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6605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docx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docx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2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管理学

课程编号:

13101B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总学时:

51

总学分:

3

适用专业:

财务管理

2、课程性质与任务

管理学是我院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各项管理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为研究对象,以一般管理过程的各项职能为框架,全面介绍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同学们对管理、管理者、管理科学等形成系统认识,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了解国内外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形成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管理学的四大职能,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培养学生在管理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会从管理学知识的学习中获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及案例分析法来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选择板书结合PPT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总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期末卷面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六、课时分配

章名

学时

实训

讲授

合计

1

管理与管理学

2

2

2

管理思想的发展

2

2

3

管理的基本原理

3

3

4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3

3

5

管理的基本方法

3

3

6

决策

3

3

7

计划与计划工作

2

2

8

计划的实施

3

3

9

组织设计

3

3

10

人员配备

2

2

11

组织力量的整合

2

2

12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2

2

13

领导与领导者

3

3

14

激励

3

3

15

沟通

2

2

16

管理信息

2

2

17

控制与控制过程

3

3

18

控制方法

2

2

19

管理的创新职能

2

2

20

企业技术创新

2

2

21

企业组织创新

2

2

合计

51

51

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

了解管理的产生、为什么学习管理学、如何学习管理学等问题,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特点,掌握管理的含义、特征,管理的职能、性质、管理者的分类、角色、技能,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1.1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1.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1.3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教学重点】

管理的含义、职能,管理者的角色、技能

【教学难点】

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2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特点、作用及代表人物。

【教学内容】

2.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2.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2.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2.4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教学重点】

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和学术背景及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决策学派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四大基本原理,理解每一原理的特征、实质以及评价。

【教学内容】

3.1管理原理的特征

3.2系统原理

3.3人本原理

3.4责任原理

3.5效益原理

【教学重点】

系统原理的特征、效益原理的评价

【教学难点】

责任原理的实质、管理有效性的本质

【学时数】

讲授3学时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道德及道德的相关概念、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并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

【教学内容】

4.1道德管理的特征

4.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4.3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4.4企业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教学难点】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道德管理的因素

【学时数】

讲授3学时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的五种基本方法及其使用。

【教学内容】

5.1管理的法律方法

5.2管理的行政方法

5.3管理的经济方法

5.4管理的教育方法

5.5管理的技术方法

【教学重点】

管理的五种方法的实质、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

【教学难点】

管理的经济方法

【学时数】

讲授3学时

第六章决策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按各种不同的标准对决策所进行的分类,决策过程通常所包括的几个步骤,常用的决策方法。

【教学内容】

6.1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6.2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6.3决策的理论

6.4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6.5决策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按照决策过程的步骤进行决策,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决策问题做出决策。

【教学难点】

常用的决策方法,各种决策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

【学时数】

讲授3学时

第七章计划工作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划的概念,计划的构成要素,计划的性质,计划的分类标准,计划编制过程;掌握计划与决策的逻辑关系,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各种职能计划、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之间的关系,计划层级体系,计划编制过程的内在逻辑。

【教学内容】

7.1计划的概念及性质

7.2计划的类型

7.3计划编制过程

【教学重点】

计划的类型,编制程序,操作技术及方法

【教学难点】

计划编制过程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八章计划的组织实施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及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内涵;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其实施步骤,目标的性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的基本逻辑及其评价,网络图的基本内涵;能运用所学的内容将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

【教学内容】

8.1目标管理

8.2滚动计划法

8.3网络计划技术

8.4业务流程再造

【教学重点】

目标管理的要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

网络计划技术

【学时数】

讲授3学时

第九章组织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织的定义及组织设计的必要性,权变式组织设计与传统的组织设计的不同之处,组织结构的定义与三大基本特征,职权的定义、来源、种类,权力的定义、来源和种类,授权的定义、过程与原则,通过区分层级结构与有机结构可以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

【教学内容】

9.1组织设计概述

9.2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9.3部门化

9.4集权与分权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组织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组织进行设计,并对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应能对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这些结构形式的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

组织与组织设计的区别与联系,组织设计的任务、基本原则以及影响组织设计的五个主要因素。

【学时数】

讲授3学时

第十章人员配备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员配备的任务、过程,人员配备的一般原则,员工招聘的标准和来源,人员培训的目标和内容,绩效评估的定义和作用,职业计划与发展的意义以及阶段性特点。

【教学内容】

10.1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10.2管理人员的选聘

10.3管理人员的考评

10.4管理人员的培训

【教学重点】

管理人员选聘的方法、途径和程序

【教学难点】

掌握管理人员招聘的程序与方法,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优缺点以及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分析,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绩效评估的方法,有效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十一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和相互影响,了解直线与参谋的概念及作用,理解委员会的局限性。

【教学内容】

11.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11.2直线与参谋

11.3委员会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教学难点】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和相互影响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十二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组织变革的四种基本类型和三个基本目标,组织变革中有关压力、变革阻力、组织冲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

12.1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12.2管理组织变革

12.3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教学重点】

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对组织变革中的压力、变革阻力以及组织冲突进行识别,并能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学会建构新型组织文化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难点】

组织变革的内容以及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十三章领导与领导者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领导与管理,领导的三种作用,权力与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基本分类,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方式行为论,领导方式情景论。

【教学内容】

13.1领导的性质和作用

13.2理想的领导与领导集体

13.3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13.4领导艺术

【教学重点】

领导方式及各种领导学说

【教学难点】

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学时数】

讲授3学时

第十四章激励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激励的原理,激励对行为的作用,激励产生的原因,需要与激励的关系,X理论和Y理论,激励理论的分类基础及其三种类型——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和强化理论,激励的基本形式和实务;使学生一般可以有效识别实践中激励的形式,用需要层次论和双因素理论解决一般的激励问题,运用本章介绍的激励理论建立一般的组织激励机制。

【教学内容】

14.1激励的性质

14.2激励理论

14.3激励实务

【教学重点】

激励的机制、方法和激励理论

【教学难点】

激励在管理的领导职能中的地位,激励与行为、结果的相关性,需要层次论的提出者、基本观点和意义

【学时数】

讲授3学时

第十五章沟通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沟通的概念、过程和类别,组织中沟通和组织间沟通,有效沟通的般障碍,有效沟通的实现,冲突及其产生原因,管理冲突的方法,谈判以及判的有效性;学会审视自我在人际交往中沟通技能和沟通质量,比较熟练地运用沟通原理达到自我熟悉的沟通效果,对所处的组织基本能够看出效率与沟通质量的关系,学会应用冲突管理战略处理生活中的冲突。

【教学内容】

15.1组织中的沟通

15.2沟通的障碍

15.3冲突与谈判

【教学重点】

沟通类型及沟通网络

【教学难点】

掌握沟通在领导职能中的作用,沟通过程的基本环节,沟通方式的优劣,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区别。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十六章管理信息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教学内容】

16.1信息与信息化

16.2信息化的管理

16.3大数据时代的管理挑战与机遇

16.4基于云计算的信息管理

【教学重点】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

【教学难点】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大数据时代的管理挑战与机遇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十七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控制的必要性;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控制的过程(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认识到控制是管理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能够将控制理论用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

【教学内容】

17.1控制及其分类

17.2控制的要求

17.3控制过程

17.4危机与管理控制

【教学重点】

控制的原理与过程

【教学难点】

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学时数】

讲授3学时

第十八章控制方法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预算的编制,预算的种类,预算的作用和缺点,对供应商的控制,经营审计;掌握控制方法的种类,几种重要的比率。

【教学内容】

18.1预算控制

18.2非预算控制

18.3成本控制

【教学重点】

能够将控制方法用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

【教学难点】

控制方法的种类,几种重要的比率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十九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维持与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创新的过程;掌握创新与维持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基本概念,创新活动的内容及其组织。

【教学内容】

19.1创新以及作用

19.2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19.3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教学重点】

根据创新活动的特点和创新过程的一般规律组织企业的创新活动

【教学难点】

创新与维持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二十章企业技术创新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技术创新在企业成本与特色竞争优势形成中的作用与贡献,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企业内外的不协调、工艺过程的需要、产业和市场的改变、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新知识的产生等七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源泉;掌握材料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手段创新等技术创新的内涵,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对象、水平与方式等方面的战略选择。

【教学内容】

20.1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20.2技术创新的源泉

20.3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教学重点】

根据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条件和环境,选择和组织实施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教学难点】

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对象、水平与方式等方面的战略选择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二十一章企业组织创新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制度结构、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知识逻辑的企业制度、层级组织、网络化层级组织、企业文化、一元企业文化以及多元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21.1企业制度创新

21.2企业层级创新

21.3企业文化创新

【教学重点】

针对企业组织结构化的影响因素,学会分析如何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组织和实施企业组织的结构化(制度、层级组织以及企业文化)创新。

【教学难点】

知识经济可能给企业制度结构、层级组织以及企业文化带来何种影响

【学时数】

讲授2学时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周三多.管理学(第六版).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2.主要参考书

[1]谭力文主编.管理学.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王利平.管理学原理.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3][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理学(第七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空1行

2

3

4

空5行

 

执笔教师:

温丽萍

教研室主任:

乔兰

审定人:

刘亚丽

2015年0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