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457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3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考点一|五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

1.杂交育种

(1)原理:

基因重组。

(2)过程:

①植物: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自交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②动物: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与隐性类型测交,选择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F2个体。

(3)优点:

操作简便,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

获得新品种的周期长。

(5)应用:

培育性状重组型优良品种。

2.诱变育种

(1)原理:

基因突变。

(2)过程:

选择生物→诱发基因突变→选择理想类型→培育。

(3)优点

①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②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4)缺点:

有利变异个体往往不多,需处理大量材料。

(5)应用:

培育具有新性状的品种。

3.生物育种方法、实例(连线)

a.杂交育种Ⅰ.高产青霉菌

b.单倍体育种Ⅱ.京花1号小麦

c.诱变育种Ⅲ.抗虫棉

D.多倍体育种Ⅳ.三倍体无子西瓜

e.基因工程育种Ⅴ.杂交水稻

【提示】a-Ⅴb-Ⅱc-Ⅰd-Ⅳe-Ⅲ

1.判断下列生物育种方法及原理叙述的正误。

(1)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

(2)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此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

(×)

【提示】此育种方式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不包含基因工程技术。

(3)将大豆种子用60Co处理后,筛选出一株杂合子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则其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下降。

(×)

【提示】杂合子自交,随自交后代数增加,纯合子逐代增多。

(4)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

(5)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

【提示】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品系。

(6)最简捷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快速育种时常选用单倍体育种。

(√)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⑥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请思考:

(1)图中③→⑤为单倍体育种。

(用序号及箭头表示)

(2)图中哪一标号处需用秋水仙素处理?

应如何处理?

图中⑤处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从而获得纯合子;图中⑥处,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以诱导染色体加倍。

(3)图中④、⑥的育种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4)图中最简便的育种途径是①→②所示的杂交育种,最难以达到育种目的是④诱变育种。

填表比较各类育种方法

原理

常用方式

优点

缺点

举例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自交

选种

自交

①使不同个体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

②操作简便

①育种时间长

②局限于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

矮秆抗

病小麦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辐射、激光、太空诱变等

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性状

有很大盲目性,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青霉素高产菌株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

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②子代均为纯合子

技术复杂,需与杂交育种配合

单倍体

育种获

得矮秆

抗病小麦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器官大,提高营养物质含量

只适用于植物,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三倍体无子西瓜

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重组

将一种生物的特定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中

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技术复杂,生态安全问题较多

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

视角1生物育种过程分析及应用

1.(2017·东北四校调研)黑龙江省农科院欲通过下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出高品质的糯玉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a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C.利用c过程定能更快获得高品质的糯玉米

D.b过程需要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D[a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育种过程中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单倍体幼苗,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B错误;c过程为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一定能获得高品质的糯玉米,C错误;b过程为杂交育种,需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D正确。

]

2.(2017·山西四校联考)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V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

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该培育过程中不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

B.③⑦过程必须使用秋水仙素

C.⑤的亲本不是同一物种

D.⑥过程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

C[图中②过程中可用花药离体培养,再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AA的个体,A错误;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均可导致染色体数加倍,B错误;⑤的亲本中,AA为二倍体,AAAA为四倍体,不是同一物种,C正确;⑥过程为基因工程导入抗虫基因,获得的仍是三倍体,D错误。

]

视角2生物育种方法的选择

3.(2017·河南省百校联盟质检)某植物的三对相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情况,如表所示。

现有各种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为了培育纯隐性性状的植株,下列选用的植株及对应育种方法中,较为简捷可行的是()

花色(红对白为显性)

株高(高对矮为显性)

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基因

A、a

C、c

D、d

基因的位置

第3号染色体

第5号染色体

第6号染色体

A.红花矮茎窄叶植株、白花高茎窄叶植株,杂交育种

B.红花高茎窄叶植株、白花高茎窄叶植株,诱变育种

C.红花矮茎窄叶植株、白花高茎窄叶植株,基因工程育种

D.红花高茎窄叶植株、白花高茎窄叶植株,单倍体育种

A[根据题意可知,选择红花矮茎窄叶植株(AAccdd)、白花高茎窄叶(aaCCdd)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获得纯隐性性状的植株(aaccdd)只需要两年时间,并且方法比较简单,A正确;诱变育种利用的原理为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能够得到目标植株还不确定,并且时间长短也是未知,此法不可取,B错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育种,技术比较繁琐,不符合题干中的“简捷”,C错误;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相比,时间比较短,但是操作过程比杂交育种复杂,D错误。

]

如何根据育种目标确定育种方法

育种目标

育种方案

集中双亲优良性状

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杂交育种(耗时较长,但简便易行)

对原品系实施“定向”改造

基因工程及植物细胞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

让原品系产生新性状(无中生有)

诱变育种(可提高变异频率,期望获得理想性状)

使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或“加强”

多倍体育种

考点二|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步骤

1.概念

基因工程别名

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操作环境

生物体外

操作对象

DNA分子

操作水平

DNA分子水平

基本过程

剪切、拼接、导入、表达

结果

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需要的优良性状

2.原理

不同生物之间的基因重组。

3.工具

(1)剪刀与针线(如图)

①基因的“剪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如图a。

②基因的“针线”:

DNA连接酶,如图b。

(2)基因的“运输工具”:

运载体,常用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4.基本步骤

5.应用

(1)育种,如抗虫棉。

(2)药物研制,如胰岛素等。

(3)环境保护,如转基因细菌分解石油。

6.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两种态度”

(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应该大范围推广。

1.判断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原理的叙述的正误。

(1)为达到相应目的,“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必须通过分子检测。

(×)

【提示】根据受体菌是否对链霉素产生抗性进行筛选,不需要分子检测。

(2)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

【提示】载体质粒上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不是抗生素合成基因。

(3)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

【提示】动物食入转基因植物后,其消化系统能将植物基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基因不能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4)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属于基因工程。

(√)

(5)DNA连接酶和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

(6)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属于基因工程。

(×)

【提示】基因工程是在人为作用下进行的,噬菌体感染细菌无人为因素,所以不属于基因工程。

(7)没有限制酶就无法使用质粒运载体。

(√)

2.据图填空。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四步曲”:

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

不能,为什么?

皮肤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未表达(或未转录),不能形成胰岛素mRNA。

(3)过程②必需用的酶是逆转录酶。

(4)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常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B,使它产生一定的黏性末端,再加入DNA连接酶才可形成C。

1.基因工程操作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

主要在微生物体内。

②特性: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③实例:

EcoRⅠ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④切割结果:

产生两个带有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的DNA片段。

⑤作用:

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2)DNA连接酶

①催化对象:

两个具有相同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的DNA片段。

②催化位置:

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缺口。

③催化结果:

形成重组DNA。

(3)常用的运载体——质粒

①本质:

小型环状DNA分子。

②作用:

a.作为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运送到受体细胞中去;

b.用它在受体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③条件:

a.能在受体细胞内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有标记基因。

2.对基因工程步骤的五点说明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只是前者切开,后者连接。

(2)要想从DNA上切下某个基因,应切2个切口,产生4个黏性末端。

(3)获取目的基因、切割运载体需要用同一种限制酶,目的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没有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5)动物一般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植物一般用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式形成新个体;微生物常用不致病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

视角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应用

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D基因与位于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入油菜细胞并获得了转基因油菜品种。

(1)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运载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获取转运肽基因,所需三种限制酶(ClaⅠ、SacⅠ、XbaⅠ)的切点如图所示。

则用________和________酶处理两个酶D基因和转运肽基因后,可得到________端与________端(填图中字母)相连的融合基因。

(3)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图所示Ti质粒的T-DNA中,构建________并导入农杆菌中。

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________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含融合基因的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侵染液。

(4)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油菜细胞,该细胞通过____________技术,可培育成转基因油菜植株。

【解析】

(1)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2)读图知,切割酶D基因与转运肽基因的限制酶中相同的为ClaⅠ限制酶,因此对两种基因处理时用ClaⅠ限制酶切割,然后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继而可得到A、D端相连的融合基因。

(3)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图所示Ti质粒的T-DNA中,构建表达载体即重组质粒并导入农杆菌中。

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四环素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侵染液。

(4)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将融合基因导入油菜细胞,进一步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油菜细胞,该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培育成转基因油菜植株。

【答案】

(1)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2)ClaⅠDNA连接AD(3)基因表达载体(或“重组质粒”)四环素(4)利用农杆菌将融合基因导入油菜细胞植物组织培养

真题验收|感悟高考淬炼考能

1.(2013·大纲全国卷)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C[A项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项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项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

2.(2014·全国卷Ⅰ)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

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

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_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

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

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解析】

(1)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抗病与矮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

(2)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每对基因单独考虑时符合分离定律。

(3)测交是指用F1和隐性纯合子杂交,故应先用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得到F1,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

【答案】

(1)抗病矮秆

(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

3.(2015·天津高考)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

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

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

试验编号

播种方式

植株密度(×106株/公顷)

白粉病

感染程度

条锈病

感染程度

单位面

积产量

A品种

B品种

单播

4

0

+++

单播

2

0

++

混播

2

2

+++

单播

0

4

+++

单播

0

2

++

++

注:

“+”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试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

结果如下表。

无菌

以条锈菌

进行感染

以白粉菌

进行感染

以条锈菌+白粉菌进

行双感染

100

25

0

0

100

100

75

75

100

25

75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试验Ⅰ、Ⅱ单播A品种,感染条锈病而未感染白粉病,可证明A品种具有抗白粉病的性状。

(2)试验Ⅳ、Ⅴ相比,自变量为植株密度,因变量为白粉病感染程度和单位面积产量,所以两者对照可探究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3)由表可知Ⅲ组为A、B品种小麦混播,其感病程度最低,产量最高。

(4)由表中F3无病植株的比例数据可知:

甲自交后代中抗条锈病个体占25%,乙自交后代中抗白粉病的个体占75%,可说明抗条锈病为隐性性状,抗白粉病为显性性状。

依据甲自交后代抗白粉病个体比例为0,抗条锈病个体比例为25%,可推测甲的基因型为Ttrr。

依据乙自交后代抗条锈病个体比例为100%,抗白粉病个体比例为75%,可推测乙的基因型为ttRr。

根据丙自交后代中抗条锈病个体占25%,抗白粉病个体占75%,可知丙的基因型为TtRr,其自交后代中无病植株即基因型为ttR_的植株占3/16,即18.75%。

【答案】

(1)AⅠ、Ⅱ组小麦未感染白粉病

(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3)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

(4)TtrrttRr18.75%(或3/16)

1.诱变育种时突变的个体中有害个体多于有利个体。

2.诱变育种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

3.杂交育种能将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生物个体上。

4.杂合子品种的种子只能种一年,需要年年制种。

5.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6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在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7.基因工程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