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单元三 识读建筑施工图.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505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9.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单元三 识读建筑施工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单元三 识读建筑施工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单元三 识读建筑施工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单元三 识读建筑施工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单元三 识读建筑施工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单元三 识读建筑施工图.ppt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单元三 识读建筑施工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单元三 识读建筑施工图.ppt(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单元三 识读建筑施工图.ppt

,装配式混凝土识图与构造,主讲人:

陈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目录,单元二预制构件及其连接的构造与识图,单元三识读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图,单元四识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单元一认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单元三识读建筑施工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主要有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多应用于学校、医院、办公等多层公共建筑,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多应用于多高层住宅建筑,此外,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往往应用于高层建筑。

本教学单元重点介绍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施工图识读,并对装配式框架建筑施工图做简要介绍,其它结构形式的建筑施工图表达可参考这两种结构形式。

学习思路,能力目标与知识要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设流程,现浇式建筑建设流程参考图,装配式建筑建设流程参考图,增加了技术策划、工厂生产、一体化装修等过程,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设计流程参考图,目录,2施工图设计说明,3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施工图,1建筑设计技术要点,4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建筑施工图,建筑设计技术要点,项目一,项目一、建筑设计技术要点,一、总平面设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规划设计在满足采光、通风、间距、退线等规划要求情况下,以最大限度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与施工为原则,以标准化、模块化为特征,采用模块及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在总平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运输通的设置,合理布置预制构件临时堆场的位置与面积,选择适宜的塔吊位置和吨位,塔吊位置的最终确定应根据现场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精确控制构件运输环节,提高场地使用效率,确保施工组织便捷及安全。

以安全、经济、合理为原则考虑施工组织流程,保证各施工工序的有效衍接,提高效率。

项目一、建筑设计技术要点,二、平面设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优化套型模块的尺寸和种类,实现预制构件和内装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完善产业化配套应用技术,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建造成本。

建筑平面设计应采用大开间大进深、空间灵活可变的布置方式;平面布置应规则,承重构件布置宜上下对齐贯通,外墙洞口宜整齐有序;设备管线宜集中设置,并应进行管线综合设计。

对于住宅建筑,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对住宅空间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划分,结合设计规范、项目定位及产业化目标等要求,确定套型模块及其组合形式。

宜采用套型模块的多样化组合形式。

项目一、建筑设计技术要点,二、平面设计,套型模块多样化组合示意图,项目一、建筑设计技术要点,三、立面设计,套型模块多样化组合示意图,项目一、建筑设计技术要点,四、预制构件设计,套型模块多样化组合示意图,项目一、建筑设计技术要点,五、构造节点设计,套型模块多样化组合示意图,项目一、建筑设计技术要点,六、集成设计,套型模块多样化组合示意图,项目二、施工图设计说明,一、结构设计总说明,

(1)建筑设计通用说明:

设计依据、项目概况、各部分构造做法、建筑设备要求、无障碍设计、防火设计、建筑节能设计

(2)装配式建筑设计专项说明装配式建设设计概况、总平面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要求、预制构件设计要求、一体化装修设计和节能设计要求。

(一)工程概况,项目二、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装配式建筑设计概况,装配式建设设计概况包括必要的说明、工程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楼层的位置以及采用了哪些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专项说明1.1装配式建筑设计概况1.1.1本工程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的工业化建筑基本特征。

1.1.2本工程地下二层至地上四层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五层及以上为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预制构件具体配置见表1:

表1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住宅技术配置表,项目二、施工图设计说明,二、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包括外部运输条件、内部运输条件、构件存放和构件吊装要求。

外部运输条件一般应说明距预制构件厂的运输距离,内部运输条件指施工临时通道能否满足构件运输,构件存放要求包括存放场地和存放要求,构件吊装要求一般应初步确定塔吊选型和塔吊位置。

1.2总平面设计1.2.1外部运输条件:

预制构件的运输距离宜控制在150km以内,本项目建设地点距预制构件厂运输距离为35km,外部道路交通条件便捷,构件运输中应综合考虑限高、限宽限重的影响。

1.2.2内部运输条件:

场地内部消防环路宽度为6m,既可作为施工临时通道使用,也能满,足构件运输车辆的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及道路硬化工程中,应保证构件运输通道满足运输车辆的荷载要求。

如通道上有地下建构筑物,应校核其顶板荷载。

推荐采用200mm厚的预制混凝土施工垫块,实现循环使用,减少材料浪费及建筑垃圾。

1.2.3构件存放:

总平面设计中2#楼南侧楼间距除考虑日照及防火要求外,同时预留合理场地,满足预制构件的现场临时存放的需求。

构件现场临时存放应封闭管理,并设置安全可靠的临时存放设施,避免构件翻覆、掉落造成安全事故。

1.2.4构件吊装:

总平面图中塔吊位置的选择以安全、经济、合理为原则,本工程结合2#楼周边场地情况,以及构件重量和塔吊悬臂半径的条件,建议塔吊位置和预制构件堆放场地均设置在2#楼南侧,塔吊位置的最终确定应根据现场施工方案进行调整。

构件吊装过程中应制定施工保护措施,避免构件翻覆、掉落造成安全事故。

项目二、施工图设计说明,三、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包括标准化设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率、建筑构件、部品装配率、建筑集成技术设计,构件加工图设计要求和协同设计要求。

1.3建筑设计1.3.1标准化设计1)本工程建筑设计采用统一模数协调尺寸,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2013的要求;套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套型开间、进深采用3nM和2nM模数进行平面尺寸控制。

2)住宅单体设计采用两种标准套型,重复利用率高。

3)套型平面规整,承重墙上下贯通,无结构转换,形体上没有过大的凹凸变化,符合建筑功能和结构抗震安全要求。

4)构件连接节点采用标准化设计,符合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的要求。

5)预制构件的种类、数量及每种构件占同类构件的比例如下:

a)重复使用最多的三种预制夹心外墙板个数占同类构件总个数比例为61%。

b)重复使用最多的三种预制内墙构件个数占同类构件总个数比例为60%。

c)预制叠合楼板构件总个数占同类预制构件总个数比例为63%。

d)预制楼梯段为一种,占同类预制构件总个数比例为100。

e)预制阳台类型有两种,各占同类预制构件总个数比例为5%。

6)建筑部品采用标准化设计:

a)外窗在单体建筑中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外窗C0614、C1g18、MLc2123的总个数占外窗总数量的比例为67b)采用两种整体厨房,各占同类产品总数量比例为50%。

1.3.2本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率为52.06,计算表详见表2。

项目二、施工图设计说明,三、建筑设计,1.3.2本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率为52.06,计算表详见表2。

表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率计算表,项目二施工图设计说明,1.3.3建筑构件、部品装配率:

1)内隔墙采用90厚轻质混凝土隔墙板,分户墙采用200厚双层轻质混凝土隔墙板,装配率100。

2)套内均采用成品排气道,装配率为100。

3)厨房采用整体厨房,装配率均为100。

4)采用成品栏杆扶手,成品空调护栏,装配率均为100。

1.3.4建筑集成技术设计1)本工程采用预制夹心外墙板,由60mm厚预制混凝土外叶墙板、70mm厚阻燃型挤塑聚苯保温板和200mm厚预制混凝土内叶墙板组成其中外叶墙板采用面砖反打实现保温装饰一体化。

2)机电设备管线系统采用集中布置,管线及点位预留、预埋到位。

a)叠合楼板预留预埋灯头盒、设备套管、地漏等;b)预制墙板预留埋开关、线盒、线管等;c)叠合阳台预留预埋栏杆安装埋件、立管留洞、地漏等;d)预制楼梯预留预埋扶手栏杆安装埋件等。

1.3.5本项目由甲方另行委托构件加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单位与构件加工图设计单位已建立了协同机制,本设计提供的预制构件尺寸控制图、设备点位综合详图等供构件加工图设计参考。

1.3.6协同设计:

1)本项目依据甲方委托的内装修设计单位提供的室内装修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2)对管线相对集中、交叉、密集的部位,比如强弱电盘、表箱、集水器等进行管线综合,并在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中加以体现,同时依据内装修施工图纸进行了整体机电设备管线的预留预埋。

3)通过模数协调,确立结构钢筋模数网格,与机电管线布线形成协同,保证预留预埋避让结构钢筋。

1.3.7信息化技术应用:

1)本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采用BIM技术进行日照分析和技术策划分析。

2)本项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BIM技术进行信息模型制作,计算預制率、以及构件连接节点等可视化信息表达。

三、建筑设计,项目二、施工图设计说明,预制构件设计主要是指各构件的具体设计要求。

四、预制构件设计,1.4预构件设计1.4.1预制夹心外墙设计1)以本项目地上四层及以下为现浇剪力墙外墙,五层及以上外墙全部采用预制夹心外墙,取消使用脚手架。

预制夹心外墙外叶为60mm厚混凝土板,中间为70mm厚阻燃型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内叶为200mm厚钢筋混凝土墙板。

2)本项目采用预制夹心外墙构造满足建筑保温隔热要求。

保温材料连接件应采用专业厂家生产并符合相关标准的高强度连接件,保证内外叶墙板连接安全可靠。

3)外墙节点设计:

a)预制夹心外墙板接缝(包括屋面女儿墙、阳台、勒脚等处的竖缝、水平缝、十字缝以及窗口处)根据不同部位接缝特点及当地气候条件选用构造防水、材料防水或构造防水与材料防水相结合的防、排水系统。

挑出外墙的阳台、雨篷等构件的周边应在板底设置滴水线。

b)预制夹心外板水平缝采用高低。

建筑外墙的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设计应采用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板缝防水构造详见节点大样。

c)预制夹心外墙板接缝采用材料防水时,必须用防水性能可靠的嵌缝材料,主要采用发泡芯棒与密封胶。

板缝宽度不宜大于20m,材料防水的嵌缝深度不得小于20mm。

d)预制夹心外墙板接缝密封材料选用硅酮、聚氨酯、聚硫建筑密封胶,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482,聚硫建筑密封胶JC/T483的规定。

e)预制夹心外墙板接缝防水工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施工,以保证外墙的防、排水质量。

4)预制女儿墙采用与下部墙板结构相同的分块方式和节点做法,女儿墙板内侧在要求的泛水高度处设置屋面防水的收头。

5)门窗安装:

a)门窗洞应在工厂预制定型,其尺寸偏差宜控制在土2mm以内,外门窗应按此误差缩尺加工并做到精确安装。

b)预制夹心外墙板采用后装法安装门窗框,在夹心外墙板的门窗处预埋经防火防腐处理的木砖连接件。

项目二、施工图设计说明,四、预制构件设计,1.4.2叠合楼板设计:

1)本工程的卧室、起居室等套内空间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核心筒部分管线集中,采用现浇楼板,保证结构内敷设厚度。

2)本项目叠合楼板预制板厚度为60mm,叠合层厚度为70mm,电气专业在叠合层内进行预埋管线布线,保证电管布线的合理性及施工质量。

3)本项目建筑垫层厚度为60mm,设备专业的给水管布置在建筑垫层中,设计通过管线综合,保证管线布置的合理、经济和安全可靠。

1.4.3预制内墙设计:

1)承重预制内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满,足保温、隔热、隔声、防水和防火安全等技术性能及室内装修的要求。

2)非承重预制内墙采用90mm厚轻质混凝土隔墙板,满足各功能房间的隔声要求。

3)用作厨房、卫生间等潮湿房间的隔墙板下设100mm高C20细石混凝土防水反坎。

4)住宅部品与预制内墙的连接(如热水器、吸油烟机附墙管道、管线支架、卫生洁具等)应牢固可靠。

1.4.4预制楼梯设计:

1)预制楼梯设计遵循模数化、标准化、系列化。

2)本工程楼梯采用剪刀楼梯,预制构件包括梯板、梯梁、平台板和防火分隔板。

3)预制楼梯采用清水混凝土饰面,采取措施加强成品保护。

楼梯踏面的防滑构造应在工厂预制时一次成型。

4)预制剪刀楼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