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西方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354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观西方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观西方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观西方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观西方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观西方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观西方文化.docx

《我观西方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观西方文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观西方文化.docx

我观西方文化

我观西方文学

西方文化的八大内容:

宗教意识、民主精神、科学崇拜、理想主义、人文传统、普世价值、法制国家。

西方文化最根本的东西是对神的敬畏。

其中宗教意识与东方文化的区别就是宗教意思是否浓厚。

西方文化中,宗教意识的具体内容:

(1)以《圣经》为行动的准则;

(2)上帝创造一切;(3)上帝就在我们身边;(4)人降生到世上就已经犯罪;(5)人的一生就是认罪和赎罪的过程;(6)人必须自律和遵纪守纪;(7)人要每时每日都是朝拜上帝;(8)每个星期天都得到教堂去做礼拜;(9)人做错事要向上帝忏悔;(10)人要多做善事、少做恶事、人要以宽大为怀;(11)人要不断的检讨自己、终身要修阴积德、死后灵魂才可以进天堂,就算肉体不存在了,亡魂还是不灭的。

马克思说过: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

劣根性:

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二战以后)海盗、圈地、贩卖奴隶。

西方文学可划分为:

传统文学(古希腊----19世纪至20世纪初,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现代主义文学(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后现代主义文学(1939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民主精神:

指定接班人---不民主

民主公推接班人---民主

美国总统一般都是英格兰的移民当选,2008年美国总统是非洲黑人奥巴马当选,这说明美国推行民主制,是民主精神的体现。

有两点是体现民主精神的:

(1)敢于听取反对意见,

(2)擅于保护少数。

其实这也是理性主义的体现。

哈姆莱特就是一个感情丰富,头脑清晰的人,富于理性,这是理性的表现。

西方国家很重视透明度和知情权。

 

西方文学还展示了人文传统,人文主义是人文的传统。

它包括人性、人伦、人格、人道。

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就是人性。

人性中最重要的是食本性和性本性。

《人,啊人》和《阿人》这两部书就是介绍了人性的。

科学崇拜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中自然科学是西方主要的科学。

西方的医学最体现科学崇拜。

 俄国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出色的戏剧家契诃夫,他的创作特色有以下几点:

1契诃夫的作品善于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平凡的现象,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

  2结构精巧、结尾开放性,给人以想象空间。

  3风格独特,讽刺小说幽默辛辣、新颖活泼、短小精悍。

  4语言简洁明了、词汇丰富、比喻新鲜富于节奏感。

  术语解释威塞克斯小说:

1哈代最重要的长篇小说都属于“人物和环境小说”。

这类都以他的故乡多塞特郡,即小说中的威塞克斯农村地区为背景,所统称“威塞克斯小说”。

  2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后小农破产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观念的虚伪性。

  理解后简答题简析苔丝的形象及其悲剧的内外根源。

  1苔丝是一个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屈服的纯洁少女形象。

她身上集中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心地纯洁、性格刚强。

  2苔丝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因而总是用宽容和自我牺牲来对待种种不幸。

被骗失身,本是一个受害者,但她认为自己在丈夫面前是有罪的。

  悲剧根源:

内在:

苔丝的毁灭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环境所产生的悲剧。

  外在:

作者认为人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命运的恶意作弄。

苔丝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追求高尚的爱情而不断挣扎,始终不能逃脱生活所带来的不幸。

(宿命论)

  艺术特色:

1情节集中、条理清楚、布局清晰。

  小说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往往和人物的命运描写密切配合。

  2出色的对比手法。

哈代的创作标志着传统意义上的批判现实主义向现代文学的过渡。

  托尔斯泰的创作特征:

1主题思想严肃深沉。

用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

  2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创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列宁)。

  3对现实主义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

  4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5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

  术语解释心灵的辩证法:

1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一个手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

  2通过人物心理变化来反映人的性格思想变化,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

  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站在自由贵族立场上,幻想以改良主义来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他改良社会的政治主张包括:

1不以暴力抗恶。

  2道德的自我完善。

  3博爱思想。

表现主义1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

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

  2表现主义一词最早于当时巴黎举办的一个画展上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以表明同自然派、印象派作品的区别。

  3表现主义的特征:

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4表现主义的先驱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其《鬼魂奏鸣曲》等剧作把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幻影、亡魂、活人同时登场。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

奥地利的卡夫卡戏剧的代表:

美国的奥尼尔术语解释意识流小说:

1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2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3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

“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

  4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纳。

  理解后简答题简述《荒原》的思想内容。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是诗人把他对西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经过意识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戏剧色彩又富于启示录式的内心独白。

  1它以深刻的危机与超越意识去沉思西方文化的困境与出路,展示出一个失去了神性之世界的本真状态。

在没有神性的世界中,西方文明已全面堕落为干涸碎片,世界之夜已进入夜半,世界之夜弥漫着黑暗。

  2作者把他对现实的思索扩展为对历史的透视,因此他的荒原便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

诗人要以他的恐怖之诗来震撼荒原人这个上帝缺席的现实,诗人之诗为我们传来了上帝回返的讯息,如此,《荒原》也才不是那种虽死犹生的绝望。

荒原意识也就是危机意识,荒原之死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来拯救荒原。

  简述《荒原》的艺术特征: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作为现代派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其艺术形式与表现特征有其独到之处。

  1内心独白的运用。

  2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

  3把诗中的人物放到戏剧化的场景中。

  4诗人通过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或者无需表达的思想。

  5情感的场面化和具体化,这便是他那著名的“客观对应物”效果。

  6大量运用文学的与历史的典故。

《荒原》中的题辞和各章标题,或者取自古希腊神话和宗教仪式,或者指向文学作品的故事,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术语解释卡夫卡式:

1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

  “卡夫卡式”如同“莎士比亚化”、“席勒式”,涵盖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2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末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

  3“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

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

  理解后简答题简述《城堡》的寓意。

  1《城堡》从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人在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态。

主人公K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象征,也是现代人的命运的象征,同时也是卡夫卡的精神写照。

  2“城堡”是权力的象征,是国家统治机构的缩影,是神秘的异己力量的象征。

老百姓与国家之间,关系疏远而对立,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与大小官吏的阻挠下,小人物的起码要求也无法满足。

  理解后简答题简述《尤利西斯》的艺术特色。

  20世纪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创作的《尤利西斯》,被称为是“意识流”的百科全书,它的发表标志着作者意识流技巧的成熟和完善。

它有如下特征:

1作者采用荷马史诗《奥德赛》情节平行的结构,反衬现代西方人的卑微、苍白、渺小。

  2作者抛弃了单向型意识流手法而将其发展为交错型意识流。

作品中三股意识流互相交织,在亲情和家庭的焦点上汇合,构成一幅多彩的画面,折射出都柏林社会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

  3内心独白的系统运用。

  4作品还运用平行类比和象征的手法。

  他以荷马史诗《奥德赛》作为本小说总体结构的框架,并且把两部史诗融为一体;天空中阴云密布,象征着人类的种种罪恶。

  5乔伊斯还运用了多种语言,还打破传统的语法和句法的束缚,独创了一些词汇。

  术语解释存在主义文学:

1存在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

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2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

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

  3“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4艺术上,第一:

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

第二:

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

  5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

  术语解释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

  

(2)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

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

  (3)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征:

1荒诞、抽象的主题。

  2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

  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4)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

品特、阿尔比、贝克特。

  术语解释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2“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

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

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3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

“反英雄”式的人物:

“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具有寓意性。

  4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

  术语解释魔幻现实主义:

1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

  2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

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

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

  3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

帕拉莫》。

  4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术语解释“境遇剧”

  1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存在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

  它给人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2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之为“境遇剧”,也有人称之为“自由剧”。

  萨特的境遇剧有:

《苍蝇》《毕恭毕敬的妓女》《禁闭》理解后简答题简析《死无葬身之地》

  的艺术特征。

  萨特的境遇剧《死无葬身之地》艺术特点非常鲜明:

1现实主义成分较突出,算得上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2又是一部典型的存在主义“境遇剧”。

剧中通过几次波澜的设计,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人物在特定境遇中选择了自身的人生道路。

  3场景和对话要而不繁,简短有力,既有戏剧性,又意味深长。

  理解后简答题以《等待戈多》为例说明荒诞剧的主要特色。

  1荒诞剧的主要特征有:

荒诞、抽象的主题;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2《等待戈多》中完全抛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

  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有戏,但这不可思议的东西却恰恰是《等待戈多》独特的艺术手法。

作者采用的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

  3剧作用“直喻”的方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

作者通过非理性的夸张,利用各种舞台手段让舞台形象、灯光、道具“说话”,把内在的思想变为视觉形象,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

  理解后简答题简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内涵。

  1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通过尤索林的遭遇,反映了战争和官僚机器的疯狂、荒诞,并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达到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境界。

  2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是一种“高度的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令人莫测高深”。

它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个圈套。

  3这条军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

  简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的形象。

  1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浸透着存在主义意识的“反英雄”形象,身兼批判现实的积极因素和取消斗争的消极因素。

  2尤索林是荒诞与疯狂社会中的清醒者。

亲眼目睹的许多事实,促使他进行痛苦的思考。

他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正义感。

对于疯狂的世界,他一直进行着道义的评判。

  3由于他在本质上是极端个人主义者,因此,在保存自己的过程中变得胆小如鼠。

  4尤索林信仰的丧失,理想的落空,英雄气概的消亡,都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日趋衰败并渐渐走向衰亡。

  简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在艺术上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

  1小说结构散乱。

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类似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

  2从叙述方式上看,全书只是以若干小故事小情节若断若续地进行拼帖,而没有一个贯穿首尾的故事情节。

  3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

喜剧效果中又透着黑色,对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理解后简答题简析《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及作品的寓意。

  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主要表现的是“拉丁美洲的孤独”。

  1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孔多由开拓、发展到毁灭,写出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从而启发人们思考:

  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

  2作品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简述《百年孤独》的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

作家把现实与神话、传说、梦幻杂糅在奇异多变的情节发展之中,打破客观世界与主观人间与鬼域的界限。

  2象征、暗示手法的大量运用。

  如俏姑娘象征不可侵犯的美;带猪尾巴的孩子象征新老殖民主义和独裁者奴役下的畸形社会;

  大风暴象征不可战胜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力量。

  理解后简答题举例说明“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

  1、荒诞下的细节真实。

如《生死不明的人》卡尔的遭遇,揭示西方人生存状态;《诉讼》每个细节都显得比较荒诞和不可思议;《城堡》、《美国》、《诉讼》被称为“孤独三部曲”都贯穿着社会批判主题,正因为这一主题所以细节就比较真实。

  2、怪诞:

《变形记》中人变成了甲虫,引起别人的讨厌,最后产生了消灭自己的决心,虽然情节显得怪诞、奇怪,但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表现了人的“异化”。

  3、象征:

《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构的缩影,神秘、异化力量的象征。

  4、自传色彩:

卡夫卡从小在家受到压抑、胆小脆弱,又追求美好,但却常常失败,内心幻想浓重;《地洞》中表现小人物胆小心理,权威不可抗拒,障碍不可克服,孤独不可忍受,真理不可求寻。

  分析比较题《安娜。

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的形象比较。

  《安娜。

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的俄国是个封建农奴专制的社会;《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当时的社会已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相同处:

1都是反抗社会的典型,但都局限于个人解放。

  2都要求妇女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

  安娜:

公开非婚姻的爱情,反对虚伪。

娜拉:

独立借款、还款,独立承认冒名签字的责任,不愿作丈夫的玩偶。

  异同处:

1反抗社会所达到的高度不一样。

  安娜:

局限于道德、婚姻,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付出了代价(如遭社会的谴责;失去了孩子。

  但体验了爱情的欢乐。

安娜对社会的总结是“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娜拉: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全面的批判。

(如娜拉说:

“对于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父亲,妻子救丈夫。

”)

  2两人所接受的思潮不同。

  安娜:

接受的是爱情至上的思潮。

所以渥伦斯基对她冷淡后,她表现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娜拉:

接受的是个人解放思想的影响。

所以她要离开“玩偶之家”,娜拉的的出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3结局不同。

  安娜:

最后死亡,原因是封建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

另一原因是因为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她有一种负罪感,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因此只能以死来结束生命。

  娜拉:

出走,她不会走向死亡,在个性解放的呼吁越来越强烈的社会里,娜拉的结局受到更多人的同情。

  《高老头》中的葛朗台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的形象比较。

  相同处:

1不同国度的吝啬鬼在剥削方法上一样。

  葛朗台:

从农业资本家发展到工业资本家,葛朗台的发迹是建立在压迫农民的基础之上的。

  泼留希金:

是农奴主,不管农奴的收成如何都要农奴服一样的苦役。

  2吝啬的程度是一样的。

  葛朗台:

对亲情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如只懂用金钱来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

  泼留希金:

吝啬的惊人。

女儿来看他,他只给外孙一颗纽扣玩。

他的吝啬还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穿的像乞丐。

  异同处:

1剥削的方式不同。

  葛朗台:

资本剥削的方式,懂得在资本的流通中得到利润。

  泼留希金:

原始、古老的农奴剥削方式,不懂得进一步发展生产;残酷的对待农奴,自己的房子充满霉味,田地里长满荒草。

  2剥削的程度不同。

  葛朗台:

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泼留希金:

野蛮的剥削农奴,以致农奴惨死。

农奴没有自由,对生产不感兴趣,自己也变成财富的奴隶。

  3剥削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不同。

  葛朗台:

发展了自己的财富,同时也对小镇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泼留希金: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将被扫去垃圾堆。

  意义:

1两个吝啬鬼的典型说明农奴剥削制度在俄国必将被推翻。

  2两人尽管有差异,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剥削者的不朽典型,对人类都有很高的认识和审美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