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245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7九色鹿

科目

语文

年级

主备人

课题

7九色鹿

课时安排

2

课案总课时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详细复述。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叩、妃、陛、肮”4个生字。

3、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

堂堂网课件

教学过程

批注

第一课时

一、课前铺垫

1、认识九色鹿这种动物:

你们见过九色鹿吗?

2、听过关于它的故事吗?

提示课题:

九色鹿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2)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3)对于较的长句子,反复多读几读几遍,读通为止。

(4)对于不懂的地方标上问号。

2、同桌合作讨论: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展示交流

【堂堂网出示生字】

1、指名读生字表里的生字,注意:

“肮、皇、榜”是后鼻音

“誓、斥”是翘舌音

“滥”的声母是L,不是N

2、指导书写。

3、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奴仆起誓发财恩将仇报

斥责滥杀无辜背信弃义灵魂皇榜

(三)疑难点拨

1、初读课文,咬准字音。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写了一头九色鹿救起一个即将淹死的人,最后凡尔被救起的那个人出卖,险遭杀害的故事。

三、盘点收获

1、比一比,再组词。

险()良()促()负()

脸()娘()足()页()

2、抄写生字。

四、达标拓展

教本25页第1、2题和选做题。

第二课时

一、课前铺垫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

板书课题,齐读。

2、出示图片,看着九色鹿,你能用一个字来说说你的感受吗?

(美)是的,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美极了。

3、故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调达),一听到这个名字,你又想用什么字来形容他呢?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和“~~~”分别划出课文中能体现美与丑的句子,并想一想美在哪里,丑在何处?

如果哪个词语给你印象深刻,请用“○”圈出,并在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

(注意:

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

2、画完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二)展示交流

1、我们先来汇报体现美的句子。

句子一: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

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⑴出示图片:

九色鹿的外表很美。

(外表美)

⑵那你能读出他的外表美吗?

(指名读、齐读。

句子二:

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⑴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

(板书:

勇敢)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九色鹿的勇敢?

⑵“立即”说明什么?

⑶九色鹿看到调达在汹涌的波涛中挣扎时,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了下去,多么勇敢啊!

你会怎么读?

句子三:

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

“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

快回家吧。

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九色鹿美在哪里?

⑵九色鹿救了调达,可它却不要任何的回报,它的要求就是——让调达别说出自己的住处,这算不算要求?

可见,九色鹿的……?

(不求回报,善良)

⑶你来读出他的无私、善良、不求回报吗?

句子四:

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

“陛下,您知道吗?

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

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⑴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⑵想一想,当时国王听了九色鹿说这样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可见九色鹿多么……?

⑶九色鹿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说这段话的?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⑷指导朗读。

2、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丑?

句子五:

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啦,就进宫告密。

⑴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

想一想,调达看到皇榜,心里会怎么想?

⑵可当九色鹿救了调达后,调达又是怎么说?

怎样做的?

⑶你能想象调达是怎么郑重起誓的吗?

⑷调达就是这样信誓旦旦,把自己对九色鹿的感激之情融入在誓言中,他保证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下落,而且走的时候也是千恩万谢,对九色鹿有着说不尽,道不尽的感激。

⑸可是,调达信守诺言了吗?

面对重金悬赏的皇榜,调达眼前出现的是什么?

对,是数不尽的金银珠宝,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此时,他忘记了?

忘记了?

⑹通过调达一前一后两种态度截然不同的变化,你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怎样的调达?

(板书:

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3、课文里除了写了九色鹿的美,调达的丑之外,还有一个人物最终主持了正义,重重的惩戒了调达的丑陋行为,这个人是谁?

你能读读描写国王的句子说说国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句子六:

国王非常惭愧。

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⑴我们看看前面的国王是怎么做的?

男同学读上面这一段话(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女同学读下面一段话,体会一下。

⑵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疑难点拨

1、同学们,如果这块黑板就是整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你最不想看到的是什么?

2、(相机擦去不想看到的)那么,大家看看现在这个世界上剩下的是什么?

其实呢,这就是民间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斥责。

3、只有把美丽的外表和美的心灵结合,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三、盘点收获

1、完成语文基础训练中的练习题。

2、把故事复述给家人听。

四、达标拓展

1、了解《敦煌壁画》。

2、收集喜欢的民间故事。

 

执教人:

教学时间:

科目

语文

年级

主备人

黄云

课题

8渔翁和魔鬼

课时安排

1

课案总课时

19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

3、能讲述故事,从而认识到鱼翁是个有勇气、有智慧的人。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在朗读中体会鱼翁是个有智慧、有勇气的人。

教学准备

堂堂网课件

教学过程

批注

第一课时

一、课前铺垫

1、出示鱼翁和魔鬼的图片,学生对比,认识到魔鬼的凶狠、可怕,鱼翁在魔鬼面前显得十分弱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鱼翁和魔鬼。

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故事呢?

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认字情况。

3、初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一回什么事?

4、小组讨论: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

1、学习生字【堂堂网出示生字】

2、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堂堂网出示精彩片段】

(1)指名读第1、2两个自然段。

(2)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想象渔翁捞到这个黄铜瓶子时心情怎样?

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描写魔鬼的语句,读一读。

(4)看到这个魔鬼,你有什么感觉呢?

这时鱼翁会想些什么?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到九自然段

(1)同桌朗读这一部分。

(2)从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自由回答。

(4)魔鬼是怎样对待渔夫的呢?

它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5)指导朗读第三到五自然段,思考:

魔鬼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呢?

鱼翁呢?

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然后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6)鱼翁是怎样对付魔鬼的呢?

(7)分角色朗读六、七、八、九这四个自然段。

3、分角色熟读对话。

 4、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5、班级汇报表演,集体点评。

(三)疑难点拨

1、鱼翁靠什么战胜魔鬼呢?

(智慧,勇敢,冷静等。

2、这个故事带给你什么启发吗?

如:

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把恩情当仇来报。

遇事要冷静,要用聪明,智慧与魔鬼作斗争,千万别上坏人的当。

三、盘点收获

1、抄写生字2、教本29页第1、2题。

四、达标拓展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堂堂网】观看其他童话故事: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

教学

反思

 

执教人:

教学时间:

科目

语文

年级

主备人

黄云

课题

口语交际神话大观园

课时安排

1

课案总课时

20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教学目标

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2、在模拟竞选的说、编、听、评、写的过程中,进行多角度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交流技巧和说话习惯。

3、让学生在充分亲近神话人物与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与情趣,进一步激发学习神话传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与难点

在交流过程中,感受神话的魅力,激发学习神话的兴趣。

教学准备

收集到的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批注

第一课时

一、课前铺垫

1、同学们,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故事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

谁来说说你最喜欢的神话人物?

(指名发言)

2、是呀,惹人喜爱的神话人物实在是太多了!

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一起去那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世界,亲近一大批大名鼎鼎的神话人物。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交换阅读搜集到的神话故事。

2、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

(二)展示交流与疑难点拨

1、课件出示众多神人物。

如: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牛魔王、夸父、嫦娥、女娲、哪吒、申公报、姜子牙等等。

2、孩子们,让我们热烈欢迎它们的到来,向它们打打招呼吧!

(学生打招呼,老师以神话人物身份应答。

3、创设情境,放飞思维:

(1)神话世界不久就要举行“最受欢迎的三大人物”竞选活动了!

今天来的这些著名的神话人物,都是很有实力的竞选选手哦!

它们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能说会道,又乐于助人,就想在我们班寻找热情友好的竞选伙伴,进行一次模拟竞选。

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出示“最受欢迎的三大神话人物”的竞选程序。

最受欢迎的十大神话人物“闯关”竞选程序:

第一关“自我推荐关”:

向观众介绍自己的特长、爱好、特殊优势等,时间一分钟。

第二关“精彩演绎关”:

讲一个关于自己的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第三关“随机应变关”:

根据提供的情景,续编故事。

4、友情提醒:

孩子们,现在你们可以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竞选小组,帮助你们最喜欢的一个角色进行“闯三关”的竞选准备。

当然,除了大屏幕出示的这些人物,如果你有更好的特别喜欢的人选,也可以参加本次模拟竞选。

5、学生组建竞选小组,自由准备五分钟。

三、模拟交际,多元交际。

1、“自我推荐关”

(1)各竞选小组派一人上台,以第一人称介绍参赛神话人物的特长、爱好、特殊优势等。

(2)集体评议。

评议要点:

A.态度是否热情自然;B.有无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介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精彩演绎关”

(1)各小组选派一人上台讲述竞选人物的小故事或精彩片段,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

(2)集体评议。

评议要点:

A.故事情节是否生动有趣;B.讲故事时是否面向听众,态度自然大方;C.声音是否适当,眼神和听众是否有交流。

3、“随机应变关”

(1)师提供特定情境:

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早已实现了飞天梦想。

假如你乘坐“嫦娥号”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

请用“广寒宫、嫦娥、‘嫦娥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一个故事。

(2)准备两分钟,现场接编故事。

(3)集体评议。

评议要点:

A.故事情节是否完整、生动合理;B.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评选推荐,写推荐词。

1、根据“闯关”中的表现,确定最有实力的三位推荐对象。

2、集体交流,写推荐词。

三、盘点收获

写一段话:

本次口语交际课心得

四、达标拓展

推荐课后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教学

反思

 

执教人:

教学时间:

科目

语文

年级

主备人

黄云

课题

习作二小狐狸哭了

课时安排

1

课案总课时

21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教学目标

1、指导观察,围绕画面展开丰富的想像。

2、在观察和想像的基础上,把静止的画面编成童话。

3、了解命题的方法,能根据内容自主命题。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像。

2、把故事的经过写得清楚和曲折。

教学准备

搜集到有关狐狸的成语、寓言、儿歌、童话

教学过程

批注

一、课前铺垫

1、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

(打一种动物:

狐狸)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狐狸的成语、寓言、儿歌、童话等。

(如:

狐假虎威、狐疑不决、狐朋狗党、狐狸尾巴……)

3、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对狐狸的印象如何?

4、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编一编关于小狐狸的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小作家。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投影出示画面】

1、学生自己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画面。

(二)展示交流

1、狐狸也有哭的时候,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这一只小狐狸,放飞想像的翅膀,依据老师的提示大胆想像,尽量做到巧妙、新颖。

(1)小狐狸为什么哭了?

(2)周围的环境怎样?

(3)这件事发生在哪些人物之间?

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各是怎样?

2、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给别人提问题,帮助把过程说具体,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3、生上台讲自己编的故事。

4、评价,指出不足的地方。

5、小结:

同学们对小狐狸的看法各有不同,有诚恳勤劳的小狐狸;有勇敢、乐于助人的小狐狸;还有说谎、懒惰的小狐狸等等,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所选择的材料是相同的,但是我们所呈现的内容可以是不一样的。

(三)疑难点拨

1、提出习作要求:

(1)展开丰富的想像,以“小狐狸……”或“……的小狐狸”为题进行写作。

(2)把故事的经过写清楚。

(提示:

图画内容可以是故事的结局,也可以是故事的经过,还可以是故事的开端)

(3)也可以自己另拟题目。

2、阅读范文。

3、开始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盘点收获

朗读优美段落。

四、达标拓展

你认为刚才同学们所写的片段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执教人:

教学时间:

科目

语文

年级

主备人

黄云

课题

习作二小狐狸哭了

课时安排

1

课案总课时

22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讲评,让学生明白优作的美,劣作的不足。

2、训练学生字、自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习作赏析。

2、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养成修改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例文

教学过程

批注

第二课时

一、课前铺垫

1、朗读优秀学生习作。

2、朗读写得不太好的习作。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同桌交换看作文。

2、小组内同学互相欣赏,推选优秀的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展示交流

1、学生上台读作文,根据习作要求评议

2、说说你喜欢那位同学的习作,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1)有无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哪些词句或片断写得好。

(2)故事是否完整、通顺。

(3)想像是否合理,情节是否曲折吸引人。

(4)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是否生动具体。

4、典型引路。

(1)出示几篇学生习作。

(2)示范评改:

用投影器展示评改文,指导学生评改。

(3)读一读,画出写的好的地方和有问题的地方。

(4)讨论修改。

5、学生根据评议修改。

1、自由修改。

2、互相修改。

(三)疑难点拨

回忆本次习作提示,说说修改时应注意哪几点:

(1)顺序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

(2)语句是否通顺。

用词是否恰当。

(3)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三、盘点收获

朗读修改后的优秀作文。

四、达标拓展

1、多看课外书,养成每日一读的好习惯。

2、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好习惯。

 

执教人:

教学时间:

科目

语文

年级

主备人

黄云

课题

语文活动二

课时安排

1

课案总课时

23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好带有“页字旁”的生字。

2、积累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四字词语,并能灵活、准确的运用。

3、了解对话提示语的不同位置以及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对子歌,感受其中的声律之美。

5、通过漫游寓言世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能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单元知识整理,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学会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教学准备

收集对子歌,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批注

一、课前铺垫

1、认读本单元的一类生字。

2、通读本单元的课文,抽查背诵有关段落。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

如何写好“页”字旁的字。

2、小组讨论:

什么叫“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3、向小组成员展示你收集的对子歌。

4、向小组成员讲述你收集的一篇寓言故事。

(二)展示交流

1、万花筒

(1)出示两组汉字,仔细观察,你发现它们的特点了吗?

(两组字都带“页字旁”,都是左右结构)

(2)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第二组字左右约等宽。

“页”字最后一笔是点,要写得稍长一点)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2、我能填。

(1)出示:

披头散发垂头丧气撒腿就跑

     又蹦又跳筋疲力尽浓眉大眼

(2)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提出不懂的词语。

(4)按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进行分类,并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5)尝试运用:

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6)交流汇报: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读读背背

(1)出示对子歌,自由读:

体会到了什么?

(2)教读,正音。

(3)学生熟读成诵。

(4)读出自己搜集的对子歌,资源共享,互相积累。

4、大舞台

(1)回顾已学过的寓言故事。

(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收集到的寓言故事,可以是讲,也可以是演,还可以是画……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

(4)师生评价,评出最佳表演者。

(三)疑难点拨

我能写

(1)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这组对话,整体感知有关对话提示语的位置的三种不同句式。

(2)看一看: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三句话中说话人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说”字后面的标点符号又有什么变化?

(第一句话说话人在后,“说”字后面是句号;第二句话说话人在前,“说”字后面是冒号;第三句说话人在中间,“说”字后面是逗号)

(3)填一填:

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填空练习。

(4)练一练:

小组合作练写这三种不同句式,看哪一组写得好。

三、盘点收获

1、听写本单元一类生字。

2、完成语文基础训练中的练习题。

四、达标拓展

1、平时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2、上网阅读寓言故事,学道理。

 

执教人:

教学时间:

科目

语文

年级

主备人

陈利群

课题

9野餐

课时安排

2

课案总课时

25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餐、棒、葛、煮、凹、浴、削、姜、仁”9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当、盛”。

2、.默读课文,能叙说野餐的快乐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批注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景,寓情导入

1.课件播放聪聪一家围坐篝火旁野餐的配乐画面。

(太阳快下山了,夕阳落照,泉流不绝,山谷深幽,如诗如画。

聪聪一家人围坐在篝火旁,爷爷唱起了山歌,爸爸和聪聪烤鱼、烤虾,奶奶、妈妈和妹妹忙着煮野菜,这是一个多么和谐的野餐场面。

他们一家人尽情欢笑,正享受着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同学们,你们也有过在外野餐的经历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聪聪一家到溪边野餐,在山洞过夜,尽情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吧!

(板书课题:

野餐)

二、自主学习

听课文录音,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聪聪一家在外野餐,他们非常快乐)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注意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完成课后习题第2题。

2.检查自学效果(卡片出示)。

重点指导:

“餐”是平舌音,“煮”是翘舌音,“棒、统”的韵母是后鼻音,“削、姜”是三拼音节。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

“当”有两个读音——dàng、dāng,本课读dàng;“盛”有两个读音——chéng(回忆第7课生字)、sèhng,本课读shèng。

师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棒、浴、仁、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前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餐、葛、煮、姜”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凹”字较难写,共五画,注意笔顺与笔画名称:

“竖,横折折,竖,横折,横”。

教师示范写“凹”字。

本文许多词语是表示食物的名称,可结合语言环境理解。

认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结论)第一段(1~2自然段):

暑假里爸爸决定带我们全家到溪边野餐,在山洞过夜。

第二段(3~7自然段):

我们向大自然“买菜”。

第三段(8~9自然段):

我们全家野餐的快乐情景。

四、达标拓展

(一)、完成下列练习

(出示词语卡片)。

 野餐 葛藤 蕨叶 煮汤 凹入

 削尖 篝火 山姜 丰盛

(二)比一比,再组词。

烤()捧()藤()虾()

考()棒()腾()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快速抢答,认读词语。

2.小组比赛,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激起学生的情趣。

二、展示交流与疑难点拨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1、2自然段。

2.说说野餐的时间、地点、人物心情怎样?

(板书;决定野餐)

3.理解“兴奋”,指导朗读。

(二)、重点品读,交流感悟

1.学习课文第8、9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课文,找出写快乐野餐的段落(第8、9自然段)。

(2)课件再现野餐情境,指名学生叙说。

(板书:

野餐:

篝火、唱歌、品味)

(3)假如你是聪聪家的成员,此时的你有什么感受呢?

(4)同学们认真想想,大家为什么如此快乐?

(5)“丰盛”是什么意思?

从哪里看出来?

(6)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朗读。

细细体会这种快乐的感觉。

2.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

(1)这么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