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64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4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docx

《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docx

完整版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

 

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建议书

 

项目概要………………………………………………………4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5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意义……………………………6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7

第四节市场预测……………………………………………9

第五节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设想…………………………10

第六节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11

第七节项目组织领导及运行机制…………………………13

第八节项目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方案……………………14

第九节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4

第十节项目效益预测与分析……………………………15

总论

1.1项目摘要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现畜牧业科技创新和跨越,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畜牧业,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畜禽健康养殖与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研究及示范”重点项目。

通过本项目实施,确立我国畜牧业新型工业化健康养殖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我国畜禽养殖业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建立安全、优质、高效、节耗、环境友好型畜禽养殖业技术体系,培育产业化优势企业和品牌,增强我国畜禽产品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该项目核心技术是苜草素。

成果的创新点在于发现了苜蓿植物中具有增强免疫机能的活性成分,其主要功能是增强动物免疫机能,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促进畜禽生长,克服畜禽养殖对饲用抗生素的依赖性,同时还具有改善畜禽产品营养质量的作用,有效解决了畜禽药物残留及品质低下等问题。

有效保证畜禽产品的安全质量,能显著减少腹脂沉积,明显改善畜禽产品的营养与风味,对发展质量型畜牧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1.2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依据

四川元生斋天然富硒畜牧有限公司及北京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组达成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苜草素饲料添加剂中试生产与应用示范项目实施合作协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苜草案饲料添加剂中试生产与应用示范”合同编号2007GB23260400)

2、项目名称:

利用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苜草素饲料添加剂中试生产与应用示范项目---达到年出栏30万头天然富硒猪实施健康养殖项目

3、主管单位:

国家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4、推荐单位:

国家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5、承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6、项目实施总负责人:

佟建明

7、项目实施总推广人:

金翰

8、项目建设承担单位:

四川元生斋天然富硒畜牧有限公司

9、法定代表人:

何世勤

10、建设地点:

万源市

11、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11.1、项目完成后,天然富硒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年出栏商品猪在300000头以上。

(建全国3000家超市专柜、1000家专卖店)项目采用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全方位利用现有资源实行集约化生产模式。

11.2、建设期限:

分三期三年

12、实施地点及规模

1、实施地点:

万源市太平镇、茶垭乡、青花镇、罗文镇、花楼乡、长坝乡、黄钟镇、中坪乡、赵塘乡、白沙镇、八台乡、石塘乡、大竹镇、庙坡乡、白果乡。

2、建设规模:

在太平镇、罗文镇、黄钟镇、白沙镇、大竹镇五个中心镇建设饲养外二杂母猪3000头及杜洛克种公猪300头、年提供外三元商品仔猪60000头的繁殖场各一个;在太平镇、茶垭乡、青花镇、罗文镇、花楼乡、长坝乡、黄钟镇、中坪乡、赵塘乡、白沙镇、八台乡、石塘乡、大竹镇、庙坡乡、白果乡共建立15个养殖小区,发展年出栏200头优质肉猪的适度规模养殖户1500户。

五、投资估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

共征荒地180亩,900万元;5个繁殖场新建圈舍75000平方米,共2250万元;购买外二杂母猪15000头及杜洛克种公猪1500头,共900万元;5个繁殖场共需流动资金1200万元;5个繁殖场环保配套建设750万元。

六、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出栏外三元杂交猪30万头,产值4.2亿元,养殖户获利2160万元,为国家上缴税费收入300余万元,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

一、基本概况

(一)自然条件

万源市属县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大巴山腹心地带,东经107°29′-108°31′、北纬31°39′-32°20′,东与重庆城口县交界,南与宣汉县接壤,西与平昌县、通江县相邻,北连陕西省的镇巴县、紫阳县,处于川、陕、渝结合部,为川东重要交通要道,素有“秦川锁钥”之称,系各路重商云集之域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有“万宝之源”的美誉。

全市东西长96.7km、南北宽77.25km,幅员面积4065k㎡,耕地面积43.6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30万亩。

境内以中低山为主,沟壑纵横,最低海拔335米,最高2412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多雨,立体气候明显,日照1474.5小时,无霜期236.8天,年水资源总量50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8.7亿立方米。

(二)社会经济条件

万源市辖52个乡镇,人口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万人,占85%。

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实现428099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实现134403万元,占农业产值的51%。

2007年底,全市生猪存栏52万头,出栏73万头;牛存栏16万头,出栏7万头;羊存栏15万头,出栏23万头;家禽出栏551万只。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3元。

第一产业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已培育了以蔬菜、果品、蚕桑、生猪、旧院黑鸡、肉牛等为主的农业骨干项目,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玉米、土豆、红苕、小麦、油菜、茶叶、烟叶、耳菇等,年产粮食265723吨,人均占有粮食466公斤。

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建筑业、矿石开采等为主。

第三产业以商务流通、交通运输仓储、饮食服务为主。

中石油西南分公司即将在我市的罗文镇建立天然气净化厂。

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47所,职业中学5所,有各类科技人员6614人;医疗机构67个,其中市级以上4个。

体育、广播事业活跃,加密电视已覆盖全市大部分地区,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有声有色,群众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项目背景

1、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进展情况及融资的必要性

1.1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殖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跃居世界前列。

人均年占有各种可食动物性产品总量也分别比开放前增长了4-8倍。

从生产总量来看,居世界第一,然而,从世界贸易来看,仅占1%,产量与贸易的比值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我国畜禽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今后畜牧生产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其中饲用抗生素含量超标是影响畜禽产品质量关键问题。

当今令人堪忧的现象是养殖业对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过分依赖。

随着人们对细菌抗药的生产、转移和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和严重的客观现实是人们开始认真对待饲用抗生素的潜在危害。

由于目前在饲料中常用的抗生素产品大部分来源于人医淘汰品或人医抗生素副产品被禁止使用是今后的必然趋势。

上个世纪末,欧盟已明确提出了对大多数抗生素的禁用规定,其他国家相继限制饲用抗生素的使用。

瑞典是最早开始禁止所有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国家。

为此,我国于二〇〇一年十二月正式将新型安全饲料添加剂研制与开发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国务院2006年2月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健康养殖被列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该项目立足我国秦巴富硒带、利用当地特有的天然富硒杂粮实行标准化健康养殖。

项目面向农业,服务农民,加强农村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大力培育企业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特别是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济体制创新,进一步探索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有效联结的组织形式的经济机制。

着力基地建设,建好“第一车间”;大力发展订单养殖,实行二次返利,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形成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真正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切实搞好产销衔接和生产技术服务,维护农民利益。

将不断增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能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1.2项目进展情况: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型安全饲料添加剂研制与开发由中国农业科学畜牧兽医研究所全权负责研发攻关工作,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〇〇七年五月国家科技部将已取得农业部批准新产品证书苜草素饲料添加剂,纳入农业科学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进行中试生产与应用示范。

并在全国推广。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1、党政重视。

万源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畜牧生产,提出了“南牛、北羊、全市猪,黑鸡发展在东部”的总体构想。

对生猪的发展也提出“稳定生猪数量,提高生猪质量”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猪发展的政策和文件,今年又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生猪和蔬菜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意见》。

2、群众基础好。

万源市是山区农业市,出售畜牧业产品是广大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素有养猪的习惯,我市年人均生猪出栏达1.24头,发展生猪养殖群众基础好。

3、劳动力充裕。

万源市共有农户11.6万户,农村劳动力达20余万个,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种植业转移。

4、技术力量强。

万源市畜牧食品局建制齐全,人才密集,配有健全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共有畜牧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其中高、中级专业人员54人。

畜牧系统工作人员经费全部纳入了市财政预算,同时,万源市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和西南大学签定了合作协议,技术上有保障。

(二)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

1、电力。

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联网供电覆盖全市,能源供应有绝对保障。

2、交通。

境内襄渝铁路、汉渝公路(210国道)纵贯南北,襄渝铁路复线正在施工,即将开工建设达陕高速公路。

乡村公路通达,已形成完整的运输网络体系。

3、水资源。

河流流域面积365平方公里,有大小河流51条,各类水利工程400处,有效储水量2300万立方米,城市自来水公司在原3000吨/日供水量的基础上,新建万吨/日供水工程,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

建立生猪养殖基地的15个乡镇均能满足生产“绿色食品”技术要求。

4、通讯。

通讯发达、方便快捷。

全市所有乡镇都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

信息交流及传递十分方便、快捷。

5、文化教育。

全市农民技术员达1.05万人,其中中级农民技术员已达2300人,万源市成人技术学校畜牧兽医函授中专班每年为农村培养30—50名技术人员,已有数百名毕业生分布在全市各乡镇,绝大多数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养殖技术。

 

第四节市场预测

生猪是我国肉食品的主要消费商品,几乎餐餐离不开猪肉,仅我市太平镇每天销售就有200余头,年消费达7万余头。

我市生猪外销情况一直良好,畅销重庆、河南、山西、湖北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

该项目所生产的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瘦肉率达60%左右的外三元杂交猪,销路畅通有保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源市属富硒地区,生产出的畜产品同样富硒,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而我国还有一亿多人口生活在缺硒地区,这就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达州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利用极为重视,已在成都市召开了“万源市富硒农产品推介大会”,邀请了全国知名媒体参加,极大地提高了我市富硒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宽我市富硒农产品销售市场,为我市天然富硒生猪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第五节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设想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模

(一)指导思想

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以当地资源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