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50236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docx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docx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考试题型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20题,共20分)

1.道德规范是一种B。

A、制度化的规范B、非制度化的规范C、完全来自外界力量的规范

D、完全来自个体内在力量的规范

2.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 A

A、集体主义  B、个人主义  C、民主主义  D、实用主义

3.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D。

A、给学生上课B、教会学生知识C、教会学生学习D、教书育人

4.职业道德形成于A。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A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型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A、职业理想B、职业责任C、职业纪律D、职业作风

6.“为人师表”是由教育劳动的D决定的。

A、开拓性B、重要性C、知识性D、示范性

7.教学是以D为目标的进取性工作。

A、促进学生道德发展B、促进学生智力发展C、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D、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8.下列要求中,不符合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道德规范要求的是C。

A、热爱学生B、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该骂就骂D、平等对待、尊重学生

9.严格要求学生,应体现为:

D。

A、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教训B、我讲你听,我打你通

C、千方百计让学生服从你D、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10.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时,教师A。

A、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及时报告和沟通学生的情况B、不能太主动与家长联系

C、要尊重家长,一切听从家长D、要有自己的教育观点和立场,不必听取家长的建议

11.教师与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要求是D。

A、关心学生,教书育人B、循循善诱,耐心说服

C、勇敢正直,大公无私D、文明礼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D。

A、只需要心理机制B、只需要社会机制

C、不需要社会机制D、既需要心理机制,也需要社会机制

1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过程第一个环节是A。

A、动机选择B、目的选择C、动机与目的选择D、手段选择

14.高校教师学术品格的培养应从A入手。

A、培养求真品质B、培养独立品质C、培养诚信品质D、培养自律品质

15.在教师道德评价中D。

A、主要中强调动机B、主要是强调效果C、动机和效果都无所谓D、要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16.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B。

A、是教师对自我教育行为的随意评价B、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道德反思形式

C、是社会有机体对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善恶性质的判断方式D、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唯一方式

17.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或规范体系,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做的善恶褒贬的道德判断,就是C。

A、道德教育B、道德修养C、道德评价D、道德内化

18.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D的需要。

A、应试教育B、提高考试成绩

C、教师家庭幸福D、完成教师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

19.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A的产物。

A、现实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B、阶级斗争C、社会道德进步D、道德内部斗争

20.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凸显了A、B、C、D。

A、探索创新(严谨创新P106体现了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要求)B、自我发展C、社会责任D、人才培养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教育活动(行为)的示范性;2.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劳动情景的复杂性;3.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教育影响的滞后性;4.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综合性)四大方面。

答题一定要回答出上述四个主题词几句话的要点。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责任包括哪些方面?

(P51-61,三大方面)

(一)体现学人为师、行为世范的师范传统;

具体体现在“为人示范”的传统表现;“为人师表”的要求;“言传身教”品格。

(二)践行“教书育人,依法从教”道德法律要求。

(三)尊师重道,敬业乐群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境界。

简答时再具体一些。

(一)志存高远

(二)学思结合

(三)内省慎独

(四)践履笃行

每句话都要有几句话的阐述,自己归纳。

4.高校师德修养的含义及其特点。

(P130-132含义及特点两大方面)

(一)师德修养的含义:

师德修养是指教师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教师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教师道德境界。

(二)高校师德修养的特点

第一,高校师德修养是以教师自身为对象的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实践。

第二,是教师个体出于完善自我人格内在需要以及这种内在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和自愿的活动。

第三,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综合的内化过程。

三、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

(P83-87,四大方面)

(一)教学本身即为一项道德(求真、求善)活动

(答题时要根据书上的内容做一点文字归纳。

如:

因为。

教学既是求真的活动,同时也是求善的活动,而求善便使教学活动成为关涉道德价值的道德活动,因此,……。

(二)教学内在地包含道德价值

首先,教师职业本身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

因为,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无论其思想信念,还是其言行举止,都要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

其次,客观而又科学的知识本身便包含道德教育的作用。

因为,教学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必然以知识的科学性、真理性等给学生以相应的道德教育,而从来就没有脱离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

最后,教学活动的实质是指向师生生命成长的道德活动。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以教学内容为载体,运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共生共长。

2.论述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要求

(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做到:

一是尊重事实,诚实地进行学术探讨活动。

……;二是做真理的维护者。

……;三是随时修正错误。

第一、……第二、……。

(二)探索创新,严谨治学

1.勇于创新;第一自强不息,精勤不倦……。

第二,独立思考,永不迷信……。

第三,注重实践,大胆探索……。

2.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主要是指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即在学术研究中要严肃认真,严密谨慎,老老实实,不带有半点虚伪和骄傲,坚持一丝不苟,确保研究数据准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唯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的宏观性、科学性。

(三)学术民主,学术自觉

1.创造民主氛围。

……。

2.追求学术自觉。

克服和杜绝学术失范等十二种现象,……从而达到学术自觉。

(四)团结协作,尊重他人。

1.相互协作。

……。

2.尊重他人。

做到第一,虚心学习,取人之长。

……第二,正确使用他人的劳动成果。

……第三,批判继承,合理怀疑。

……。

 

注:

以上答题中的省略号,要有自己一定的文字论述。

可以是书上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理解后的相关内容。

少也要有,才能得高分。

 

四、案例分析题(1小题,共18分)

一个夏季的午后,在一个能容纳200多名学生的大教室里,一位老教师正在上公共必修课。

老教师讲得非常认真,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地在讲解,可下面的学生有的在看外语,有的在看小说,有的在发短信,还有的学生在睡觉。

老教师几次强调学生上课不许睡觉,可有名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趴在桌子上就是不抬头,老教师愤怒了,快步走到这名学生面前,命令这名学生站起来,并要求这名学生滚出教室。

这名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没向老师做任何解释,背起书包,摔门而出……这下更惹怒了老教师,他在课堂上大发脾气,狠狠地批评现在的学生没有一点尊师品质……

(资料来源:

马健生等编著:

《高等教师伦理规范专题》,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10页)

 

根据案例分析,回答问题:

(1)   老教授对待学生的做法是否正确?

(1):

不正确。

这位老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做法是错误的。

违反了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即:

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平等与尊重、宽容与节制等教学道德规范)以及教学工作的道德要求。

(2)   谈谈高校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和学生的关系?

根据自己对高校师德的认识和要求谈师生关系的处理,要自己组织文字进行论述。

 

 

寄语: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师职业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都应该追求人的高尚品德,追求科学的知识信息,追求时代的进取精神,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在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努力工作、敬业奉献的同时,也使自己有一个有所作为的将来。

在柳州当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乃至真才实学的教授、硕导、博导,是一名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至高境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任重而道远!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础知识试题》修订试题

第一套:

一、根据“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性。

(30分)

二、根据所学关于教师劳动结果(“产品”)的特殊性的理论,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40分)

三、100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无数优秀的教育家为培养强国富民的人才,献出了毕生精力。

例如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始终“以教书为职业,教育为事业”,从事教育工作70年,为国家培养了几代青年,被尊称为现代圣人、人民师表。

在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给他的一封信中说:

“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

”你始终坚持“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位坚强的老战士”。

又如人民教育家吴玉章,以“一息尚存,绝不放松”的奉献精神,“一贯有利人民,一生有利青年”,数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建国以来,无数人民教师胸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辛勤耕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请从上述典范的事迹并结合本人的体会,简述合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30分)

第二套:

一、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30分)

二、列举一、二个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正、反方面的事例,说明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30分)

三、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毅然放弃高官不做,抛开舒适的城市生活,深入农村,接近群众,安于“粉笔生涯”三十载。

他在靠募捐的困难条件下,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晓庄师范等各类学校。

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以及一贯身体力行,为人高尚的品质,光照后人。

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

(40分)

第三套:

一、教师高尚人格是教师职业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从个体角度谈谈怎样塑造教师个人的高尚人格。

(30分)

二、根据你个人在学生时期的体验,举例说明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30分)

三、1998年9月4日,对于辽宁朝阳市第二中学高

(二)8班的男生崔某来说,是一个灾难的日子。

当晚6时,学生下课的时候,学生多聚集在楼内走廊,外面正下着大雨,秩序非常混乱。

崔某在走廊内鼓掌喧闹,被时任副校长的易淑荣撞见。

易拍打崔某后背几下,说:

“你-2-起哄什么,幸灾乐祸呀!

”易拽住崔某的衣服去八班。

崔某边走边嚷:

“你校长凭什么打人…….。

”高二(8)班班主任许晓晨上前打了崔某左面部两耳光。

崔某感觉听力下降,耳鸣。

经法医鉴定,崔某左耳被暴力打击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构成轻伤。

后又经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所对崔某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

结论为“患神经官能症,人格偏离;被打后所反映出来的神经性症状与被打事件及个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据《辽宁晚报》报道,经过三年多诉讼后,对学生实施体罚的老师和校方赔偿崔某各项经济损失人民币31万元。

据悉,这是目前国内体罚学生事件引发的最大的一笔赔偿。

这一事件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意义。

(40分)

第四套:

一、教师职业良心的涵义,它是如何调节教师的行为的?

(30分)二、谈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意义。

(30分)

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条中,曾提出如下忠告:

如果你的“本性”孤僻、沉默寡言,更多地愿意独处或与少数朋友交往,如果和人多的集体交往你头痛,如果你感到工作时独自一人或两个朋友一起比和一大批人在一起好,那就不要选择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

结合所给材料,论述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对教师个性品质的特殊要求。

(40分)

第五套:

一、从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看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

(30分)二、王某托朋友介绍去一所大学任教。

问及原因,答曰:

“教师工作轻松,悠闲,每年还有寒、暑假,我图的就是这个”。

也有人认为教师的劳动就是“三清”(清闲、清贫、清高)。

对这些看法,应做何评价?

(30分)

三、简述教师言表风纪方面的道德要求。

(40分)

第六套:

一、教师要实现职业理想,在职业选择上要处理好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0分)

二、一般说来,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教师与集体之间发生矛盾,教师应负主要责任。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30分)

三、孙老师为某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某高校任教。

先是因为住房问题与单位领导发生口角,后又在职称评定时,因未过三分之二多数票而被否决。

孙老师非常气愤,认为是院领导有意整她,故到院办大吵打闹。

因倍感委屈,上课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声泪俱下,无法继续上课,中途回办公室休息。

后又因心情不好,在家休息,只好请别的老师带课。

后又在教师的集体活动中,不顾场合,只要看见院领导就想发脾气,宣泄心中的不快。

-3-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做?

你认为孙老师应如何认识和处理与领导的关系?

(40分)

第七套:

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0分)

二、李某为某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某高校任教,他的大部分同学均出国或到国内大公司任职。

他原想去公司谋职,但因其身体矮小,谋职受挫,无奈进入高校。

来校之初,情绪低落,勉强应付上那几节课,既不愿意当班主任,也不愿意做其他工作。

后来,又与老同学联系,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校外兼职上去了。

用你学过的关于教师要热爱本职,忠于职守的道理评价李某的行为。

(30分)三、浅论动机与效果在教师道德评价中的作用。

(40分)

第八套:

一、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对教育者有哪些重要要求?

(30分)

二、大学教师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应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40分)

三、王某托朋友介绍去一所大学任教。

问及原因,答曰:

“教师工作轻松,悠闲,每年还有寒、暑假,我图的就是这个”。

也有人认为教师的劳动就是“三清”(清闲、清贫、清高)。

对这些看法,应做何评价?

(30分)

第九套:

一、简述教师与学生关系中应该遵循哪些基本道德规范?

(40分)二、你通过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哪些主要收获?

(60分)

三、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教育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教50多年,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也很有成就。

早在30年代,苏步青在日本荣获理学博士,与同学陈建功相约,自愿来到新建的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

当时系里只有4个教师,10多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实验设备全无,经费无着落。

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

但他毫不动摇,他与陈建功每人开四门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

他利用暑期到日本去找资料,一个假期找回20万字。

靠这种自觉的事业心和意志力,为社会培养人才。

解放后,他更是孜孜不倦,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就教师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来看,你从苏步青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示?

(30分)

●参考答案●

第一套:

一、法制与德治相结合是新时期治国的重大方略(5分)。

法律与道德相互区别、联系(10分)。

德治属于思想道德建设、属于精神文明(7分)。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治国体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大的意义(8分)。

二、1、教师劳动的结果是培养出掌握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人,这是教师职业劳动的重要特点。

这种特殊的劳动“产品”,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对学生的教育或影响作用,带有持续性、持久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对其劳动“产品”高度负责、对整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18分)。

2、概括出材料的实质:

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教师的天职(13分)。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第一,在道德意识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3分);第二,在道德行为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强烈的示范性(3分);第三,在道德影响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广泛、更深远(3分)。

三、1、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0分);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10分);

3、严谨治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10分)。

第二套:

一、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要了解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要掌握师德的科学方法(5分)。

第一、努力做到“慎独”(10分);第二、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10分);第三,要防微杜渐,积善成德(5分)。

二、

(1)对目前高校师德状况的估计:

少数教师师德状况不如人意(5分);

(2)对目前高校少数教师师德不如人意的原因的分析(15分);(3)简述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10分)。

三、所谓理想人格,是指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是一定道德所认定的各种善的集合,也是一定道德为人们树立的最高行为标准(10分)。

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应从以下各方面加以概括:

第一,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5分);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分);第三,热爱教育,甘于奉献(5分);第四,教书育人,尽职尽责(5分);第五,严谨治学,德才兼备(5分);第六,以身立教,德识统一(5分)。

第三套:

一、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1)做到自爱、自尊、自重(10分);

(2)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来履行自己的职责,用高尚的人格指导自己的言行(10分);(3)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从点、滴入手,逐步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10分)。

二、

(1)教师要为人师表、成为学生表率的原因(15分);

(2)为人师表的主要内容(如思想品德方面,言表风纪方面,人格力量方面)(15分)。

三、1、教师体罚学生是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师道德的(10分);2、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0分);3、加强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表现(20分)。

第四套:

一、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职业良心对教师行为的调节作用:

(1)在教师选择行为前的指导作用(10分);

(2)在教师行为过程中的监督作用(10分);(3)在教师行为后的评价作用(10分)。

二、作为人民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基本内容,更主要的是要把这些道德要求内化(或转化)为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落实在行动上(5分)。

具体地讲:

(1)教师职业道德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需要(15分);

(2)教师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5分);(3)实现教师现代化的需要(5分)。

三、

(1)教师职业劳动具有许多特殊性,其中在人际关系中,必须正确处理与学生、与同事、与领导、与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有着各种特殊性(15分);

(2)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侧重于人的气质和性格方面(10分);(3)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对于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其中对个性的要求是非常突出的。

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性格,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乐群性”。

乐群性即乐于与他人、与群众共同相处的性格,作为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交往,甘为学生献身,而且离开了学生甚至会感到不适(15分)。

第五套:

一、

(1)教师劳动手段(或工具)的内容(15分);

(2)教师劳动最主要的手段是自身所具有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劳动的手段与其自身是融为一体的(分);(3)为此,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思想道德修养(15分)。

二、

(1)王某对教师工作的认识是不对的。

实际上,教师的工作不仅不轻松,而且很辛苦,没有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做不好的(15分);

(2)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很高,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是做不好教师工作的(10分);(3)如果抱着图轻松、清闲的态度从事教育工作势必造成不良后果(5分)。

四、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1)教师的语言要求(10分);

(2)教师的仪表要求(10分);(3)教师的风度要求(10分);(4)教师的法纪要求(10分)。

第六套:

一、

(1)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是相互联系的(6分);

(2)在教师职业选择上,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6分);(3)要正确处理教育职业选择与教育才能的关系(6分);(4)要正确对待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6分);(5)要正确对待教师的苦与乐(6分)。

二、

(1)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关系是-6-育人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好与坏影响育人的效果(15分);

(2)在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所以,一旦师生之间发生矛盾,一般来说教师应该首先从自我找原因(15分)。

三、此题评价教师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及对荣誉的态度。

按照教师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1)教师应正确的对待领导,正确的对待荣誉,正确的对待自己,冷静地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多从自身寻找原因(15分);

(2)教师不应该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应将不快的情绪告诉学生。

否则,就会影响教师的形象,也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15分);(3)领导对教师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根据规定与可能维护教师的正当利益(10分)。

第七套:

一、

(1)一个核心: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6分);

(2)一个原则: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6分);(3)五个基本要求: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6分)(4)三个领域:

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6分);(5)一个总目标:

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6分)。

二、此案例反映了一个年轻教师对教师工作的态度。

(1)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20分);

(2)如果不从思想和实践上解决对教育工作重要性以及教师的责任问题,势必对个人前途和教育工作带来重大损失(10分)。

三、道德评价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内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动机与效果是道德评价的重要根据(5分);动机与效果各执一端,这是错误的(15分);在教师道德评价中必须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20分)。

第八套:

一、教育人道主义要求教育者全方位有成效地协调、处理好与教育过程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尊重和关心这些对象作为人的价值,并努力在教育过程中使这些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5分)。

具体包括:

(1)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