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254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绪论

1、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瘛疭方》)

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3、提出"五善七恶"的著作是(《圣济总录》)

4、正宗派的代表(陈实功)

5、全生派的代表(汪洪绪)

6、心得派代表(高锦庭)

第二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论

一、中医外科专业术语

1、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2、疮疡――广义指一切浅显外科疾患。

狭义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5、胬肉――肉芽组织

6、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7、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8、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9、根脚――肿疡之基底根部

10、护场――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约束邪气使之不外散

11、痰――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的或软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

12、结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

二、治疗

(一)内治总则――消、托、补

(二)外治法

1、膏药――适用于一切外科病症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2、油膏――肿疡期;溃疡期;

3、箍围药――肿疡初期促其消散

4、掺药

5、酊剂――疮疡未溃及皮肤病

6、洗剂――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

第三单元无菌术

1、消毒――用化学的方法消灭微生物

2、手术区皮肤消毒的范围,应距切口周围(15cm)

3、手术室的面积应为(24-40平米)

4、手术室的湿度一般为(48%)

5、灭菌――杀灭芽孢类微生物

第四单元麻醉

一、麻醉方法分类

1、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

2、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性麻醉)

3、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区域阻滞;椎管内麻醉)

4、复合麻醉

二、麻醉方法的选择

1、充分估计病人的病情和一般情况;

2、根据手术需要;

3、按麻醉药和麻醉方法本身的特点进行选择;

4、麻醉者的技术和经验。

三、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用药目的:

1、减少病人精神紧张;

2、使麻醉过程平稳

3、增强麻醉效果

4、减缓病人疼痛感

(二)麻醉前常用药物

1、镇静安定药:

苯二氮?

类(地西泮,咪达唑),丁酰氨类,吩噻嗪类

2、催眠药:

苯巴比妥,戊巴比妥

3、麻醉性镇痛药:

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镇痛新

4、抗胆碱类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格隆溴胺

5、稳定血流动力学药:

可乐定,右美托咪啶

6、防治恶心呕吐药:

丁酰苯类药,胃动力,抗胆碱药

7、预防误吸及其危害药:

H2受体阻滞剂

四、局部麻醉

1、常用药物:

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要,布比卡因

2、不良反应的处理

局麻药加肾上腺素目的:

延缓药物吸收,延长作用时间

局麻前给巴比妥类药目我:

减少局麻药中毒

出现中枢兴奋或惊厥时用:

苯巴比妥钠肌注或安定

五、椎管内麻醉

1、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

适应证:

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下肢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

并发症:

术后头痛;腰背痛;尿潴留;下肢瘫痪

2、硬膜外麻醉

适应证:

胸壁,上肢,下肢,腹部和肛门会阴区各部位手术

颈椎病,腰背痛及腿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治疗

并发症:

血压下降,咀嚼抑制,恶心呕吐

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六、气管插管

1、经口明视插管:

用于除口腔、咽腔手术之外的病人

2、经鼻腔明视插管法:

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咽腔手术病人

3、经鼻盲探插管:

张口确实梭,喉镜难以置入并呼吸道管理的

4、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

部分张口困难;呼吸道部分梗阻;

颈部强直,颈椎骨折、脱臼等颈部活动受限者;

颈斑痕挛缩面严重影响抬头活动者;

喉结过高,颈部粗短,下颌退缩等

5、清醒气管内插管:

不能耐受较深麻醉,但必须要控制呼吸或人工呼吸者;消化道梗阻或饱食者;颅脑、开胸等针麻手术

6、双腔支敢管导管(DLT)插管术:

"湿肺"全麻;开放性肺结核其分泌物有扩散感染能力者;支气管胸膜瘘,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者;近期有大咯血者。

第五单元体液与营养代谢

一、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体液组成:

水、电解质和有机物质

2、体液总量:

男性占体重60%;女性占体征的55%

3、体液分布:

细胞内液――存在于骨髂肌中

细胞外液――血浆及组织间液

4、水代谢24小时出入量为2000-2500

5、体液平衡的调节:

(1)渴感作用

(2)抗利尿(ADH):

提高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醛固酮:

作用于肾远曲小管、集合管,促Na+主动重吸收,促K和H的排泌,储钠排钾的作用。

(4)心房利钠多肽: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容量

(5)利钠激素――使尿内水Na+排出增多,减少细胞外液量

(6)甲状旁腺素(PTH)――促远曲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排Na、K和和HCO3

二、水、电解质失衡

(一)缺水

1、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按正常比例丢失

(1)病因:

消化液的急性丢失;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感染;大面积烧伤早期大量渗液。

(2)表现:

轻度(2-4%):

口渴,少尿

中度(5%):

脉搏细快,肢端湿冷,"三陷一低"(眼窝下陷,

皮肤干陷,浅表静脉瘪陷,血压下降或不稳)

重度(6-7%):

休克,伴代谢性酸中毒。

2、高渗性缺水――高钠血症(钠>150,血浆渗透压>320)

(1)病因:

不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过多;鼻饲要素饮食、静脉高营养。

(2)表现

轻度(2-4%):

口渴

中度(4-6%):

极度口渴,乏力,眼窝明显凹陷,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重度(>6%):

烦躁,谵妄,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少尿无尿,氮质血症。

(3)治疗:

首先采用5%葡萄糖溶液

成人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

补液量=(血钠值-142)*体重*4(女性3,儿童5)

3、低渗性缺水――低钠血症(细胞外液减少)

(1)病因:

胃肠道消化液长期持续丧失(如慢性十二指肠瘘);

大创面慢性渗液;

大量应用排钠性利尿剂;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失盐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2)表现

轻度(钠<135=:

乏力、头昏、手足麻木,无口渴,尿正常

中度(钠<130=:

厌食、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少

重度(钠<120=:

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神志不清,木僵,昏迷。

伴严重休克,少尿或无尿。

尿素氮升高。

(3)治疗:

补钠量=(142-钠值)/17*体重*0.6(女性0.5)

(二)钾异常

1、低钾血症(<3.5mmol/l

表情淡漠、倦怠嗜睡或烦躁不安,肌肉软弱无力,腱反射迟钝或消失,眼睑下垂;

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重者室颤;

多饮多尿,膀胱收缩无力而排尿困难;代谢性碱中毒;

心电图:

T波低平、双相倒置,继之S-T段下降、Q-T新时期延长和U波出现。

2、高钾血症(>5.5)

轻度:

四肢乏力、手足麻木、肌肉酸痛;钾>7.0时出现软瘫,呼吸困难;

心电图早期改变为T波高尖,基底变窄;钾>8.0时P波消失,QRS波增宽,QT间期延长;

血压波动,心率缓慢,心音遥远而弱,重者心跳骤停。

(三)钙异常(2.18-2.63)

1、低钙

(1)病因

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肌能减退,慢性肾衰,肠瘘,慢性腹泻和小肠吸收不良;

甲状腺手术时损伤或切除甲状旁腺并发症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2)表现:

手足或面部肌肉痉挛,腱反射亢进

(3)治疗:

10%葡萄糖酸钙20ml或5%氯化钙10ml静注

2、高钙血症

(1)病因: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某些恶性肿瘤

(2)表现:

早期出现疲倦、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和腹胀,体重下降;重者头痛,背部和四肢疼痛、幻觉,狂躁昏迷

(3)治疗:

重症:

给予大量生理盐水,速尿静推;大剂量激素

三、酸碱平衡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

有严重腹泻、肠瘘等病史;

有深而快的呼吸等临床表现;

pH↓,PaCO3呈代偿性↓,CO2CP↓,SB↓,BE呈负值

2、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浅慢,口周、手足麻木,面部及四肢肌肉小抽动,嗜睡、烦躁、精神错乱和谵妄等精神症状。

伴低钾时,可有四肢软瘫、腹胀,严重时因脑组织缺氧可发生昏迷;

  血气分析:

pH值及HCO3-明显增高;PaC02正常;SB、BB增大,BE值增大;

  C02CP增高;

  血Na+增高,K+、Cl-减少;尿Cl-减少,呈碱性,但低钾性碱中毒时可出现反常酸性尿。

3、呼吸性酸中毒

有呼吸功能受影响的病史;

pH↓↓,PaCO2、CO2CP↑,血浆HCO3-正常

四、外科营养支持

(一)适应证: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外瘘及短肠综合征

3、消化道广泛炎症性疾病

4、高代谢状态

5、肿瘤患者所接受和大面积放疗

6、肝、肾功能衰竭

7、大手术围手术期营养

(二)并发症

1、技术性并发症

插管并发症;导管留置期并发症;深静脉插管并发症

2、感染性并发症:

细菌或真菌性败血症

3、与代谢有关的并发症:

糖代谢紊乱;按基酸性并发症;营养物质缺乏

五、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本身可发生――胆囊结石、胆汁淤滞

肠外营养糖代谢紊乱可发生――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第六单元输血

一、输血适应证:

失血量在1000ml以上,必须及时输血

二、输血并发症及防治

1、过敏反应:

肾上腺素

2、发热反应:

立即减慢速度;严重者停输血,用解热镇痛药。

3、溶血反应:

停止输血,积极抗休克,维持循环功能,保护肾功能和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循环超负荷:

立即停止输血,半坐位,吸氧和利尿

5、细菌污染反应:

抗休克,抗感染(广谱抗生素、补液、利尿、降温、纠酸)

6、枸橼酸盐中毒:

静脉10%葡萄糖酸钙10ml

7、疾病传播

第七单元休克

一、分类:

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

二、表现

(一)休克早期(缺血缺氧期或反应代偿期)

主要体征:

心律加快。

舒张压稍↑,脉搏快,脉压缩小

(二)休克中期(淤血缺氧期或失代偿期)

主要体征:

血压进行性下降,意识模糊,发绀,酸中毒

(三)休克后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期)

(四)重要器官受损――肾和胃肠道最先受损

三、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

以热毒炽盛和阴阳虚极多见;

病机:

阴厥、阳厥、热厥、脱证。

四、中医辨证论治

1、热伤气阴证——益气固脱,清热解毒养阴――生脉饮加清热解毒养阴药

2、热伤营血证――气血两清,益气生阴――清营汤加减

3、阴厥――益气固脱,养血育阴――人参养营汤加减

4、寒厥――回阳救逆――四味回阳饮加减

5、厥逆――益气固脱,阴阳双补――保元汤合固阳汤加减

6、阴脱――益气固脱,养血育阳――独参汤合四逆汤加减

7、阳脱――益气固脱――独参汤合四逆汤

第八单元围手术期处理

一、术前准备

1、高血压<160/100

房颤伴心室率>100――西地兰或口服心得安

老年冠心病、心动过缓、心室率<50――皮下注射阿托品

2、糖尿病:

血糖稳定在9mmol/l左右,尿糖++++,改用胰岛素

3、呼吸功能障碍

(1)哮喘发作者――口服地塞米松→减轻气管粘膜水肿

(2)应用麻黄素、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

(3)术前3-5天使用抗生素

4、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术前2天开始给予适量的激素

二、术后处理

1、腹胀处理――非胃肠道吻合术在6小时后口服药

2、胸腔闭式引流后如无排气,应于48小时后拔管。

3、拆线:

头面颈部4-5天

下腹部、会阴部7天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9天

四肢12天

关节手术或有减张缝合14天

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1、术后大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出血

2、呼吸系统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心骤停、亚重心律失常和高血压)

4、急性肝功能障碍(黄疸,神志改变,肝昏迷)

5、急性肾功能障碍

6、应激性溃疡

7、切口并发症(切口裂开,切口感染)

8、泌尿系感染(尿潴留,尿路感染)

第九单元重症救治与监测

一、心肺脑复苏

1、心跳骤停的安全时限

心脏停止活动3秒患者出现――头晕

心脏停止活动10-20秒出现――晕厥

心脏停止活动40秒出现――惊厥

心脏停止活动30-45秒出现――瞳孔散大

心脏停止活动60秒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心脏停止活动4-6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性损害

心脏停止活动10分钟――脑细胞死亡

2、心肺脑复苏(CPCR)的基本过程

3个阶段9个步骤

(1)基础生命支持阶段

A:

保持呼吸道通畅

B:

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C: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2)进一步生命支持

D:

药物治疗

E:

心电监测及其他监测

F:

处理心室颤动

(3)延续生命支持

G:

病情判断

H:

神志恢复

I:

重症监护治疗

二、心肺复苏(CPR)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是CPR时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

2、多巴胺

3、阿托品――适用于窦性心动过缓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合并频发室早

4、利多卡因――室性异位搏动(室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首选药物

5、钙剂――仅用于高钾血症或低钙血症

6、碳酸氢钠――纠正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药物

7、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复苏和吸入性肺炎时使用

三、脑复苏

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

静息氧耗量占总体氧摄入总量的(20%)

低储备、高供应、高消耗

治疗:

低温-脱水疗法

高压氧治疗

巴比妥类药物治疗――抑制脑代谢,控制抽搐,防止颅内压增高。

仅用于抗惊厥

钙离子拮抗剂――改善脑缺血后的脑血流和神经功能

四、急性肾衰

(一)病因

1、肾前性:

有效血容量减少;心脏及血管疾患;肾血管阻力↑

2、肾内性

3、肾后性:

尿路梗阻性病变

(二)诊断

无尿与突然尿量增多交替是(尿路梗阻)典型表现

血浆尿素氮及肌酐浓度↑

血钾↑,血钠、氯和二氧化碳结合力↓

(三)治疗

1、保持体液平衡

2、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

3、纠正代谢性到中毒

4、防治感染

5、营养疗法

6、透析疗法

多尿期治疗:

口服氢氯噻嗪25-50mg,每日3次

第十单元疼痛与治疗

一、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

1、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

吗啡,哌替啶,芬太尼,可待因

2、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钠,保泰松

3、催眠镇静:

地西泮,硝基安定,艾司唑仑

4、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

5、抗忧郁药:

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

(二)神经阻滞

低浓度局麻药

神经破坏药:

无水乙醇,酚甘油

二、手术后镇痛

1、药物:

吗啡,哌替啶,芬太尼;

局麻:

布比卡因利多卡因

2、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

三、癌症疼痛与治疗

第一阶段用药:

为解热镇痛药,代表药为阿司匹林;

第二阶段用药:

为弱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为可待因;

第三阶段用药:

为强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为吗啡。

第十一单元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及常见并发症

一、手术适应证

目前探索中的手术:

Whipple手术,解剖性肝切除术,门静脉断流术或转流术

二、常见并发症

1、CO2气腹相关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

皮下气肿,气胸,心包积气,气体栓塞,高碳酸血症与酸中毒,心律失常,下肢静脉淤血和血栓形成,腹腔内缺血,体温下降

2、血管损伤

腹膜后大血管

腹壁、肠系膜和网膜血管

手术区血管

第十二单元外科感染

分类:

非特异性感染:

疖、痈、脓肿、丹毒、阑尾炎

特异性感染:

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

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局部感染组织发生坏死时可形成脓肿

一、疖

――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金葡球菌

面部疖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二、痈――有头疽

――多个相邻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好发地皮肤韧厚的项部和背部

致病菌――金葡菌

局部症状:

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

三、丹毒

――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很少发生组织坏死和化脓,全身反应剧烈和容易复发。

致病菌――(b-溶血性链球菌)

表现:

好发于下肢和头面部。

可导致淋巴水肿,象皮腿

呈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略为隆起。

四、急性蜂窝组织炎――发

――发于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厌氧菌

特点:

感染不易局限,扩散迅速,边界不清,压痛明显。

表现:

发于口底、颌下、颈部→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窒息

五、急性淋巴结炎――外痈

致病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

六、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

致病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

七、脓肿――浅部:

外痈;深部:

流注

1、结核杆菌引起的:

病程长,发展慢,无红肿热痛,常继发于骨结核和淋巴结核。

2、动脉瘤形成的:

触诊有搏动,听诊有杂音,阻断动脉近侧搏动和杂音消失。

八、手部急性感染

(一)甲沟炎――蛇眼疔

――甲沟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金葡菌

(二)脓性指头炎――蛇头疔

――手指末节掌面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金葡菌

不及时治疗→慢性骨髓炎

(三)掌深部是隙感染――托盘疔

九、全身性感染(毒血症,菌血症,脓血症,败血症)

――走黄、内陷

十、特异性感染

(一)破伤风

致病菌――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性芽孢杆菌

主要毒素――痉挛毒素→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

溶血素→对局部组织产生破坏,吸收后组织局部坏死和损害心肌。

1、表现:

潜伏期:

6-12天

前驱症状:

10-24小时

典型症状:

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

阵发性痉挛和抽搐

并发症:

呼吸困难,窒息;――主要致死原因

肺部感染;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肌肉撕裂,骨折

2、治疗

抗生素:

青霉素及甲硝唑

(二)气性坏疽――烂疔

――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

1、诊断:

伤肢沉重或疼痛,肿胀及皮肤张力增高,周围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伤口周围皮下可触及捻发音

伤后1-4日病情突然恶化。

出现心动过速,神志改变

2、治疗

抗生素:

首选大剂量青霉素

十一、抗菌药物的选择

消化道真菌感染――制霉菌素、克霉唑

真菌性败血症――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酮康唑

脆弱拟杆菌感染――首选甲硝唑

克雷伯杆菌感染――首选妥布霉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