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I.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481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I.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I.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I.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新人教版I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新人教版(I)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满分36分)

1.6000多年前半坡氏族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建筑房屋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烧制陶器

 

2.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同学们填写的“毕业登记册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填写时必须使用(  )

A.铅笔B.圆珠笔C.碳素笔D.红墨水笔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

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7.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的是(  )

A.

B.

C.

D.

 

8.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出门随手关灯B.垃圾焚烧

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草稿纸双面使用

 

9.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干冰:

人工降雨B.稀盐酸:

除铁锈

C.稀有气体:

制作霓虹灯D.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料

 

10.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是人们的愿望.我国科学家在寻找光解水的催化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BaTi4O9是最新研究的催化剂之一,该物质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  )

A.+4B.+3C.+1D.+5

 

11.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钛是一种金属元素B.钛的元素符号为Ti

C.钛的核电荷数为22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1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

2

 

14.2014年12月16日,沪昆高铁长怀段正式开通,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促进邵阳地区经济的发展.建设中用到Fe2O3+2Al

Al2O3+2Fe对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

 

15.我国盛产茶叶,“铁观音”“碧螺春”“西湖龙井”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

26:

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6个氢分子

 

16.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17.两支试管中各注入5ml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通入CO2气体,然后将一只试管加热,另一支试管中撒入少量活性炭,其颜色变化分别为:

①红﹣紫﹣无;②紫﹣红﹣紫;③紫﹣红﹣无;④无﹣红﹣无,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

 

18.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

1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30分)

1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均有错误,请你加以改正.

①2个氢分子:

2H      ;

②1个钙离子:

Ca+2      ;

③氯化钙:

CaCl      ;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O3      .

⑤2个汞原子:

2Ag      .

 

20.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

(3)D中x=      ;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1.小雨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作用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

(2)操作②主要是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      ,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雨通过实验及分析知道液体D是硬水,检验的方法是      

(4)某同学长期饮用经操作③得到的蒸馏水,专家认为这是不科学的,理由是      .

 

22.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煤燃烧时排放出      、      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石油加热炼制得到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一种即可),汽车尾气排放出一氧化氮、一氧化碳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在尾气排放处加装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无害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于煤和石油污染较大,所以推广使用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3.已知铜绿[Cu2(OH)2CO3](又名孔雀石)在加热时分解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G是常见的红色金属,如图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

(1)是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

A.      ,D.      ,X.      .(填化学式)

(2)写出铜绿加热时发生分解的方程式:

      .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操作(共2小题,每小题14分,满分24分)

24.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探究,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2)若用A、B组合,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下同);只能用A、D组合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      .

(3)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在锥形瓶中事先放进的固体药品是      ;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通过a仪器注入的液体时      ,请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4)有的同学认为装置E可以代替B、C、D收集气体,欲收集具有下面性质的气体,应如何使用装置E?

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进气口为      (填“c”或“d”下同);

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试剂瓶应装满水,进气口为      .

 

25.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

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

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

不可能含有N2,因为      .

小芳说:

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

该小组同学认为:

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实验②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

探究二:

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      性.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26.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北纬23.4度,100.5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5.0公里.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开裂,人员伤亡.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其中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

(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亚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7.刘斌同学的姑父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测的残留物质质量为22.8g.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6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即石灰石样品纯度).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满分36分)

1.6000多年前半坡氏族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建筑房屋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烧制陶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建筑房屋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磨制石器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用麻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

故选B.

【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

 

3.同学们填写的“毕业登记册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填写时必须使用(  )

A.铅笔B.圆珠笔C.碳素笔D.红墨水笔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碳素笔中含有碳,其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碳素笔中含有碳,其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因此同学们用碳素笔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能长期保存.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掌握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取用块状固体时,不能在试管直立时直接放入,将会砸裂试管底部.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是现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处是否有气泡冒出分析.

D、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

【解答】解:

A、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操作错误.

B、读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图中仰视读数,故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是现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处是否有气泡冒出,该操作正确.

D、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地移动试管,使其受热均匀.故错误;

故选C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

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空气中的主要成分考虑;B、根据氮气体积分数是78%考虑;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差;D、根据洁净空气中成分考虑.

【解答】解: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故A正确;

B、氮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约78%,氧气约为21%,故B错;

C、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可吸入颗粒是空气污染物监测的项目之一,含量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差,故C错;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根本标准是含有的物质的种类数,与描述无关.空气的成分相对稳定.

 

7.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的是(  )

A.

B.

C.

D.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用嘴吹气时,形成流动的空气,空气流动时能够带走热量,从而使温度降低;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

C、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当氧气耗尽时会因为缺氧而熄灭;

D、小苏打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向燃烧的蜡烛吹气时,空气流动带走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

故选项A正确;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当二氧化碳达到烛芯的高度时,蜡烛与氧气隔绝,蜡烛熄灭.故选项B错误;

C、当蜡烛把烧杯内的氧气耗尽时,蜡烛熄灭.故选项C错误;

D、小苏打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当二氧化碳达到烛芯的高度时,蜡烛与氧气隔绝,蜡烛熄灭.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点评】隔绝氧气、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等措施都能够达到灭火的目的,解答本题时要分析蜡烛熄灭与什么因素有关.

 

8.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出门随手关灯B.垃圾焚烧

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草稿纸双面使用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低碳生活”理念,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出门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草稿纸双面使用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故选:

B.

【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9.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干冰:

人工降雨B.稀盐酸:

除铁锈

C.稀有气体:

制作霓虹灯D.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料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用途来分析解答.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解答】解: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用作人工降雨,故正确;

B.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正确;

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是人们的愿望.我国科学家在寻找光解水的催化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BaTi4O9是最新研究的催化剂之一,该物质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  )

A.+4B.+3C.+1D.+5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BaTi4O9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2)+x×4+(﹣2)×9=0,可得x=+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物质中指定元素化合价,并学以致用.

 

11.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钛是一种金属元素B.钛的元素符号为Ti

C.钛的核电荷数为22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钛的元素符号为Ti,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2,表示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钛的核电荷数为2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解答;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

C、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解答.

【解答】解:

A、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也是运动止的,故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正确;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若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性质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答案: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的概念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单质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

2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A、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B、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C、根据原子的种类分析元素的种类;

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

【解答】解:

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