆和已有的记忆被整合在一起,弱化了心理定势的效应,并容易激活比较遥远的思维线索,因而容易重构出新的事物,产生对问题的新看法,使问题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