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4730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影像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影像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影像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影像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像学讲义.docx

《影像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学讲义.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像学讲义.docx

影像学讲义

影像学讲义

04级临八2班整理制作

医学影像学(总论)

第一章X线成像

第一节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与设备

二.X线的特性

X线系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医学成像的波长0.008~0.031nm的X线

穿透性电压愈高,X线波长愈短,穿透力也愈强。

反之,亦然。

荧光效应激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感光效应X线可使胶片上的溴化银感光产生潜影,经显、定影后,胶片变为黑白相间图像(模拟式显影方式)。

生物效应X线使机体内组织、细胞产生变性,损伤人体,作为肿瘤放射治疗。

三.X线成像基本原理

X线成像三大条件:

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被穿透的组织和器官必须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必须有成像物质(X线胶片、荧光屏)

第二节X线图像特点

人体组织密度与X线图像密度概念不一样,前者指人体组织中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后者指X线片上影像的黑白。

单位厚度的物质密度大,影像白。

反之,物质密度低,影像黑。

X线图像系标准X线束穿过人体不同密度、厚度的组织结构的投影总和,将三维立体变为二维图像,因而X线图像与人体组织结构相比,产生形态失真、放大及相互重叠后的复合影像

第三节X线检查技术

常规X线检查

1.透视(fluroscopy)

适用于机体天然对比较好部位,如胸部,观察器官动态,例如心脏大血管、消化道蠕动等。

优点:

简便易行、经济,出诊断结果快。

缺点:

不能显示细微病变;无永久记录,不便前后比较。

2.X线摄影(Radiography)

X线可使胶片溴化银感光,产生潜影,经显、定影处理,感光部分溴化银还原为金属银,沉淀在胶片上,显示为黑色;未感光部分溴化银脱离胶片,显示为白色。

X线摄影对比度及清晰度均佳,适于全身各部检查。

3.造影检查

适于缺乏自对比部位和脏器,如腹部脏器,消化道等。

引入对比(ContrastMedium),也称造影剂。

可以是高密度的物质(如钡),也可以是低密度的物质(如气体)。

对比剂(ContrastMedium)

•高密度对比剂原子序数高,比重大的物质。

常用有钡剂(医用硫酸钡),碘剂(有机碘剂无机碘剂)

•低密度对比剂为原子序数低,比重小的气体,如空气、氧气等,应用少。

造影方式

1.直接引入口服灌注穿刺注入

2.间接引入注入静脉,通过循环到达靶器官,泌尿系造影,胆道造影。

检查前准备及造影反应

恶心、呕吐、结膜充血、荨麻疹等;

严重者可产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禁忌症严重心、肾疾患,过敏体质

解决措施:

敏试积极抢救

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首先要在了解各种检查方法原理基础上选择

•选择准确、无创、并发症少、经济

•尽量避免重复检查

•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

第四节X线分析与诊断

•按一定顺序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观察,区分正常与异常

•对异常X线表现,观察病变的位置、分布、病变数目、病变形状、病变密度、病变边缘、邻近组织、器官改变、脏器功能情况

X线诊断结论

•肯定诊断气胸、骨折

•否定诊断双肺未见病变

•可能性诊断肺内实变,炎症,癌浸润,肺出血,肺水肿

&华西临床医学八年制04级2班&

同病异影同影异病

第二章计算机体层成像

ComputedTomography,CT

第一节CT成像基本原理

X线—人体—探测器—将剩余X线转变为可见光—光电转换—模/数转换(analog/digitalconverter)—计算机—灰阶(黑白)图像

CT和普通X线平比较

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成像其它

CT可佳断面数字化

X线平片佳差重叠模拟CRDR

第二节CT图像特点

横断层图像层间距层厚

密度分辨率将人体分为2000Hu(HounsfieldUnit)机体大部组织CT值在-100~+100之间

平扫增强扫描动态扫描高分辨CT

CT新技术CT多期增强扫描

(HAP,PVP)等

第三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技术

经动脉注入造影剂DSA(Intra-arterialDSA,IADSA)

经静脉注入造影剂DSA(Intra-venousDSA,IVDSA)

第五章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e,MRI)

磁共振现象与MRI

磁共振现象

氢原子核吸收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F)的能量产生共振

弛豫过程

停止发射射频脉冲,氢原子核释放能量,其相位和能级恢复到原状态。

弛豫时间

T1(ms)纵向弛豫机体组织T1较长

T2(ms)横向弛豫机体组织T2较短

MRI图像特点

1、灰阶成像信号强弱以黑白表示,

信号越强图像越白

2、和CT等相比系多参数成像

•质子密度质子速度T1T2组织和成像面夹角T1图像观察解剖结构T2显示病变

•三维成像改变相位编码,可多方位成像(横断冠状矢状断面像)

•流空效应心脏,大血管显影

MRI的临床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

•骨关节系统疾病

•纵隔疾病(肺内病变不及CT)

•腹部疾病

MRI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低场强MRI检查是安全的,高场强MRI检查对体内金属弹片、人工关节、金属夹、心脏起搏器等有很大吸力,可致金属体内移动发生危险。

金属产生极强伪影,严重影响诊断,MRI检查前特别注意

 

&华西临床医学八年制04级2班&

胸部基本病变

一、支气管阻塞

原因——腔内、腔外、管壁

程度——完全、不完全

部位——叶、段、小叶、细支气管

支气管阻塞后果:

1、阻塞性肺气肿

定义:

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肺泡壁的破坏。

分类:

局限性肺气肿

——支气管部分性阻塞产生活瓣作用,吸气时空气可以进入肺内,呼气时肺内气体不能完全呼出,致阻塞远侧肺内含气量增加。

影像表现:

肺野局部透光度增加,与阻塞范围有关。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为终末细支气管慢性炎症及狭窄,形成活瓣性呼气性阻塞,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肺泡过度充气所致,常伴有肺泡壁的破坏。

影像表现:

①肺体积增大平片表现——桶状胸、横膈下降、纵隔变窄②肺透明度增大,肺大泡形成

③肺纹理纤细、稀少

CT在肺气肿诊断肿的作用

敏感性高

显示早期肺气肿,显示不同类型的局灶性气肿

采用软件量化气肿程度

显示造成阻塞性气肿的原因:

如占位阻塞支气管

肺气肿的CT分类

1.小叶中央型中上,中内斑片状

2.全小叶型双肺广泛广泛

病因:

慢支炎

3.间隔旁型局限胸膜下条带状分布

病因:

慢支炎,间质病变

4.瘢痕旁型纤维化旁局限性

病因:

结核,尘肺

2.阻塞性肺不张

——为支气管腔内完全阻塞、腔外压迫或肺内瘢痕组织收缩,导致相应肺组织塌陷、肺内气体吸收、肺体积缩小改变。

原因:

支气管肿瘤,腔外占位或胸腔积液积气、肺组织的大量纤维瘢痕

影像表现:

直接:

纹理集中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间接:

邻近肺纹理移位叶裂移位

周围肺代偿性气肿纵隔移位

横膈移位肋间隙变窄

注:

支气管完全突然阻塞后,肺泡内气体多在18~24小时内吸收

3.阻塞性肺炎

二、肺内改变

1、实变consolidation

定义:

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和细胞、组织取代。

范围:

腺泡、小叶、肺段、肺叶

常见病理改变:

炎性渗出、水肿液、血液、肉芽组织或肿瘤组织。

影像表现:

斑片影——密度增高,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

*支气管气像(airbronchogram)

*单一的片影

*多灶片影

2、结节与肿块(noduleandmass)

定义:

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形成的圆形或类圆形影。

结节:

直径<2cm,:

肿块:

直径>2cm

常见疾病:

肺癌、结核球、炎性假瘤、坏死性肉芽肿等。

观察要点:

密度/边缘/周围征象

腺泡结节:

4~7mm大小,边缘较清楚,可呈梅花瓣状的结节,相当于腺泡范围的结节,常见于肺结核。

粟粒结节:

<4mm的结节。

可见于粟粒肺结核,血行转移性肺肿瘤,矽肺,癌性淋巴管炎。

良性与恶性肿块的鉴别点:

*轮廓——分叶?

*边缘——光滑锐利?

毛刺?

胸膜凹陷?

支气管充气征?

*密度——均匀?

空洞?

钙化?

*周围——血管集束征?

*邻近——淋巴结增大?

胸水?

&华西临床医学八年制04级2班&

3、空洞(cavity)

定义:

病变发生坏死,坏死组织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病理腔隙。

空洞壁的构成:

可由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和肿瘤组织形成。

常见疾病:

肺癌、结核球、肺脓肿等。

分类:

厚壁空洞壁厚>3mm

薄壁空洞壁厚<3mm

虫蚀样空洞

各种空洞的鉴别:

*壁厚度

*壁的规则度

*空洞在病变区的位置

*有无液平

注:

空气半月征的形成?

疾病?

4、空腔

(intrapulmonaryaircontainingspace)

定义:

肺内生理间隙的病理性扩大

表现:

壁薄,均匀的含气环形影

常见原因:

肺大泡,支气管囊肿、囊状支气管扩张

5、间质性病变

定义:

为发生在肺间质的弥漫性病变,主要分布在支气管、血管周围、小叶间隔及肺泡间隔。

病理改变:

渗出或漏出液、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肿瘤细胞淋巴管浸润

肺间质病变的X线表现:

*肺纹理增粗、模糊:

*索条影

*网状影

*间隔线:

Kerley’sA、B线

肺间质病变的HRCT表现:

*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

肺纹理增粗

*小叶间隔增厚

*胸膜下线显示

*纤维索条

*蜂窝征

*磨玻璃样改变(GGO)

6、钙化(calcification

定义:

钙盐沉积于病理组织形成的高密度影。

可为炎症修复或为肿瘤成分

表现:

单发,多发点结状——结核

爆米花——错构瘤

蛋壳样——淋巴结

三、胸膜改变

1.胸腔积液

游离性积液少量中量大量

局限性积液包裹性叶间积液

肺底积液纵隔旁积液

2.气胸(pneumothrorax)

定义:

空气进入胸膜腔内。

原因:

外源性:

外伤

内源性:

支气管胸膜瘘/自发性气胸

表现:

肺不张/气胸带

液气胸——胸膜腔内同时有气体和液体。

3.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定义:

炎性渗出、肉芽组织增生、出血机化等导致的胸膜厚度增加。

表现:

轻度:

肋膈角钝,膈动度下降

重度:

广泛高密度影,胸廓塌陷,纵隔移向患侧

钙化:

沿肺表面的线状、片状或点状高密度影,形态与肺纹理分布无关。

四、纵隔改变

胸片表现:

1、纵隔增宽:

正常轮廓失常,宽度不均匀增加

2、纵隔移位:

纵隔偏向一侧胸腔

原因:

一侧的肺不张、严重的胸膜增厚、粘连

一侧的大量胸腔积液、气胸

纵隔改变的CT或MRI表现:

纵隔内肿块或结节:

大小、位置、密度不定

*纵隔不同分区好发肿瘤不同

*良恶性纵隔肿瘤表现不同

边缘、形态、密度均匀度,与大血管的脂肪间隙不同

五、横膈改变

形态改变:

波浪状平直倒转

位置改变:

一侧/双侧

动度改变:

动度下降:

胸膜增厚粘连/激惹

矛盾运动:

膈麻痹

&华西临床医学八年制04级2班&

胸部常见病影像表现

一、支气管疾病

1、支气管扩张

定义:

支气管内腔的异常扩张

分类:

先天(少)/继发性(多)

病理:

先天:

软骨平滑肌发育欠缺或薄弱

后天:

上皮脱落、管壁炎性浸润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形态分型:

柱状、囊状、静脉曲张、混合

平片表现:

正常肺纹理增多、模糊支气管呈囊、柱状扩张或蜂窝状肺炎、肺不张

CT表现

柱状支扩囊状支扩

静脉曲张型支扩支气管粘液栓

2、气管、支气管异物

(Foreignbodyoftracheaandbronchus)

临床:

多见于儿童,呛咳、呼吸困难

病理:

机械阻塞和炎症

分类:

透光、不透光

影像表现

直接:

不透光异物

气管与食道异物的鉴别

间接:

支气管阻塞的后果

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

阻塞性肺炎纵隔摆动

二、肺部疾病

(一)肺部炎症大叶/小叶/间质/肺脓肿

根据病变累及的范围可分为

1.大叶性肺炎2.小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4.肺脓肿

1、大叶性肺炎Lobarpneumonia

累及肺段及肺叶

主要病原菌

主要临床特点:

X线表现:

(1)充血期(2)实变期

(3)消散期

2、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Bronchopeumonia)

主要临床特点:

婴幼儿、老年

主要病原菌:

金葡、肺炎球菌、链球菌 

X线、CT表现:

Ø多见于双下肺野、中内带

Ø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Ø沿肺纹理分布小片状影,可融合

Ø肺气肿 

3、间质性肺炎

主要临床特点:

X线表现:

Ø双肺、以下肺为主  

Ø肺纹理增多、粗、乱或呈网状

Ø肺门轻度增大或模糊

Ø婴幼儿以双肺弥漫性肺气肿为主

4、肺脓肿(Lungabscess)

系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性炎性疾病,分急性和慢性

感染途径:

  1、吸入性  2、血源性  3、临近感染直接蔓延

急性肺脓肿

X线表现:

 1、肺叶或肺段的大片实变

 2、病变中心单或多个溶解空洞

 3、空洞内有明显或较高液平

 4、血源性肺脓肿:

三多(多发、多形、多变)

慢性肺脓肿

•厚壁空洞

•实性包块内多发小空洞

•可以有液平

•周围纹理多,胸膜增厚

(二)肺结核:

I——IV型

基本病理改变

病变进展

干酪样坏死液化空洞形成播散

病变愈合

吸收纤维化钙化空洞瘢痕性愈合空洞净化

1、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tuberculosis

原发综合征

由肺实质原发灶、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三者组成

•胸内淋巴结结核

Ø结节型炎症型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Hematogenousdisseminatedpulmonarytuberculosis)

&华西临床医学八年制04级2班&

急性:

结核杆菌短时间大量入血所致

X线表现

早期双肺呈磨玻璃样密度增高

7~10天后,双肺弥漫性粟粒结节影

(三均匀:

分布、大小、密度)

慢性:

结核菌长时间反复少量入血所致

X线表现:

Ø双肺多发结节:

上大下小

上密下疏

密度上高下低

Ø双上肺野可有其它形态结核灶

3.继发性肺结核(secondarypulmonaryTB)

定义:

为已静止的原发灶的重新活动,或为外源性的再感染

好发部位:

肺尖、锁骨下区、下叶背段

X线表现

局限性:

锁骨上下区

多形性:

渗出、播散、空洞增殖、纤维化、钙化

继发型肺结核特殊类型

结核球

  好发部位;典型者呈边界清楚的球形影,内有钙化、空洞周围有卫星灶

干酪性肺炎

肺叶或肺段实变,密度较高,内有多数虫蚀状空洞

4、胸膜炎型

干性胸膜炎

   表现为胸膜增厚、粘连

湿性胸膜炎

 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胸腔积液

(三)肺肿瘤:

中央型/周围型/转移性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Lungcancer)

•起源:

支气管上皮、肺泡上皮、腺体

•组织分类: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

•生长方式:

Ø中心型:

管内、管壁、管外

Ø周围型、弥漫型:

结节及肿块

1、中心型肺癌影像表现

平片

•直接征象:

肺门肿块、支气管狭窄

•间接征象:

阻塞性改变

CT

1、支气管壁增厚:

正常1-3mm

2、支气管腔狭窄

3、肺门肿块:

常伴阻塞性肺炎和不张

4、侵犯纵隔结构

5、纵隔淋巴结转移:

大于15mm

2、周围型肺癌影像表现

早期呈小的球形或结节影,边界不清或密度不均匀、空泡征

典型改变

Ø分叶状肿块、毛刺征,边界不清

Ø空洞(壁厚、偏心、壁结节)

Ø胸膜凹陷征

3、弥漫型癌影像表现

•大片肺炎样实变型:

空气支气管征

•孤立结节:

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

毛刺、胸膜凹陷征

•弥漫结节:

小于1cm,

4、肺转移性肿瘤影像表现

●肺内多发粟粒结节或肿块

●癌性淋巴管炎、淋巴结增大

●多发空洞

 

三、胸部外伤(Traumaofthechest)

骨折:

肋骨、胸骨骨折

气胸、血胸及血气胸

肺挫伤:

片状实变影、肺纹模糊

肺撕裂伤及肺血肿气管及支气管裂伤

纵隔气肿及血肿

四、纵隔原发肿瘤

1、根据肿瘤的部位大致判断其来源及性质

2、根据病变密度推测病变性质

纵隔不同区域好发肿瘤

前纵隔:

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瘤

中纵隔:

淋巴源性肿瘤、支气管囊肿

后纵隔:

神经源性肿瘤

纵隔不同密度影好发肿瘤

1、脂肪密度肿块(CT值小于负50hu)

脂肪瘤:

右心膈角多见,密度均匀边界清楚。

须和心包脂肪垫、纵隔脂肪沉着及膈疝鉴别

&华西临床医学八年制04级2班&

2、囊性密度肿块:

CT值±10-20hu 

支气管囊肿:

与气管、支气管关系密切密度均匀、边界清楚

皮样囊肿:

好发于前纵隔

心包囊肿、胸腺、甲状腺囊肿等

3、实性肿块

胸腺瘤:

前纵隔实性肿块,密度均匀可有囊变或钙化,有强化

畸胎瘤:

混杂密度肿块,形状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

淋巴瘤、胸内甲状腺肿、神经源性

 

•循环系统影像学

检查方法----常规X线检查

(一)

•透视:

普通透视、影像增强透视

•特点:

简便、经济、动态,无记录、暴射量大

•用途:

辅助方法、补充摄影

常规X线检查

(二)

•X线摄影:

平片,常用基本方法

•体位:

后前位(PA):

2米右前斜位(RAO):

45°、服钡左前斜位(LAO):

60°

•侧位:

左侧位(L-Lat)、服钡

•心三位

检查方法----心血管造影检查

(一)

•定义:

导管技术、对比剂、快速

•造影设备:

大功率X机、高压注射器、数字影像系统(DSA、DA)或电影、快速换片

•有创的特殊X线检查

----心血管造影检查

(二)

造影方法

•常规造影:

心腔、主动脉、肺动脉、腔静脉造影等

•选择性造影:

冠状动脉、肾动脉、外周动脉等

检查方法----心血管造影检查(三)

适应症:

1.其他无创检查未明确诊断

2.外科或介入术前

3.术后疗效判断

禁忌症:

过敏;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病;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衰未纠正

检查方法----CT

•特点:

分辨率高、断层

•检查方法:

常规CT:

钙化(优于MR)

多层螺旋CT(MSCT):

速度快、图像质量高、分辨率高CTA

电子束CT(EBCT):

超高速CT(形态、功能、血流)适用范围更广价格昂贵

检查方法----CT的临床应用

.心脏大血管的钙化

•心包疾病:

积液、增厚、狭窄

•大血管疾病:

主动脉瘤

•心脏肿块:

心腔内肿瘤及血栓

•心肌疾病:

心肌病

•其他:

冠心病、先心病、心脏介入术后

检查方法----MRI

MRI系利用磁场、而非X成像

MRI特点:

组织分辨率高、多序列、多方位成像

检查方法:

自旋回波、梯度回波、MRI电影、增强MRA

发展前景:

心肌标记技术、药物负荷试验、磁共振频谱(MRS)

检查方法----MRI的临床应用

大血管病:

主动脉瘤、缩窄等

心脏肿块:

肿瘤、血栓

心肌疾病:

心肌病及冠心病

心包疾病:

积液、增厚、狭窄

肺血管疾患:

栓塞

其他:

心瓣膜疾病、先心病、术后复查

检查方法----超声(USG、ECG)

特点:

简便、经济,显示形态、功能、血流、瓣膜活动等,分辨率差

检查途径:

经胸(TTE);经食管(TEE);经血管(IVUI)或经心内(ICUI)

检查方法:

&华西临床医学八年制04级2班&

1.ME或2DE:

可用于各种心脏病

2.声学造影(C-Echo):

血流

3.Doppler超声:

最佳无创技术

检查方法----影像检查的选择原则

由简到繁、由廉到贵、由无创到有创

观察心腔及瓣膜:

USG、DSA及MRI.

观察心腔及毗邻结构:

CT、MRI...

观察生理功能:

核素显像、USG、...

观察血流动力学:

DSA、USG

最常用的是:

X线平片、USG、MSCT

DSA及常规造影为金标准...

正常影像----心脏大血管X线影像

远达片:

后前正位(PA)

右心缘:

上段为上腔V或升主A影,下段由右心房投影(比例为1:

1);

左心缘:

三段,由主A结、肺A段、左心室投影(比例为1:

2:

3)心尖、心包脂肪垫。

•右前斜位(RAO):

心前缘:

升主A、肺A干、右心室及左心室构成;心后缘:

主A弓、气管及上腔静脉重叠;下段由左心房、右心房构成;

心前间隙为倒△形;食管与左房相贴。

•左前斜位(LAO):

心前缘:

上段为升主A、上腔V,下段为右心耳、右心室;心前间隙为四边形;心后缘:

左心房(少)、左心室上为主动脉窗

•左侧位片(L-Lat)

心前缘:

由下向上右心室、肺A干、升主A

心后缘:

左心房、左心室

正常影像----心脏大血管正常变异

生长发育:

心发育早于胸廓,0.6

体形和胸廓类型:

垂位心;横位心;斜位心

性别:

女比男小5%,

呼吸与横膈高度:

心动周期和心率:

3%-6%

体位:

站卧位差达10%

心脏大血管异常X线影像

心脏及大血管的X线检查,是根据其轮廓的改变来推测某些房室和大血管的增大或缩小,结合肺循环的改变及病史得出初步诊断。

异常X线影像----心脏增大

•心脏增大的病理解剖:

心脏增大包括心壁肥厚和心腔扩大。

•心脏增大的平片判断:

心胸比率轻、中、重度增大

异常X线影像----心脏形态异常

心脏外形改变:

二尖瓣型:

“梨形”,右心增大

PA:

呈梨形,心腰丰满,左心缘下段圆钝,主A球缩小。

常见于:

二尖瓣病变,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室间隔缺损和肺A狭窄。

主动脉型:

左心增大

PA:

心腰凹陷,心尖向左下扩展,主A球突出。

常见于:

高血压和主A瓣病变。

普大型:

心脏较均匀增大

PA:

心向两侧增大,较对称。

常见于:

心肌炎、心衰、心包积液。

异常X线影像----心脏房室增大

左心室增大:

PA:

左心室段延长、膨隆;心尖下移;

LAO:

心后缘向后下膨隆延长、与脊柱重叠

右心室增大:

PA:

心尖圆隆、上翘;心腰膨隆;

RAO:

心前缘中下段膨隆(最早)

LAO:

心前缘向前膨隆。

左心房增大:

PA:

右心缘双弓影、心底部双房影;左心缘第三弓;支气管分叉角增大

RAO:

食管受压向后移位

LAO:

心后缘上段隆凸,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

右心房增大:

PA:

右房段向右上膨凸,中点上移,上、下腔静脉扩张

LAO:

右心房段延长、膨凸,

 

&华西临床医学八年制04级2班&

心脏大血管异常X线影像

肺循环异常

肺循环:

是反映心脏疾病的一面镜子。

肺血增多(肺充血)

肺血减少(肺缺血)

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高压(肺淤血、肺水肿)

肺动脉栓塞及肺梗死

肺充血(Pulmonaryarterycongestion)

肺血增多(肺充血):

肺A血流量增多。

•X线表现:

主要是肺A段膨隆,肺门增大;肺门血管搏动增强,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清晰。

•常见病: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和循环血量增加的疾病(甲亢、贫血等)。

肺缺血(Decreasedpulmonarybloodflo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