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124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docx

《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docx

水工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绪论

1、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六方面内容?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地质物理环境(滑坡、崩塌、泥石流、风化、侵蚀、岩溶、地震等);天然建筑材料。

2、工程地质学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重要任务有哪些?

选择最优良的建筑地址;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据选定地址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枢纽布置、建筑物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运营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3、什么是矿物和造岩矿物?

矿物:

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天然单质元素或化合物;

造岩矿物:

固体,无机元素或元素化合物。

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矿物,矿物的自然集合体则是岩石。

组成地壳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4、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

颜色:

最明显、最直观。

自色、它色、假色;

条痕:

矿物粉末的颜色;

透明度:

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

光泽:

按强弱程度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玻璃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

解理和断口:

解理:

矿物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严格沿着一定方向破裂或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断口:

矿物受到外力作用,无固定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

硬度:

其对外界的刻划及摩擦的抵抗能力;

其他性质:

相对密度、磁性、弹性、挠性、脆性等。

5、岩浆岩:

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的岩石。

6、侵入岩、喷出岩岩体的产状有哪些?

侵入岩:

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P14图);

喷出岩:

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原生节理);

7、按SiO2含量不同,岩浆岩的分类?

酸性岩、中性盐、基性岩、超基性岩。

8、岩浆岩的构造:

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9、沉积岩:

在地表条件下(常温常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已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10、沉积岩的形成:

风化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11、沉积岩中的矿物按成因类型可分为哪些?

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

12、沉积岩的胶结类型?

基底胶结(坚固程度视胶结物而定);孔隙胶结(不很坚固);接触胶结(最不坚固);

胶结物含量减少,岩石的储水能力增强。

13、沉积岩的结构:

碎屑结构:

颗粒形状、胶结物(硅质、铁质、钙质、泥质、石膏质)及胶结方式;

泥质结构;晶粒结构;生物结构。

14、沉积岩的构造种类?

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单斜层理、交错层理):

岩石各组成部分在颜色、矿物成分、碎屑颗粒大小等方面沿垂方向显示出的成层现象,是沉积岩区别于其他岩类的最为典型的构造特征;

层面构造(波痕、泥烈、雨痕等):

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作用留下的痕迹;

结核:

成分、结构、构造及颜色与周围沉积物(岩)不同的、规模不大的团块体;

生物成因构造:

生物礁体、叠层构造、虫迹、虫孔等。

15、主要的沉积岩有哪些?

碎屑岩类:

碎屑(胶结矿物)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

砾岩(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而成)和角砾岩(带棱角的角砾岩胶结而成);砂岩(粗粒、中粒、细粒、粉粒砂岩0.05~0.005㎜)。

粘土岩类:

泥岩、页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16、沉积岩工程地质性质综合评价

⑴由硅质、钙质(碳酸盐等)胶结而成的砾岩(角砾岩)、砂岩有较高的强度;

⑵化学岩中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具有较高的强度;

⑶泥质岩石,如泥岩、页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常成为岩体中的软弱夹层,使地基沿之发生剪切破坏,边坡岩体沿之发生滑动破坏;

⑷化学岩中的石膏类岩体遇水易软化、膨胀,不适合作地基;

⑸化学岩中的碳酸盐岩体具有足够的强度作一般工民建建筑物地基;

⑹碳酸盐岩地区要特别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地表溶蚀现象给建筑物带来的不均匀沉陷(石芽地基);由于地下溶蚀洞穴以上岩体厚度不够造成的地基垮塌现象;水工建筑物在岩溶地区的渗漏问题;

⑺建筑材料:

质纯的碳酸盐岩及钙质、硅质胶结砂岩是良好的混凝土骨料;粉砂质粘土岩是良好的土石坝心墙材料;页岩可作烧制砖瓦的材料。

17、变质岩:

早期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体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发生结构、构造、成分等物理、化学变化后形成的岩石。

18、变质作用的类型:

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19、变质岩的结构:

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

20、变质岩的构造种类?

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变余构造)。

21、主要的变质岩有哪些?

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碎裂岩;糜棱岩。

22、变质岩(体)工程地质性质综合评价

⑴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岩石大多具有较高的强度,有的强度甚至超过了母岩,如石英岩(母岩为石英砂岩)、板岩(母岩为泥岩);

⑵片麻岩、板岩等据片状构造的变质岩因其易于开采、剥离,常可用作墙体、堡坎等的砌块;

⑶粘土岩经变质后强度有所提高(形成板岩等变质岩),但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可能会软化;

⑷由动力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工程地质性质差,作为边坡岩体、地基岩体以及洞室围岩体均不利。

23、岩体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风化作用:

在地表以及地表附近的岩石或矿物,由于太阳辐射、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侵袭,逐渐被破碎、松散或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甚至生成新的矿物的现象。

影响因素:

气候、地形和地下水的影响;岩石性质的影响;断层、裂隙的影响。

24、风化作用的类型:

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氧化、溶解、水化、水解、软化泥化)。

25、

26、写出下列各组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及主要区别点:

(1)石英—长石—方解石

石英:

无解理,不溶,除非放入氢氟酸中;

长石:

菱面体完全解理,硬度不大,加稀盐酸剧烈起泡;

方解石:

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硬度不大,加稀盐酸剧烈起泡;

(2)角闪石—辉石—黑云母

角闪石:

不溶,难溶;

辉石:

通常不溶于酸;

黑云母:

一组极完全解理,溶于浓硫酸中;

白云母:

一组极完全解理,不溶于酸;

(3)方解石—白云石—石膏

白云石:

缓慢地溶于冷稀盐酸,以此与方解石区分,后者在盐酸中反应强烈,并发泡;

石膏:

三组解理,一组完全,两组中等,溶于酸;

橄榄石:

橄榄绿,无解理,溶于盐酸,并出现凝胶;

正长石:

两组解理,不溶于酸,几乎不熔;

高岭石:

一组完全解理,加水后由可塑性,在密闭的试管内加热后失去水分,如果要把高岭石族矿物群分开则需要特别的光学测试。

27、简述下列各组岩石的鉴定特征:

P17

(1)花岗岩与辉长岩

都是深成岩、块状、全晶质粒状;

花岗岩:

酸性,富含Si、Al,浅色;

辉长岩:

基性,富含Fe、Mg,深色;

(2)流纹岩与玄武岩

都是喷出岩,杏仁状、块状,火山碎屑、斑状;

流纹岩:

同花岗岩,是花岗岩对应的喷出岩;

玄武岩:

同辉长岩,是辉长岩对应的喷出岩;

(3)闪长岩与安山岩

安山岩是闪长岩对应的喷出岩;

(4)正长斑岩与闪长玢岩

都是浅成岩,块状,全晶质,粒状;中性,富含Si、Al,浅色;矿物成分不同。

28、指出下列各组岩石的主要区别:

P28

(1)片麻岩—片岩

都是区域变质作用、变晶结构,片麻岩是片麻状构造,片岩是片状构造;

(2)千枚岩—页岩—片岩—板岩

板岩是由页岩变质而来

(3)片麻岩—花岗岩

(4)石英岩—石英砂岩—大理岩

(5)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第二章地质构造及区域构造稳定性

29、地质时代单位:

宙、代、纪、世、期

地层时代单位:

宇、界、系、统、阶

30、地质年代表由新到老:

第四纪Q;新近纪N;古近纪E;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震旦纪Z。

31、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的方法?

地层层位法(下老上新);古生物化石法;岩性对比法;

地层接触关系法:

沉积岩与某些变质岩:

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岩浆岩:

沉积接触;侵入接触。

32、标准化石:

只在某个较短时代段落出现并分布较广的生物化石。

33、岩层产状(主要针对沉积岩)的表示方法?

走向、倾向、倾角(P44)

34、褶皱的基本类型:

背斜:

向上弯曲,核老边新,相背而斜;

向斜:

向下弯曲,核新边老,相向而斜;

褶曲要素:

核、翼、轴面、轴、枢纽、转折端。

35、水平褶皱:

枢纽水平,两翼岩层走向大致平行对称分布;穹窿构造;

倾伏褶皱:

枢纽倾斜,两翼岩层走向不平行,在平面上一端收敛于转折端,另一端撒开,呈“之”字形分布;构造盆地。

36、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

核部

(1)一般特征:

岩层变形强烈,岩体较破碎,透水性强,水工建筑应尽量避开;

(2)裂隙发育特征:

背斜核部:

发育向上发散的断块;

向斜核部:

发育向下发散的断块;

(3)核部进行洞室施工时应注意洞顶围岩的稳定问题(尤其是向斜核部);

(4)洞室布置时洞室的轴线最好大角度与褶皱轴线相交;

(5)道路选线经过褶皱垭口时:

向斜应注意两侧边坡的稳定性;应加强此处路基的处理措施;

翼部:

(1)易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不稳定的顺坡,较稳定的反坡);

(2)坝址布置在倾向上游的一翼有利于坝基的稳定;

(3)山区由翼部平整出的场地应注意地基不均匀沉陷问题;

褶皱的流体地质特征:

向斜是良好的地下水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37、节理:

有一定成因、形态和分布规律的裂隙(原生、构造、次生);

构造节理:

构造运动中所形成的节理(按力学性质分类:

剪切节理、张节理、劈理)。

38、断层:

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

几何要素:

断层面、断层线、断层带、断盘、断距(P54图)。

39、断层的分类方案?

按形态分类:

正断层(阶梯式断层、地垒、地堑):

上盘相对下移,下盘相对上移;

逆断层:

(冲、断层、辗掩断层、叠瓦式构造):

上盘相对上移,下盘相对下移;

平移断层:

上、下盘主要沿断层面作水平向的位移;

按力学成因分类:

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压扭性断层、张扭性断层;

按断层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

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

按断层走向与褶曲轴线方向的关系分类:

纵断层(与褶轴平行)、横断层、斜断层。

40、断层存在标志:

(P57图2-33)

(1)岩层异常:

地质体不连续、地层重复或缺失、褶皱核部地层宽度变化、地层中出现牵引构造;

(2)破裂面上有镜面、擦痕、阶步等构造特征;

(3)出现断层岩(构造岩):

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

(4)地貌标志:

断层崖、冲蚀沟谷(逢沟必断)、三角面山、线状分布的泉点、洼地、湖泊等。

41、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一般性评价:

(1)断层带岩体破碎、强度低,大型工民建选址应尽量避让

(2)隧道工程:

选线时更应避开大的断层带;或使其轴向尽量与大断裂带的走向垂直或大角度相交

(3)公路工程:

应注意断裂带上路基的处理;应注意断裂带边坡的支护;公路布线也宜尽量与大断裂带大角度相交

(4)水利工程:

若断层出现在坝基:

应加强坝基稳定性处理;应加强坝基防渗处理;

若断层出现在库区:

应论证其对库岸稳定的影响;应论证其引发库区渗漏的可能性

断层的存在易于诱发地震,应加强相关的论证

水文地质意义:

正断层——良好的地下水储集构造;逆断层——良好的地下水阻水构造。

42、什么是活断层?

现在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者近期(通常为80-90万年)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100年)还可能活动的断层。

活断层可使岩层错动位移或发生地震,对工程建筑造成很大的、甚至是无法抗拒的危害。

因此,查明建筑地区有没有活断层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43、活断层的判别标志有哪些?

⑴地质标志:

①第四纪地层发生明显错动,最重要的标志,但需要注意区别于滑坡与红土裂隙,(与滑坡区别:

滑坡在坡脚有较厚堆积物;且滑动方向只有向下的,断层与其主动方向有关);②第四纪地层发生弯曲,变形③火山锥和熔岩呈线性分布;④断层带成分新鲜,有光面特征;⑤存在应力矿物:

例如石英;⑥由地质年代判定。

⑵地貌标志:

①两个不同的地质单元长距离接触,比如山地和平原,山地和盆地等;②谷、脊被错开;③水系做规律性迁移;④同级阶地高程发生突变;⑤河谷下切并呈直线性分布,谷地深陷;⑥夷平面解体;⑦陡坎山前第四纪堆积物特别厚或洪积锥特别高或特别低。

⑶水文地质标志:

①地下水位发生突变:

-断层泥隔水,改变应力状态,应变不同;-孔隙水压力不同;②温泉,地热带呈线性分布;③含特殊化学成分,地下水连通将深部化学成分带上,由氡等。

⑷历史地震标志:

①存在历史地震标志,震中呈线性分布;②存在历史地震断层,有古地震遗迹等标志。

⑸其他标志:

①产生地形变和位移变化;②存在地球物理异常;③断层错动,伴随小地震。

研究意义:

⑴断层的地面错动及其附近的伴生的地面变形,往往会直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建于其邻近的建筑物。

⑵活断层多伴有地震,而强烈地震又会使建于活断层附近的较大范围内的建筑物受到损害。

44、震源:

地壳内部发生震动的地方;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等震线:

地面上受震动破坏程度相同的外包线。

地震震级:

一次地震是震源所释放出能量的大小。

释放出的能量愈大则震级念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固定的,所以无论在任何地方测定只有一个震级。

地震烈度:

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基本烈度:

一个地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和一定超越概率水平下可能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设防烈度:

在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将基本烈度加以适当调整,调整后设计采用的烈度。

45、场地地质因素对烈度的影响:

岩、土层类型及性质的影响;地形条件的影响;断层带的影响。

46、水库诱发地震:

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天然应力场,使库区及其临近地带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强的现象。

特征:

高坝大库发震几率高;水库地震与库水位的升降有关;震中密集于库坝区附近;震源浅、震级低、烈度高;前震多、余震长。

地质条件:

岩性(碳酸盐岩地区最高,火成岩特别是花岗岩地区震级较高);地质构造(活动性地质构造,尤以新生代断陷盆地及其边缘最多);水文地质条件(库区周围隔水层的分布可大致封闭)。

诱发机制:

直接效应;间接效应。

47、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现代活断层的判断;地震危害性;水库诱发地震。

目的:

对水工建筑地区未来工程运用期间可能遭受到的现代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的影响作出估计。

第三章水流的地质作用与库坝区渗流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48、河流的地质作用分为:

侵蚀作用(下蚀作用:

向下冲刷切割河床;侧蚀作用:

向两岸冲刷坡谷);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49、河谷地貌的类型:

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峡谷“V”形;槽谷“U”形;屉形谷;

根据河流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分类:

纵谷;横谷;

根据两岸谷坡对称情况分类:

对称谷;不对称谷。

50、河漫滩:

在河床两侧,洪水季节被淹没,枯水季节露出地表的一部分谷地。

河流阶地:

在河谷发育过程中,由于地壳上升或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河流下切,河床不断加深,原先的河床或河漫滩抬升,高出一般洪水位,形成顺河谷呈带状分布的平台。

向上依次称一级阶地、二级阶地等。

阶地的形成:

(1)在一个相当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下,河流以侧蚀或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宽广的河谷;

(2)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基地。

根据成因分为:

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上叠阶地:

新阶地完全叠置在老阶地的堆积物上;内叠阶地:

新阶地套在老阶地之内)。

51、松散沉积物的类型有哪些?

坡积物;洪积物(泥石流);冲积物;冰积物;黄土。

52、地下水的分类?

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53、潜水: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特征:

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易受污染);潜水面以上无稳定的隔水层;向水位低处渗流,水面形状与地面起伏有一定的一致性。

54、

承压水: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特征:

由三区组成:

补给区、承压区、排泄区;承压水受外界因素影响小;最适宜于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

向斜—承压盆地;单斜—承压斜地。

承压水位:

地下水上升到含水层顶板以上某一高度稳定不变时的水位。

P100页等水压线图,例题

55、裂隙水:

面状,层状,脉状。

56、泉:

下降泉(潜水);上升泉(成压碎)。

57、岩溶: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岩进行的化学溶蚀、机械侵蚀、搬运、堆积并形成各种独特地貌形态的地质现象。

这种地质作用称为“岩溶作用”。

58、常见的岩溶形态:

溶蚀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溶隙和溶孔;溶洞。

59、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四点):

可溶的透水岩层和具侵蚀性的水流。

60、

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带性:

垂直岩溶发育带;水平和垂直岩溶交替发育带;水平岩溶发育带;深部岩溶发育带。

61、水库蓄水后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

库岸坍塌、水库淤积、浸没、水库地震、坝区渗漏、库区渗漏(暂时性、永久性)。

62、库区渗漏条件:

(1)地貌条件:

对于山区水库:

库水位高于邻谷谷底水位;

对于平原水库:

有河曲发育或有古河床

(2)地质条件:

分水岭或河湾地带有岩溶通道;宽大的断层破碎带、褶曲转折部位;分水岭地区有古河道或冰河沉积的砂石砾层分布;

(3)水文地质条件:

分水岭地带为潜水:

①建库前,地下分水岭高于正常库水位,不漏②低于时,当库水的顶托作用明显,不漏;低得太多,分水岭消失,漏③低于原河水位,加剧漏

分水岭地带为承压水:

透水层在邻谷出露高程低于库水位,则可能渗漏。

63、库区渗漏判断步骤:

⑴分析河谷两岸的地形地貌(注意分水岭、垭口的高程)⑵了解有无渗漏通道⑶与水文地质条件,如分水岭和库水位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64、坝区渗透的地质条件分析?

P112~P116

65、岩层渗透性指标:

渗透系数k:

v=kI;

单位吸水量ω:

1米高水柱压力下每米试验段、每分钟压入岩层中的水量,L/(min·m·104Pa)

透水率q:

在1MPa的压力下,每米试验段的平均压入流量,L/min。

第四章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

66、岩体:

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石综合体。

结构面:

切割岩体的地质界面(物质分异面、不连续面和软弱夹层)。

结构体:

结构面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可将岩体切割成形状、大小不同的块体。

67、结构面:

原生结构面:

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变质结构面;

此生结构面:

内动力形成的结构面,包括节理、劈理、断层、层间剪切带等,也称构造结构面;外动力形成的结构面,包括风化裂隙、卸荷裂隙等。

特征(十个方面):

方位、间距、延续性、粗糙度、侧壁强度、张开度、充填度、渗流、节理组数、块体大小。

68、软弱夹层:

在坚硬的层状岩层中夹有强度低、泥度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广和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泥化:

粘土岩类岩石经一系列地质作用变成塑泥的过程。

泥化夹层特点:

结构松散、密度小、含水量大、粘粒含量高、强度低、变形等。

69、岩体的结构类型:

整体块状结构:

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次块状结构;

层状结构:

整体层状结构、块层状结构、互层状结构、薄层状结构;

破裂结构:

镶嵌碎裂结构、碎裂结构;

散体结构:

碎块状结构、碎屑状结构。

70、天然应力(初始应力、地应力):

工程施工前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

71、天然应力的组成:

自重应力、构造应力(主要)、温度应力、流体应力。

72、天然应力的分布规律:

岩体中存在三向不等的空间应力场;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关系;水平应力具有强烈的方向性;河谷地区地应力场。

73、地应力研究的工程意义:

基坑底部的隆起、剥离破坏;基坑边坡的剪切滑移;地下洞室产生大的收敛变形;地下洞室施工过程中产生岩爆。

74、岩石质量指标RQD=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之和/本回次进尺长度*100%

第五章坝基岩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75、导致发生不均匀变形的地质因素:

①岩性软弱不一,变形模量值相差悬殊;

②坝基或两岸岩体中有较大的断层破碎带、卸荷裂隙带等软弱结构面,尤其当张开性裂隙发育且裂隙面大致垂直于压力方向时,易产生较大的沉陷变形;

③岩体内随时有溶蚀洞或潜蚀掏空现象。

76、坝基岩体承载力:

在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的条件下,地基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压力,也成为容许承载力。

77、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类型:

表层滑动;浅层滑动;深层滑动。

78、滑移破坏类型:

岩层产状平缓;软弱结构面倾向上游;软弱结构面倾向下游;陡倾层状岩体。

79、地质因素对f、c值的影响:

滑动面的特征;地下水循环渗流的条件;坝基岩性不均时f、c的值的选定。

80、渗透水流对坝基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①对坝基岩体产生渗透压力:

渗透到坝基下的水流在上下游水头差H的作用下对岩体产生的压力,P=γw*h。

②发生机械潜蚀或化学潜蚀,使某些岩石软化或泥化等:

岩层中由于渗透水流的冲刷作用,将其中的细小颗粒冲走带出的现象称为潜蚀。

81、坝下游河床冲刷影响:

①断裂破碎带往往控制着局部最大冲坑的位置、形状和范围;②缓倾的软弱结构面及软弱夹层较陡倾者,易于形成较深的冲坑;③节理裂隙的密度愈大,岩体体积愈小,愈易形成较深的冲坑。

82、坝基处理:

清基;岩体加固(固结灌浆,锚固,槽、井、洞挖回填混凝土);防渗排水(帷幕灌浆,排水措施)。

第六章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83、边坡形成后应力状态的变化:

①斜坡周围的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的偏转(愈接近边坡,原为铅直方向的σ1愈接近平行于斜坡临空面,而原为水平方向的σ3则与斜坡临空面正交);

②在坡角与河谷谷底形成应力集中带;

③与主应力偏转相联系,最大应力迹线也发生偏转,呈凹向临空面的弧线;

④在坡顶和坡面的靠近表面部位,由于垂直于河谷的水平应力σ3显著减小,甚至可出现拉应力,因而可形成一个拉应力带。

84、影响边坡岩体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原始应力状态的影响;②坡形的影响(坡脚变陡,拉应力范围增大;坡底宽度W>0.8H,最大剪应力随底宽缩小而急剧增高;凹形有利于稳定);③掩体结构面的影响。

85、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类型:

松弛张裂、蠕动变形、崩塌、滑坡破坏。

86、滑坡:

边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

分类:

根据滑动面与岩层构造间的关系:

顺层滑坡、切层滑坡、均质滑坡;

根据滑动的力学性质分类:

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平移时滑坡;

根据滑动面的埋藏深度或滑体的厚度:

浅层滑坡、中层滑坡、深层滑坡、极深层滑坡。

87、不稳定边坡的防渗措施:

防渗与排水;削坡、减重和反压;修建支挡建筑;锚固措施。

88、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地貌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地下水的作用(使岩石软化或溶蚀、产生静水压力或动水压力、增加岩体重量、冻胀作用、浮托力)。

内在因素(控制作用):

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构造、地应力。

外在因素(出发作用):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最重要、最活跃)、地震、风化作用、人工挖掘、爆破以及工程荷载。

第七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89、围岩应力重分布的范围:

三倍洞径左右。

90、地下工程位置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

(1)地形条件:

山体完整,洞室周围包括洞顶及傍山侧应有足够的山体厚度;

(2)岩性条件:

尽量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