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547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docx

《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docx

中原工学院汽车构造习题集答案

习题集答案

总论

一、填空题

1.卡尔·奔驰;1886年;卡尔·奔驰。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

3.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4.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2.(×);3.(√);4.(√);5.(×);6.(√);7.(×)。

四、问答题

1.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基本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后产生动力(转变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

2.汽车底盘是汽车的基础。

相同类型的底盘可以构造成不同类型的汽车(载客、载货或特种用途车辆);不同类型的底盘则形成不同的车辆。

底盘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产生驱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正常行驶,同时支承、安装其它各部件、总成。

3.当汽车在较平整的干硬路面上行驶时,附着性能的好坏决定于轮胎与路面的庠撩力大小,即在较平整的干硬路面上汽车所能获得的最大驱动力不能超过轮胎与路面的最大静摩擦力。

当汽车行驶在松软路面时,阻碍车轮相对路面打滑的因素就不单是上述的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作用,还有路面被挤压变形而形成的突起部分嵌入轮胎花纹凹部所产生的抗滑作用。

后一因素实际上在许多路面情况下都或多或少存在。

因此,在汽车技术中,将这两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称为附着作用。

由附着作用所决定的阻碍车轮打滑的路面反力的最大值称为附着力,一般用

表示:

式中:

G——附着重力,即作用在车轮上的重力;

——附着系数,其值随轮胎和路面的性质而异,由试验决定。

显然,汽车驱动力的增大受附着力的限制,可以粗略地认为:

=G

驱动力)

4.发动机要有足够的功率;驱动车轮与路面间要有足够的附着力。

5.驱动力产生原理如图所示。

发动机经传动系在驱动轮上作用一个扭矩

,力图使驱动车轮转动。

作用下,驱动车轮的边缘对路面作用一个周缘力

位于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内,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其数值为:

车轮滚动半径)

由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作用,路面同时对车轮施加一个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就是推动汽车行驶的驱动力。

图上为便于区别,

未画在同一平面内。

6.驱动力只能小于或等于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即驱动力只能小于或等于附着重力和附着系数之积。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填空题

1.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冷却系;燃料供给系;点火系;起动系。

2.4;1。

3.1;2;一个。

4.有效转矩;有效功率;燃料消耗率。

5.进气;压缩;燃烧膨胀作功;排气;工作循环。

二、解释术语

1.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远处,即活塞最高位置;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近处,即活塞最低位置。

2.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3.活塞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4.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

5.凡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6.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

7.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它等于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

8.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

9.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叫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当节气门开到最大时,所得到的速度特性即发动机外特性。

10.指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当时发出的实际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11.在1h内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质量(以g为单位),称为燃油消耗率。

12.发动机工作状况简称为发动机工况,一般用它的功率与曲轴转速来表征,有时也可用负荷与曲轴转速来表征。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2.(×);3.(×);4.(√);5.(×);6.(√);7.(√);8.(√);9.(√);10.(×);

四、选择题

1.(B);2.(D);3.(C);4.(B);5.(A);6.(C)。

7.(A);8.(D);9.(A);10.(D);11.(C);12.(C);13.(B);

 

五、问答题

1.进气行程中,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由化油器形成的可燃混合气被吸进气缸;为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

此时,进、排气门全部关闭。

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称为压缩行程;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即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此时,进、排气门仍燃关闭。

可燃混合气被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能。

因此,燃气的压力和温度迅速增加。

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输出机械能,此即为作功行程;工作后的燃气即成为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除,以便进行下一个进气行程。

所以在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即开启,靠废气的压力自由排气,活塞到达下止点后再向上止点移动时,继续将废气强制排到大气中。

活塞到上止点附近时,排气行程结束。

2.相同点:

它们都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且为内燃机。

同时都具有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燃料供给系,起动系等基本的总体结构型式。

不同点:

使用的燃料不同;着火的方式不同(柴油机无需点火系)。

3.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是在气缸内部完成的。

当压缩行程终了,气缸内被压缩的空气已具有很高的温度,并已达到柴油的燃点。

此时由喷油器喷入的燃油一遇高压高温的空气立即混合、蒸发、雾化,同时自行着火燃烧。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是在气缸外部通过化油器形成的。

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混合气,在压缩行程中温度得以提高,从而使汽油(更好地蒸发后)和空气更好地混合雾化,这样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由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使其能迅速地、集中地、完全地燃烧。

正如上述着火机制的不同,所以汽、柴油机的压缩比不一样。

柴油机压缩比较高是为了保证压缩空气达到柴油的自燃温度(燃点)。

4.汽油机的总体结构较柴油机简单,维修较方便、轻巧,但燃料经济性较柴油机差;柴油机压缩比高于汽油机,故输出功率较大,同时不需要点火系,故工作可靠,故障少。

正因为柴油机功率大,燃料经济性好,工作可靠,在汽车上越来越普遍地采用柴油发动机。

5.已知:

S=114.3mm=11.43cmD=101.6mm=10.16cmi=6ε=7

解:

(L)

②∵

(L)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

一、填空题

1.高温;高压;高速;化学腐蚀。

2.发动机的基础;发动机所有零件和附件;各种载荷。

3.一般式;隧道式;龙门式。

4.气体压力;侧压力;热膨胀;上小下大圆锥形;椭圆形。

5.1-2-4-3;1-3-4-2;1-5-3-6-2-4;1-4-2-6-3-5。

6.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7.机体;气缸盖;气缸套;油底壳;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飞轮。

8.半浮式;全浮式。

9.锥面;扭曲;梯形;桶形。

10.干式;湿式。

11.相互错开。

12.连杆大头;杆身;连杆小头。

13.缸数;布置形式。

14.全支承曲轴;非全支承曲轴;整体式曲轴;组合式曲轴。

 

二、解释术语

1.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气缸壁和气缸盖所围成的空间(容积),称为燃烧室。

是可燃混合气着火的空间。

2.气缸套外表面与气缸体内的冷却水直接接触的气缸套,或称气缸套外表面是构成水套的气缸套。

3.活塞销座轴线偏离活塞中心线平面,向在作功行程中受侧向力的一面偏置,称活塞销偏置。

4.既能在连杆衬套内,又可在活塞销座孔内转动的活塞销。

5.每个曲拐两边都有主轴承支承的曲轴。

6.用来平衡发动机不平衡的离心力和离心力矩,以及一部分往复惯性力。

一般设置在曲柄的相反方向。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2.(√);3.(×);4.(×);5.(√);6.(×);7.(×);8.(×);9.(×);10.(×);11.(×);12.(×);13.(×)。

四、选择题

1.(C);2.(A);3.(B);4.(A);5(B);6.(D);7.(A);8.(C);9.(C);10.(A);11.(C);12.(D);13.(B)。

五、问答题

1.活塞顶部与气缸盖、气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混合气在其中燃烧膨胀;再由活塞顶承受,并把气体压力传给曲轴,使曲轴旋转(对外输出机械功)。

2.把连杆传来的力转变为转矩输出,贮存能量,并驱动辅助装置。

3.气环作用是密封活塞与气缸壁,防止漏气,并将活塞头部的热传给缸壁;油环作用是刮除缸壁上多余的润滑油,并使润滑油均匀地分布于气缸壁上。

4.减振器的作用是使曲轴的扭转振动能量逐渐消耗于减振器内橡胶垫的内部分子摩擦,从而使曲轴扭转振幅减小,把曲轴共振转速移向更高的转速区域内,从而避免在常用转速内出现共振。

5.①矩形环工作时会产生泵油作用,大量润滑油泵入燃烧室,危害甚大;②环与气缸壁的接触面积大,密封性较差;③环与缸壁的初期磨合性能差,磨损较大。

7.由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前端轴、后端轴等部分组成。

有的曲轴上还配有平衡重块。

8.要求活塞质量小、热胀系数小、导热性好,而且耐磨和耐化学腐蚀。

目前广泛采用的活塞材料是铝合金,在个别柴油机上采用高级铸铁或耐热钢制造的活塞。

8.1-气缸盖;2-气缸盖螺栓;3-气缸垫;4-活塞环;5-活塞环槽;6-活塞销;7-活塞;8-气缸体(机体);9-连杆轴颈;10-主轴颈;11-主轴承;12-油底壳;13-飞轮;14-曲柄(曲柄臂);15-连杆。

 

第三章配气机构

一、填空题

1.侧置式;顶置式。

2.下置;中置;上置。

3.正时齿轮;凸轮轴;挺柱;推杆;调整螺钉;摇臂;摇臂轴。

4.衬套;摇臂轴;弹簧。

5.齿轮传动;链传动;齿形带传动。

6.反。

7.2;1;1。

8.越多;越高。

9.气门头部;气门杆。

10.配气相位;凸轮轴旋转方向。

11.凸轮轴旋转方向;发动机工作顺序;汽缸数或作功间隔角(发火间隔角)。

二、解释术语

1.气门杆尾端与摇臂(或挺杆)端之间的间隙。

2.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持续时间称作配气相位,也称为配气定时。

3.在一段时间内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4.气门密封锥面的锥角。

5.从进气门开启到上止点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6.从排气门开启到下止点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2.(√);3.(√);4.(×);5.(√);6.(√);7.(×);8.(×);9.(×);10.(×);11.(×);。

四、选择题

1.(B);2.(C);3.(C);4.(C);5.(B);6.(A);7.(C);8.(A);9.(B);10.(B);11.(A);12.(D);

五、问答题

1.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

2.保证气门作直线往复运动,与气门座正确贴合(导向作用);在气缸体或气缸盖与气门杆之间起导热作用。

3.气门弹簧长期在交变载荷下工作,容易疲劳折断,尤其当发生共振时,断裂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在一些大功率发动机上采用两根直径及螺距不同、螺旋方向相反的内、外套装的气门弹簧。

由于两簧的结构、质量不一致,自然振动频率也因而不同,从而减少了共振的机会,既延长了簧的工作寿命,又保证了气门的正常工作(当一弹簧断折的情况下)。

4.在气门杆尾端与摇臂端(侧置式气门机构为挺杆端)之间留有气门间隙,是为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之需的。

但此间隙必须适当。

过大,则会出现气门开度减小(升程不够),进排气阻力增加,充气量下降,从而影响动力性;同时增加气门传动零件之间的冲击和磨损。

过小,在气门热状态下会出现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气缸漏气,工作压力下降,从而导致功率下降的现象;同时,气门也易于烧蚀。

5.进气门早开:

在进气行程开始时可获得较大的气体通道截面,减小进气阻力,保证进气充分;

进气门晚闭:

利用进气气流惯性继续对气缸充气;

排气门早开:

利用废气残余压力使废气迅速排出气缸;

排气门晚闭:

利用废气气流惯性使废气排出彻底。

6.保证气门及时落座并紧密贴合,防止气门在发动机振动时发生跳动,破坏其密封性。

气门弹簧安装时预先压缩产生的安装预紧力是用来克服气门关闭过程中气门及其传动件的惯性力,消除各传动件之间因惯性力作用而产生的间隙,实现其功用的。

 

第四章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一、填空题

1.汽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

2.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油管;油面指示表;贮存;滤清;输送。

3.进气管;排气管;排气消声器。

4.雾化;汽油蒸气;空气。

5.稀;太浓;火焰传播上限。

6.起动;怠速;中小负荷;大负荷和全负荷;加速。

7.多而浓;少而浓;接近最低耗油率;获得最大功率;额外汽油加浓。

8.主供油;怠速;加浓;加速;起动。

9.上吸式;下吸式;平吸式;单喉管式;双重喉管式;三重喉管式;单腔式;双腔并动式;双腔(或四腔)分动式。

10.充气量;燃油雾化。

11.阻风门;空气滤清器。

12.脚操纵机构;手操纵机构。

13.汽油泵;杂质;水分;汽油泵;化油器。

14.偏心轮;油箱中;汽油滤清器;化油器浮子室中。

15.进油阀;出油阀;进油阀;出油阀;化油器浮子室。

16.惯性式;过滤式;综合式。

二、解释术语

1.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

2.可燃混合气中燃油含量的多少。

3.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

4.发动机不对外输出功率以最低稳定转速运转。

5.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

6.使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最低的可燃混合气。

7.使发动机获得最大功率的可燃混合气。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2.(×);3.(×);4.(√);5.(×);6.(√);7.(√);8.(√);9.(√);

10.(×);11.(×);12.(×)。

四、选择题

1.(A);2.(A);3.(B);4.(A);5.(C);6.(B);7.(A);8.(D);9.(B);10.(A);

11.(C);12.(B);13.(A);

五、问答题

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是:

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作情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在燃烧作功后,将废气排入到大气中。

2.化油器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不同工作情况的要求,配制出不同浓度和不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

3.主供油装置的作用是保证发动机在中小负荷范围内,供给随节气门开度增大而逐渐变稀的混合气(α=0.8~1.1)。

除了怠速工况和极小负荷工况而外,在其他各种工况,主供油装置都参与供油。

4.发动机在大负荷或全负荷时需供给浓混合气的要求,是通过加浓装置额外供给部分燃油达到的,这样使主供油装置设计只供给最经济的混合气成分,而不必考虑大负荷、全负荷时供应浓混合气的要求,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因此加浓装置又称为省油器。

5.起动时发动机转速很低,流经化油器的气流速度小,汽油雾化条件差;冷起动时发动机各部分温度低,燃油不易蒸发汽化。

大部分燃油呈油粒状态凝结在进气管内壁上,只有极少量易挥发的燃油汽化进入气缸,致使混合气过稀无法燃烧。

为了保证发动机的顺利起动,必须供给多而浓的混合气。

6.在密闭的油箱中,由于汽油的消耗当油面降低时,箱内将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使汽油不能被汽油泵正常吸出;另一方面,在外界气温很高时,过多的汽油蒸汽将使箱内压力过大。

这两种情况都要求油箱在内外压差较大时能自动与大气相通,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7.当发动机工作时,汽油在汽油泵的作用下,经进油管接头流入滤清器中,由于此时容积变大,流速变慢,相对密度大的杂质颗粒和水分便沉淀于杯的底部,较轻的杂质随汽油流向滤芯,被粘附在滤芯上或隔离在滤芯外。

清洁的汽油渗入到滤芯内腔,从出油管接头流出。

8.由于方形断面的内表面面积大,有利于进气管内油膜的蒸发,不少汽油机采用方形断面的进、排气管。

圆形断面对气流的阻力小,可以得到较高的气流速度,同时还可节省金属材料,因而柴油机多采用圆形断面的进、排气管。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一、选择题

1.(B)、(A);2.(B);3.(B);4.(D)、(C)、(B)、(A);5.(A);6.(B)、(A);7.(A);

8.(C);9.(C)、(B);10.(A);11.(C);12.(B)、(A);13.(B);14.(A);15.(D);

16.(B);17.(C)、(B);18.(C);19.(D);20.(A);21.(B);22.(C);23.(A);

24.(A);25.(C);26.(A);

二、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32.(×);33.(√);

34.(×);35.(√);36.(×);

三、问答题

1.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即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以电控单元ECU为控制中心,并利用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各种传感器测出发动机的各种运行参数,再按照电脑中预存的控制程序精确地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直接将汽油喷入汽缸或进气管道内,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空燃比的可燃混合气。

2.油压调节器的功用是使燃油供给系统的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差即喷油压力保持恒定。

3.电控单元ECU即电子控制单元,其功用是根据其内存的程序和数据对空气流量计及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发出指令,向喷油器提供一定宽度的电脉冲以控制喷油量。

4.电控汽油喷施系统一般由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进气系统三部分组成。

5.汽油喷射系统按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分为机械控制式、电子控制式及机电混合控制式3种;按喷射部位分为缸内喷射和缸外喷射,缸外喷射又分为进气管喷射和进气道喷射;按喷射的连续性分为连续喷射式和间歇喷射式,其中间歇喷射式分为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

第五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一、填空题

1.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总成;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

2.直喷式;分开式。

预燃室;涡流室。

3.喷油嘴;喷油器体;调压装置;喷油嘴;针阀;针阀体;承压锥面;密封锥面。

4.贯穿距离(射程);喷雾锥角;雾化质量。

5.柱塞式;泵喷嘴;转子分配式;柱塞式。

6.针阀;针阀体;柱塞;柱塞套筒;出油阀;出油阀座。

7.飞块(飞锤);离心力;张力;供油量调节齿杆。

8.预紧力;可调;预紧力;不可调。

9.凸轮轴;输出轴;同轴度;联轴节;供油提前角;喷油提前角。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2.(√);3.(×);4.(√);5.(×);6.(×);7.(×);8.(√);9.(√);10.(√);11.(√);12.(×);13.(×);14.(×);15.(√);

四、选择题

1.(B);2(A);3.(B);4.(B);5.(C);6.(B);7.(C);8(A);9.(B);10.(B);

11.(D);12.(B);13.(B);14.(C);15.(C);16.(A);17.(B);

五、问答题

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是贮存、滤清柴油,并按柴油机不同的工况要求,以规定的工作顺序,定时、定量、定压并以一定的喷油质量,将柴油喷入燃烧室,使其与空气迅速而良好地混合和燃烧,最后将废气排入大气。

2.输油泵将柴油从燃油箱内吸出,经滤清器滤去杂质,进入喷油泵的低压油腔,喷油泵将燃油压力提高,经高压油管至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喷油器内针阀偶件间隙中漏泄的极少量燃油和喷油泵低压油腔中过量燃油,经回油管流回燃油箱。

3.喷油器的作用是将燃油雾化成细微颗粒,并根据燃烧室的形状,把燃油合理地分布到燃烧室中,以利于和空气均匀混合,促进着火和燃烧。

对喷油器的要求主要有应有一定的喷射压力;喷出的雾状油束特性要有足够的射程、合适的喷注锥角和良好的雾化质量;喷油器喷、停应迅速及时,不发生滴漏现象。

4.喷油泵的作用是将输油泵送来的柴油,根据发动机不同的工况要求,以规定的工作顺序,定时、定量、定压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

多缸柴油机的喷油泵应保证:

①各缸的供油量均匀,不均匀度在额定工况下不大于3%~5%。

②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逐缸供油,各缸的供油提前角相同,相差不得大于0.5°曲轴转角。

③为避免喷油器的滴漏现象,油压的建立和供油的停止必须迅速。

5.出油阀减压环带的作用是使供油敏捷,停油干脆。

当柱塞上升到封闭柱塞套筒的进油口时,泵腔油压升高,当克服出油阀弹簧的预紧力后,出油阀开始上升,密封锥面离开出油阀座。

但这时还不能立即供油,一直要到减压环带完全离开阀座的导向孔时,才有燃油进入高压油管。

故进入高压油管中的燃油压力较高,缩短了供油和喷油时间差,使供油敏捷。

同样,在出油阀下降时,减压环带一经进入导向孔,泵腔出口被切断,于是燃油停止进入高压油管,当出油阀继续下降到密封锥面贴合时,由于出油阀本身所让出的容积,使高压油管中的油压迅速下降,喷油器立即停止喷油,使停油干脆。

6.1-柱塞;2-控制套筒;3-调节齿圈;4-供油量调节齿杆;5-柱塞套筒

柱塞下端的一字形标头,嵌入控制套筒相应的切槽中。

套筒松套在柱塞套筒上,控制套筒上部套有调节齿圈3,用紧固螺钉锁紧在控制套筒上,调节齿圈与供油量调节齿杆相啮合。

当前后移动齿杆时,齿圈连同控制套筒带动柱塞相对不动的柱塞套筒转动,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使供油量改变。

7.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调整方法有两种:

(1)调整联轴器,或通过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改变喷油泵凸轮轴与柴油机曲轴的相对角位置。

(2)改变滚轮挺柱体的高度,从而改变柱塞封闭柱塞套筒上进油孔的时刻,使多缸发动机的供油间隔角相等。

8.调速器的功用是使柴油机能够随外界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量,从而可自动稳定怠速;限制发动机最高转速,防止超速飞车;发动机正常工况下,两速式调速器由驾驶员直接操纵供油拉杆控制供油量,全速式调速器可自动控制供油量,保持转速稳定;有校正装置时,在全负荷工况可校正发动机转矩特性、改善瞬时超负荷的适应能力。

9.转矩校正装置的作用是柴油机工作时,如果外界负荷增加产生短期超负荷情况,随着发动机转速下降,校正装置能使齿杆超过额定供油位置自动增加额外的供油量,扭矩增大,避免因短期超负荷造成的发动机熄火。

10.其作用是当供油齿杆突然回到怠速供油位置时起缓冲和稳速作用,避免齿杆因惯性而减油过多使怠速不稳,甚至发动机熄火。

11.喷油泵联轴器的作用是传递驱动轴和喷油泵凸轮轴之间的动力;弥补安装时两轴间同轴度的偏差和利用两轴间小量的相对角位移来调节喷油泵的供油正时。

12.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的作用是在初始(静态)供油提前角调整的基础上,随柴油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自动调节加大供油提前角,从而获得较合适的喷油提前角,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第六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一、选择题

1.(C);2.(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