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公转铁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4172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公转铁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公转铁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公转铁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公转铁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公转铁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公转铁分析报告.docx

《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公转铁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公转铁分析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公转铁分析报告.docx

2018年铁路运输行业

公转铁分析报告

2018年7月

目录

一、“调结构”和“保蓝天”形成合力,“公转铁”政策大力推行 5

1、政策推进态度坚决,“公转铁”实施效果值得期待 5

2、供给侧改革与蓝天保卫战行至中期,运输结构调整是重要交集 8

(1)降成本有序推进,铁路运价优势将帮助长效性减轻运输费用 8

(2)蓝天保卫战力度升级,铁路能耗、排放优势将帮助优化大气排放 10

二、基础设施掣肘逐步解除,铁路货运将迎拐点发展 11

1、路网建设逐步完善,网络效应将加速盘活路产资源 11

(1)铁路网络建设保持快速推进,货运运能将迎加速释放 11

(2)高铁逐步承接客运需求,普铁货运运能将进一步打开 14

2、物流配套设施加速投放,枢纽强化将改善铁路货运发展效能 14

(1)物流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15

(2)集装箱中心站运能将逐步释放 15

三、新清算办法助火添薪,根本性激活路局揽货动能 17

四、从国际对比看,“公转铁”也是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 18

1、对比美国,我国铁路货运占比显著偏低,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19

2、成本、时效优势显示我国铁路竞争长袖待舞 20

(1)公铁货运单价对比:

中国铁路比价优势更胜一筹 20

(2)公铁货运时效对比:

中国铁路运行时速反而占优 22

3、运输密度显示我国铁路运量有待运能释放 23

4、我国“公转铁”主要货种转移空间较为广阔 24

五、铁路货运上市公司运量分析 26

1、大秦铁路 26

2、铁龙物流 28

外部顶层逻辑:

“调结构”与“保蓝天”形成合力,“公转铁”重拳出击。

兼具成本、能耗及排放优势,运输结构调整即服务于物流服务降费增效,也将帮助减少机动车排放,是供给侧改革与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交集。

此次行动得到中央、部委连续跟进,中铁总“货运增量行动方案”及生态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也相继下发,“公转铁”实施效果值得期待。

外部底层逻辑:

基础设施掣肘逐步消除,铁路货运将迎拐点发展。

以往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相对不足、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老旧欠缺是制约铁路上量的主要因素。

“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增普铁1.8万公里,增量规模持续增长;铁路物流基地、集装箱中心站及末端配送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推进。

随着铁路建设持续快速推进,集疏运覆盖不断优化,货运运能有望迎加速释放。

内部改善动力:

新清算办法根本性激活路局揽货动能。

新清算办

法实行“承运清算”,将理顺清算秩序、提升始发局经营杠杆,从而激发路局自主经营动力,为此次铁路货运增量行动提供重要的自发动力。

长期发展空间:

国际对比看“公转铁”顺应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美国铁路货运在运输结构中发挥的作用明显高于中国(运输周转量占比为33%vs14%),并且不同于美国,我国铁路相比公路兼具成本及时速优势。

对比公路运输结构,煤炭、铁矿石、化工品、农产品运量均有较大转运空间。

上市公司运量分析。

大秦铁路受益供需两旺(三西产能集中度提升、汽运大宗回流持续,货运增量力抓大秦)及新清算办法带来的积

极影响,预计负荷运量将充分挖潜提效,实现业绩高位上行。

铁龙物流沙鲅线运能充裕,受益增量创造(东北粗钢产量和进口铁矿石占比上升带来)及存量转换(营口港集疏运“公转铁”),未来运量改善空间较大。

一、“调结构”和“保蓝天”形成合力,“公转铁”政策大力推行

2018年以来,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供给侧改革和蓝天保卫战不断加码,“运输结构调整”作为二者重要交集,“公转铁”得到大力推进。

“公转铁”政策构成本轮铁路货运发展的顶层逻辑——从中央到部委多层面的高度重视以及改革与环保带来的政策合力来看,此次运输结构调整的实施效果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1、政策推进态度坚决,“公转铁”实施效果值得期待

7月2日,国务院媒体吹风会就国务院第14次常务会议研究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进行介绍解答,再次明确将增加铁路运输量(至2020年增长11亿吨,增幅30%),减少公路特别是大宗产品公路货运量,提高沿海港口集装箱铁路集疏港比例(2018-2020年集装箱多式联运年均增长30%以上)。

次日,《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印

发实施,该计划将运输结构调整作为专门章节进行规划部署。

此次吹风会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运输结构调整以来各项讨论研究及政策推进的集中归

纳总结。

吹风会上明确了短期刚性治标、远期系统治本的坚决态度,结合近期一系列动作的政策高度、推进速度及落实力度来看,未来“公转铁”实施效果值得期待。

从政策高度看,中央、部委连续跟进体现政策规格。

基于十九大

“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多次提及“运输结构调整”,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均有部署,6月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要求“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发挥铁路在大宗物资运输、长距离运输中的骨干作用”。

此外,多部委均积极关注,生态环境部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发改委在《关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在运输机构调整工作组会议都点名提到推进“公转铁”。

从中央到部委的持续跟进,说明着眼降本增效与治污攻坚,调整运输结构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中央顶层规划中已成为共识。

从推进速度看,供给侧改革和治污攻坚战形成合力,中央及部委

频繁发声,将对运输结构调整实现密集型、长效型跟踪推进。

2017年底以来,围绕“降成本”与“保蓝天”,国务院、发改委、生态部、交

通部各项会议频繁召开,屡屡点名提升铁路运量。

此前交通部先后于

4、5月组织召开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组会议以及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座谈会,并成立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组展开全国范围调研,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6月国常会再度强调,说明政策层面对运输结构调整保持高频关注,跟进监督迅速。

从落实力度看,铁路货运增量与蓝天保卫战先后部署三年计划,考核约束明确。

铁路总公司已制定三年铁路货运增量目标及“货运增量行动方案”(信息来源:

中国铁路总公司、人民铁道报),7月2日国务院印发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节点及权责明确,具体考核约束下“公转铁”的落实力度值得期待。

2、供给侧改革与蓝天保卫战行至中期,运输结构调整是重要交集

兼具成本、能耗及排放优势,运输结构调整成为供给侧改革与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交集。

运输结构调整一方面是物流服务降费增效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是减少机动车排放的有效手段,因此“公转铁”在当前具备政策推进的紧要性和必要性。

(1)降成本有序推进,铁路运价优势将帮助长效性减轻运输费用

供给侧改革方面,调结构行至“深水区”,降成本成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

供给侧改革的深层意义在于

“供给质量优化”——2017年十九大报告的核心表述中指明供给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其中降成本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

根据《关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降成本工作将重点组织降低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要素成本、物流成本等共9个方面。

其中,针对占据物流成本比重最高的运输费用,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将成为降成本的有效手段。

从国际对比看,我国物流成本的GDP占比明显高于美国,这一方面与国内产业结构有关(制造业货运量运输需求更大但单位收入偏低),另一方面也与运输费用不无关系。

根据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及美国物流情况统计年报数据,我国2016年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达14.9%,明显高于美国7.2%的水平。

其中,运输费用均为中美两国物流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我国2016年运输费用占物流成本的比重约为47.6%,而美国2015年该比重约为63.2%。

考虑到我国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显著低于美国,而铁路运输相比公路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详见下文),推进“公转铁”将有效帮助物流成本得到改善。

(2)蓝天保卫战力度升级,铁路能耗、排放优势将帮助优化大气排放

环保治理方面,治污攻坚持续发力,蓝天保卫战志在必得。

十九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战略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千年大计”,污染防治位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随之进一步明确今后3年要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运输结构等。

此后,6月国常会部署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

针对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蓝天保卫战从此前的秋冬季、采暖期区域联防联控,扩大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

从能耗对比看,铁路货运总耗和单耗均远低于公路货运。

由于动力技术发展,公铁的单位耗能都处于下降状态,但铁路单耗仅为公路货运单耗的20%~25%,总耗仅为公路的13%~18%,铁路能耗优势明显。

从排放对比看,铁路货运排放量亦远低于公路货运。

公铁在燃烧排放物上的可比物质主要为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微小颗粒物(PM),无论以哪一种排放物比较,铁路单位排放及总排放量相

比公路货运基本要都低一个量级,绿色环保特点突出。

二、基础设施掣肘逐步解除,铁路货运将迎拐点发展

政策端高度重视构成顶层逻辑之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是铁路货运将迎质变发展的底层逻辑。

以往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相对不足、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老旧欠缺是制约铁路上量的主要因素。

随着“十一五”以来,铁路货运各环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同时高铁投产分担客流,铁路货运运能有望迎来加速释放。

1、路网建设逐步完善,网络效应将加速盘活路产资源

(1)铁路网络建设保持快速推进,货运运能将迎加速释放

“十一五”(2006-2010)以来我国铁路建设保持快速增长,增量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普铁10.2万公里,高铁2.5万公里。

预计随着铁路建设持续快速推进,集疏运覆盖不断优化,货运运能将迎加速释放。

“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增普铁1.8万公里,增量规模持续增长,铁路建设保持快速推进。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及《铁

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我国远期铁路网规模规划为20万公里,计划于2020年底达到15万公里,其中普铁12万公里,高铁3万公里。

即到

2020年,普铁里程将增加1.8万公里,其中干线1.5万公里,支线3千公里,新增规模进一步攀升,铁路建设维持高额投入。

铁路建设进一步织线成网,将帮助盘活路网资源,加速运能释放。

十三五期间,铁路干线建设及已有运线扩能改造将进一步拓展中西部路网规模、完善东部路网覆盖,支线建设将打通“前后一公里”,对资源富集区、货物主要集散地、主要港口及口岸实现连接。

随着瓶颈路段得到改善,集装箱、快捷、重载等运输网络得到强化,路网贯通的网络效应将进一步盘活路网资源,实现运能加速释放。

从支线建设效果来看,目前七个主要港口铁路建设已经初成规模,铁水联运量也在逐年稳步上升,2017年已达348.0万TEU。

我国铁水

联运港口集中度较高,七个主要港口运量加总占比约占全国90%,而发展较好的营口港在2016年开通的港口铁路线路和场站均已达到58个,随着《“十三五”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规划》规划的13个主要港口19条集疏港铁路逐渐落实,未来铁水联运能力将进一步上升。

(2)高铁逐步承接客运需求,普铁货运运能将进一步打开

随着高铁营业里程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客运需求正在向高铁转移,普铁将释放更多运能承担货运,帮助改善运能瓶颈。

客货混跑现象在过去相当程度制约了铁路货运的能力,根据《中长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