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601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9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经验.docx

《考研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经验.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经验.docx

考研经验

我经历了两次考研的过程,这两次报考的学校都是大连理工大学。

08年的初试成绩是342,和大工的复试线差了10分,虽然比国家线要高的多,但是我觉得调剂到一个不喜欢的学校再上痛苦的几年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我选择考研离开原来学校的直接原因。

在我看来,在我的两次考研体会中,考研总体上是一个过程痛苦但结果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1年的复习过程,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好多好多,这在你之前是不会体会的到的。

在这里我分三个部分把我的考研经验详细地介绍一下,如果你能按我的体会作为参考并在准备的过程中付诸于行动,我相信不用我说,到时候你自己就会明白自己的水平,确信自己会最终进入理想的学校学习和生活。

第一部分:

写在考研之前,详细地介绍一下考研需要注意的有哪些问题;第二部分:

分科类复习过程,详细地把每一个科类复习的重点和知识点说明一下;第三部分:

考前冲刺几个月,详细地把考试之前的关键时候要注意的问题和复习的内容和重点说一下。

这些经验都是我这两次考研的过程中体会出来的,虽然有些会因人而异,但大部分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希望你可以慢慢体会,如果你能按我的建议去做,我相信整个考研过程不但会给你一个正确的思路,而且还会给你省下很多迷茫和彷徨的时间,最终取得成功。

第I部分、写在考研之前

一、明确考研目的

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很多人考研也许开始这个过程仅仅是因为考研而考研,而且过来人可能很少会提及这个问题,但是在这里,我想把这个问题说在第一位,而且,我认为这绝对是一个重点中的重点。

每个人选择考研这条路的原因会多种多样,然而,你最终能不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你考研的目的所在。

考研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有人说保研的人过着猪一样的生活,找工作的人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而考研的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

一点也没有错。

考研是非常非常痛苦的,在这个过程里你可能要放弃很多,要付出很多,要流汗,甚至要流泪。

同学们窝在宿舍里一起有说有笑地看电影你会视而不见吗?

朋友们喊你一起去逛街你会因为一个题还没解出来拒绝吗?

别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你会动心吗?

因为考研复习耽误了正常的课程学习,甚至会挂科,你会屈服吗?

………如此种种,都是考研的过程会面对的问题,选择考研,就选择了一种沉默。

在开始考研之前,希望你能做好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做好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准备。

一个坚定的信念会保证你一直努力地走下去,并最终取得成功。

我所接触到的同学,考研的原因有几种:

1、为了更高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这种原因看起来也许现在很虚幻,但确实是很好的一个理由。

考研是人生的第二个跳板,如果能进入一个更好的学校去深造,那么理想的实现当然会更容易了。

能拥有这样一个理想在心里,可以支撑你克服任何困难,这个心理的保证是考研最终成功的有力砝码。

2、不满于现在的学校,换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种原因对最后考研的成功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现在的社会承认个人价值,然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企业在招收员工时的一个重要参考还你是毕业证上学校的名字。

如果你特别猛,是金子总要发光,那么其实完全可以自己想办法实现自己的价值,没有必要再去考研。

然而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考一个好的学校是以后步入社会让别人认可的极少的或者是唯一的手段。

3、迫于就业压力,逃避现实的竞争。

这是一个很现实但在考研过程中会极不稳定的一个原因。

的确,现在的就业压力很大,很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出来抢饭碗,进而本科生只能去和中专生抢饭碗。

然而在我看来,最终人还是要就业的,能不能就业,能不能就好业,本质上还上看你的能力,或者说你能创造什么,做出什么成绩,而且你能够为这个社会提供的要是被别人所承认的东西。

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却出去屡屡受搓,不应该怪这个世界不给你施展才华的空间,而是你所掌握的,不是别人真正需要的。

如果因为就业压力大而转向考研,只能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本科阶段并没有用功。

继续读研,可以一定程度上去缓解自己的不足,为几年后适应这个社会做个准备工作。

但最好不要只因工作而去选择这个过程,研究生的几年,如果好好利用,可以给一个人的,远远比一个工作要多的多。

4、看到别人考研,自己也考;或者是,家里人让考,不得不考。

前者是很一个无聊的理由或者说是一个很牵强的借口;而后者,有点像高考了,甚至会有自己去完成别人的梦想的意味。

持有这种思想的人可能会是考研这个漫长过程中最先投降的一批人,这样的人会受他人的行为影响。

而一个不稳定的情绪,一个不彻底的考研原因是考研的大敌。

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考研说得漂亮一点可以去让家人沾光,让父母安心,事实上,最终受惠的还是我们自己而已。

为了别人而去考研或者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去考研,这个苦大抵很难吃的了。

不情愿地去考研,结果可能大部分人都是在浪费时间,最终还不会有什么收获。

无论怀有哪一种情绪开始考研这个漫长的过程,在这里我想提醒你的是,只要你选择了考研,一定要把你的考研目的当作一个时刻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

考研的整个过程,客观地讲,可以说成是暗无天日。

在这个艰苦的工作中,大约会有四种人会先后从这个队伍中经受不住压力和困难,最终放弃;而可以按部就班坚持下去的同学,一般都会考上。

第一种人是在考研的开始阶段就放弃了,在暑假前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大三下的课程压力和考研复习的方式不对导致效率不高,考研目的的不坚定,让他们成了第一批倒在考研长征路上的人。

第二种人是在进入到考研正式开始的过程后,由于吃不了整日复习寂寞难耐的苦,或者迫于别人工作而带来的无形压力,选择放弃,大约是在10月份左右。

第三种人在考研的最后阶段会因为对自己的复习不确定,对自己的能力持有怀疑,放弃最后与其他人竞争的机会。

这是在12月份考研最后的关键时刻时。

而第四种人也是最要命的就是所谓的临阵脱逃者,在最后的初试过程中,觉得自己某一科(或几科)考的不理想以至于失去了最终考上的可能性,考完几门后就不再继续了。

这样的人每年都有,而且可能还并不会只在少数。

一般考完英语或者第二天考完数学之后,考场就会出现有些人不再去考了。

考研贵在坚持,不要轻言放弃。

上述种种情况,大都是因为没有一个支持自己可以一直走下去的信念,最终会在考研的过程中失利,是很容易出现的事情。

特别是第二种人,每年都屡见不鲜。

然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

选择放弃的同学,在年后其他人考上之后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他们是非常非常痛苦的。

看到自己也本可以会因为坚持而能够取得的成绩,因为自己的意志不坚定而放弃,心中的懊悔和失落,无以复加。

然而后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别人最后给你的安慰,最多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勉励,而这种失败所带来的生活上的阴影,可能会影响一个人很长时间,甚至是一生。

而选择放弃考研,也就选择放弃了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二次机会,这种结果,相信是很多人在考研开始时从来都不会去想像的可怕的一件事。

然而每次考研大军中,都不乏这种人的存在。

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相信,一个好的考研理由,一个坚定的信念,对考研最终取得成功,顺利地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是很必要的。

考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起初的一段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混在考研大军里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选择考研的人就开始分流,一部分人会放弃。

如果没有一颗恒心,不确定自己会坚持下去,那么还是不要选择考研了。

半途而废,花了同样的时间而最终没有什么收获,这浪费的不是一年的时间,而是两年的时间,甚至是拿毕业后的前途开玩笑,这样的代价是很惨痛的。

大四努力学习,也可以找个好工作,比花时间在一个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事情上面要好的多。

同时,我想说的是,考研完全是一个一次就可以成功的过程。

考研一次就好,就可以达到目的,如果你努力了半天,最后却没有考上,只能说明两点,一个是你的努力程度不够,或者是努力的方向不对,也就是复习的不对路,重点放偏了。

持有一种考不上就一直为之奋斗的信念固然难能可贵,然而对于绝大部分的学校,考研经过一次正确的复习过程就是可以的了,完全没有来第二次的必要。

去年我考研就是这样的思想,如果考不上我就再考一次,结果我就真失利了。

当然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个失利其实是可以经过正确的复习和引导去避免的。

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地来,最终会确保你获得成功。

二、考研的基本问题

考研经过初试和复试两个过程或者说是两次考试。

初试全国统一时间,大约在每年的1月中旬或者下旬。

时间为两天或者三天,具体取决于你所报告的专业情况。

复试的时间由报考的学校确定,时间一般在三月底开始,有可能一直持续到五月份(算入调剂的时间)。

重点院校开始的要早(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普遍在3月底或者4月初开始复试。

其他的院校(211&985非自主划线的学校和非重点院校),通常在4月中旬开始复试。

调剂的过程在整个复试过程中都会有穿插,这里包括两个,一个是校内调剂,一个是校外调剂。

初试是考研的核心,能不能考上,考上能不能拿高等的奖学金(很多学校现在都已经开始奖学金制(尤其是重点学校),不过还有相当一些学校还是采取的公/自费制,拿到高的奖学金,意味着就是公费并且每年还会有学校(以及导师)给的补助。

而如果拿不到高等的奖学金或者是自费,那么以后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都要自己出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初试的成绩。

这是一个虽然从理论上不现实,在事实上却基本上完全这样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把初试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作为一个本质性的内容。

在复试之前,在初试结束之前,你需要考虑的仅仅是怎样复习使初试考一个好成绩就可以。

复试的一些事宜,在这个阶段中,先可以不用去理会。

初试有报名和考试两个工作。

在每年的9至10月份,是下一年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报名时间。

具体来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在9月份开始报名(预报名),而其他人员,包括往届考生和社会人员,一般是在10月份开始报名。

因此可以看到,整个研究生报名过程是很长的,每年报名开始时,都会有很多人蜂拥着去报名(特别是第一次考研的应届毕业生),造成初期网络拥挤,相应的报名时间很长,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另外,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阶段填写的信息,在正式报名开始后也是有效的,这个意思就是说,报名只需一次即可,不用重复报名。

而且,应届毕业生也不一定在预报名阶段就必须要把报名工作完成,在正式报名开始后(指的是10月份),也可继续报名(具体请以报名公告为准),并修改相应的信息(但报名过程中填写的邮件地址和报考的学校信息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再修改的)。

研究生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考生要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申请一个账号,登录后开始网上报名,填写相关的信息(要填的内容很多,整个报名过程一般会持续20分钟左右,特别是第一次考研的同学),网报成功后,会生成一个网上报名序号,这个序号一定要妥善保管,这是你下个阶段报名确认的凭证。

这里要提醒你的一点是:

报名时要选择一个考点作为最后你初试的考试地点,报名确认和初试的考场安排都由这个考点负责处理(如某个城市的招生办公室)。

一般来说,本校考本校的学生,可以选择本校作为考点填报,考场由学校安排在自己的某个教学楼上。

所以,如果你是外校学生,但是有能力考试时去报考的院校考试,那么相应的你也可以选择这个考点作为最后考试的地点(一般是可以的,但要以学校的要求为准)。

而能在报考的学校里考试,这个有时会对你的初试成绩有利(专业课),当然是相比在其他地方考试的学生,但这种情况也会因学校而不同。

不是考本校的考生,如果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要选择一个考点作为最后的考试地点(一般是某市的招生办公室),这个考试地点,可以是考生学校所在的当地的招生办(如作为天津人的A,就读于北京的B校,想考北京的C校,考点可以选择北京的某个招考点(当然也可选C校,如果他们允许并且你可以考试去那里的话))。

然而要注意的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考点选择并不一定必须是就读学校的市招办,也可以选择与其他考生相同的考点作为最后的考试地点。

如上述的A,也可以选择天津市的招办作为最后的考试地点。

而这一点,应届毕业生往往会忽略了,但是这种情况对某些人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下面再具体分析)。

第三种情况是其他来源的考生,包括往届生和其他的社会考生,一般选择某个市招办为考点(能去报考的学校考试,可以选择相应的院校作为考点,个人感觉这样会更好)。

而一般的市招生办公室对考生的来源都不作要求,所以作为天津人的A在北京某公司工作,他的考点既可以选择户籍所在的天津,也可以选择工作所在的北京(具体请咨询招办)。

报名工作的第二个阶段是报名确认,报名确认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持续4-5天,具体的时间开始和结束由招考办通知为准。

北京有可以网上交费和确认的情况,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就绝大部分情况来说,都要由考生去网报时填写的考点交报名费(130左右)、照相、确认自己报名时的学校和专业等相关信息。

报名确认必须由考生本人去网报的考点处确认,因此考点的选择时请注意看是否在报名确认时可以实现。

这里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报名确认只能有一次(而网报可以报若干次,申请若干个账号报几次就可以),如果你在网报时报了多个学校或多个考点,在报名确认时,一定只选择一个去确认,不然即使你在确认时可以通过(考点一般收完钱你就可以闪人了,他们对你的身份不太核实),最后考试时会出问题,很可能被取消考试资格(因为多次确认),这是有先例的。

报名确认后,在所报学校核实身份符合其招考要求后,一般在12月开始,至第二年的1月初,由报考的院校招生办将准考证发给考生,一般是以挂号信的形式,发送到报名时填写的通讯地址处。

具体的准考证发放过程开始时间,学校的网站上一般会有说明,如果你很长时间还没有收到,要抓紧联系报考的学校招办,请求其重发准考证。

每年都会有准考证寄丢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注意通讯地址要写的确切并及时地核实准考证是否已到。

初试的第二个工作是考试。

复习了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最后成败就取决于这几天的情况,毫无疑问,这几天的发挥是相当相当关键的。

初试一般在每年的1月份进行(大部分情况是在下旬,当然,距离春节不能太近,一般离春节会有20天左右的时间),由两到三天的考试组成(绝大部分专业都是两天,以两天情况说明)。

第一天一般上午政治,下午英语(大部分专业);第二天一般上午业务一(如数学(一、二、三、四)),下午业务二(平时说的专业课)。

上午的考试时间一般是8:

30-11:

30,下午的考试时间一般是2:

00-5:

00。

有人说,2008年前考研时下午的考试时间为从2:

30-5:

30,但就08年和09年,都是2:

00-5:

00。

估计10年时间上还会使用这个安排。

因此可以看到,初试这两天的时间安排是非常紧张的,特别是每一天的上午结束和下午开始的这段时间,是很短暂的。

这就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很多人来讲,是的),就是找不找考点附近的宾馆的问题。

本校考本校,当然这不需要考虑,直接住学校宿舍就是可以的(前提是宿舍可以符合你的要求,安静,时间适宜)。

然而对于绝大部分考外校的同学来说,这个问题需要事先予以考虑,而且要考虑在报名过程之前,以选择“合适”的考点(招考办)。

找一个能够好好休息和调整的住处,对于初试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本身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时候,在考试前要联系一个考点附近的宾馆准备考试期间使用(完全可以和同考一处的同学一起完成这个任务,这里提醒一下:

最后考试时,一般的招考办都会把考同一个学校的考生放在一个考点(便于专业试题的分发),甚至是一个考场中,而考同一个地区的学生,往往也会在一个考点有安排(如考清华的A和考北大的B,很有可能分在一个专为考北京地区的考生安排的考点某市的实验小学中)。

而且,对大部分城市最后的考场安排,每年的变化并不大(一般考各个学校的考生数目相差不多),如果可以确定这一点,那找住处的工作可以在12月底1月初就开始进行(这时复习比较紧张,换一个思考重点也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因为大部分的考场通知都会在考前的一周才会确定,所以导致有时考点附近的宾馆在考前很近的时间时很紧张,不好找。

找不到好的地方会影响考试的情绪,而这一点是可以避免的问题。

并且(以上面的例子说明),天津人的A在北京的高校B上学,准备考北京的C学校时,既可以选择天津的某个离家里比较近的考点M,也可以选择C高校作为考点(如果条件可以时),还可以选择北京的一个考点N,个人感觉,选择M,最后考试时的心情要放松的多,休息的也更充分,对初试是很有利的(当然,你报名确认时必须回来,去M处确认)。

硕士研究生的初试对于考场纪律及其他事项的要求非常严格,和高考差不多,比如不准携带手机,不准在考试结束前半小时以前交卷出场,等等。

然而在实际上,具体操作过程中,会因不同的考试点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严格的考试点,视开手机即为作弊(无论你的原因是什么),考试结束铃响后必须停笔,否则视为作弊,考试期间不允许出考场(包括去厕所等理由),等等。

而有些考试点(大多数),要求上并不十分苛刻,考试开始前老师提醒你关手机,如有需要,去厕所,考试结束铃响后提醒你不要再写了,这样而已。

但是考试期间如果你确实必须,中途去个厕所,老师也许会答应的(但这当然会耽误宝贵的时间),结束铃响后,如果紧张得忘了在考试前填写考生编号了,抓紧时间补上,老师也可让你完成。

视不同考场中的老师的要求而定,然而大部分情况中的老师都还是比较好的,他们也明白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考试,如果行为不太影响考试,他们是可以同意的,所以在考试时,没有必要特别紧张。

初试结束之后就进入复试过程。

初试的成绩一般会在二月底或3月初由报考的院校在其网站上公布,由每个人自行查阅。

初试成绩符合学校要求的考生可以进入复试,继续进行选拔。

复试时间学校间不统一,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复试时间一般开始较早,从三月底到四月初进行,其他院校在四月中旬以后一直5月份的都有,这期间包括了调剂的时间。

每个学校的复试时间都在3-5天左右的样子。

包括笔试、面试等内容。

而具体的考核方面,各个学校有自己的侧重。

复试分数线的划定分学校、科类、专业等具体细节。

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有权自己确定复试分数线,而不必先向教育部汇报。

具体地说,包括科类线、单科线、专业线三个级别。

科类线指的是学科门类的分数线,比如某年清华的工科分数线是370分,那么,报考计算机专业、力学专业等工科类专业的同学的总分必须要在370分以上,否则不可以进入复试。

单科线指的是几个单科的分别的分数线,以四门为例,比如某年清华的工科类单科分数线为政治65、英语60、业务一80、业务二90(四个单科线相加不一定是科类分数线,它们之间无必然联系),那么任何一个工科类清华考生,四门的单科分数必须在这四个线之上,否则没有复试机会,即使你的总分在370分以上,如395分,但业务一只考了70分,这是不可以的。

专业线指的是报考的专业的分数线,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线。

这里各学校的要求还有不同,有的学校是专业统一划线,而有的学校是方向分别划线,比如计算机专业分三个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线可以以计算机专业统一进行,也可以按不同的方向分别进行(前者对于招考时选择的不同的方向影响比较大,方向的选择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以专业统一划线为例,比如某年清华的工科类计算机专业线为390,那么报考清华计算机的考生需要总分在390分以上就可以进入复试了。

自主划线的学校都有自己的复试比例,如1:

1.5,这个意思也就是,如果本专业计划招生100人,但有复试资格的人为150人,最后复试结束后,学校根据两次考试的成绩综合(初试和复试),择优录取前100名学生(实际操作上可能人数有出入,但大体这样),排名靠后的50名同学必须调剂或者被刷。

学校根据自己的复试比例确定复试的专业线,从高到低给初试成绩位于复试比例内的同学复试机会,这就是上述的专业线的来源。

自主划线学校的复试线一般会在初试分数确定后半月内确定,之后即通知进入复试的学生进行复试。

非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复试线确定一般要在四月中旬左右,而且他们一般只能划专业线,科类线和相应的单科线要以国家线为准。

国家线是教育部(也许吧)划定的分数线,一般是在四月份会公布(这可能就是非自主划线学校的复试要在四月中旬以后才能进行的原因),包括科类线和相应的单科线。

通常的情况是,科类线中的四门(例如)科目的单科线有对应关系,单科总分为100分的科目,单科线统一,单科总分为150分的科目,单科线统一。

比如某年的国家线为工科类300分、工科类政治45分、英语45分、业务一70分、业务二70分。

各个学校在此线基础上,自行制定本校本年的某个专业的总分线,确定复试人员。

如某非自主划线学校的某年的计算机专业分数线为320分,那么满足上述国家线要求和该专业线要求的考生就可以有复试资格。

非自主划线学校的复试人数确定并不统一,有的是差额录取,有的是非差额录取。

所谓差额录取,即复试比例为1:

1.x,最后还要刷掉部分符合复试要求的考生,而非差额录取的考生,即复试人数为1:

1,这样只要满足复试要求,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可以算考研成功,可以被录取了。

类似地,各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复试比例情况,划定分专业的分数线。

另外,上面所说的国家线的划定,还要分若干个地区有不同。

全国分为三个区,分别为A、B、C区,各个省份位于不同的区中(请参考相关的规定)。

国家线的科类线和单科线,一般来说,A>B>C,级差在2分左右。

相当多的情况下,这个级差会影响复试进而影响录取的进行,特别是对单科英语危险的考生。

所以可以通常地说,考研的难度,考C区的学校比考B区的学校要小,更比考A区的学校要小。

复试在考研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据每个学校而有不同。

很多重点学校把复试在最后成绩的计算中的比例设置的很大,那么对这样的学校不用说,复试是需要下一个大功夫的,而这个复试过程院校重视的可能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的掌握,而大多是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相应的复试想得高分就不太容易,特别是对外校学生来说)。

而也有一些院校的复试成绩比例并不是很大,在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必须保证复试的一个比例之前,有的学校甚至基本上凭初试成绩就选择录取,表现在很多复试的比例为1:

1的学校专业上。

然而很多人在考研开始直至初试结束后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误解了初试和复试的关系,认为自己如果在初试中发挥不好,其不足可以通过好好准备复试轻易地进行弥补,这是非常错误的。

就初试和复试两者的重要性而言,上面已经说过,初试是重中之重,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对于不是特别优秀的大多数人来说(如果特别突出,可能会被老师发现复试会比较顺利),一方面,初试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心里没底,通常会徘徊在复试准备和转而去找工作及其他的选择中,如果可以过关进入复试,自然成绩不会太好。

第二,非本校考生,即使专业相同,但本科学习中的重点和其他要求很可能与报的学校的要求有出入,而且很多学校的复试题目(笔试等)会出的比较难,想得好成绩不是容易的事。

第三,虽然复试比例现在都比较大(如30%或更多),但是就整个复试的成绩来说(包括笔试和面试等等方面),大部分同学的分数都是很接近的,差距不会特别明显,而且差距明显的地方一般出现在一个考生在某个方面不足时,容易比其他人低很多分,而不是出现在一个比较优秀的考生比其他人高会很分,这样累加起来,最后的成绩导致的名次变化不会很显著。

最后,对于绝大多数学校的绝大多数专业来说(和其他同学交流后得出的),初试的名次和最后的总名次变化很小,也就是说,复试比例非1:

1的,被刷掉的同学一般情况下总会是初试中排名靠后者,当然,我们不否认初试中很多人可能会发挥不好但实际上很优秀,复试中会表现地比较显眼,但是大部分的情况是,他们是牺牲者,这个现象是考研成功者的切身体会,在现实的研究生录取工作中大量存在,深层的原因不去研究,换一个角度想一下会了解。

调剂工作在整个复试过程中都会出现,有时和正常考生的复试同时进行,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校内调剂,一个是校外调剂。

校内调剂是指考生的成绩符合科类线以及相应的单科线,不够报考的专业的专业线,申请从报考的专业转到另一个所报考的学校中的专业上,进入复试了却在复试后录取中被刷,也可以进行校内调剂。

如A报考清华的计算机专业,政治80,英语65,数学一130,计算机专业综合130,总分405,而清华的工科线及单科线分别为380,70,5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