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473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

1.电梯的特点和结构

电梯是具有特种容载装置沿着恒定不变的铅垂导轨,在不同水平面间,作

间歇运行的电力驱动起重机械,它适宜于装置在二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内,专

供上下运送人员和货物之用。

1.1电梯的传动系统

电梯安装在建筑物内,必须有一个井道和机房。

机房内安装着曳引机,一

般直接位于井道的上部。

在曳引机的曳引轮槽内围绕一组曳引钢丝绳。

钢丝绳

的二个分支分别悬挂在曳引轮的两侧。

对1:

1的曳引绳布置法来说,一个分支

垂直下降连接在轿厢顶上的悬挂装置上,另一分支通过导向滑轮向外偏斜后垂

直下降或直接垂直下降连接在对重架的悬挂装置上。

对2:

1的曳引绳布置法来

说,一个分支垂直下降绕过轿顶轮后连接到机房的悬挂装置上,另一分支垂直

下降绕过对重轮后也连接到机房的悬挂装置上,轿厢和对重皆设有导靴分别在

其井道中所装设的导轨上滑行,当电动机通电运转时通过蜗轮减速器而转动曳

引轮,依靠轮槽与钢丝绳间的摩擦力来带动轿厢和对重运行,轿厢上升则对重

下降,反之轿厢下降则对重上升。

1.2电梯的结构

电梯的结构可分为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现将组成电梯的主要部件按其安

装部位的不同分别列举并说明其作用。

1.2.1机房部分

1.2.1.1曳引机是电梯的起重机构,安装在专用承重梁上,它主要由下列

部件组成。

a.驱动电机

驱动电动机采用三相鼠笼式感应电动机,采用变频变压的驱动方式对电机

进行控制。

b.制动器是常闭式电磁制动器,只在电动机通电运转时期松闸,当电梯停驶时即进行制动并保持轿厢位置不变。

即制动器通电松闸、失电制动,

充分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

c.减速器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噪音特点。

d.曳引轮具有半圆形带切口的绳槽,使钢丝绳与绳槽间产生足够的

摩擦力。

1.2.1.2限速器

它通过安全钢丝绳索与轿厢连接,把轿厢的运动传给限速器转动,当轿厢

运动速度超过允许的安全速度时,限速器即起作用:

a.首先通过超限位开关,切断控制电路。

b.然后把限速器钢丝绳夹住带动安全钳动作,切断控制电路。

1.2.1.3采用先进的微电子元件及电力电子元件,用现代的微电子技术对

电梯进行电气控制。

在操纵装置的配合下,使电梯正确地实现起动或停止、上

行或下行、快速或慢速、以及达到预定的自动性能和安全性能。

当按下层站召

唤按钮或轿内指令按钮时,控制系统按照原先编制设定的程序通过输入接口电

路将信号输入微机系统,根据电梯当时的状态确定电梯的运行。

1.2.2井道部分

1.2.2.1导轨

分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用压导板固定在导轨撑架面上。

当电梯正常工

作时,轿厢和对重沿导轨运行,以保持轿厢和对重相互之间以及与井道壁之间

的位置要求,而当安全钳起作用时,导轨则起支持轿厢及其负载或对重的作用。

1.2.2.2对重

由曳引钢丝绳通过钢丝绳锥套悬挂,用作平衡轿厢的自重和45~50%的电

梯额定载重量。

在其上下两侧装有导靴,以使对重沿着对重导轨上下滑行。

1.2.2.3缓冲器

为液压式,分为轿厢缓冲器、对重缓冲器,安装在轿厢架、对重架下面的井道底坑内,当轿厢在超载10%并以限速器允许的最大速度

下降时,缓冲器应能承受相应的冲击。

它是电梯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

1.2.2.4井道终端开关

装在井道的上下端站处,由装在轿厢上的撞弓触动,当电梯到达端站超越

正常的停站控制位置时,能自动地强迫减速并切断控制电路,使轿厢停止运行。

1.2.3层站部分

1.2.3.1层门

在每一层站处都设有进入轿厢的门层门,层门上设有门锁,只有当轿厢在该层站位置时才允许层门开启。

层门还装有联锁触头,只有当门扇可靠

关闭时才能允许电梯启动,而当门扇开启时在运行中的轿厢就立即停止运行。

1.2.3.2召唤按钮

装在每站层门旁,分单钮和双钮二种,上下端站用单钮,中间层站用双钮。

召唤按钮盒面板上还可设置钥匙锁,当按一下某站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时,

即把召唤信号输入电梯控制系统,使之接受召唤要求。

1.2.3.3层门指层灯

装设在每层站层门的旁边,与召唤箱结合在一起,面板上有表示停站层楼的数字和表示运行方向的箭号,亮的数字表示轿厢在井道中的位置,

亮的箭号指示电梯正在运行的方向。

电梯的到达与否通过到站钟进行预报。

1.2.4轿厢部分

1.2.4.1轿厢

轿厢是电梯的容载装置,它是曳引钢丝绳通过钢丝绳锥套加以悬挂,轿厢

通过安装在轿架上下两旁的导靴沿着轿厢导轨进行滑移运行。

轿厢设有自动轿

厢门,门上装有联锁触头,只有当轿厢门可靠关闭时才能允许电梯启动,而一

旦当门扇开启在运行中的轿厢就立即停止运行。

在轿厢自动门的门沿上装有光幕保护装置,当在关门过程中光幕保护装置光束接触到乘客或障碍物时,则由光电开关的作用,能使轿厢门立即停止关闭并迅速反向开启。

1.2.4.2安全钳

该装置在轿厢架下梁的两旁,当电梯轿厢超速下降时,限速器将安全绳索

卡住,拉动拉杆臂通过杆系使两旁安全钳动作,安全钳即起作用而夹住在导轨

上,同时安全钳开关也略超前起作用断开控制电路,使电梯停止运行。

1.2.4.3操纵箱

是装设在轿厢内轿厢门侧面操纵器轿壁上的按钮箱,主要是借按钮组控制

电梯的起动、停止、上升、下降等,在操纵箱上还装有安全开关,慢车检修开

关等。

为了方便操作,有时增加辅助操纵箱。

1.2.4.4轿内指示灯

一般设在操纵箱面板上面,面板上有表示停站层楼的数字和运行方向的指

示灯,亮的数字表示轿厢在井道中的位置,亮的箭头表示电梯运行方向。

1.2.4.5自动门机

门机驱动系统采用全闭环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用于电梯轿门、层门的

开启、关闭。

1.2.4.6平层永磁感应器

当电梯在到达停站水平上下约一米处,感应铁板插入永磁感应器的空隙内,

使其触头接通电动机的低速绕组电梯就慢速运行直至感应铁板进入上或下永磁

感应器的空隙内。

感应铁板的位置是这样的,即当其进入上和下永磁感应器时,

轿厢地板与停站楼板的水平相齐。

2、使用总则

2.1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必须建立正确的维修保养制度,对电梯进行经

常性的管理维护和检查。

使用单位应设专职人员负责,但亦可委托专门检修和

保养电梯的单位维修保养。

应有实际工作经验,熟悉维修、保养要求,并需经

使用单位批准。

2.2进行维修保养和检查的专职人员。

2.3维修人员应每周对电梯的主要安全设施和电气控制部分进行一次检查。

使用三个月后,维修人员应对其较重要的机械电气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

调整和维修保养。

当使用一年后,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技术检验,详细检查所有机械、

电气、安全设施的情况,主要零部件的磨损程度,以及修配换装磨损超过允许

值的和损坏的零部件。

一般应在三至五年中进行一次全面的拆卸清洗检查。

使用单位应根据电梯新旧程度和使用频繁程度确定大修期限。

2.4当设专人驾驶电梯时,应由责任性强、爱护设备、并熟悉掌握电梯使

用特性的专职司机负责驾驶电梯。

2.5发现电梯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待修复并经仔细检查后方可使用。

2.6在层门附近,层站的自然或人工照明,在地面上应至少为50勒克斯,

以便使用者在打开层门进入轿厢时,即使轿厢照明发生故障,也能看清它的前

面。

2.7若电梯停止使用超过一周,必须先进行仔细检查和试运行后,方可使

用。

2.8电梯的故障、检查的经过、维修的过程,维修人员应在电梯履历表中

作详细记录。

2.9电源电压、频率、相序,必须符合电梯技术资料中的规定。

2.10电梯正常工作条件应符合如下规定。

2.10.1电压波动必须在±7%范围内,电源频率波动必须在±2%范围

内。

2.10.2机房应当干燥,机房和井道应无灰尘及化学有害气体。

2.10.3机房温度必须在5℃~40℃范围内,机房墙壁、地坪、顶板必须

用砂浆或其它材料粉刷,以防止混凝土尘粒的进入,机房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

85%(在25℃时)。

2.11电气设备的一切金属外表,必须采取保护性接地或接零的装置。

应符合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梯部份》中接地要求

外,其余均应符合《电气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中规定。

2.12电梯轿厢、层门、门套和召唤箱等外表面,应经常保持整洁,严防

擦伤和损坏装潢表面。

2.13机房内和各层门近处应设有灭火设施,照明电源应与控制线路分开

敷设。

3、安全操作规程

3.1司机或管理人员在电梯行驶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3.1.1开启层门进入轿厢之前,需注意轿厢是否停在该层。

3.1.2开启轿内照明。

3.1.3每日开始工作前,将电梯上下行驶数次,无异常现象后方可使用。

3.1.4层门关闭后,从层门外不能用手拨启,并严禁人倚靠在层门上或撞

击层门,当层门轿门未全关闭时,电梯不能正常启动。

3.1.5平层准确度应无显著变化。

3.1.6经常清洁轿厢内、层门及乘客可见部份。

3.2电梯行驶中司机或管理人员应注意事项。

3.2.1在服务时间内,如司机必须离开或电梯停用时,须将轿内电源开关

断开,如层门有能在外开启的设施亦将层门关好。

3.2.2轿厢的载重量应不超过额定载重量。

3.2.3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如遇特殊情况,需经司机和管

理部门同意和批准并严加安全保护措施后装运。

3.2.4严禁在层门开启情况下,揿按检修按钮来开动电梯作一般行驶,不

允许揿按检修、急停按钮来作一般正常行驶中的消号。

3.2.5不允许利用轿顶安全窗的开启来装运长物件;

3.2.6应劝阻乘客在行驶中,勿倚靠在轿厢门上。

3.2.7轿厢顶上部,除电梯固有设备外,不得放置它物。

3.3当电梯使用中发生如下故障时,司机或管理人员应立即通知维修人

员,停用检修后方可使用。

3.3.1层、轿门全关闭后,电梯未能正常行驶时;

3.3.2运行速度显著变化时;

3.3.3轿、层门关闭前,电梯自动行驶时;

3.3.4行驶方向与选定方向相反时;

3.3.5如内选、平层、快速、召唤和指层信号失灵失控时(司机应立即揿

按急停按钮);

3.3.6发觉有异常噪音,较大振动和冲击时;

3.3.7当轿厢在额定载重量下,如有超越端站位置而继续运行时;

3.3.8安全钳误动作时;

3.3.9接触到电梯的任何金属部分有麻电现象时;

3.3.10发觉电气部件因过热而发出焦热臭味时。

3.4电梯使用完毕停用时,司机或管理人员应将轿厢停在基站,操纵盘上

开关全部断开,并将层门关闭。

3.5发生紧急事故时司机应采取下列措施。

3.5.1当已发觉电梯失控而安全钳尚未起作用时,司机应保持镇静,并严

肃告诫乘客切勿企图跳出轿厢,并作好承受因轿厢急停而产生冲击的思想准备。

3.5.2电梯行驶中突然发生停梯事故,司机应立即揿按警铃按钮,并通知

维修人员,设法使乘客安全退出轿厢。

3.5.3在机房用手轮盘车,使电梯短程升降时,须先将主电源断开,制

动器打开,并应有两个人协同操作。

4、电梯的机房和井道管理

4.1机房应由维护检修人员值班管理,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机房应加

锁,并标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字样。

4.2机房需保证没有雨雪侵入的可能。

4.3机房需保证通风良好和保温。

4.4机房内应保持整洁、干燥、无尘烟及腐蚀性气体,除检查维修所必须

的简单工具外不应存放其它物品。

4.5井道内除规定的电梯设备外,不得放入杂物,敷设水管或煤气管等。

4.6电梯长期不使用时,应将机房的总电源开关断开。

4.7机房顶板设置的承重梁和吊钩上应标明最大允许载荷。

5、紧急情况后的处理

5.1当电梯发生严重的冲顶或蹲底后

5.2当发生地震后

微震和轻震对电梯的破坏大小,有可能是轿厢或对重的导靴脱出导轨,或

一部分电线切断,此时开动电梯就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事故。

5.3发生火灾时

根据火灾轻重程度的不同,对设有可作消防员专用的电梯,将乘客运送到

安全层站。

5.3.1通知司机或管理人员尽快在安全楼停车,把乘客引导到安全地方。

5.3.2轿厢开到安全的楼层,在乘客确已完全撤出终了后切断电源。

5.3.3把各层层门关闭,防止向其他楼层延烧。

在发生上述三种情况后,须经过有关人员严格检查,整修鉴定后方可使用。

6、维修保养标准

序号

项目

基本时间间隔(月)

备注

1

舒适性

每次保养

(每月1~2次)

2

平层状态

同上

3

制动器滑移量检查

4

曳引机减速器的检查

12

5

曳引机制动器的检查

每次保养

(每月1~2次)

6

曳引电动机检查

12

7

曳引轮检查

12

8

限速器检查

每次保养

(每月1~2次)

9

轿厢门和自动门机机构检查

每次保养

(每月1~2次)

10

安全钳检查

11

导轨润滑检查

每次保养

(每月1~2次)

12

缓冲器检查

13

层门检查

每次保养

(每月1~2次)

14

曳引钢丝绳检查

12

15

润滑检查和控制柜、曳引机清洁工作

每次保养

(每月1~2次)

16

主回路接线端的紧固

每次保养

(每6个月)

7、维修保养要领

7.1维修保养注意事项

非维修保养人员不得擅自进行维修作业,本电梯采用PLC控制系统,维修

保养应谨慎小心。

7.1.1电梯维修和保养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7.1.1.1不得乘客或载货,各层门处悬挂检修停用的指示牌。

7.1.1.2应断开相应位置的开关。

7.1.1.2.1在机房时应将电源总开关断开。

7.1.1.2.2在轿顶应合上检修开关。

7.1.1.2.3在底坑应将底坑检修按钮箱急停开关断开或同时将限速器涨紧

装置安全开关断开。

7.1.1.3使用的手灯必须带护罩并采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在机房、

底坑、轿顶或轿底应装设检修用的低压插座)。

7.1.1.4操作应由主持和助手协同进行。

7.1.1.5操作时如需司机配合进行,司机要精力集中,严格服从维修人员

的指令。

7.1.1.6严禁维修人员站在井道外探身到井道内,或在轿厢顶或轿厢地坎

处轿厢内外各站一只脚来进行较长时间的检修工作。

7.1.1.7严禁维修人员拉、吊井道电缆线,以防电缆被拉断。

7.1.2维修保养时,使用的仪器要注意以下几点:

7.1.2.1万用表内阻200KΩ以上;

7.1.2.2交流电流计量程为AC100A;

7.1.2.3交流电压计量程为AC500V,对于指针式,输入阻抗在300KΩ以

上;

7.1.2.4高压兆欧表应使用电池式,500V,内阻200KΩ以上,禁止使用手摇式兆欧表;

7.1.2.5转速表量程为0~5000r/min。

7.2维修保养要点

时间间隔

序号

项目

内容

1

2

舒适性

进行试运行,用身体感觉确认从起动到平层皆无振动、冲击以及异常声响。

平层状态

确认平层准确度在±15mm以内。

曳引机制动器的检查

检查曳引机转动时闸瓦制动带与制动轮之间有否相擦现象。

检查制动时工作的可靠性和有否不正常的撞击声。

限速器检查

检查超速开关动作的可靠性,检查夹绳钳口及绳槽处并清除异物,检查限速器运动是否灵活可靠和有否不正常的响声。

轿厢门和自动门机构检查

擦试门导轨,涂抹少量机油,进行开关门动作检查。

层门检查

擦试门导轨,涂抹少量机油,进行开关门动作检查。

控制柜和曳引机清洁

对曳引机、控制柜外表进行清洁工作。

润滑检查

检查导轨润滑情况和导轨加油器中的油量。

限速器旋转部分的润滑装置应每年加锂基润滑脂,限速器涨紧装置旋转部分每年清洗一次,并加注锂基润滑脂。

2

安全钳检查

传动杠杆配合转动处涂机械防锈油,钳口滚动或滑动部位涂锂基润滑脂润滑防锈。

检查其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10

缓冲器检查

每二个月检查液压缓冲器的油位变动情况,补充注油。

对液压柱塞外露部进行清洗,并涂抹防锈油。

每4

个月

11

制动器滑移量的检查

作空载上升低速自动运行,使轿厢停于最高第二层处。

应检查调整平层,使平层误差为0~+30。

12

12

曳引机减速器检查

检查减速箱内润滑油的清洁度和润滑性,必要时应进行调换。

检查齿形磨损情况和轴承工作情况。

13

曳引电动机检查

检查轴承的磨损和工作情况,更换轴承润滑脂。

14

曳引轮检查

检查曳引轮绳槽的磨损情况和工作是否正常。

12

15

曳引钢丝绳检查

检查曳引钢丝绳磨损情况,超过磨损标准应予以更换。

检查曳引钢丝绳伸长情况,如产生过份伸长应予截短。

每6个月

16

主回路接线端的紧固

对主回路动力线线端处,应根据时间间隔,加以紧固。

7.3说明

7.3.1舒适性调整

7.3.1.1有起动冲击时

a.机械系统的确认

制动器不完全松闸,或者即使松闸制动瓦歪斜,制动瓦与制动轮摩擦,则

容易引起起动冲击,故应确认之。

确认各导靴的安装位置等。

7.3.1.2运行中有振动时

a.机械系统确认

确认在运行中有否制动瓦与制动轮相摩擦,钢丝绳拉伸不良等现象。

有时往往由于导轨的接头有高低,就会产生振动,不应将之与电气系统所

引起的振动相混淆。

7.3.2平层状态不良时

电梯有时会产生平层误差。

调整平层感应器与感应铁板相对位置。

7.3.3曳引机检查

7.3.3.1减速器

7.3.3.1.1蜗轮副长期使用后,由于磨损使齿侧间隙增大,或由于轴承磨

损使电梯换向时产生轴向窜动或产生较大冲击及噪音,这可更换中心距调整垫片、轴承盖处调整垫片厚度或更换轴承,以减少冲击和噪音。

7.3.3.1.2应保持减速箱润滑油清洁和润滑性能良好。

并应经常检查油面高度,使保持在油标规定范围内。

润滑油应采用120#硫磷型极压工业齿轮油。

7.3.3.1.3箱盖、窥视孔盖、轴承盖等应与箱体连接紧密,不应漏油。

杆伸出端采用橡胶油封密封,此处允许产生润滑性渗油。

7.3.3.1.4蜗轮轴上的滚动轴承,每月挤加一次ZL45-2航空润滑脂,以

下简称锂基润滑脂。

7.3.3.1.5一般情况下,应每年更换一次减速器润滑油,对新安装的电梯

在半年内应经常检查减速器润滑油有否杂质,如发现杂质应立即更换。

7.3.3.1.6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转时,其机件和轴承温度不应高于80℃。

7.3.3.1.7滚动轴承产生不均匀噪音或撞击声时应及时予以更换。

7.3.3.1.8箱体与底座,底座与梁间的螺栓应保持紧固无松动现象。

7.3.3.1.9检修时如需拆卸零件,必须将轿厢在顶部用钢丝绳吊起,对重

在底坑用木楞撑住,将曳引钢丝绳从曳引轮上卸下。

7.3.3.2制动器

7.3.3.2.1制动时闸瓦应紧密地贴合在制动轮的工作表面上,当松闸时两

侧闸瓦同时离开制动轮表面,其间隙应不大于0.7毫米,而在整个接触面上应均匀。

7.3.3.2.2动作应灵活可靠,线圈温升应不超过60℃。

7.3.3.2.3线圈的接头应无松动现象,外部绝缘良好。

7.3.3.2.4销轴处应灵活,可用机油润滑(注油时如溅到制动轮的工作表

面上应擦净)。

7.3.3.2.5保持闸瓦制动带工作表面清洁,不应混进油腻或油漆。

固定制

动带的螺钉头必须沉入制动带,不允许与制动轮接触,制动带磨损过甚使螺钉头露出或磨损量超过制动带厚度的四分之一时,应及时更换。

7.3.3.2.6当闸瓦制动带磨损后与制动轮的间隙增大,影响制动性能和产

生撞击时,应调节衔铁与闸瓦臂连接的螺母来使间隙符合要求。

7.3.3.2.7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调节制动弹簧力,来满足平层准确

度和舒适感。

7.3.3.2.8对制动器须进行手动松闸时,可采用手动松闸专用工具进行。

7.3.3.3曳引电动机

7.3.3.3.1电动机为法兰连接,其连接应保持紧固,蜗杆轴与电动机轴连

接不同轴度允差:

钢性连接应≤0.04毫米

弹性连接应≤0.20毫米

7.3.3.3.2轴承的温度应不高于80℃。

7.3.3.3.3由于轴承磨损,使定子与转子间空气间隙沿圆周方向分布不均

匀而产生噪音时,则应更换轴承。

7.3.3.3.4滚动轴承应用锂基润滑脂填入约等于轴承室2/3容积,在工作

2500~3000小时后应更换新的润滑脂。

7.3.3.4曳引轮

7.3.3.4.1由于曳引绳涨力不匀,造成各绳槽磨损量不一致,则测量各曳

引绳直径顶端至曳引轮轮缘的距离差,如超过1.5毫米时,应就地重车或更换。

7.3.3.4.2为避免曳引绳与曳引轮产生严重滑移现象,需防止绳在绳槽落

底,当曳引绳与槽底的间隙≤1毫米时,绳槽应重车或更换曳引轮,重车时,

应注意切口下面的轮缘厚度不小于相应钢丝绳直径。

7.3.4限速器检查

7.3.4.1限速器的动作应灵活可靠,滚动轴承应每年进行检查加锂基润滑

脂。

7.3.4.2保持限速器涨紧装置工作正常,检查其断绳安全开关工作的可靠

性。

7.3.4.3当限速器绳索伸长到超出规定范围而切断控制电路时,应将绳索

截短。

7.3.4.4当限速器钢丝绳磨损严重时,应更换钢丝绳,其更换要求与曳引

钢丝绳同。

7.3.4.5经常检查超速开关工作的可靠性,检查夹绳钳口及绳槽处,清除

异物,以保证限速器动作正确。

7.3.5轿厢门和自动门机构检查

7.3.5.1对驱动轿厢门的电动机轴承应定期加注锂基润滑脂,每年清洗一

次。

7.3.5.2传动皮带涨力的调整,在使用过程中传动皮带如发现伸长现象引

起涨力降低而打滑,可以调节电动机的底座调节螺钉使皮带至适当涨紧。

7.3.5.3电梯因中途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时,在轿厢内能

用手将门拨开,其拨门力应在200~300牛顿范围内。

7.3.5.4在轿厢门完全关闭,安全开关闭合后,电梯方能行驶。

7.3.5.5门导轨每周擦试一次,涂抹少量机油,使门移动轻便灵活,运行

时无跳动、噪声,吊门滚轮外圆直径磨损3毫米时应予更换。

经常检查连接螺

栓并紧固。

7.3.5.6在联动机构装配之前,使单扇门在水平中心处任何方向牵引时其

阻力应小于3牛顿。

7.3.5.7对摆杆部分等的轴承应定期加注锂基润滑脂,每年清洗一次。

7.3.6安全钳检查

7.3.6.1传动杠杆配合转动处每二个月涂一次机械润滑油,钳口滚动或滑动部位涂锂基润滑脂润滑防锈,使其动作灵活可靠。

7.3.6.2动作时必须断开控制电路,迫使电梯停止。

7.3.6.3安全钳楔块与导轨工作面间间隙一般为4毫米,各间隙应相近

似。

7.3.7导轨和导靴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