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5601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docx

《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docx

有机化学复习27页文档资料

有机化学复习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一、衍生物命名

要点:

(1)每类化合物以最简单的一个化合物为母体,

而将其余部分作为取代基来命名的。

(2)选择结构中级数最高或对称性最好的碳原子为母体碳原子。

二甲基正丙基异丙基甲烷二叔丁基甲烷

不对称甲基乙基乙烯对称乙基异丙基乙烯

二、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的基本方法是:

选择主要官能团→确定主链位次→排列取代基列出顺序→写出化合物全称。

1.“最低系列”——当碳链以不同方向编号,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编号序列时,则顺次逐项比较各序列的不同位次,首先遇到位次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

2,5-二甲基-4-异丁基庚烷

2.“优先基团后列出”——当主碳链上有多个取代基,在命名时这些基团的列出顺序遵循“较优基团后列出”的原则,较优基团的确定依据是“次序规则”。

两条等长碳链选择连有取代基多的为主链。

异丙基优先于正丁基

5-(正)丁基-4-异丙基癸烷

3.分子中同时含双、叁键化合物

(1)双、叁键处于不同位次——取双、叁键具有最小位次的编号。

3-异丁基-4-己烯-1-炔

(2)双、叁键处于相同的编号,选择双键以最低编号。

3-甲基-1-戊烯-4-炔

4.桥环与螺环化合物

编号总是从桥头碳开始,经最长桥→次长桥→最短桥。

1,8,8-三甲基二环[3.2.1]-6-辛烯

5,6-二甲基二环[2.2.2]-2-辛烯

最长桥与次长桥等长,从靠近官能团的桥头碳开始编号

二环[3.3.0]辛烷

最短桥上没有桥原子时应以“0”计

编号总是从与螺原子邻接的小环开始。

1-异丙基螺[3.5]-5-壬烯

三、立体异构体的命名

1.Z/E法——适用于所有顺反异构体。

按“次序规则”,两个‘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的构型为Z型;反之,为E型。

(9Z,12Z)-9,12-十八碳二烯酸

顺/反和Z/E这两种标记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即顺式即为Z式,反式即为E式。

但两者有时是不一致的,如:

对于多烯烃的标记要注意:

在遵守“双键的位次尽可能小”的原则下,若还有选择的话,编号由Z型双键一端开始(即Z优先于E)

3-(E-2-氯乙烯基)-(1Z,3Z)-1-氯-1,3-己二烯

2.R/S法——该法是将最小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的位置,在看其它三个基团,按次序规则由大到小的顺序,若为顺时针为R;反之为S。

(R)-氯化甲基烯丙基苄基苯基铵

如果给出的是Fischer投影式,其构型的判断:

若最小基团位于竖线上,从平面上观察其余三个基团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顺时针,其构型仍为“R”;反之,其构型“S”。

若最小基团位于横线上,从平面上观察其余三个基团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顺时针,其构型仍为“S”;反之,其构型“R”。

(2R,3Z)-3-戊烯-2-醇

两个相同手性碳,R优先于S。

(Z)-(1’R,4S)-4-甲基-3-(1’-甲基丙基)-2-己烯

三、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当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官能团时,其命名遵循官能团优先次序、最低系列和次序规则。

3-(2-萘甲酰基)丁酸

(羧基优于酰基)

二乙氨基甲酸异丙酯

(烷氧羰基优于氨基甲酰基)

基本概念与理化性质比较

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内容广泛,很难规定一个确切的范围。

这里所说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指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及理化性能方面的问题,如: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共价键的基本属性、电子理论中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概念、分子的手性、酸碱性、芳香性、稳定性、反应活性等。

这类试题的形式也很灵活,有选择、填空、回答问题、计算等。

一、有关物理性质的问题

1.沸点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化合物沸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分子间引力越大,沸点就越高。

而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受分子的偶极矩、极化度、氢键等因素的影响。

化合物的沸点与结构有如下规律:

(1)在同系物中,分子的相对质量增加,沸点升高;直链异构体的沸点>支链异构体;支链愈多,沸点愈低。

沸点(℃):

-0.536.127.99.5

(2)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如:

醇、卤代物、硝基化合物等)偶极矩增大,比母体烃类化合物沸点高。

同分异构体的沸点一般是:

伯异构体>仲异构体>叔异构体。

沸点(℃):

-0.578.4153

沸点(℃):

117.799.582.5

(3)分子中引入能形成缔合氢键的原子或原子团时,则沸点显著升高,且该基团愈多,沸点愈高。

沸点(℃):

-4597216290

沸点(℃):

7834.611877

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比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沸点高。

沸点(℃):

279215

(4)在顺反异构体中,一般顺式异构体的沸点高于反式。

沸点(℃):

60.1483729

2.熔点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熔点的高低取决于晶格引力的大小,晶格引力愈大,熔点愈高。

而晶格引力的大小,主要受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分子的结构和形状以及晶格的类型所支配。

晶格引力:

以离子间的电性吸引力最大,偶极分子间的吸引力与分子间的缔合次之,非极性分子间的色散力最小。

因此,化合物的熔点与其结构通常有以下规律:

(1).以离子为晶格单位的无机盐、有机盐或能形成内盐的氨基酸等都有很高的熔点。

(2).在分子中引入极性基团,偶极矩增大,熔点、沸点都升高,故极性化合物比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非极性化合物的熔点高。

(3).在分子中引入极性基团,偶极矩增大,熔点、沸点都升高,故极性化合物比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非极性化合物的熔点高。

但在羟基上引入烃基时,则熔点降低。

熔点(℃):

5.441.810532

(4).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比形成分子内氢键的熔点高。

熔点(℃):

116-710928213159

(5).同系物中,熔点随分子相对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且分子结构愈对称,其排列愈整齐,晶格间引力增加,熔点升高。

熔点(℃):

10.4-56.8

3.溶解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与分子的结构及所含的官能团有密切的关系,可用“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律判断。

(1)一般离子型的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如:

有机酸盐、胺的盐类。

(2).能与水形成氢键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水,如:

单官能团的醇、醛、酮、胺等化合物,其中直链烃基<4个碳原子,支链烃基<5个碳原子的一般都溶于水,且随碳原子数的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任意比例互溶7.9%

(3).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一些易水解的化合物,遇水水解也溶于水,如酰卤、酸酐等。

(4).一般碱性化合物可溶于酸,如有机胺可溶于盐酸。

含氧化合物可与浓硫酸作用生成盐,而溶于过量的浓硫酸中。

(5)一般酸性有机化合物可溶于碱,如:

羧酸、酚、磺酸等可溶于NaOH中。

二、酸碱性的强弱问题

化合物酸碱性的强弱主要受其结构的电子效应、杂化、氢键、空间效应和溶剂的影响。

1.羧酸的酸性

(1)脂肪族羧酸

连有-I效应的原子或基团,使酸性增强;连有+I效应的原子或基团,使酸性减弱。

-I效应↑,酸性↑。

诱导效应具有加和性。

诱导效应与距离成反比。

(2)芳香族羧酸

芳环上的取代基对芳香酸酸性的影响要复杂的多。

一般来说,在芳环上引入吸电子基团,使酸性增强;引入供电子基团使酸性减弱。

而且还与基团所连接的位置有关。

A.对位取代芳香酸的酸性同时受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影响。

-I、-C效应-I>+C+C>-I

pKa3.423.994.204.47

B.间位取代芳香酸的酸性,因共轭效应受阻,主要受诱导效应的影响。

-I效应-I-I-I

pKa3.453.834.084.094.20

C.邻位取代芳香酸的酸性都较苯甲酸的酸性强。

这主要是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由于邻位取代基的空间效应使苯环与羧基难以形成共平面,难以产生共轭效应(苯环与羧基共轭时,苯环具有+C效应);另一方面邻位取代基与羧基的距离较近,-I效应的影响较大,故酸性增强。

有的邻位基团能与羧基形成氢键,使其羧基的氢更易解离,因此表现出更强的酸性。

取代酚的酸性不仅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有关,还与空间效应有关。

这是由于在3,5–二甲基–4–硝基苯酚中,3,5位两个甲基的空间效应,使苯环与硝基不能处在一个平面上,苯环与硝基的共轭效应遭到破坏,即硝基的-I效应减弱

4.烃类的酸性

烷烃的酸性较NH3还要弱。

其原因在于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不同。

烷基苯的酸性要比饱和烃的酸性强。

这可由其失去质子的共轭碱来判断。

5.胺的碱性

(1)脂肪胺的碱性

在气相或不能形成氢键的溶剂中:

在水溶液中:

胺在水溶液中的碱性是电子效应、溶剂化效应和空间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胺分子中连有—Cl、—NO2等吸电子基团时,将使其碱性降低。

(2)芳胺的碱性

在水溶液中芳胺的碱性较NH3弱。

芳胺碱性的强弱次序为:

取代芳胺的碱性强弱与取代基的性质和在苯环上的位置有关。

当苯环上连有供电子基团时,将使碱性增强;连有吸电子基团时,将使碱性减弱。

结论:

三、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问题

1.电子效应的影响

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它们将对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碳负离子和碳自由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凡能使电荷分散的因素,都将使稳定性增加。

(1)碳正离子或碳自由基(中心碳原子均为SP2杂化)

(2)碳负离子

中心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中心碳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杂化轨道的S成分增加,生成的碳负离子稳定性增大。

诱导效应:

中心碳原子连有强吸电子基时,将使碳负离子的稳定性增加。

中心碳原子连有供电子基时,将使碳负离子的稳定性降低。

共轭效应:

中心碳原子与π键直接相连时,其未共用电子对因与π键共轭而离域,从而使碳负离子的稳定性增加。

2.化学反应速率

(1)自由基取代反应:

反应的难易取决于活性中间体烃基自由基的稳定性,烃基自由基越稳定,其反应速率越快,

(2)亲电加成反应:

亲电加成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碳碳不饱和键电子云密度的大小,电子云密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烯烃双键碳原子上连有供电子基时,将使反应活性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反应速率减慢。

HX与烯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其反应速率取决于HX离解的难易。

(3)亲电取代反应:

芳香族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芳环上电子云密度的高低。

当芳环上连有供电子基(除卤素外的第一类定位基)时,将使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连有吸电子基(卤素和第二类定位基)时,将使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4)亲核取代反应:

A.烃基结构:

SN1反应——电子效应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凡有利于碳正离子生成,并能使之稳定的因素均可加速SN1反应。

卤代烃发生SN1反应的活泼顺序是:

如: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当杂原子与中心碳原子直接相连时,因中间体碳正离子的正电荷得到分散而有利于SN1反应的进行。

如:

SN2反应——空间效应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α、β碳原子上烃基增多,不但不利于亲核试剂从背后进攻,且造成过渡态拥挤,从而使SN2反应反应活性降低。

SN2反应的活泼顺序为:

B.离去基团:

无论SN1反应还是SN2反应,离去基团总是带着一对电子离开中心碳原子。

离去基团的碱性越弱,容易离开中心碳原子,其反应活性越高。

依次减弱

依次减弱

卤代烃的反应活性顺序是:

C.亲核试剂:

亲核试剂主要影响SN2反应。

试剂中亲核原子相同时,其亲核能力为:

同周期元素形成的不同亲核试剂,其亲核能力为:

同族元素形成的不同亲核试剂,中心原子的可极化度越大,其亲核能力越强。

下列亲核试剂在质子溶剂中与CH3CH2I反应,试比较它们的反应速率:

亲核加成反应主要包括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亲核加成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羰基化合物本身的结构,即羰基碳原子的正电荷量。

而羰基碳原子的正电荷量又取决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当羰基连有吸电子基团时,将使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增大,反应活性增强;反之,反应活性减弱。

当连有能与羰基发生共轭的基团时,因共轭效应的结果,使羰基碳原子的正电荷得到分散,故反应活性降低。

不同醛、酮的羰基的反应活性顺序是:

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活性顺序是:

按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泼顺序排列:

按酯化反应速度由快到慢排列为序:

消除反应主要指卤代烃脱HX和醇的分子内脱水。

卤代烃:

醇:

按E1反应活性由大到小排列:

按E2反应活性由大到小排列:

四、关于芳香性问题

芳香性的判断依据:

1.必须是闭合的环状共轭体系;

2.成环原子要共平面或接近共平面;

3.π电子必须符合4n+2的休克尔规则。

1.单环体系芳香性的判断:

含杂原子的平面单环体系,也可用休克尔规则来判断是否具有芳香性。

2.稠环体系:

稠环指的是由单环多烯稠并而成的多环多烯体系。

若稠环体系的成环原子接近或在一个平面上,仍可用休克尔规则判断。

其方法是:

略去中心桥键,直接利用休克尔规则进行判断,若π电子数符合4n+2的规则,就有芳香性。

3.环状有机离子:

由此推断:

4.富烯及衍生物:

这类化合物都具有较大的偶极矩,说明它们的电荷分离程度较大。

因此,这类化合物在用休克尔规则判断其是否具有芳香性时,先将分子写成偶极结构式,分别对含有两个电荷相反的共轭环进行判断,若两个环的π电子数都符合4n+2的休克尔规则,那么整个分子就具有芳香性。

五、关于立体异构问题

1.几何异构:

产生的原因:

双键或环使单键的自由旋转受到限制,而使分子具有不同的空间排布方式,即构型不同。

含双键的化合物:

只要有一个双键原子连有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就不存在顺反异构(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可看成是一个基团)。

环烃化合物:

必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碳原子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基团。

2.旋光异构:

如果一个分子与其镜象不能重叠,它就是手性分子。

手性分子又称为光学活性化合物。

互为镜象的两个化合物称为对映异构体,简称对映体。

互为对映体的两个化合物,除旋光方向相反外,一般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相同。

一个化合物有无手性,一般可根据分子是否存在对称面和对称中心来判断。

如果一个分子既没有对称面,也没有对称中心,则该分子即为手性分子。

(1)判断饱和键的分子是否有手性:

通常看是否有手性碳原子。

若分子中只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它一定是手性分子,存在一对对映体。

(2)含杂原子的对映异构:

(3)含手性轴和手性面化合物:

典型的含手性轴化合物——丙二烯型化合物:

两端的不饱和碳原子只要有一个不饱和碳原子连有两个相同的原子和基团,那么,这个分子就没有手性。

同理,螺环化合物也是如此。

(4)环状化合物:

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往往同时存在。

顺式异构体、1,3–二取代环丁烷和1,4–二取代环己烷(无论两个取代基相同与否,是顺式还是反式)均因有对称面而无旋光性。

内消旋体

不是内消旋体

其他三元、四元、五元、六元环状化合物,只要是反式异构体,因分子中既无对称面,也无对称中心,因而均有旋光性(无论两个取代基相同与否)。

(5)内消旋体、外消旋体、非对映体和差向异构体:

内消旋体:

分子中含相同的手性碳原子,且有对称面。

对称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必定相反,即一个为R–型,另一个为S–型。

外消旋体:

等量对映体的混合物。

非对映体:

构造相同,构型不同但又不呈镜象关系的化合物,互为非对映体。

差向异构体:

在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旋光异构体中,若两个异构体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同,其余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均相同,这两个异构体就互为差向异构体

差向异构体必定是非对映体,非对映体不一定是差向异构体。

互为差向异构体,也是非对映体。

是非对映体,但不是差向异构体。

3.构象异构:

一般是指同一构型分子中由于单键旋转而产生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形式,这种异构称为构向异构。

在构型一定的分子的无数个构象中,其优势构象(即稳定构象)通常是能量最低的构象。

判断分子构象的稳定性主要考虑:

各种张力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一般说来,稳定构象是各种张力最小,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最大的那种排列。

(1)直链烃及其衍生物:

从能量上看:

大的原子或基团处于对位交叉式是最稳定的构象,因为这样排布原子或基团彼此间的距离最远,相互排斥力最小。

处于邻位交叉的原子或基团,若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则邻位交叉式是优势构象。

(2)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优势构象

一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取代基处于e键稳定。

二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在满足两个原子或基团的空间构型的前提下:

处于e键的取代基多者稳定;大的取代基处于e键稳定。

完成反应式

这是一类覆盖面宽、考核点多样化的试题,解答这类问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反应类型;

(2)确定反应部位;

(3)考虑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4)考虑反应的立体化学问题;

(5)考虑反应的终点……等问题。

这是自由基取代反应;反应发生在反应活性较高的3°H上。

这是卤代烃的消除反应,消除取向遵循Saytzeff规则,生成取代基多、热力学稳定的共轭二烯烃。

这是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反应发生在反应活性较高的C—X键上。

这是含有α-H的酯在强碱条件下的Claisen酯缩合反应,产物的结构特点是:

除乙酸乙酯外,其它含α-H的酯都将得到在α-位上有支链的β-酮酸酯。

反应物系空间位阻较大的α-烯烃(端烯),在加溴时将得到以重排产物为主的二卤代烃。

反应物系α-氨基酸,其受热生成交酰胺。

该反应是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与不含α-H的醛的缩合反应。

生成β-羟基化合物。

该化合物为γ-羟基酸,受热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交酯。

该反应是醇羟基被卤素取代的反应,反应按SN1历程进行。

与HBr反应的特点是:

易发生重排。

这是季胺碱的热消除反应,理应生成连有取代基少的烯烃,即Hofmann产物。

但该规律只适用于烷基季胺碱。

本题的反应物为非烷基季胺碱,消除成为为热力学稳定的Saytzeff产物。

该反应为多元醇的高碘酸分解反应,但高碘酸只分解α-二醇。

该反应系交错Claisen酯缩合反应,不饱和酸酯中的“ε-H”受共轭效应的影响而显示出一定的“酸性”。

该反应是羧酸根与活泼卤代烃的反应,反应按SN1历程进行,必将伴随有重排产物生成。

这是制备酯的又一方法。

该反应是卤代烃的醇解反应,反应产物为醚。

该反应是卤代烃的碱性水解反应,随反应物β-C上的烃基增多,反应逐渐过渡到按SN1历程进行,将得到以重排产物为主的醇。

这是苯的烷基化反应;当烷基化试剂的碳原子数≥3时易发生

重排。

这是α,β-不饱和醛(或酮)的交错缩合反应;这里的关键是“α-氢”的确认,这里的“γ-H”受共轭效应的影响而显示出一定的“酸性”。

这是肟在酸催化下的Beckmann重排反应;产物为N-取代酰胺,其规律是:

处于肟羟基反式的基团重排到酰胺N原子上。

这是酰胺的Hofmann降解反应;其产物特点是:

生成减少一个碳原子的有机胺。

该反应是强碱存在下的E2消除反应,其立体化学要求是β-H与离去基团处于反式共平面。

产物的构型为(Z)–型。

该反应为周环反应中的电环化反应,其规律是:

值得注意的是:

电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加热或光照)遵循同样的规律。

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其立体化学遵循Cram规则一,即:

【思考题】

有机化学反应历程

反应机理是对反应过程的描述。

因此,解这类题应尽可能的详尽,中间过程不能省略。

要解好这类题,其首要条件是熟悉各类基本反应的机理,并能将这些机理重现、改造和组合。

书写反应机理时,常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规定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

一、自由基反应

自由基反应,通常指有机分子在反应中共价键发生均裂,产生自由基中间体。

有自由基参加的反应称为自由基反应。

【例1】

【解】

【例2】

【解】

【例3】

【解】

【例4】依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其可能的反应机理。

【解】

重复进行,即生成(CH3)3CCl和CHCl3两种主要产物。

至于(CH3)3COH的量则于加入过氧化物的量有关。

思考题:

二、亲电加成反应

1.鎓离子历程:

X2与C=C经π-络合物形成卤鎓离子,亲核的X-经反式加成生成产物。

【例5】

【解】

2.碳正离子历程:

烯烃与HX加成,H+首先加到C=C电子云密度较高的碳原子上,形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然后,X-再加成上去。

如果加成得到的碳正离子不稳定,有可能重排为较稳定的碳正离子,生成取代或消除产物。

【例6】

【解】

【例7】

【解】

【例8】

【解】

思考题:

1.异丁烯在硫酸催化下可发生二聚,生成分子式为C8H16的两种混合物,它们被催化加氢后生成同一烷烃(2,2,4-三甲基戊烷),试写出其反应历程。

三、亲电取代

【例9】

【解】

【例10】

【解】

思考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历程:

四、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主要有E1和E2两种反应历程。

消除反应除β-消除反应外,还有α-消除反应。

重点是β-消除反应,β-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

在溶液中进行的消除反应通常为反式消除,而热消除反应通常为顺式消除反应。

【例11】2,3-二氯丁烷在叔丁醇钠的叔丁醇溶液中进行消除反应,得到两个顺反异构体,分别写出其反应历程。

【解】2,3-二氯丁烷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故有三个旋光异构体,即一对对映体和一个内消旋体。

一对对映体

内消旋体

【例12】写出下面反应的反应历程。

【解】

思考题:

五、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可分为简单亲核加成反应和加成-消去反应历程。

(一)简单亲核加成反应

这里包括与HCN、NaHSO3、ROH的加成,其中以与ROH的加成(即:

缩醛反应)最为重要。

【例13】写出下面反应的反应历程。

【解】

(二)加成-消去历程

这里主要指醛、酮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

(三)α-碳为亲核试剂的羰基亲核加成

这类反应包括羟醛缩合、Perkin反应、Claisen缩合、Michael加成反应等。

【例14】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历程:

【解】

思考题: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别。

一、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鉴别有机化合物的依据是化合物的特征反应。

作为鉴别反应的试验应考虑以下问题:

反应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即:

有颜色变化,或有沉淀产生,或有气体生成等。

方法简便、可靠、时间较短。

反应具有特征性,干扰小。

解好这类试题就需要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进行较为详尽的总结,以便应用。

二、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1.有机混合物的分离

有机混合物分离的一般原则是:

(1)根据混合物各组分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2)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进行分离;

(3)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的挥发性不同进行分离;

【例】试分离硝基苯、苯胺和苯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