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试题189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433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试题189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政治试题189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政治试题189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政治试题189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政治试题189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试题1896.docx

《考研政治试题189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试题189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试题1896.docx

考研政治试题1896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

单选题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______。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答案:

C

暂无解析

多选题

2、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的出发点或理论依据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

C.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的思想

D.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答案:

A,B,D

暂无解析

单选题

3、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

D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因此,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一个首先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要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否则就不可能真正从实际出发,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实践中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单选题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

B.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

D

暂无解析

多选题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A.是交往理论的具体运用

B.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往

C.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D.对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答案:

A,B,C,D

暂无解析

单选题

6、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______。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答案:

D

A、B、C三项分别是在十三大、十二大、十四大上提出的。

简答题

7、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构建和谐社会渐成中共中央执政理念

中新社记者吴庆才

自去年秋季中共十六届全会以来,“和谐社会”一词频见报端并日渐升温。

春节刚过,大约二百名中国党政军高官便云集北京,参加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中央党校研讨会。

人民预料,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而在目前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再次突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号召各级党政官员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权威人士认为,中共高层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提出正逢其时。

去年秋季,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这被海外舆论称为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历史性文献,以明确无误的语气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并首次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这是中共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随后公布的《二00五年社会蓝皮书》,则提出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这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上述目标,简而言之即千百年来民众所期待的“政通人和”,它历来被视为理想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其实,自古以来“和”就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准则,更是历代政治家秉持的治国理念。

将“和谐”用于人际关系,则能“宽则得众”;将“和谐”用于政治,则能“政通人和”;将“和谐”用于经济,则能促进生产发展;将“和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则“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而今,按中共高层所述,中国所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资深观察家认为,“和谐社会”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充满了现代社会的政治智慧和勇气,既是开阔政治视野下的理性选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将给中国政治生活带来全新的变化。

 

答案:

(1)要从宪政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必要性;

暂无解析

单选题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阔步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如此一批来自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人,在战乱之后来到弹丸之地香港,开始他们的白手起家的创业生涯。

C.凡是具有某种尽管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利于生存斗争的个别特质的个体,都最有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D.张老先生家中藏书丰富,为了查找写沦文的资料,我把他家中珍藏的古书儿次借回家去详细翻阅。

 

答案:

C

[解析]A搭配不当,“沿着”与“方向”搭配不当:

B杂糅,应为“来自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的上海人”;D语序不当,应改为“我几次把他家中珍藏的古书借回去详细翻阅”。

多选题

9、影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A.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D.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言和设想

 

答案:

A,B,C

暂无解析

多选题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不同,它是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科学之科学

D.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答案:

A,D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独有的特点的把握和理解。

从题中所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分析:

B项是所有哲学的共同特点,不符合题意要求;C项是错误的观点,需要排除。

这样只有A项和D项才能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独有的特点。

考生选择此题最容易误选B项和C项,这就需要对有些知识点必须较真到位。

多选题

1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是因为它

A.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

B.能够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能够提高我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D.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答案:

A,B,C

暂无解析

多选题

1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党和毛泽东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学说,是在借鉴苏联经验,总结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具体表现为

A.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B.实现工业化是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乃至阶级差别的根本途径

C.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D.实现工业化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答案:

A,C,D

[解析]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党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完全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因而,ACD项正确。

实现共产主义才是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乃至阶级差别的根本途径,所以,B项被排除。

多选题

1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租政策”。

上述观点所蕴含的哲理有()。

A.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展的

D.实践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

 

答案:

A,B,C,D

[解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特征的社会,故选项A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党的路线、方针等,选项B正确;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科学的认识,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这一科学的认识,故选项C正确;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体现了实践是人的能动性活动,故选ABCD。

单选题

14、下列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这种做法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A.热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依法执教

D.廉洁从教

 

答案:

D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权谋求私利。

漫画中的教师为了利益,背信弃义,正是违背了“廉洁从教”这一规范。

单选题

15、我们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______人,以正确的舆论______人,以高尚的精神______人,以优秀的作品______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武装开导塑造感染

B.指导武装造就鼓舞

C.武装引导塑造鼓舞

D.引导武装造就感染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对政治理论的掌握,侧重常识范畴。

“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

”摘取自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单选题

1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答案:

B

[解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标志而产生。

多选题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体现了

A.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B.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辩证关系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的完整性、全面性

 

答案:

A,B,C,D

[解析]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根据是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基本结构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

“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列宁同样指出:

“辩证方法要我们把社会看做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机体。

”本题联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马克思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4个选项都符合题意,是正确的观点与选项。

简答题

18、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分析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中国社会新阶层出现的客观依据,并且说明中国社会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答案:

(A)我国新社会阶层出现的是与先进经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使他们有了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机会;第二,经济体制的变化,使他们进人了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他们被分流出来,纷纷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第四,分配制度的变化,使他们率先进入先富起来的行列.(B)新阶层的性质:

第一,新阶层主要从事科技,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是社会主义的复杂劳动者;新阶层中相当一部分以生产要素形式参与创造社会主义财富,特别是以资本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进行科技,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具有资本所有者和复杂劳动者双重身份.是以生产要素和复杂劳动两种形式参与社会建设.第二,怎样看待新阶层的财产人们政治上的先进和落后,不能简单地以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作为判断标准,而应主要:

①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②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③看他们对财产怎样支配和使用;④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第三,我国新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在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发展起来的,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暂无解析

单选题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和谐

B.科学发展

C.民族振兴

D.祖国统一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第6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出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新观点。

2007年考研真题第14题的题干“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本题的考点一样,但考查角度不同。

本题采用正选法即可。

多选题

20、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从经济角度分析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A.大力发展经济

B.完善分配机制,解决收入差距问题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

D.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答案:

A,B,C,D

暂无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